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及评价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8128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及评价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及评价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及评价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及评价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及评价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及评价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及评价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及评价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及评价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及评价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及评价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及评价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及评价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及评价Word下载.docx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及评价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及评价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及评价Word下载.docx

近年来,人们对这一问题做了许多的思考和研究,在教科书中相继设置了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等有趣的实验,供教师和学生选做。

但是,由于受考试、课时等因素的影响,这样的实验往往被忽视。

《标准》在实验趣味性方面的改革,没有局限在家庭小实验上,而是从课堂实验入手,在课堂实验中引入一些有趣的实验,如“燃烧条件的探索”、“粉尘爆炸”、“金属熔化温度的比较”、“氢氧化钠的腐蚀性”等,并通过这些有趣味性的实验来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增强实验的生活化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与实际的联系非常密切,化学知识渗透在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学校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接触社会的机会有限,通过实验来了解化学在实际中的作用,可以说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近年来实验的改革正在向着生活化的方向进行。

《标准》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选择了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如“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模拟煤气中毒”、“模拟酸雨的危害”、“乳化作用的应用”、“测定身边物质的pH”、“溶液酸碱性对头发的影响”等。

另外,实验的生活化还体现在实验用品上,使用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在粉尘爆炸实验中利用金属易拉罐和小眼药瓶,测pH选择生活中的一些物质等,这样的代用品实验虽然不多,但它能启发教师在实验条件较差和经费较少的情况下,利用现有的材料安排实验,也能启发学生在生活中随时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探索。

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科学探究是这次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化学实验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

用化学实验的方法学习化学,既符合化学学科特点,又符合学生学习化学的认识特点。

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谈几点粗浅的做法和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一、利用实验,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夸美纽斯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中的奇幻现象,会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很浓厚的学习兴趣,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泼的心理成分,是学习动力的源泉。

能激发他们努力探索化学奥秘的强烈求知欲望。

因而化学实验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如才开始上第一、二节化学课时,增做“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绢”、“两无色液体相混变红”、“水中生火”、“两棒相遇冒白烟”等有趣的化学“魔术”。

学生急切想知道:

这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会有此现象?

自己能否操作?

从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特高,兴趣很浓。

再如学习第四章中的燃烧条件前,可以补充一个实验:

把小纸船放在水面上,向船内倒入一些酒精,然后点燃,发现酒精燃烧,而纸船却完好无损。

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学习兴趣更高,迫切探究原因是什么?

学生提出若干种方案进行探究,我也给予适当指导,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教学效果显著。

又如在复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反应时,可以事先准备了相关器材和药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上讲台演示。

结果有许多学生想出了对比实验:

用同学们喝水的两个相同的软塑料瓶,都充满二氧化碳,然后分别倒入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再比较两瓶变瘪程度,现象非常明显。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动手和观察能力,又使学生巩固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相关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及时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参与教学,对提高他们的能力,尤其是探究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二、做好实验,积极探究  

我国化学家戴安邦曾说过:

“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最佳场所。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独立进行或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研究。

由此可见,做好化学实验,对学化学至关重要。

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合理安排教材中的实验。

初中化学教材(沪教版)中的“活动与探究”共有60项。

在实验活动设计中,没有硬性划分“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堂实验”、“实验习题”,对实验基本技能的练习要求,也没有具体的指派。

这就给学生 和 老师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教师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依据,合理安排学生做好实验。

我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许多实验改为独立或合作实验。

如点燃石蜡、加热试管中的火柴头、铁生锈、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自制酸碱指示剂、制作叶脉书签、淀粉的检验、葡萄糖的检验、试验蛋白质的性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几种纤维的鉴别等等。

这些实验有的在家里完成,有的在学校完成,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平时,常有许多学生问这问那,问某些仪器和药品在哪买,还有许多学生发动家长,大多数学生能及时向我汇报相关实验情况。

