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8391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docx

《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docx

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

集约化猪场保健计划概论

猪场保健计划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一、把好引种关:

引进好的品种是搞好养殖的前提和根本,只有种猪的生产性能好、抗病力强,才能从源头上保证猪场整体上的安宁;否则,就为日后的生产埋下“祸根”。

二、严格控制饲料品质:

一方面严把预混料的品质关;另一方面把好豆粕、玉米等大宗原料的品质关,尤其是玉米的品质好坏,最大程度影响着饲料质量优劣;饲料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猪只的生长速度及体质强弱,如果饲料各项营养指标不能满足猪只的生长需求,将直接导致猪的免疫系统防御能力的下降,只要外界环境稍有恶化,猪群就很容易遭受各种疾病的侵扰;如:

霉变的玉米可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假发情、免疫力降低。

能选购优质原料时,一定不要为省钱而购买霉变原料,“人骗人,猪不骗人”,饲料好,抵抗力就强,反之就容易发病;当不可避免的使用霉变饲料时,可考虑使用霉菌吸附剂以减低霉菌对机体的危害;但是,霉菌吸附剂在吸附霉菌的同时也吸附了饲料中的药物和其他微量成分,对饲料的营养有不小的影响,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

三、安排好必需的消毒规程:

只有做好猪场的各项消毒工作,把各项致病源指数控制在猪只的抵抗能力之下,才能保证猪群免受致病菌毒的侵害。

四、制定完善的疫苗免疫计划:

特别是并病毒疫苗的免疫(如:

猪瘟、兰耳、伪狂犬、乙脑、细小等),在当前大流通的环境中,想保持猪场各项致病源阴性,几乎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我们只能从提高猪群自身的抵抗力入手,通过各种手段提升猪体的特异性及非特异性抗体,以抵抗各种病原体的感染,注射各类常见病疫苗,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五、做好药物保健:

尽管各大猪场均能从上述几方面严格把关,但由于大流通带来疾病大流行,加上饲养密度高,为各种病原快速繁殖提供了可能。

在如今的饲养环境下,要想饲养“无菌猪”几乎不太可能,因为环境中肯定存在大量的已知和未知的病原体,甚至猪体内也有很多条件性致病菌。

感染是不可能避免的。

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通常有三个水平,即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和临床感染,最理想的做法是通过药物保健将疾病控制在隐性感染阶段。

目前各养殖场主要以呼吸症状病为主,在相当一部分猪场,控制呼吸道病用药的成本占整个用药成本的70%,甚至更高,呼吸道疾病用药几乎成了“无底洞”,养殖业主对此苦不堪言。

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呢?

据调查,发生上述现象的罪魁祸首为“圆环、兰耳”、其次以“伪狂犬、猪瘟”。

上述四种病毒感染后,均会导致猪只产生呼吸道症状。

而这些因素往往被猪场技术人员所忽略,以致很多时候仅使用抗支原体和细菌的药物进行保健,而忽视抗病毒药物的配合运用,这样一来,自然就出现“用药时,症状控制较好,停药不久就反复;再投药,再反复”的现象。

要在根本上解决这一顽疾,只有从控制病毒因素上入手。

由于圆环病毒尚未研制出有效疫苗、受某些误导,不合格的兰耳病毒弱毒苗的大量使用,导致圆环病毒、兰耳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此两种病毒均为免疫抑制病毒,一旦发生,将导致大多数疫苗免疫水平下降甚至无效,且常常因为免疫抑制,很多条件性病原可能趁虚而入,引起继发性感染。

如果在临床出现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的呼吸症状疾病,我们可以考虑上述四种病毒感染。

但是目前市场上除干扰素之外,尚未有有效的兽用抗病毒药物。

虽然市场上也有“黄芪多糖”之类的产品,但“黄芪多糖”在动物发病的情况下所激活机体产生的“干扰素”极为有限,甚至是微乎其微,再者,“黄芪多糖”激发机体产生干扰素的过程,需要消耗机体大量的体能,这对本已不堪重负的病体来说无异雪上加霜。

大型养殖场要有效控制各种病毒因素引起的呼吸症状疾病,可选用进口的干扰素预混剂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可采取如下方案进行猪场保健:

一、做好疫苗免疫(参照《集约化猪场疫苗免疫程序》):

特别是下列疫苗免疫

      ○1、蓝耳苗:

可选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维科公司生产的“兰耳病灭活疫苗”(目前唯一获农业部正式批准文号的蓝耳灭活苗),目前国产兰耳弱毒苗均未获农业部认证批准,质量欠佳且安全性极不可靠,存在猪体排毒、毒力返强的危害。

      ○2、伪狂犬:

可选西班牙赛威的“伪狂犬基因缺失苗”或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维科公司的“伪狂犬双基因缺失冻干苗”--该苗保护时间长(保护时间是进口苗的两倍,7达8个月)、抗体水平高。

      ○3、猪瘟:

首选广东永顺生产的“零免猪瘟苗”(超前免疫专用)进行超免,用广东永顺生产的“猪瘟脾淋苗”进行首免和二免。

      ○4、乙脑:

首选湖南亚华生产的“乙型脑炎冻干苗”(目前国内唯一获农业部正式批准文号的乙脑苗)

      ○5、细小:

选用取得农业部正式批准文号的产品。

      ○6、链球菌:

首选广东永顺生产的“链球菌2型四价灭活疫苗”(该苗含C、D、E、Ⅱ型菌株)。

2005年四川出现链球菌疫情,国家农业部就采用该疫苗进行控制,由此可证明该疫苗为目前国内最好的链球菌疫苗。

      ○7、口蹄疫:

首选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的进口佐剂5号苗(该苗免疫应答快、抗体水平高、保护期长)

      ○8、其他:

如:

副嗜血杆菌疫苗、喘气病疫苗、回肠炎疫苗、萎缩性鼻炎疫苗、肺疫疫苗、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等

二、做好驱虫工作:

每年春秋两季全场驱虫,可选用进口的“依维菌素+芬苯哒唑”预混剂(如:

英国永知信的“多虫克”等)。

三、搞好消毒工作:

常规消毒每周1次;疾病高发季节,1—2天消毒1次。

消毒剂最好选用二氧化氯(如:

上海康利得生产的“稳态二氧化氯”)或戊二醛成份(如:

法国苏吉华生产的TH4消毒剂)的。

四、血液原虫的季节性预防(如弓形体、附红细胞体):

特别是弓形体。

夏、秋季为弓形体高发季节,弓形体高发季节

①可1—2个月全场饲料中投放一次磺胺六-甲原粉(首选浙江黄岩兽药厂“山石”牌,该厂的六-甲生物利用度高、抗菌活性强,为国内“六-甲”第一品牌)500g/T+TMP100g/T,连用7天;(成本:

165元/吨饲料)

②可1—2个月全场饲料中投放一次“苏复星”(复方六-甲,浙江黄岩兽药厂产,该产品在保持其“六-甲”优良品质的基础上,添加了缓解呼吸道症状的药物;效果较原粉更好、成本较原粉更低、副作用较原粉更小):

1000g/T,连用七天。

(成本:

120元/吨饲料)

五、 改善养殖环境,强化机体体质

任何养殖场都不可避免存在有害的致病微生物,与致病微生物共生的还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这两者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当出现强致病力的有害微生物入侵时,有害微生物大量增殖,有益微生物生存空间严重受到打压,上述动态平衡被打破,这样一来,免疫力低下的动物或处于应激情况下的动物首当其冲很快受感染发病,致病微生物在这些发病动物体内迅速增殖,这些发病动物成了致病微生物事实上的培养库,当致病微生物增殖到一定数量时,那些原本免疫力强的健康动物也将受到感染。

如何才能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呢?

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大量补充有益微生物,通过让“有益微生物”争夺“有害微生物”的生存空间,使得致病的有害微生物“无处藏身”;市场上早有此类产品供应,但由于预混料中抗生素的普遍使用,严重制约着这类产品的使用,如果能从技术上解决“有益微生物制剂”同“抗菌药”的拮抗问题,这种方法大有可为,直至最后完全取代抗生素,在欧盟,原有的允许使用的四个抗生素也被取消,事实证明,离开抗生素,不但能养猪,而且能养的更好;

2、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增强动物体质:

为什么同样配方的饲料养出的猪,抗病力有那么大的差别呢?

