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知识问答分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0959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知识问答分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知识问答分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知识问答分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知识问答分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知识问答分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知识问答分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知识问答分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知识问答分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知识问答分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知识问答分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知识问答分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知识问答分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知识问答分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知识问答分类.docx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知识问答分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知识问答分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知识问答分类.docx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知识问答分类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知识问答

编者按:

由中央文明办组织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测评工作将在我市实施。

为帮助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及群众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和检查测评的要求,协助中央文明办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的测评,市文明办组织编写了《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以下简称《测评体系》)知识问答,供大家学习、参考。

1、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什么样的重要文件?

答:

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简称中央8号文件。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内容?

答: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3、《测评体系》要求地方各级及有关单位、部门和群团组织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制定工作实施方案,认真抓好落实。

其中的“有关单位、部门和群团组织”指哪些?

答:

有关单位包括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

有关部门指宣传、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科技、广电、建设、新闻出版、信息产业、民政、公安、工商、财政、税务、海关等部门。

群团组织指工会、共青团、妇联、社联、科协、文联、残联、关工委等组织。

4、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结合”教育体系的“三结合”指什么?

答:

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相互结合。

5、如何营造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答:

主要新闻媒体的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关宣传报道,每年推出一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典型;主要新闻媒体在寒暑假、“六一”儿童节等时间积极刊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公益广告;重要公共场所设有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公益广告。

6、在未成年人中如何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

答:

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对“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作出部署;以“体验亲情”、“和谐校园”、“爱心奉献”为重点,整合现有德育资源,精心设计活动项目,广泛深入地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中小学校建立一批联系点,及时督促检查,确保活动长期深入开展;依托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刊登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受助群体参与活动的体会感言,报道活动的进展和成效,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形成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7、中小学校日常德育主要内容和要求有哪些?

答:

中小学校坚持升降国旗制度,每周一及重要节日、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校会、班会、团队活动制度化;定期开展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集体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优化校风学风;开展法制、国防、网络道德、毒品预防、环境、节能、反对邪教和封建迷信等教育。

8、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包括哪些?

答:

包括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

9、《测评体系》对中小学校师德建设有哪些要求?

答:

要求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适时组织培训,开展主题教育;严格师德考核,建立奖惩机制,无造成不良影响的失德现象发生;重视并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生、家长对师德的满意率≥90%。

10、如何加强中小学校德育队伍建设?

答:

要实行校长负责的德育工作领导管理体制。

普通中学明确专门机构主管德育工作,城市小学、农村乡镇中心小学有1名教导主任分管德育;选配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形成了班主任聘任、培训、考核、评优等制度;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小学校按规定配备少先队辅导员;选派优秀公安干警或其他司法人员担任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保证每学期到校上法制教育课;建立和完善校外辅导员制度,选聘热心少先队工作、有经验的人士担任校外辅导员。

11、城乡中小学校开展心理教育有哪些要求?

答:

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建立相应的培训和进修机制;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城区中小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室),利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12、校园文化建设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

校园内有富有教育意义的挂图、画像、景观、设施等,校园整洁,环境优美;校园内有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校报校刊或少先队鼓号队、队室等文化阵地;举办歌咏、书画、读书演讲、科技小发明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学风、教风和校风良好,师生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师生、同学、家校关系和谐。

13、《测评体系》对校园安全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

有计划地开展自护自救教育,向中小学生普及治安防范、灾害避险、交通和消防安全知识以及有关法律常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无食品卫生、火灾、校舍倒塌和校车安全等责任事故。

14、什么是家长学校?

答:

家长学校是指对0~18岁儿童的家长(父母或其它监护人)及准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知识与方法,提高家长素质的业余学校。

15、什么叫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

答:

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主要指由各级政府投资建设的专门为未成年人提供公共服务的青少年宫、少年宫、青少年学生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等场所。

16、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无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活动”指的是什么?

答:

指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对集体组织的普及性教育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实行免费;对确需集中食宿和使用消耗品的集体活动,以及特专长培训项目,只收取成本费用;对特困家庭的未成年人全部免费。

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不得转租、挪用、无挤占,坚持公益性。

17、未成年人校外活动的重要公共场所指哪些?

答:

指公共广场、公共绿地、公园、风景游览区、飞机场、公共电汽车(含长途客运汽车站)首末站、地铁车站、公路铁路沿线、停车场、展览场馆、文化娱乐场馆、体育场馆等。

18、《测评体系》对社区(村镇)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

在城市的旧区改建或新区开发建设中,配套建设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并纳入社区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统一管理使用。

老城区积极新建、改建、扩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不具备场所建设条件的能实现社区活动场所资源共享,明确向未成年人开放的时间段;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和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校向未成年人开放,为活动场所有专人负责管理维护,保证未成年人在放学后和节假日开展活动;中小学校的文体设施、活动场地等,在节假日和放学后面向社区开放,免费供未成年人使用。

19、《测评体系》对文化活动中心(站、室)建设有什么要求?