这样,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提高探究能力。

其次,还要适当补充和改进实验。

教材中有许多实验都有明确的结论,这些实验往往就成了验证性实验,还有些内容较空洞,缺少说服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帮助不大。

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宗旨,进行适当的改进和补充,这样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升华。

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探究,既掌握了知识,又拓展了思维。

如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由于产生的二氧化碳来不及被澄清石灰水吸收,使锥形瓶瓶内气压迅速增大,导致橡皮塞被“顶飞”。

后来我就和学生一块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出,把锥形瓶换成吸滤瓶,并在导管口接一个气球。

接着用此方法做实验,确实未出现橡皮塞被“顶飞”。

虽然费时,但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交流实验,互相提高  

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表现。

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做实验。

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探究就存在着差异,及时通过交流实验,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补充教师的教学。

教师往往会忽略家庭小实验的交流,常以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如果教师能注意到这一点,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在学习第一章时,要求学生在家里完成“鸡蛋壳与食醋反应”的实验,并做好记录,第二天交流。

结果学生记录的内容五花八门,令我耳目一新。

如:

蛋壳表面有(大量)(少量)气泡、蛋壳变软、蛋壳发黄、蛋壳表面过很长时间才有气泡、先有气泡、蛋壳悬浮于醋中、蛋壳在醋中旋转、蛋壳里面成分变硬、最后我吃了鸡蛋……等等。

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平时,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实验心得。

许多学生在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探究实验的过程中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最终完成对所做实验的完整建构,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平时注重整理学生的交流成果,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实验探究进行教学。

总之,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

通过实验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当前,更需要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下,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可以把化学实验教学策略归纳如下:

 

创设情境,巧妙设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实验内涵,针对实验的每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多设疑质疑,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思考和回忆,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索性学习,使学生在形成完整、准确的概念同时,培养其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探索问题的方法。

规范操作,严格要求,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2009年宣城市理化实验操作考试中单项操作抽样统计  

  

 

操作项目  

有效人数  

正确人数  

错误人数  

错误率  

粉末状固体取用  

176  

154  

22  

12.54%  

颗粒状固体取用  

85  

82  

3  

3.55%  

称量固体  

86  

40  

46  

53.49%  

液体试剂取用  

260  

227  

33  

12.69%  

液体加热操作  

146  

30  

16.81%  

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67  

59  

8  

11.94%  

二氧化碳检验操作  

66  

19  

22.49%  

天平称量操作  

58  

28  

31.98%  

量筒量取操作  

32.56%  

胶头滴管操作  

143  

110  

22.73%  

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注重过程,反思质疑,培养实验的心智技能  

☆科学设计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心智技能的基本途径。

☆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个提问是培养学生心智技能的有效手段。

☆注重对实验问题的分析和解释是培养学生心智技能的重要方法。

P36活动与探究1.制取氧气,以四个问题开头:

(1)在制取氧气所示的两种装置中,使用了哪些仪器?

各仪器有什么作用?

(2)那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

那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3)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4)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案例:

金属活动性顺序  

演示实验:

找四个学生,一人拿一个试管,往每个试管中倒3~5毫升盐酸,给四个学生分别发铜、铁、镁、锌四种金属,让其一起放入试管中,并在班级中走一圈,让学生们观察哪个实验反应更剧烈,根据实验现象能总结出什么规律?

生1:

铁、镁、锌都能跟盐酸反应,而铜不反应,活动性顺序是镁、锌、铁、铜。

老师肯定了这个答案。

刚想往下讲时,有个学生突然举手。

师:

你有什么事?

生2:

老师,我有一个猜想。

行,猜想吧!

我认为金属跟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跟金属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小反应越剧烈。

那我们来查一下四种金属的密度。

(结果确实是和这位同学所说的一致。

)  

就这四种金属看是这样的,如果把所有金属的密度都拿来看,就不是这样了。

我还是认为跟密度有关,密度小,结构疏松,就容易跟酸反应。

液体的密度大还是固体的密度大啊?

