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淘汰退出矿井拆除设备安全专项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8440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淘汰退出矿井拆除设备安全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煤矿淘汰退出矿井拆除设备安全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煤矿淘汰退出矿井拆除设备安全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煤矿淘汰退出矿井拆除设备安全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煤矿淘汰退出矿井拆除设备安全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煤矿淘汰退出矿井拆除设备安全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煤矿淘汰退出矿井拆除设备安全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煤矿淘汰退出矿井拆除设备安全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煤矿淘汰退出矿井拆除设备安全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淘汰退出矿井拆除设备安全专项应急预案.docx

《煤矿淘汰退出矿井拆除设备安全专项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淘汰退出矿井拆除设备安全专项应急预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矿淘汰退出矿井拆除设备安全专项应急预案.docx

煤矿淘汰退出矿井拆除设备安全专项应急预案

拆除工程安全专项应急预案

为加强拆除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尽快控制事态,尽量减少损失,尽早恢复正常的施工秩序,制定本预案。

一、潜在风险点及救援特点

1、被拆除构件、建筑物意外坍塌。

2、人员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3、拆除过程或装运建筑垃圾过程中发生设备倾覆。

4、触电。

5、爆破拆除发生哑炮、雷管和炸药意外爆炸。

在人工拆除、机械拆除、爆破拆除、静力破碎拆除施工中发生人员设备失稳垮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意外爆炸等事故,由于施工场地空间狭小、危险因素多、救援通道不通畅等因素影响,容易造成救援人员的伤亡。

二、应急领导机构组成、职责、联系电话及应急流程

(一)、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即为本项目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XXX

副组长:

XXXXXXXXX

组员:

XXXXXXXXXXXX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应急临时指挥中心和应急救援义务分队,应急临时指挥中心设在相应事故应急的主管职能部门,火灾、食物中毒、重大疫情、突发性公共事件等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在综合部,防台风、防汛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在工程管理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在安全质量环保部,重大机械设备、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在物资设备部,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领导小组下设各应急救援义务分队,人员由作业队和班组成员组成。

相关人员联系方式见表《应急救援相关联系电话一览表》。

应急救援相关联系电话一览表

序号

职务

姓名

电话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急救电话:

120火警电话:

119匪警电话:

110交通救援电话:

122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职责

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组织项目部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预案的审核、修改,组织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对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审。

(2)拟定实施应急救援需要的常用装备,安排相关部门负责救援装备的采购、租赁、存储和日常保管。

(3)对应急救援工作实施领导和统一指挥,向各救援小组下达指令,协调各组之间的抢救工作,随时掌握各组行动最新动态并作出最新决策,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并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应急救援行动。

(4)紧急调用各类物资、人员、设备和占用场地。

事故抢救处理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归还或给予补偿。

(5)根据事故等级和事故现场控制与救援情况,向建设指挥部和相关单位逐级上报事故情况和救援进展情况,视救援情况向当地公安、消防、交通、劳动卫生、安监部门等相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6)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7)当事故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相关人员和重要的物资疏散工作。

(8)进行或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9)做好或配合地方公安部门做好事故现场秩序稳定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10)适时将事故原因、事故责任及处理意见向社会公布。

2、应急救援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总指挥。

负责批准应急预案和启动实施救援;负责救援总指挥、总调度。

(2)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副总指挥,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现场具体指挥工作,在组长不在场的情况下全权负责现场总指挥。

(3)通讯联络组:

工程调度由XX负责,负责与周边区域能够提供救援的专业服务机构和单位的联系;负责向有关单位报告抢险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

(4)后勤保障组:

XXX任组长,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内部通信联络及后勤保障工作;负责车队的车辆调度,安排好救护应急用车;解决撤离人员及工作人员的食、宿安排;财务XXX协助,负责抢险救援资金的集中调拨与使用。

(5)技术支持组:

XXX任组长,负责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的制定并指导救援小组实施救援方案;负责为事故现场救援信息收集和事故原因分析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6)医疗救护组:

XXX任组长,负责对现场受伤人员的救治与安全转移。

(7)抢险抢修组:

XXX任组长,组织物资、设备和人员参加抢险救灾和救援工作;XXX协助,负责应急救援物资、设备的采购、存储、调集、供应、运输工作。

(8)警戒疏散组:

XXX任组长,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和道路进行警戒、控制,保护现场,保证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XXX协助组织人员有序疏散。

(三)应急救援实施流程图

 

三、应急救援常用装备

1、主要应急常用工具和器材

应急工具:

灭火器、消防桶、铁锹、撬棍、千斤顶、麻绳、气割工具、小型金属切割机、电焊机、清水泵、污水泵、电动葫芦、通风机、卷扬机、工程锚杆钻机、中空注浆锚杆、螺纹钢筋、混凝土喷射机、喷浆机、注浆泵、空压机、电工常用工具等。

应急器材:

发电机、电力线缆、专用开关、插座、移动式变配电设备、型钢、架管、扣件、木枋、架板、水输送管道、草袋、砂石、水泥、安全帽、安全带、救生衣、防雨帐蓬、应急灯、对讲机等。

2、主要应急常用大型机械设备及交通工具

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自卸汽车、液压汽车吊、衬砌台车、面包车、越野车、皮卡车等。

3、主要应急常用药品和医疗器材

消毒用品、急救物品(创口贴、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防毒面具等。

四、风险预防措施

1、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增强干部职工和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全员安全素质,认真落实拆除工程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2、拆除前对要拆除的建(构)筑物进行仔细、深入、全面的调查,编制严密、科学、合理的拆除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定,报上级主管单位批准后方可执行。