关键在于不同动物个体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看似同样饲喂,消化吸收差的动物体质自然较弱。

要提高动物消化吸收,可使用优质的酶制剂,通过外源性的补充消化酶,达到该目标。

建议使用:

1、南韩中央生物科技株式会社出品的“活菌酶”,该产品既有“活菌”又有“酶”,且从技术上解决了“有益微生物制剂”同“抗菌药”的拮抗问题,用量:

0.5-1.5㎏/吨全价料;2、武汉华扬出品的“畜禽生态宝”,用量:

1㎏/吨全价料

六、常见病药物保健:

药物只是机体发病时,临时的外源性干预措施,不管药物使用十天还是半个月,终究不可能不停药,一旦停药,药物代谢完后,机体对抗外界病源入侵,仍然得依靠自身抵抗力,强的抵抗力来源于营养的吸收,靠药物是无法达到的,所以,依赖药物养殖的观念大错特错,药物的使用是不得以而为之,我们要的不是如何帮动物治病,而应该想办法减少外环境的病源或让动物“御病源于千里之外”

 1、公猪每1—2个月饲料投药:

      ○1、包膜恩诺沙星1000g/吨饲料,连用7天;(成本:

105元/吨饲料)

      ○2、多乐泰300g/吨饲料,连用7天;(成本:

126元/吨饲料)

      ○3、如考虑病毒感染,另添加:

艾乐维500g/吨饲料;(建议采用)

  目的:

降低公猪体内病毒及细菌指数,防止本交造成的交叉感染,提高胚胎品质。

2、母猪配种前饲料投药:

○1、包膜恩诺沙星1000g/吨饲料,连用7天;(成本:

105元/吨饲料)

○2、多乐泰300g/吨饲料,连用7天;(成本:

126元/吨饲料)

○3、如考虑病毒感染,另添加:

艾乐维500g/吨饲料;(建议采用)

目的:

降低母猪体内病毒及细菌指数,以保证胚胎免受侵害,避免仔猪先天性疫病感染。

3、母猪产前、产后药物保健(产前7-10天,产后7-10天):

 1针剂保健:

A、赛可速(荷兰优诺威20%长效土霉素)注射液:

母猪产前或产后6小时内注射10ML/头;

B、法莫先(荷兰优诺威长效阿莫西林):

母猪产前或产后6小时内注射10ML/头;

2拌料保健:

A、包膜恩诺沙星1000g/吨饲料(成本:

105元/吨饲料)

 B、支原净原粉100g/吨饲料+强力霉素300g/吨饲料(成本:

250元/吨饲料)

 C、支原净原粉100g/吨饲料+阿莫西林300g/吨饲料+金霉素3㎏/吨饲料(成本:

250元/吨饲料)

D、多乐泰300g/吨饲料(成本:

126元/吨饲料)

    E、甲磺酸培氟沙星原粉50-100g/吨饲料(成本:

30元/吨饲料)

 3如考虑病毒感染,另添加:

艾乐维500g/吨饲料;(建议采用)

注:

在母猪怀孕期尽量避免使用含“氟苯尼考”成分的药品,因为“氟苯尼考”存在胚胎毒性

目的:

A、降低母猪体内病毒及细菌指数,防止母猪疫病垂直感染仔猪;

      B、预防母猪产后“三症”(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症);

C、预防母猪呼吸道及尿路感染;

      D、通过哺乳,预防仔猪黄、白痢及其他肠道疾病;

      E、通过哺乳,预防仔猪呼吸道疾病,提高仔猪生长速度;

4、哺乳仔猪保健:

      

1赛可速(荷兰优诺威20%长效土霉素)注射液:

仔猪3日龄、7日龄、21日龄各注射0.5ML

2法莫先(荷兰优诺威长效阿莫西林):

仔猪3日龄、7日龄、21日龄各注射0.5ML

目的:

A、预防仔猪呼吸道疾病及兰耳、圆环病毒的继发感染;

    B、预防母猪垂直感染,增强仔猪抵抗力;

    C、预防仔猪黄、白痢等肠道疾病及其他细菌性疾病;

    D、提高仔猪生长速度及整齐度;

 5、仔猪转栏前药物保健(前3天、后4天):

      

 ①A、支原净原粉100g+阿莫西林300g+卫特安500g/吨饲料

 B、包膜恩诺沙星1000g+卫特安500g/吨饲料(成本:

215元/吨饲料)

C、多乐泰300g+卫特安500g/吨饲料(成本:

236元/吨饲料)

②如考虑病毒感染,另添加:

艾乐维500g/吨饲料;(建议采用)

目的:

A、增强仔猪抗应激能力,预防转栏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B、预防仔猪腹泻,提高仔猪生长速度;