还是跟金属的活动性有关。

你坐下吧。

接下来,教师继续做了演示实验:

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让学生观察现象,写化学方程式。

然后总结金属活动顺序,列出金属活动顺序表。

“告诉我的事情,我忘记了;

展示给我的事情,我记住了;

把我融入其中的事情,我理解了。

”——对话是师生融合的最佳形式。

☆注重对实验问题的分析和解释是培养学生心智技能的重要方法  

最近几年我省的化学中考试题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题目在要求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注重了实验方案的设计、注重了对实验问题的分析和解释。

因地制宜,改进条件,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在实验条件简陋、不能正常开展实验教学时,可以因地制宜,改进条件,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如:

用鸡蛋壳可代替碳酸钙、用废弃药瓶作反应容器等,并本着污染小、现象明显、快速、节约等原则积极开发微型实验。

如把铜、铁等金属丝一头砸扁弯曲替代燃烧匙进行固体物质燃烧的实验,用片剂药片包装做液体间反应容器等。

三、当前中考实验探究题命题趋向以及几个热点分析  

近年各地中考试题都相当重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

为更好地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与素质,使中考实验试题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各地对实验的命题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使得中考实验试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认真分析近年中考实验试题,可以发现,试题具有重视情景性、强调开放性、关注探究性、体现综合性的特点。

下面结合中考实验试题进行分析。

一、重视情景性:

将实验知识与技能的考查置于具体实验活动中,考查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应用实验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景的设计为学生提供问题的背景,使得学生理解化学实验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价值,使学生理解化学实验知识和技能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此类试题能很好地引导中学开展实验教学,克服过去“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听(看)实验、考试前背实验”的不良倾向,从而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与水平的提高。

二、强调开放性:

开放性是近年中考化学试卷实验试题的一个新特点。

这类试题的解答,要求考生具有开放性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体现中考试题注重能力和素质考查的方向。

命题时,对实验三要素——实验仪器、实验操作、实验原理等没有过多的限制,从而导致实验试题具有开放性。

此类试题有往往具有条件开放性(给定多余的实验条件或者没有限制实验条件)、思维发散性(不同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惯用的思维方式及自己的知识水平,采用适合自己思维进行实验)、结论多样性(可以得到并列的多个并列的答案)等特征。

三、关注探究性:

研究(探究)性实验试题一般以研究性小课题作为试题的内容和研究对象、以实验为研究手段、模拟科学探究过程对小课题展开研究。

这类试题要求学生根据研究(探究)性学习的要求,以实验为研究手段,模拟科学研究构成,自己提出问题、制定探究活动计划、拟订实验方案、处理实验数据、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等。

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设计试题,能够比较全面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

因此,探究实验试题成为近年考试的新特点。

四、体现综合性: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研究的一种手段,承载着化学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研究和探索的任务,因此化学实验的考查又通常和元素化合物、化学计算、化学概念和原理等一个或者几个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

同时,化学实验过程中往往还会涉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与思想方法等(如物理中的密度、浮力、压强和物态变化;

生物中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等),命题时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

四、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教学改革的对策  

以前,一位初三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道:

“以前刚上化学课时,老师在课堂上演示实验,感觉真是新奇,轮到我们自己做了,一开始还觉得有意思,但做了几个实验后,发现化学实验也挺没劲的。

因为我们做的实验在课堂上老师已经做过了,不用做也知道结果……”  

长期以来,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往往是理论知识的“副产品”,照方抓药,以验证为主。

学生在做实验时,经常是按部就班地照课本中的实验步骤去做。

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不再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会主动去思考换一种方法实验。

这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不相适应。

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努力深化实验改革,倡导科学素质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迫在眉睫。

一、新课程标准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加强了实验教学,把以前很多的演示实验改为“活动探究”,并增添了许多家庭小实验,其目的是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习新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广泛获取信息。

