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0644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docx

《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docx

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

第一章特殊儿童教育

定义:

1美国:

(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和加拉斯)

强调:

特殊儿童在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有偏离常态特征。

2台湾:

特殊教育专家郭为藩:

主张:

从教育的角度来界定特殊儿童,生理缺陷不能构成特殊儿童充分条件。

中国大陆特殊教育专家朴永馨

广义:

把正常发展的普通儿童之外的各类儿童

狭义:

专指生理或心理发展上有缺陷的残疾儿童

我们采用北师大教育学院韦小满定义;

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明显的偏离普通儿童的发展水平,有特别的学习和适应困难,只有接受了特殊教育才能充分发展的儿童。

避免使用术语

首选的术语

有缺陷的人

残疾人

残废

残疾人

坐轮椅者

轮椅使用者

…受害者…被致残

有…使用者

痉挛

大脑麻痹

聋子、瞎子

聋人、盲人

先天愚型病人

唐氏综合症病人

心理缺陷

学习困难

先天的

基因损伤

残疾人厕所

无障碍厕所

讨论

问题:

有明显差异就是特殊儿童吗?

比如矮小、肥胖?

如何获得最大限度发展?

你如何判断哪些是特殊儿童,哪些是普通儿童?

第二章

与普通儿童的共性和差异

共性远大于差异,这是国内外学者的共识。

(1)共性

1遵循生理发育的自然规律。

同样经历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等

2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2)差异

1大部分特殊儿童有生理和心理缺陷,这些缺陷妨碍了他们以正常的方式或速度学习与发展。

(例如盲童、弱智儿童)

2特殊儿童的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明显大于普通儿童。

个体间——天才儿童与弱智儿童有巨大差异,盲童接受外界信息的方式明显不同于聋哑儿童。

即使同一类型的弱智,造成异常的原因不同。

启发:

在实施教育教学之前,对他们要进行鉴别和分类。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群体间的差异性

由于特殊儿童独特的身心特点,造成其与普通儿童群体间的巨大差异,群体间的差异在广度上表现在认知、情感、意志与个性心理倾向与特征等各个方面,在深度上表现为其某一或某些心理或生理属性处于正态分布的两个极端(残障或资优儿童)。

特殊儿童在心理和学习能力上的发展差异

感知机能上的发展差异

感知机能是“感觉、知觉及肌肉动作的能力”,儿童透过协调控制机体活动去接收、组织及阐释外界的信息,以便学习。

大机能机能→感知感知→机能感知感知概念概念

认知上的发展差异

认知上的发展差异:

儿童在认知发展上出现问题时会有智能障碍、学习障碍、阅读困难、注意力不足及记忆力不足等多方面的现象

注意力:

是指儿童的集中专注能力。

据研究显示,人的神经系统中具有一些短暂而临时的记忆以储存来自各方面的刺激,经选取分析后,才能成为有用的讯息,而其他没用的讯息很快便被洗去。

3特殊儿童难以接受常规教学,需要特殊教育。

内容对天才儿童过易,对特殊儿童过难

方法口头讲述不适合聋童,普通课本不适合盲童。

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显然会导致学习和适应问题。

需要个别教学计划。

作业:

你如何看待特殊儿童的共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特殊儿童的分类

一、关于特殊儿童分类的争论

为了便于医疗和教育,18世纪人们就对特殊儿童进行分类安置。

早期粗糙的分法:

分类有助于实际工作,但负面效应是贴标签,于是就有了争论

划分原因:

为了便于医疗、看护和教育。

最早分类

时间:

18世纪,根据其特点进行安置。

安置地:

医院和救济院(缺陷严重)、学校(缺陷较轻)监狱(违法乱纪)

关于分类不分类的争议

支持:

有利于对特殊儿童进行安置、治疗、因材施教。

有利于政府对特殊儿童的福利政策和相关法律的制定。

有利于特殊儿童研究的发展

反对:

乱贴标签

儿童潜能发展受阻

易使教育对学生产生刻板印象

作业;

你赞成分类还是不赞成,为什么

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

根据当前的表现以及所需要的教育和服务进行分类:

例如1972年伊斯科与佩恩提出,从以下三个方面九个维度进行分类

基本情况

调节情况

教育情况

可见的生理偏差

同伴接受

动机

运动能力及局限

家庭干预

学业情况

沟通能力及问题

自我尊重

教育潜能

二:

特殊儿童的分类

美国:

1975年,美国第94届国会通过了第142号法令,即《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将特殊儿童分为学习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弱智、重听、聋、视觉障碍、情感障碍、肢体残疾、其他健康损害、聋盲、多种残疾共11种。

1978年,把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天才归为特殊儿童。

1990年,将重听和聋合为一类,增加了孤独症和脑外伤两类。

合计共14类。

日本:

在日本,特殊儿童是指身心有障碍的儿童,共分为7类。

视觉障碍听觉障碍精神薄弱肢残病弱、身体虚弱言语障碍情绪障碍

我国对特殊儿童的分类:

1997年台湾地区在《特殊教育法》中规定特殊教育对象包括身心障碍和资赋优异等两类人群,其中身心障碍包括智能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严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多重障碍、自闭症、发展迟缓以及其他显著障碍等12类资赋优异分为智能、学术性向、艺术才能、创造力、领导才能及其他才能。

我国大陆相关文件涉及: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盲、聋和弱智

1986年国务院《关于发展特殊儿童的意见》盲、聋和弱智、肢体残疾、学习障碍、语言障碍、情绪障碍7类

1990年底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及其他残疾的人。

概括:

(1)我们对残疾人(包括残疾儿童)的认识和规定是逐步完善的

(2)以上列举的均是狭义的特殊教育对象,即残疾儿童:

(3)最新的规定中有8类,已经与各发达国家的相似。

作业:

对特殊儿童你赞成分类还是不赞成,为什么。

教养方式对幼儿个性特征的的影响

多媒体对幼儿注意力的影响

手势语与儿童早期语言发展

幼儿园中男孩和女孩智力差异研究

一、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和分析心理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按照一定的原理和方法,处理数据、发现信息、找出规律。

具体步骤:

1按照理论作出假设2调查,实验,测量,获取数据3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对数据进行:

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和推理。

4验证并得出结论

第二章特殊儿童的教育诊断评估

难点:

1如何理解特殊儿童评估涵义

2举例说明常模参照评估和标准参照评估的不同

3操作:

设计一张转介表

第一节:

教育诊断评估的涵义和类型

一、教育诊断评估的涵义

(一)诊断,是指分析研判会影响特殊需要儿童学习成果的任何生理因素、心理过程或行为表现及原因,以便为进一步的教学策略计划的制定及辅导治疗提供依据。

(二)评估是指使用测验和其他测量手段测量儿童成就和行为,以便做出教育性决定的过殊需要儿童需求的技术和程序。

理解:

诊断需要在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同时评估又包含诊断涵义,二者之间有重叠,难以严格区分。

对“评估”理解:

1“评估”搜集资料的过程

2收集方法有很多

3有目的的过程

在特殊教育领域,根据评估结果所做的教育决策包括:

筛查、转介、鉴别,制定教育计划和教育评价。

(1)筛查:

指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测试工具对儿童进行大范围、快速的测查,从而把有潜在学习、行为或心理问题的个体从儿童群体中区别出来。

(学前儿童50项智能筛查量表)

(2)转介:

把怀疑有生理、心理、行为或学习问题的儿童介绍到专业机构那里,请有关专家做更细致更严格的评估。

(3)鉴别:

根据法定标准对儿童进行区分和归类。

(4)制定个别教学计划

(5)教育评价:

是指在系统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教育教学有关的资料的基础上,对教育的价值作出判断。

(三)测量与评估的区别

测量

评估

测验的实施

受测者的反应记分

测验分数的解释

多个来源的资料和测验分数的合并和解释

各种测量结果的综合

诊断或解释

联系:

测量是评估的基础

(一)从评估的目的和在特殊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来看,特殊教育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型

筛查性评估

诊断性评估

终结性评估

是以特殊儿童筛查为目的,一般用于确定某个学校或地区有没有与总体相比存在心理发展显著偏高或迟滞的儿童。

对已经被确认是发展偏长或迟滞的特殊儿童能够进行心理或行为问题的诊断。

通过收集有关信息来确定特殊教育的对象、培养目标和方案。

也称后置评估,主要用来评价某一阶段或特殊教育全过程的教育效果及是否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

(二)按照评估时参照标准不同可以分为常模参照评估和标准参照评估

常模参照评估

标准参照评估

把被评估者所得的分数与常模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被评估者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

常模:

事先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被试样本(团体)在某项测验上的分数分布

特点:

最关心的是个体之间的差异。

将被评估者所得的分数与某个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他是否通过了这个标准。

(学业及格60分)

特点;最关心的是个体对特定的学习内容的掌握与标准之间的差异程度。

自学部分

三特殊儿童的评估取向和范围

1、心理计量评估取向

2、生态和行为评估取向

3、质性发展的评估取向

4、评估范围

第二节教育诊断评估的内容

一、教育诊断评估的内容

(一)生理状态————身体检查与医学检查

1、一般性的健康检查(身高、体重、呼吸、感觉、神经系统的检查)

2、病史询问(1询问儿童母亲的妊娠期2询问儿童的出生史3儿童父母的亲缘关系及家族史4儿童的生长发育史)

3、针对性的特殊检查(血液检查、尿味检查、染色体检查、X线检查、CT检查、脑脊液检查)

(二)心理表现————心理测验(心理表现包括智力发展、人格发展、情绪行为困扰状况、性向)

(三)教育资料————学绩考察与教师问卷(教育资料包括学业成绩、学习常规执行状况、是非判断能力、与老师同伴相处的情况、集体活动、情绪与日常行为、学习能力、兴趣与态度。

(四)社会适应————社会调查与家长问卷(重要生活事件、亲子关系、求学经历、家长期望与教养态度、方式)

第三节教育诊断评估的实施程序

一、准备阶段

二、测评阶段

三、综合评定阶段

四、评估结果的应用

一、准备阶段

(一)明确评估的目的和了解评估对象

(二)设计评估方案

(1)确定评估的指标体系(或评估项目)

(2)选择收集资料的方法、途径和工具,并设计收集资料的程序(即收集资料的时间表)

(3)评估人员的选择和训练

(4)组织好诊断评估小组(5—9)

(5)与儿童家长联系,争取儿童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6)物质准备和活动场所的安排

二、实施评估阶段

三、综合评定阶段

评估报告中应该包含的项目

(1)基本资料

(2)评估目的

(3)标准化测验所得资料

(4)非标准化测验所得到的资料

(5)结果解释

(6)建议

第四节教育评估注意事项

一、明确评估目的

二、广泛收集评估资料(家长参与评估的意义何在)

三、灵活运用评估资料的收集方法

四、多种评估方法相结合;(动态评估静态评估)

五、评估与教育、康复训练相结合

六、遵守职业道德(1、对自己所做的结论负责2、认识个人能力和学科的局限性3、注意评估资料的隐秘性4、坚持评估的专业标准5、注意测验的安全性)

第五节特殊儿童教育诊断评估的意义

一、落实特殊教育有关法律法规的需要

二、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1)使教育安置及课程设置更符合特殊儿童的发展需要;

(2)使教学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三、有助于提高特殊教育的管理水平

作业:

1、常模参照评估和标准参照评估有何不同

2、评估方案中,需要确立那些评估的指标体系

3、你认为对特殊儿童评估应由那些人员来参与

4、家长参与评估的意义何在?

5、你认为评估结果可应用于哪些方面?

第三章

重点:

早期干预的概念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发展趋势

第一节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概述

(一)发展历史

16世纪中期西班牙有关聋童的教育

庞塞波内特

1784年霍维在巴黎建立一所盲校

法国智力障碍儿童的干预

19世纪初伊泰————维克多《野孩子》

20世纪蒙台梭利

(三)我国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几个问题

1早期教育对象急剧扩大

2家长责任要到位

3政府的责任要到位

4提倡预防第一的原则

(四)早期干预的概念

是指为学龄前儿童中具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各项专业服务:

即早期鉴别、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针对其特殊需要提供医疗、保健、康复、教育、社会服务及家庭育儿指导等综合性服务。

希望通过及早而持续的医疗、康复和教育等措施,协助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儿童在身体、认知、行为、情绪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发展得以提高。

(四)早期干预的对象

对象种类

年龄范围

智商范围

身心障碍婴幼儿

发育迟缓婴幼儿

高危儿童

上述三类儿童的家庭

0~6、7岁为宜

我国3~6岁需加强3岁以下

低于平均分两个标准差以上

智商边缘:

1岁————75以下;1岁以上————85以下;某个领域发展商在80以下

(五)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意义

(1)促进特殊儿童的健康发展

1、能够治疗、补偿或矫正已存在的缺陷

2、进行二度障碍的预防,即预防继发性缺陷

聋——————助听器————哑

3使发展滞后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4、消除或减少高危儿童的风险因素,促使其发展。

医学、护理、心理、教育

(2)服务特殊儿童的家庭

1、树立正确的育儿态度(既不溺爱也不放任)

2、提供科学的育儿指导

3、减少家庭的负担和压力

4、促进社会文明(发展权)

(3)为回归主流社会做准备

(六)早期干预的发展趋势

1、突出早的倾向

2、融合教育(建议)

3、家长参与

4、各部门合作

5、医教结合

6、多重干预

作业:

1、早期教育的概念

2、什么是融合教育?

