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5793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6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docx

《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docx

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

教师招聘心理学习题精讲班讲义

目录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第二章注意

第三章感知觉

第一节感觉

第二节知觉

第四章记忆

第一节记忆概述

第二节记忆过程

第五章想象与表象

第六章思维

第七章情绪、情感与意志

第一节情绪、情感

第二节意志

第八章需要、动机与兴趣

第九章能力

第十章人格

第一节性格

第二节自我意识

第三节气质

第四节人格测验

第十一章社会心理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__________及其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A、心理现象B、认识过程

C、心理过程D、个性心理

【答案】:

A

【判断】心理现象是异常复杂的,因而也是神秘莫测的()

【答案】:

错误

【判断】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

【答案】:

错误

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

B.人的行为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

C.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外显行为

D.同样的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答案】:

C

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人格;另一方面是()

A.心理过程B.认知过程C.情绪情感过程D.意志过程

【答案】:

A

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A.意志B.能力C.气质D.兴趣

【答案】:

A

下面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A.信念B.兴趣C.动机D.气质

【答案】:

D

【判断】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即象物理学研究的声和光那样属于不同的现象。

()

【答案】:

错误

3、从学科性质来看,心理学是一门()学科。

A.行为B.自然C.社会D.交叉

【答案】:

D

心理学属于()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D.哲学

【答案】:

C

4、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A脑B实践活动C心脏D客观现实

【答案】:

A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心理是()

A.脑的机能B.对客观认识的反映

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D.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答案】:

D

5、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

【答案】:

B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

A.意识活动B.精神活动C.智力活动D.反射活动

【答案】:

D

【判断】反射学说认为,一切心理现象按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反射。

【答案】:

正确

6、按照巴浦洛夫的观点,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是()

A无条件反射B条件反射C探究反射D定向反射

【答案】:

B

下列属于新生儿条件反射的是(

A.抓握反射B.惊跳反射C.对喂奶姿势的吸吮反射D.游泳反射

【答案】:

C

【填空】“望梅止渴”属于______的条件反射,“谈虎色变”属于______的条件反射。

【答案】:

第一信号;第二信号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的是()

A.见风流泪B.谈梅生津C.睹物思人D.望而生畏

【答案】:

B

7、周围神经系统不包括()

A脊神经B视神经C植物神经D脑干

【答案】:

D

听觉中枢位于()

A.颞叶B.额叶

C.枕叶D.顶叶

【答案】:

A

有关大脑两半球功能单侧化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的言语活动中枢在()

A.杏仁核B.边缘系统

C.大脑左半球D.大脑右半球

【答案】:

C

右脑的优势能有()

A数学B写作C逻辑推理D幻想

【答案】:

D

8、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

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

A.1798B.1879C.1789D.1897

【答案】:

B

1879年德国学者()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冯特D.杜威

【答案】:

C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冯特B亚里士多德C杜威D桑代克

【答案】:

A

10、心理学应通过内省法探寻在不同刺激境下心理的构成元素。

主张这一观点的心理学流

派是()

A、构造主义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

【答案】:

A

冯特和铁钦纳是()学派创始人

A构造心理B格式塔C行为主义D机能主义

【答案】:

A

11、认为心理学研究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

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

这一派别称为()

A.行为主义B.格式塔心理学C.机能主义D.人本主义

【答案】:

B

格式塔用英文表示是“Gestalt”,-G开头,他的意识是——

A行为B整体C精神D人体主义

【答案】:

B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所代表的心理学流派是()

A.构造主义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

C.格式塔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

【答案】:

C

“部分的简单相加并不等于整体,整体是部分的有机结合”。

有可能赞成这一观点的心理

学家是()

A.冯特B.弗洛伊德C.韦特海默D.华生

【答案】:

C

12、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考夫卡B.华生C.罗杰斯D.荣格

【答案】:

B

行为主义的代表学者是()

A铁坎纳B詹姆斯C韦特海默D斯金纳

【答案】:

D

()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特征

A分析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B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C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D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

【答案】:

C

13、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应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学派为()。

A.人本主义学派B.格式塔学派C.行为主义学派D.精神分析学派

【答案】:

D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A.苛勒B.斯金纳C.弗洛伊德D.马斯洛

【答案】:

C

14、列举出心理学的流派。

第二章注意

1、在()意识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

件事情。

A.可控制的B.白日梦

C.自动化的D.睡眠

【答案】:

A

学生上课时“走神”现象属于()。

A.意识失控状态B.自动化的意识C.白日梦状态D.半睡眠状态

【答案】:

C

我们在听课做笔记时,写字处于()意识状态。

A.可控制的B.自动化的C.白日梦状态D.不自觉的

【答案】:

B

全神贯注去做一件事属于______意识状态。

()

A.自动化的B.集中的C.可控制的D.自觉的

【答案】:

C

梦境在()时开始出现

A睡眠的初期B睡眠的中期C睡眠的晚期D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答案】:

D

2、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叫做()

A.知觉B.记忆C.注意D.思维

【答案】:

C

『判断』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答案】:

错误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是心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正确

3、注意具有两个基本特点:

()

A.集中性和紧张性B.指向性和集中性C.指向性和选择性D.集中性和选择性

【答案】:

B

『多选』注意具有()的特点。

A波动性B起伏性C指向性D集中性

【答案】:

CD“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了(

A.注意的指向性B.注意的集中性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性

【答案】:

B

4、『多选』人们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必须有“注意”参加,注意的功能包括()。

A.选择功能B.调节功能C.启动功能D.维持功能

【答案】:

ABD

5、『多选』下列选项中,属于注意的外部特征的有()

A.学生听课时皱起眉头B.听课时点头

C.听课时伸长脖子、眉开眼笑、侧耳静听

D.呼吸比较短促、面部表情没有变化、呆若木鸡

【答案】:

ABCD

人在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

适应性运动;____;呼吸运动的变化。

【答案】:

无关运动的停止

『判断』学生没听懂课时皱起眉头,是注意的一种外部特征。

【答案】:

正确

“侧耳倾听”、“举目凝视”、“屏息”等现象都是注意的外部表现。

【答案】:

正确

6、根据有无预订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将注意分为()

A.有意注意、无意注意B.机械记忆、意义注意

C.有意注意、机械注意D.无意注意、意义注意

【答案】:

A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__________、有意

注意和______三种。

【答案】:

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7、一般来说,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的、突然出现的、变化运动的、新颖的刺激,自己感

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刺激更容易引起()

A.有意注意B.注意转移C.无意注意D.注意分配

【答案】:

C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是

A.刺激强度大B.色彩对比鲜明C.活动的对象D.他人的要求

【答案】:

D

老师上课板书时,用红色粉笔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这运用的原理是

A.刺激强度大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B.色彩对比鲜明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C.新颖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D.活动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答案】:

B

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应注意字体颜色和背景颜色的搭配、使字体更加醒目。

这主要是

由于()。

A.活动的物体更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B.新异的刺激更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C.对比鲜明的刺激更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D.刺激强度大的物体更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答案】:

C

一名教师走到安静的教室门口故意咳嗽两声,目的是引起学生的()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随意注意

【答案】:

A

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

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知觉

【答案】:

B

教师授课时,通过变化板书的字体、颜色以及讲话的语音、语速等来吸引学生的()

A、有意后注意B、无意后注意C、有意注意D、无意注意

【答案】:

D

有的教师经常变换自己的服装或突然烫了发,这在上课时就成了新异刺激物,吸引着学生的注意。

为了不影响上课,烫发的老师要在上课前利用早读时或课间休息时,先到讲课的班

级中去,与学生接触,让学生的新异感在课前发生,让他(她)们看个够,那么到了上课时

教师的发型或服装就不成为新异的刺激物了,之所以这样是为了避免()的消极作用。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非意志注意D.意志注意

【答案】:

A

简答: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8、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环境出现干扰学习的因素,仍能自觉、自动地将心理过程集

中指向老师所讲的内容。

这种现象叫做()。

A.注意B.随意注意C.无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

【答案】:

B

老师要求小明去观察蝴蝶的体态和活动,这时小明的注意属于()。

A.非意志注意B.无意注意C.意志注意D.有意注意

【答案】:

D

简答:

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

一、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二、合理组织活动。

三、对兴趣的依从性。

四、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9、有预定目的,但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无意注意

【答案】:

C

10、『多选』注意的品质包括()

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广度

【答案】:

ABCD

11、小学生随着知识经验积累,思维发展、阅读技巧形成,一次就能看的整个句子,再往后,能同时看到句和句之间的关系,这表明其()。

A、注意的广度增大了B、注意的稳定性提高了C、注意的分配增强了D、注意的转移增强了

【答案】:

A

『判断』

“一目十行”属于注意的分配。

【答案】:

错误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指注意的广度。

【答案】:

错误

12、教师上课时,一边讲授,一边板书,一边观察学生是利用了()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

【答案】:

C

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是()

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不稳定D.注意的分散

【答案】:

A

13、学生上课时被走廊外传来的歌声吸引了注意,这是注意的__________。

A、转移B、集中C、分配D、分散

【答案】:

D

课堂上有的学生会开小差,这属于()

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不稳定D.注意的分配

【答案】:

A

14、研究表明,人的注意是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的,经常出现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

这是()

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范围D.注意的起伏

【答案】:

D

当个体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之为()

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起伏C.注意的稳定D.注意的转移

【答案】:

B

15、小学儿童玩游戏机的水平不亚于成人,这是因为他们()

A注意的广度已有较好的发展B注意的稳定性已有较好的发展

C注意的转移已有较好的发展D注意的分配已有较好的发展

【答案】:

D

16、『判断』小学生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便不再起作用。

【答案】:

错误

17、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

A.主要使用无意注意B.主要使用有意注意

C.交替使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D.交替使用非意志注意和意志注意

【答案】:

C

『论述』实践证明,学生注意力的涣散是一节课失败的真正原因。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

曾经说过:

“注意是知识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

”这说明了上课时学生

注意听讲的重要性。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你将如何根据注意的规律组织好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答案』

一、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三、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案例分析』为了把课上得更生动形象,马老师今天带来了不少直观教具,有标本、图片,

还有实物。

进教室后,他把这些教具放在桌子上或挂在黑板上,他想,今天的上课效果一定

很好。

可是,结果并非如此。

请用注意的有关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参考答案』

一、效果不好的原因:

教具过多,主要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分散学生在教学内容上的集中力

二、改进措施

1、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具

2、交替使用两种注意

第三章感知觉

第一节感觉

1、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属性的反映。

A.个别B.整体C.外部D.本质

【答案】:

A

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步是()。

A.视觉B.听觉C.感觉D.知觉

【答案】:

C

『判断』

感觉是人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的源泉。

【答案】:

正确

“感觉剥夺”实验说明感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答案】:

正确

2、『多选』下列属于内部感觉的有()。

A.肤觉B.平衡觉C.嗅觉D.运动觉

【答案】:

BD

『多选』皮肤觉通常包括()

A.感觉B.触觉C.痛觉D.温度觉E.痒觉

【答案】:

BCD

味觉感受器味蕾在舌面的分布位置是不一样的。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舌的两侧对甜味最敏感B.舌后对苦味最敏感C.舌中对咸味最敏感D.舌尖对酸味最敏感

【答案】:

BC

有的人有时会晕车和晕船,这是因为体内的平衡感受器受到了刺激。

这个感受器是在()

A、心脏B、小脑里C、胃里D、耳朵里

【答案】:

D

3、名解: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可分为______与_____两种。

【答案】:

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

A.人的一般感觉能力B.最大可觉察的刺激量C.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D.差异觉察能力

【答案】:

C

刚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叫做()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

【答案】:

D

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

【答案】:

C

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可觉差异感称为()。

A.差别感受性B.绝对感觉阈限C.差别感觉阈限D.最小可觉差

【答案】:

A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关系。

A.正比B.同比C.反比D.对比

【答案】:

C

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的大小()

A.成正比例关系B.成正相关关系C.无关D.成反比例关系

【答案】:

D

『判断』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呈反比的关系。

()

【答案】正确

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反映的心理现象()

A.后象B.感觉适应C.感觉对比D.联觉

【答案】:

B

“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适应现象B、听觉适应C、嗅觉适应D、味觉适应

【答案】:

C

“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嗅觉现象D.味觉现象

【答案】:

A

5、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时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

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叫()。

A.明适应B.光适应C.暗适应D.不适应

【答案】:

C

小明从明处突然进入暗处,这时他的感觉阈限_____。

A缓慢下降B急速下降C缓慢上升D急速上升

【答案】:

A

明适应使视觉器官在强光的刺激下感受性了。

【答案】:

急速下降

6、“月明星稀”是感觉的()现象。

A适应B对比C后像D视觉障碍

【答案】:

B

黑色皮肤的人牙齿特别白,这是一种__________现象。

A、适应B、联觉C、对比D、融合

【答案】:

C

吃糖后接着吃橘子会觉得橘子特别酸,这是感觉的()

A.适应B.同时对比C.继时对比D.差别感受性

【答案】:

C

7、在看电视时,我们能够看到连续的画面,运用的是()

A感觉适应B感觉补偿C视觉后像D联觉

【答案】:

C

红、橙、黄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是。

A感觉适应B感觉补偿C视觉后像D联觉

【答案】:

D

第二节知觉

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叫()。

A.感觉B.知觉C.记忆D.想像

【答案】:

B

看见一面红旗时,人们立刻能认识它的心理活动是()。

A.视觉B.色觉C.知觉D.感觉

【答案】:

C

『判断』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答案】:

正确

2、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是()。

A.感知觉B.记忆C.思维D.想象

【答案】:

A

『多选』人类认识的开端,思维活动的基础有()

A.感觉B.知觉C.体验D.想象

【答案】:

AB

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

口”,这说明小学生()

A.感知能力不成熟B.注意能力不健全C.记忆能力不深刻D.思维能力有欠缺

【答案】:

A

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还不成熟。

A.感知能力B.注意能力C.记忆能力D.思维能力

【答案】:

A

3、『多选』依赖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征,可以分出()几种比较复杂的知觉。

A.时间知觉B.空间知觉C.运动知觉D.视听知觉E.冷热知觉

【答案】:

ABC

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

A.视知觉B.听知觉C.视、听知觉D.视、感知觉

【答案】:

C

4、古诗句“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时长”描写的心理现象是

A.空间错觉B.时间错觉C.运动错觉D.视觉错觉

【答案】:

B

『多选』在一定时间内,_________,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

()

A.事件性质越复杂B.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少C.对不喜欢的事情

D.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E.事件性质越简单

【答案】:

BCE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包括()。

A.个体的兴趣和情绪B.调节与幅合C.感觉通道的性质

D.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E.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性质

【答案】:

ACDE

5、双眼视差是()知觉的重要线索。

A.时间B.深度C.运动D.所有

【答案】:

B(多选)在深度知觉中,来自视觉线索本身的深度线索有()

A.双眼视差B.视野中的高度C.线性透视D.眼肌的调节与幅合

E.阴影

【答案】:

ABCE

6、电影、电视、活动性商业广告等制作所依据的心理学原理是

A.动景运动B.运动后效C.自主运动D.诱发运动

【答案】:

A

7、(多选)知觉的特性包括()

A.整体性B.选择性C.恒常性D.间接性E.理解性

【答案】:

ABCE

下列不属于知觉基本特性的是()。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主观性D.知觉的恒常性

【答案】:

C

8、人所处的周围环境复杂多样,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

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做知觉的()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答案】:

B

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便于重点阅读,这是利用知觉的()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答案】:

B

教师批改作业时,用红笔画出作出标记,便于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是利用了知觉的()特性。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答案】:

A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重点要放慢语速,提高声音,是利用心理学中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答案】:

A

9、在英文阅读中遇到生词时,教师一般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而不是急于查字

典。

这体现了知觉的()

A、整体性B、理解性C、选择性D、恒常性

【答案】:

B

听同样一个报告,懂行的人和不懂行的人相比,结果大相径庭,这符合知觉的()规律。

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

【答案】:

B

学生在听教师讲解公式原理时,总是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去把握所学的内容,这属于()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整体性

【答案】:

C

10、乐曲《东方红》不论用哪种乐器演奏,我们都能识别出来,这是()。

A.知觉的恒常性B.感觉C.错觉D.记忆

【答案】:

A

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觉

特性被称之为__________。

A、知觉选择性B、知觉整体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

【答案】:

D

一个人换了衣服和发型,但是我们仍然能够认出来他()

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不变性

【答案】:

B

(多选)知觉的恒常性包括()。

A.气味恒常性B.温度恒常性C.大小恒常性D.颜色恒常性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