答:

人口规模在30000—50000人以上的居住区要建设文化活动中心,人口规模在7000—15000人的居住小区要建设文化活动站,重点镇和县城关镇要设置文化活动站或青少年之家。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站、室)中开设专门供未成年人活动的场地和内容。

20、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开放如何体现公益性原则?

答:

坚持面向广大未成年人,活动场所80%的时间用于开展普及性活动;坚持常年开放,节假日延长开放时间;无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活动,无挤占、挪用、租借等现象;未成年人对校外活动场所服务的满意率≥80%。

21、什么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答: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包括享受国家财政支持的各级各类博物馆(院)、纪念馆(地)、陈列馆、烈士纪念建筑物、历史遗迹、名人故居、文化(物)馆(站)、展览馆、已开放的原军事基地等。

22、什么叫公益性文化设施?

公益性文化设施包括美术馆、科技馆、公共图书馆、文化宫(工人文化宫、工人俱乐部)、体育场(馆)等。

23、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如何落实免费开放措施?

答:

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实行免费开放,对未成年人个人参观实行半票;在显著位置公示服务项目、开放时间以及免费优惠开放的详细情况;把公益性免费开放相关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

24、《测评体系》对少儿读物出版创作有什么要求?

答:

鼓励少儿读物的创作生产,积极开展面向未成年人的“阅读推广”活动;在公共图书馆开辟未成年人阅览室;新华书店在显著位置设有未成年人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专柜,家长对本地销售的少儿出版物品种、内容、质量的满意度≥80%。

25、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网络阵地建设?

答:

支持鼓励开办面向青少年的网站,开展健康有益的网络科普、文化活动;依托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馆、青少年宫等处的上网设施,建立面向未成年人的公益性上网服务场所,并有保证持续运营、规范管理、健康上网的保障机制;积极发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作用;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26、在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中,对网络管理和净化有哪些要求?

答:

对网络管理的要求是:

加强对互联网上淫秽色情和其他不良信息的打击和治理,建立健全网络长效管理机制;采取推广绿色上网软件、推行绿色上网业务等切实可行的措施,为青少年在家庭、学校和公益性上网场所健康上网创造条件;加强对电信有关业务以及互联网接入服务、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和互联网联网等单位的监管,依法治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不良信息、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

对网络净化的要求是:

在本地注册的互联网站上无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邪教、迷信等内容;本地声讯服务台无传播淫秽色情、暴力与封建迷信等不良信息的行为。

27、什么叫“黑网吧”?

答:

是指没有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的网吧。

28、绿色上网服务指什么?

答:

绿色上网服务主要是通过内容过滤,禁止或限制用户访问黄色、暴力、反动等互联网内容的服务。

它是一种利用互联网内容控制技术实现用户对互联网访问的内容、时间、端口控制的网络服务,为用户提供健康、安全、文明的网络环境。

29、什么叫公益性上网场所?

答:

主要指学校、文化馆(站)、图书馆、青少年宫、青年中心和中小学远程教育、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网络资源。

30、如何规范网吧经营秩序?

答:

网吧严格执行上网消费者实名登记制度,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等标志;无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现象;无“黑网吧”。

31、如何落实好游戏机经营场所的监管工作?

答:

设置未成年人限入标志;除节假日外,无未成年人进入;无具有赌博功能的设施设备和赌博现象。

32、什么是本地声讯服务台?

答:

声讯服务台是以电话为载体提供各类生产生活信息的服务性机构,主要由通信管理部门负责审批和监管。

33、“扫黄打非”净化文化市场须达到哪些基本要求?

答:

坚持开展“扫黄打非”,执法检查措施力度大,成效显著;文化市场上无宣扬淫秽色情、凶杀暴力、邪教、迷信、教唆犯罪及其他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出版物;无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制售淫秽色情等妨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出版物的案件。

34、如何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

答:

对发生在校园周边,侵害师生人身、财产权利的刑事和治安案件,实行专案专人责任制;在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地区设立治安岗亭,有针对性地开展治安巡逻,强化治安管理;在临街中小学、幼儿园附近,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其他交通安全设施。

在地处交通复杂路段的小学、幼儿园上学放学时,派民警或协管员维护校园门口道路的交通秩序;加强对学校周边商业网点的管理,取缔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游商和无证照摊点,校园周边无“三无食品”、无恐怖、迷信、低俗、色情的玩具、文具和出版物销售。

35、如何加强校园周边秩序?

答:

中小学校园周边200米内无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和彩票投注站点,600米内无彩票专营场所,不得在可能干扰教学秩序的地方设立经营性娱乐场所;经营者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无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现象;学校周边涉校案件的发案率呈下降趋势;学生、家长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满意度≥80%。

36、什么叫流浪儿童,如何对流浪儿童进行管理?