历史与现状(促进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融合方面,对幼儿教师有哪些建议。

提供有感染力的物品,鼓励儿童自己选择活动物品;在活动中安排一定角色,引导与普通儿童融合;了解儿童偏好)

3、早期教育有哪些发展趋势?

第二节早期干预的理论

干预模式早期:

医学康复现代:

医学——心理——社会

生物学理论

心理发展理论

行为学习理论

相互作用理论

1器官用进废退说与功能代偿说

2格赛尔的成熟理论

3关键期的理论

4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

1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

3维果茨基的儿童发展观点

1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与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2社会学习理论

1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

2生态系统理论

作业:

1简述关键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对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意义

2如何理解心理发展理论与特殊儿童早期干预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明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和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在特殊儿童早期干预中的应用。

4查资料,了解特殊儿童早期教育的政策法规(全国与地方十二五规划)

5评价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模式的特点

第三节特殊儿童干预的内容、模式和效果评估

一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内容

 

 

第四章智力障碍儿童的评估与早期干预

第一节智力障碍儿童概述

第二节智力障碍儿童评估

第三节智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内容与方法

第一节智力障碍儿童概述

作业:

1什么是智力障碍,我国智力障碍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2智力障碍儿童评估的流程是怎样的,有哪些评估项目和内容

3智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的主要领域有哪些;如何进行认知方面的训练

一概念界定

智力障碍:

智力显著低于一般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障碍

运动发展

认知发展

语言反应

情绪情感

个性

大运动

精细运动

感知注意力记忆思维

发音问题语言理解“外人”外面的人语言表达

直接简单不稳定体验简单与刺激强度不一致控制力差

独立性主动性差

自控力差

固执易受暗示自我意识差是非模糊

智障儿童早期干预内容与方法

运动领域

运动领域

认知领域

语言领域

社会行为

生活自理

大运动

精细动作

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

发音理解表达

基本行为

运动模仿

社会技能

进食大小便传脱衣洗漱

第五章听觉障碍儿童评估与干预

本章作业

1什么是听觉障碍?

我国听觉障碍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2听觉障碍儿童评估的流程是怎样的?

有哪些评估项目和内容?

要注意哪些问题?

3听觉障碍儿童早期干预的主要领域有哪些?

4根据案例,制定一个早期干预方案。

第一节听觉障碍儿童概述

一听觉障碍定义

听觉障碍,也称听力残疾、听觉损伤或听觉缺陷。

国内外对其定义不尽相同,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界定,医学专业人员和教育者对其界定的测量点各不相同。

美国:

听觉障碍;指损伤足够严重,对儿童的教育成就产生不良影响。

医学上,根据听觉损伤程度从轻度到严重进行分类。

听觉障碍:

台湾是指由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听觉器官的构造缺损,或机能发生部分或全部的障碍,导致对声音的听取或辨识有困难者。

我国的定义

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提出的定义:

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力减退,以致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的声音,难于他人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

听力残疾包括聋和重听两类。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提出的定义为:

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二临床特征

认知方面

语言

情绪、个性、社会性

听力

1听觉损伤限制了儿童的感知觉活动的范围和深度

2注意分配存在困难

抽象记忆较差

3具体形象性思维强,常常根据表象或表象的联想进行思考

4听觉障碍儿童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观察力也及其敏锐,视觉补)

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出现脱节,造成他们接触的东西多,会说的很少。

不会说话,发音不清,发音异常,音节受限制,智力发展与语言发展不同步。

由于听力和语言的障碍,在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上有一些困难,常常会感到不被理解不被周围环境所接纳,容易出现情绪发展障碍的各种表现,如冲动行为。

在社会适应方面,会有不易交友的问题和寂寞的自我感觉,他们容易聚在一起,彼此提供归属感

听力丧失

发音器官僵化

构音器官功能退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