 6、其他阶段:

根据情况针对性投药。

凡有可能产生应激的情况下(如:

免疫接种、断奶、换料、转栏、气候变化、长途运输等)

      添加:

卫特安500g/吨饲料

      目的:

抗应激、激活免疫、补充体能、充分发挥猪只生长潜能

※  艾乐维:

每公斤含干扰素15g、乐多泰:

林可霉素110+大观霉素:

55、

    卫特安:

牛磺酸+多维+电解质、多虫克:

依维菌素+芬苯哒唑均由英国永知信出品

六、灭蝇、灭鼠、灭蚊:

  1、灭蝇:

灭蝇胺原粉8g/吨饲料,全场饲料投药,用1个月停1个月;(成本:

4元/吨饲料)

2、灭鼠:

慢性鼠药(如:

稻谷型血凝抑制剂),每3-6个月灭一次;

 

猪常见传染病

名称

症状

预防

治疗

猪瘟

耳四肢颈下腹下会阴出血点或斑

猪瘟细胞苗

生理盐水或黄芪多糖干扰素配大剂量的猪瘟细胞苗

丹毒

方形菱形红斑隆起,指压褪色。

猪丹毒弱毒苗

首选青霉素,二、头孢噻呋钠

肺疫

咽喉部肿胀,犬坐呼吸,粘膜蓝紫色。

猪肺疫弱毒菌苗

多西环素,磺胺六甲,麻杏甘石

气喘

干咳气喘

气喘病弱毒菌苗

卡那、泰乐、麻杏甘石、头孢噻呋钠

胸膜肺炎

犬坐、呼吸高度困难、耳鼻四肢蓝紫色

胸膜肺炎菌苗

多西环素,泰乐,麻杏甘石

萎缩性鼻炎

扒鼻,继而变形

萎缩性鼻炎灭活苗

鹅不食草注射液兑头孢噻呋钠

口蹄疫

蹄部水泡糜烂,心肌炎死亡

口蹄疫灭活苗

0.1%高锰酸钾或消毒药水洗,长效土霉素注射液防心肌炎

水泡病

蹄部口腔鼻端母猪乳头水泡

水泡病弱毒疫苗

0.1%高锰酸钾或消毒药水洗,抗菌素防继发感染

链球菌

耳尖腹下颈部出血点或斑,瘸腿,脑炎

链球菌多价灭活苗

多西环素林可头孢噻呋钠

附红体

粘膜黄染,皮肤红—黄—白

多西环素磺胺六甲

多西环素磺胺六甲吖啶黄

传染性胃肠炎和病毒性腹泻

水样腹泻3到5天传遍全群

二连苗

口服补液盐黄芪Vc多维健益生素,粘杆菌素新霉素

黄白痢

1到3周黄白色的稀粪

大肠埃希氏三价苗

口服补液盐粘杆菌素新霉素杀痢王撒痢停

水肿

眼脸头部水肿

大肠埃希氏三价苗

泰利比托肌注,50%葡萄糖静脉

蓝耳

咳漱,耳背边缘腹部尾部皮肤深紫色

蓝耳灭活苗

清热解毒针

伪狂犬

主发新生哺乳猪无目的的前进圆圈运动

伪狂犬灭活苗

伪狂犬活疫苗有点效果加干扰素

细小病毒

主发初产母猪产木乃伊胎

细小病毒灭活苗

清热解毒针

乙脑

小猪运动失调,颤抖。

妊猪流产,公猪睾丸炎

乙脑灭活苗

磺胺类,10-25%的葡萄糖静脉

 

猪的免疫程序

(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

  1日龄:

猪瘟弱毒苗超免,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

  7~15日龄:

气喘病苗。

  10日龄: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肌注或皮下注射。

  10~15日龄:

仔猪水肿苗。

  20日龄:

肌注猪瘟苗。

  25~30日龄:

肌注伪狂犬病弱毒苗。

  30日龄:

肌注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

  35~40日龄:

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

  60日龄:

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2倍量肌注。

(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

  1.配种前1个月肌注细小病毒疫苗。

  2.配种前20~30天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3.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乙型脑炎疫苗1次。

  4.配种前1个月接种1次伪狂犬疫苗。

(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

  1.空怀期:

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2.每年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3年后可不注。

  3.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1次乙脑苗,3年后可不注。

  4.产前2周肌注气喘病灭活苗。

  5.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苗。

  6.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7.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