3、较简单的拆除工程的关键环节,必须坚持“自上而下,对称拆除”的原则,不得数层构件或建筑物同时拆除。

每当拆除一部分结构时,应采取加固或围护措施,以防止另一部分倒塌。

4、采用控制爆破法时,必须经过爆破设计,对起爆点,引爆物、用药量和爆破程序均应进行严格计算,以最佳参数进行爆破,并要确保周围建筑和人员的绝对安全。

编制的爆破施工与方案应报经公安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爆破作业。

5、收尾工作要将杂物及时清理、运送到安全的地点,集中堆放,做到拆除一片,清理一片,还要做好拆除现场的围护工作。

6、拆除时不宜盲目追求拆除速度,要考虑到人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严禁违章作业,冒险作业。

7、拆除时要加强安全保护工作,应设置信号,周围要设置围栏,夜间应设红灯示警。

在高处进行拆除时要设置溜放槽,较大或沉重材料要用吊绳或起重机吊下或运走,禁止抛掷。

8、拆除工程一般不宜采用推倒法。

如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该方法时,必须按照《XXXXXXXXX》的规定执行。

五、应急处置措施

1、意外坍塌事故应急处置

(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险情报告后,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2)若有人员伤亡,报请就近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拨打120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求救。

求救电话一定要讲清楚事故发生地点、受伤人数和人员受伤情况,并派人到主要路口引导急救车尽快赶到事故现场。

同时,现场急救人员在急救车到来之前,应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

(3)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件、痕迹、状态,不得破坏。

加强现场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4)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2、物体打击事故应急处置

(1)调查了解事故现场,及时消除不安全状态,迅速转运伤员和组织撤离其他人员脱离危险场所。

(2)现场急救:

请就近医疗单位急救。

专职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初步检查受伤人员,判断其神志、气管、呼吸循环是否有问题,进行现场急救和监护,保持其呼吸道畅通,视情况采取有效的止血、防止休克、包扎伤口、固定、保存好断离的器官或组织、预防感染、止痛等措施。

(3)拨打120急救电话,请医疗单位急救。

向医生说明伤情和已经采取的措施,如受伤时间、地点、坠落高度、伤员最先着落地部位或间接击伤的部位、坠落过程中是否有其他阻挡或转折和已经采取了些什么措施,以便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

讲清楚事故发生地点或伤者目前地点。

说明报救者单位、姓名和联系电话,以便救护车找不到地方时好随时联系。

搬运伤员时,若疑有脊椎受伤可能的,一定要使伤员平卧在硬板上搬运,切忌只抬伤员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伤员。

做好现场照相、取证和保护事故现场等工作。

(4)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件、痕迹、状态,不得破坏。

3、大型设备倾覆事故应急处置

(1)对事故危害情况的初始评估:

处置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应当尽快对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做出初始评估,包括事故范围及事故危害扩展的趋势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

(2)封锁事故现场:

严禁一切无关的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事故危险区域,开辟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

(3)控制危险源:

根据发生事故的大型设备的结构特点以及所发生事故的类别,迅速展开必要的技术检验,制定抢险救援的技术方案,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扩大,消除事故危害和影响,并防止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

(4)建立现场工作区域:

应当根据事故的危害、天气条件(特别是风向)等因素,设立现场抢险救援的安全工作区域。

对事故引发的危险应当设立三类工作区域,即危险区域、缓冲区域和安全区域。

(5)抢救受害人员:

及时、科学、有序地开展受害人员的现场抢救或者安全转移,尽最大的可能降低人员的伤亡、减少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

(6)设立人员疏散区:

根据事故的类别、规模和危害程度,在必要时,应当果断迅速地划定危险波及范围和区域,组织相关人员和物资安全撤离该范围和区域。

(7)清理事故现场:

针对事故对人已经造成和可能造成的危害,迅速采取隔离等技术措施进行事故处理,防止危害继续扩大。

4、触电事故应急处置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采用TN-S三相五线的保护接零系统,所有线路敷设必须按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2)非电工严禁各种电气操作。

(3)根据用电设备数量、型号及布置方式,正确选用相应额定值的安全电压作为供电电压。

(4)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5)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或容易产生错误判断、错误操作的场所,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6)采取绝缘防护和接地保护等措施将带电导体封护、隔离及接地,使电器设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体触电。

(7)在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系统中,不得将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而将另一部设备做保护接地。

(8)采用保护接零的系统,配电箱(二级)及开关箱(三级)均应做到重复接地,其工作接地装置必须可靠,接地电阻值≤4Ω。

(9)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和开关箱应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开关箱中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

所有用电设备除做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安装漏电保护器。

保护接零必须有灵敏可靠的短路保护装置配合。

(10)电动设备和机具必须采用“一机、一闸、一漏电、一箱”保护,严禁一闸多机,严禁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熔丝。

按规定选用合格的漏电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

(11)电源线必须通过漏电开关,开关箱漏电开关控制电源线长度≯30m。

(12)施工现场所有架空线路的导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

导线架设在专用电线杆上。

当架空线用铜芯绝缘线时,其导线截面不小于10平方毫米;当用铝芯绝缘线时,其导线截面不小于16平方毫米。

架空线路的档距一般为30米,最大不得大于35米;线间距离应大与0.3米。

最大弧垂与地面距离不小于4米,跨越机动车道时为6米。

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采用瓷瓶、瓷夹或塑料夹敷设,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米。

(13)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书的专业电工。

所有电气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用电操作规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