要求学生能结合日常现象和化学学习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自主设计实验或有关的活动方案,寻求解决问题的依据,处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善于与他人合作,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和积极的情感,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化学教学中实验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实验教学是极其薄弱的环节,目前普遍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简单的“照方抓药”的验证性实验内容较多,而缺乏培养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内容。

2、实验手段落后,现代教育技术已被应用到许多领域中,而实验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教学要求的内容较少,不能反映当今化学发展的水平。

3、传统的实验和分析方法等与生产实际的距离偏差较大。

4、教学方法单一,照方抓药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挥。

5、教学方法仍采用实验前教师详细的讲解实验内容,不仅占用了学生有限的动手时间,而且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对策  

针对以上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弊端,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应努力渗透新课标理念。

在现有的初中化学课程体系中,我们必须从思想上、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和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三方面抓起。

1、更新实验教学观念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验证及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训练的培养模式。

依照新课标理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纠正一些学生不爱动手、喜欢背实验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实验教学成为他们质疑、信息收集和处理、探究的实践活动。

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科学探究。

2、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试验  

现行教材中的实验大都是验证性实验,我们在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的实验模式,让学生主动操作、探索,得出结论。

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我改为探索性实验,在教学中首先进行预习点拨:

一氧化碳能与氧气反应,它能否象氢气一样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呢?

两者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是否相同?

请同学们先思考下列问题,再设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

①通入的一氧化碳能否都与氧化铜完全反应?

②如何使未反应完的一氧化碳不散逸到空气中?

③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

④应将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装置作哪些改进?

绘出改进图。

指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推理、设计装置,然后请两位学生上台连接仪器,老师最后归纳总结。

又如:

学到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教材中指出:

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制取,为什么不用镁、铝、铁、铜等金属及浓盐酸、浓硫酸做原料呢?

启发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思路,然后由不同组别的学生分别实验探究,记录实验现象,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并向全班学生汇报本组的结论。

教材中还有许多实验可改为探索性实验,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酸、碱、盐的性质实验等等。

通过探究活动,不仅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而且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了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探索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3、变封闭式实验为开放式实验  

人类对化学问题的认识有一定的阶段性,对某些问题不可能有完善的答案。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不能把某些问题讲得太绝对,如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所收集到的氧气是红色的,显然,这不是氧气的本色,是什么原因呢?

如何改进装置呢?

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

试管口部要塞一团棉花;

也有的说:

可塞上一团海绵、纱布、餐巾纸、玻璃丝等等,答案真是五花八门。

又如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让学生得出生成物是烟还是雾的结论十分困难,教师硬说是白色的烟,学生难于接受,不如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到底是烟还是雾。

引入开放性实验,其意义不在于立即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而在于激发学生不断探索、追求,在一定条件下得到相对满意的结论,这才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

4、改进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造就了大批缺乏创新意识的学生,也使教师惰于创造。

因此,我在教学中从自我做起,潜心挖掘教材,对教材中实验存在的缺憾大胆改进。

如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白磷属于剧毒品,取用时不太方便,有时将白磷置于锥形瓶内,还未称量好整个装置的质量,白磷就自燃了。

因此,我这样改进:

取一小粒火柴头(将火柴折断后得到)置于试管内,用橡皮塞塞紧,并用试管夹夹住,一同置于天平上称量,然后加热试管,让火柴头燃烧完再称量,可以观察到天平仍平衡,同时还清晰看到试管内生成的白烟且白烟不断下沉,进一步说明五氧化二磷密度比空气大。

通过实验改进,不仅激发了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启迪了学生的智慧,活化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5、改进实验手段  

要想得到更好的实验效果,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多样化的实验手段。

借助幻灯投影,有助于学生更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如:

镁、铝、锌、铁分别与酸反应速度的比较等等,投影出的现象明显,效果非常好。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电化教学设备,可把一些在教室做不了的实验和不适合做的实验,如:

从微观角度解释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和有毒的、有危险的或装置过于复杂的实验,制成教学软件,在课堂上反映,也能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6、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设法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为此,我将全班学生进行合理编排,即每一小组中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有的学生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