  8.产前30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

  9.产前2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10.产前13天,肌注猪伪狂犬病灭活苗。

(四)配种公猪免疫程序

  1.在做好仔猪阶段免疫后,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  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2.每年3~4月份肌注乙脑苗1次,3年后可不注。

  3.每年肌注气喘病灭活苗2次。

  4.春、秋各肌注1次猪伪狂犬病疫苗。

  5.每年肌注两次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疫苗。

(五)其他疾病的防疫

  1.口蹄疫:

常发区:

常规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90日龄,以后每3个月免疫1次;高效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180日龄,以后每6个月免疫1次。

非常发区:

常规灭活苗,每年9、12月份和次年1月份免疫1次;高效灭活苗,每年9月份和次年1月份各免疫1次。

  2.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仔猪1、3、5周各免1次。

  3.猪链球菌病:

成年母猪每年春秋各1次,仔猪10日龄首免,60日龄2免,或出生后24小时首免,断奶后2周2免。

 

提高肥育猪出栏率十法

1、充分利用杂交优势。

采用二元杂交猪,可比纯种猪日增重提高15-20%,三元杂交猪比纯种猪提高约25%。

 

 2、早补铁。

仔猪刚出生后,每天需要摄入7毫克铁,而从母乳中只能获取1毫克铁。

如仔猪肌注1毫升血铁素,效果较佳。

  

3、提高仔猪初生重与断奶重。

仔猪初生重越大,越好饲养,增重快,断奶体重大。

据试验,断奶体重大的肥育猪,在同样饲养条件下,要比断奶体重小缩短出栏期1-2个月。

  

4、提供适宜的温、湿度。

猪舍温、湿度过高,会导致猪采食量减少,日增重下降。

温度过低,则热能消耗大,采食量多,饲料报酬低。

猪舍温度应控制在小猪20-30℃,成猪15-20℃,湿度为50-55%。

  

5、供给充足洁净的饮水。

才能保证育肥猪具有旺盛的代谢能力。

  

6、饲喂采取“四定一改”。

即定饲喂次数,定饲喂时间,定饲喂量,定饲养标准,改湿拌料为干粉料喂猪。

仔猪日喂5-6次,中猪4-5次,大猪3次。

饲喂时间,每天要相对固定。

饲料喂量,每次要保持均衡。

  

7、合理的饲养密度。

以每头肉猪占用0.8-1平方米为宜。

3-4月龄每头肉猪占0.6平方米,4-6月龄占0.8平方米,7-8月龄占1平方米。

夏季每头猪占用1.1-1.2平方米,冬季占用0.9-1平方米即可。

  

8、实行同窝原圈饲养。

仔猪从出生到肥育出栏,实行同窝原圈饲养法,比断奶后移圈混养法效果好。

由于减少了应激刺激,可提高日增重7-8%,且还能缩短肥育出栏期20-30天。

  

9、早去势。

去势日龄越早,对仔猪造成的应激影响越低。

采用20-25日龄去势,比60日龄断奶后才去势,日增重提高5-6%,出栏期缩短15-20天。

  

10、适时进行防疫和驱虫。

要严格按照防疫程序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病的疫苗预防注射和药物驱虫工作。

 

仔猪早期断奶的管理

仔猪21日龄早期断奶不但能够提高母猪的年产窝数及产仔头数,同时还可节省母猪在哺乳期的高峰用料。

按每窝提前7天断奶计算,每天少吃料5千克,大大降低了饲料成本,节约了人工水电费用的开支,效益非常可观。

但是仔猪的早期断奶是一项饲养管理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仔猪从出生到断奶是养殖生产能否成功的关键时刻,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仔猪的成活与否。

我们的宗旨是:

获得最高的成活率,最大的断奶窝重和体重。

为了保证仔猪头头成活,为早期断奶打好基础,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让出生仔猪尽快吃到初乳 母猪的初乳中含有适合仔猪生长的各种营养物质和多种免疫抗体,其中最主要的是球蛋白,是仔猪不可缺少和取代的食物,仔猪吃到初乳后,即可获得各种抗体,增强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发育,如果吃不到或吃不足初乳可导致仔猪低血糖,也叫过冷症,死亡率极高,因此,使每头仔猪及早吃上初乳,是争取全窝仔猪全活、全壮、生长均匀,健康发育的首要条件和根本措施。

  