答:

流浪儿童指年龄在18岁以下、脱离家庭和离开监护人流落社会连续超过24小时、失去基本生存保障而陷入困境的少年和儿童。

管好流浪儿童要通过建立完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有健全的流浪儿童生活、教育、管理、返乡和安置等保障制度;依法打击强迫、诱骗、教唆未成年人流浪行乞和违法犯罪的不法行为;对乞讨、流浪未成年人及时进行救助。

37、如何重视和做好“留守儿童”工作?

答:

党政部门和群体组织要重视“留守儿童”工作。

要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纳入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任务;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机构,形成部门联动机制,各责任单位有具体工作措施;将留守儿童权益保护纳入相关法规政策之中;乡镇政府、村委会掌握了解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定期组织开展本辖区内留守儿的普查统计工作,依法督促家长或临时监护人履行教育和监护责任。

38、如何落实“留守儿童”关爱行动?

答:

开展“代理家长”、“亲情电话”、“城乡少年手拉手”、组建“留守小队”等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农村中小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监护人联系、结对帮扶、寄宿优先等制度;抓好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的建设和管理,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区域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阵地,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39、流入地解决流动儿童就地入学问题要做好哪些工作?

答:

建立以公办学校为主,接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入学问题基本解决;教育行政部门对接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学校,在办学场地、办学经费、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学校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40、如何开展社区未成年人教育活动?

答:

利用寒暑假、双休日,组织未成年人开展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科技制作、公益服务等活动;普遍建立多种形式的工作平台(如“少年之家”、“儿童俱乐部”等),解决学校放学后、家长下班前,以及节假日未成年人的失管失教问题;社区与学校加强协调沟通,建立青少年参与活动的档案资料,为学校评价学生提供依据。

41、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答:

积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各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构,形成机制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建立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站、开通青少年维权热线、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及时发现并查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义务教育普及率不低于所在省(区、市)平均水平。

42、未成年人如何遵守公共秩序?

答:

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不乱穿马路、闯红灯;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等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无污言秽语、嬉闹现象。

43、未成年人应该学会讲究哪些礼仪礼节?

答:

熟练使用“您好”、“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仪容仪表整洁得体;友善对待外来人员,中学生能够热情为陌生人指路;中学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让座。

44、“五老”人员指的是什么?

答:

是指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

4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含义是什么?

答:

1949年9月27日,五星红旗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国旗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黄色象征光明,也代表我们黄皮肤的中华民族。

国旗左上方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星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

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衷心拥护。

4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含义是什么?

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的象征和标志。

“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麦稻穗、五星、天安门、齿轮为金色,圆环内的底子及垂绶为红色,红色和金色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和庄严。

天安门象征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齿轮和谷穗象征着中国最广大的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

4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什么?

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歌原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其诞生于1935年,由剧作家田汉作词,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创始人聂耳作曲。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这首歌作为国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48、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有哪些?

答:

戚继光、郑成功、邓世昌、林则徐、张自忠等等。

49、我国历史文化名人有哪些?

答:

班固、李耳、孔丘、庄周、苏轼等等。

50、我国现代文化名人有哪些?

答:

鲁迅、郭沫若、邹韬奋、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等。

51、我国的爱国志士有哪些?

答:

屈原、康有为、梁启超、詹天佑、魏源等等。

52、我国的革命先驱有哪些?

答:

孙中山、李大钊、夏明翰、黄兴、赵世炎等等。

53、我市是不是山西省文明城市?

是不是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是不是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市?

答:

2003年至今,连续四届获得山西省文明城市。

2005年至今,连续两届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全是。

2009年,获得第二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市。

54、“八荣八耻”的内容是什么?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宣传标语

1、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希望工程、民心工程

3、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

4、高度重视对下一代人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

5、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重托,人民的期望

6、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利在当代、惠及长远的民心工程。

7、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爱、保护和引导。

8、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注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9、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责任在成年人、在全社会

10、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工程。

11、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精神文明再放异彩

12、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我国当代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

13、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

14、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民族进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5、让我们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16、学校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是孕育希望的园地。

17、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

18、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19、关注农村未成年人教育以文化素质促思想道德建设。

2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人为本德育为先。

21、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心未成年人就是关心我们的明天

22、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福祉,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23、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就是关心祖国的未来!

24、思想道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作和中心环节。

25、以德育人,注重养成,努力造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6、弘扬中华美德培育现代公民

27、晋城明天美好的前景在于今天未成年人的素质

28、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29、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牢固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

30、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

31、少年兴则中国兴少年强则中国强

32、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13、改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建设和谐文明南昌

34、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培育健康文明一代

35、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创建繁荣和谐文明城市

36、关爱未成年人重在行动 培育合格接班人重在行动

37、传播育人理念重在行动创新教育方式重在行动

38、为了未来奉献一片爱心为了孩子送上一份真情

39、关注一个成长的心灵播种一个灿烂的明天

40、共同关爱成长共创文明未来

41、文明晋城手牵手关爱成长心连心

42、关爱成长人人尽责富民强国代代传承

43、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

44、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5、传承文明培育新人

46、学道德模范做有德之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