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课程申报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76208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色课程申报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特色课程申报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特色课程申报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特色课程申报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特色课程申报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特色课程申报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特色课程申报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特色课程申报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特色课程申报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特色课程申报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色课程申报表.docx

《特色课程申报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色课程申报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特色课程申报表.docx

特色课程申报表

特色课程申报表

山东省中小学特色课程评选申报表

课程名称

申报人

所在学校

推荐单位及盖章

推荐时间年月日

山东省教育学会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制

—1—

课程开发与实施承诺书

在申报特色课程评选过程中~本人自愿做出如下承诺:

对填写的各项内容负责~成果申报材料真实、可靠~不存在

知识产权争议~未弄虚作假、未剽窃他人成果。

首席教师签字:

所在学校主要负责人签字,签章,:

年月日

—2—

一、课程简介

开发与实施起始:

课程名称起止时间完成:

关键词(3-5个)

1.课程概要(开发的背景,解决的主要问题,开发的意义等;800字以内)

新课程改革,从时代对人的素质要求出发,提出了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历史、地理、社会方面知识的学习,培养热爱中华文明、热爱祖国、具有全球意识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现代公民。

但爱国的感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往往是从热爱家乡开始的。

乡情教育可以使青少年了解家乡的过去,家乡的今天,进一步展望家乡的明天,从而培养他们爱国爱乡的情感和责任感使命感。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

“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是从爱家庭、爱学校、爱集体农庄、爱工厂、爱祖国语言开始的。

”“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

”学生最为熟悉的社会环境,就是自己的家乡。

了解自己生活的地区,是学生的需要。

因此,乡土校本课程充分体现着课程总目标:

在掌握乡土的人文、自然知识的基础上,树立起大教育观,将教育引向生活、引向社会,坚持以学生为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潜能得到开发,人格得到完善,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快速、和谐的发展。

校本课程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真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

我们祝阳镇位于泰山东麓,汶水之畔,有着悠久的历史,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这里物产多样、民族文化丰富,具有浓郁的乡村气息。

如果将这些教育资源发掘出来,构建出我校的校本课程,把原来随机的、分散的教育活动用校本课程的形式加以梳理、规范,将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将社会和时代对学生的要求具体化、科学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变革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进而使其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热爱人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潜能得到开发,人格得到完善,并使其逐渐形成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能力,就可实现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和谐主动发展的目标。

由此看来,校本课

—3—

程的研发具有实效的现实意义和潜在的历史意义。

2.课程目标(站在学生角度描述,清晰、具体、可评价;100字以内)

通过《祝山青未了》——校本课程的教学,我们预期达到的目标是:

1、培育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使其更加热爱家乡、热爱新生活、热爱大自然,进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收集信息能力及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

3、学习一些学生认知能力可以接受的人文社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及简单的生存

劳动技能等。

2.课程内容(章节目录,课时安排;要与课程目标一致;500字以内)

第一篇美丽的校园……………………………………………4第二篇可爱的家乡

第一单元家乡概况…………………………………………..6第二单元家乡地理…………………………………………..6第三单元科学发展…………………………………………10第四单元青山绿水,名胜古迹………………………………22第五单元祝山儿女……………………………………………29第六单元家乡来历(祝山地名文化研究)……………….34第七单元姓氏寻源(祝山姓氏文化研究)……………….39第八单元民间艺术……………………………………………40第九单元乡风民俗……………………………………………49第十单元祝山夜话(祝山传说)……………………………55第三篇我是家乡小主人………………………………………56

—4—

授课时间、课时安排

将本校本课程与其他国家课程一样安排在课程表中正常上课,每周1课时,并

(1)

有专门老师授课。

(2)兴趣小组活动。

在学校的每周的社团活动中,专门成立了特色社团:

“乡土文

化研究会”,将各班有此爱好特长的同学吸收到这个研究会中。

对此校本教材

进行二次开发补充完善,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3)开放实践式课堂。

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活动。

3.课程实施(学生学习方式的设计;要与课程目标一致;300字以内)

本课程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课堂式学习。

将本校本课程与其他国家课程一样安排在课程表中正常上课,每周1课时,并有专门老师授课。

(2)渗透式教学。

将本校本课程与其他学科如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语文等学科相渗透,有机融合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

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延伸到各科教学的实践中,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的内容,增强课程的实效性。

探究性兴趣小组。

在学校的社团活动中,专门成立了特色社团:

“乡土文化研究会”,将各班有此爱好特长的同学吸收到这个研究会中。

对此校本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补充完善,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4)开放实践式课堂。

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活动。

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收集的新鲜和创新性资料,我们进行细致地筛选和整理,并充实完善到校本课程《祝山青未了》中。

同时学校配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开展泰山东大门小导游、小解说员、校园小记者、小主持人、环保小卫士、交通小警察等实践活动,开展镇容调查工作,书写调查报告,认真向上级反映问题,为环境维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利用祝阳镇丰富的旅游资源,

—5—

开展“我讲家乡山水美,争当文明祝阳人”演讲比赛活动。

4(课程评价(要与课程目标一致;200字以内)

(一)学生学习情况评价

(1)开展每月一次的三层定性评价(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

学生自评:

学生通过谈收获体会等形式,进行自评;

小组互评:

根据每个同学的表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同学间的互评;

教师评:

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态度等进行评价。

(2)学期末,教师综合几次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的情况,在征求学生本人意见的基础上,按“优秀”、“良好”、“一般”的等次对学生进行学期评价。

(3)校本课程学习的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学业成绩的一部分,作为评优评先的条件之一。

(二)教师教学工作评价

(1)教师进行校本课程教学必须有计划、有活动安排、有评价记录等。

(2)教师要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要妥善保存学生收集的资料等。

—6—

5.课程开发与实施创新点(500字以内)

本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以下创新点:

1、课程内容的创新。

本课程具有浓郁的祝阳镇乡土特色,力图表现祝阳镇人开拓进取、敢为天下先的优秀品质;乡土校本开发的内容有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人文景观等。

教材植根于现实,富有浓郁的地域乡土气息,学生在学习与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使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更加具体、亲切、自然。

2、教学方式的创新。

我们总结了四种有效的校本课程教育的模式,即

(1)课堂化教学

(2)渗透式教学

(3)社团性探究

(4)社会实践课堂

本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程的扩展性与体验性。

教学多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探究性专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

3、课程本身的创新。

本课程打破单一的学科界线,选取不同学科最有教育价值的乡土内容作为教育模块;本课程的内容将历史、地理、生物、语文、政治、物理、化学等国家课程内容与本地实际有机融合,既赢得了各科老师的喜爱,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实效性,深受广大师生喜爱。

4、评价方式创新

开展三层定性评价(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将老师和学生同时作为评价的主体。

学生自评:

学生通过谈收获体会等形式,进行自评;

小组互评:

根据每个同学的表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同学间的互评;

教师评:

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态度等进行评价。

二、课程实施及效果(800字以内)

在本单位实践检验时间年月开始至年月结束

—7—

自开设本课程以来,在我校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开展:

(1)校本课程进课堂。

将本校本课程与其他国家课程一样安排在课程表中正常上课,每周1课时,并有专门老师授课。

(2)渗透到其他课堂。

将本校本课程与其他学科如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语文等学科相渗透,有机融合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

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延伸到各科教学的实践中,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的内容,增强课程的实效性。

(3)探究性兴趣小组。

在学校的社团活动中,专门成立了特色社团:

“乡土文化研究

会”,将各班有此爱好特长的同学吸收到这个研究会中。

对此校本教材进行二次

开发补充完善,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4)开放实践式课堂。

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活动。

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收集的新鲜和创新性资料,我们进行细致地筛选和整理,并充实完善到校本课程《祝山青未了》中。

我校自2007年对《祝山青未了》校本教材进行系统的开发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就学生方面而言,在知识技能上,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拓宽,视野开阔了;在学习方式上,学生主动搜集信息、学习知识的积极性高,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能力发展上,提高了学生处理信心的能力;课上的相互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外的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在情感态度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科技意识、环境意识等也随之逐步树立,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2、就教师而言,在教育观念上,新的课程理念已在教师头脑中扎根,并逐步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教学方法上,校本课程的实施,给教师提供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过程性,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态度的实践空间和时间;在师生关系上,架起

—8—

了师生间的桥梁,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伙伴,协作的朋友,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浓厚;在自身素质上,教师通过自编教材和校本课程的实验研究,知识水平、教学技能、科研能力等都有较大提高。

3、就学校而言,在课程改革方面,我校的校本课程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收获,校本教材的编写积累了诸多感性层面的经验和一定的开发经验;我校组织专门教师研究开发的《祝山青未了》校本教材。

已经在七八年级连续使用了六年,累计两千三百多学生上过这门课程。

在2009年该校本教材被区教育局评为全区校本教材一等奖。

在学校发展方面,学校的特色教育亦日渐鲜明,更重要的是,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我们增添了活力,树立了信心。

总之,通过本教材的开发与学习,既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也为家乡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9—

如果除本学校之外~有其他推广应用的单位~请选择2个以内的

实践检验单位~填写下表。

第1个实践检验单位情况

地区或学校名称

实践检验时间年月开始至年月结束承担任务

实践效果(400字以内)

实践检验单位(公章):

年月日

—10—

第2个实践检验单位情况

地区或学校名称实践检验时间年月开始至年月结束

承担任务

实践效果(400字以内)

实践检验单位(公章):

年月日

—11—

三、课程曾获奖励情况,限填3项,

获奖颁奖时间成果名称奖项名称等级部门

四、课程开发与实施者情况

一,以个人名义申报的填写下表,以单位名义申报的不填写,

1.首席教师情况

姓名性别

最后出生年月学历

参加工教龄作时间

职务联系职称电话

电子工作单位信箱

现从事工邮政编码作及专长

通讯地址

—12—

2.其他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人情况,一般不超过5人,序号姓名工作单位承担任务及实际贡献本人签字

1

2

3

4

二,以学校名义申报的填写下表,一般不超过3个单位,

1(学校情况

学校名称主管部门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电子信箱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200字以内)

主要贡献

单位盖章

年月日

2.参与开发与实施的其它学校情况

学校名称主管部门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电子信箱

—13—

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200字以内)

主要

贡献

单位盖章

年月日

—14—

五、推荐、评审意见

单位

意见

单位,章,:

年月日

市教育

局意见

单位,章,:

年月日

专家组

意见组长签字:

年月日

省评委

会意见

省评审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月日

—15—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