固定奶头 仔猪有固定奶头吸乳的习惯,开始吃奶时互相抢奶头,一旦多次吸食同一奶头,就可认定,直到断奶不变。

母猪产后放乳时间短,为使每头仔猪都有固定的奶头,有必要在仔猪出生后进行人工辅助固定奶头,按照仔猪的强弱大小,把小弱的放在前上边乳头上,个大体壮的放在后头下边乳头上,这样母猪每次放奶时,都能做到吃奶不争奶,能使同窝仔猪生长整齐。

  

加强护理和保温措施 由于初生仔猪体温调节功能不完美,做好保温工作非常重要,特别是常年产仔全进全出的猪场,除坚持严格的消毒外,必须有完整的保温设备。

  

补铁 初生仔猪由于从母乳中得到的铁不足,往往出现缺铁性贫血,尤其是拉稀的仔猪更为明显,在2-3日龄,我们给每头小仔猪注射牲血素1.5头份,防止出现贫血,对提高仔猪的成活,促进生长发育非常重要,所以有投1分钱赚6分利的说法。

  

补料 仔猪哺乳期生长迅速,其营养物质的来源主要靠母乳,母猪产奶量一般在产后15-20天逐渐下降,但靠母乳已不能满足仔猪生长的营养需要,因此,我们采取仔猪出生后5日龄给诱食、补料,诱引仔猪早接触饲料,锻炼胃肠功能,加快消化器官的发育,促使消化腺体逐渐完善,及早开食,为仔猪早期断奶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使仔猪及早学会吃料,开始诱食要给适口性强,营养成分高,容易消化,新鲜清洁的膨化饲料,要少给勤添,饲料配方中的营养要接近母乳,香甜可口,仔猪爱吃。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原因与防制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又称繁殖障碍性综合征(SMEDI),是以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仍伊胎、畸形胎,产出弱仔、少仔和公母猪的不育症为其主要特征,母猪繁殖障碍给猪场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现就其特点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

根据近些年来的研究报道,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型规模化、集约化猪场都不同程度存在或发生过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有的猪场发病和损失十分严重。

某些大型猪场因在产仔季节感染繁殖障碍疾病损失仔猪数千头,损失几百万元的猪场是常事,可见该病对我国养猪业的损失巨大。

目前,本病在猪病中发病率高达25%以上。

一、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

引起猪繁殖障碍的疾病很多,一般可分为非传染性与传染性两类。

非传染性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是生殖器官畸形、机能障碍以及饲养管理等因素所导致;传染性繁殖障碍则主要是传染性因素如病毒、细菌、螺旋体、衣原体等微生物引起。

1、非传染性猪繁殖障碍性疾病

(1)先天性繁殖障碍较

为常见的是生殖器官畸形、发育不全,输卵管阻塞或形成盲端,缺乏子宫角、实体子宫、子宫颈闭锁以及阴瓣发育过度等。

(2)机能性繁殖障碍

性腺机能减退或衰退,组织萎缩硬化以及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与黄体囊肿。

卵泡囊肿为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增生、卵母细胞死亡,卵泡发育中断而卵泡液未被吸收或增生形成;黄体囊肿为卵泡壁细胞黄体化、增生变性形成。

(3)子宫内膜炎.

母猪常见的一种繁殖障碍,人工授精过程消毒不严、助产不当、胎衣不下等因素均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可致母猪发情异常,不易受孕,即使受孕也容易流产。

2G9T3n6h-p4D/f6c(x

(4)营养性繁殖障碍

高能量日粮使母猪过肥,特别是在缺乏运动的情况下,在输卵管、子宫角与卵巢中沉积脂肪,卵泡细胞变性,致肥胖性不育。

如果日粮中能量与蛋白质过于不足,可致母猪瘦弱,初情期延迟,不发情,卵泡停止发育或形成卵泡囊肿。

维生素严重缺乏时会影响母猪妊娠及胎儿的发育,在母猪日粮中添加VA、VD、VE可改善繁殖效果,缩短繁殖间隔,提高受胎率,增加产子数。

缺乏矿物元素如钙、磷、碘、铁等也影响猪的繁殖,使胎儿死亡、产弱胎或木乃伊始,有时引起流产,产死胎增多。

(5)应激性繁殖障碍热应激可引起母猪发情不规律,影响公猪精液品质,受精率降低,胚胎死亡,流产或产仔数减少。

猪舍空气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