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8474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思想道德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思想道德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思想道德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思想道德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思想道德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思想道德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思想道德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思想道德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思想道德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思想道德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思想道德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思想道德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思想道德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思想道德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思想道德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思想道德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思想道德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思想道德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思想道德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思想道德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思想道德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8.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是阶级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9.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把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2.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3.学会对不同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10.正确认识和处理追求理想过程中的问题:

1.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中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2.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走出片面性误区(1.以理想否定现实2.以现实否定理想)

11.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以及如何统一:

个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之中的,当代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不能脱离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当代中国最大的现实,也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

这个共同的理想信念,一方面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指导性,同时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在这个大的理想信念框架中,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形成自己在生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理想信念。

这些个人的理想信念越具有自己的个性和多样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越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二、倾注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对自己祖国的一份责任,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一种重大的的政治原则,是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热爱人民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

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1.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

2.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

3.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

3.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

1.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2.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3.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

4.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与则,确保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坚持改革开放)

5.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2.爱国主义与拥护共产党领导的统一3.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4.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5.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

6.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1.培育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和自信2.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3.努力学习和工作,以实际行动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1.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定、团结和统一2.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逐步从爱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

三、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与道路

1.人生,是指人的生命活动的社会旅程。

2.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人生观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人生观制约着人生的方向和道路,决定着一个人做人的标准,其作用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其中人生目的是核心,决定着其他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尺度。

4.人生目的及其在人生观中的核心地位:

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5.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

1.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待2.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3.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

6.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一个人的生活基调,有力的影响着人生目的的实现和人生价值的创造。

7.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里倾向和基本意图。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一个人对人生观作出了某种明确的选择,实际上就在主要的方面决定了他将会如何对待生活,决定了他将在实践中将以怎样的方式处理各种人生问题。

反过来,一个人对人生态度如何,往往又制约着他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从而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8.为什么要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3.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

9.如何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所谓境遇,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具体环境。

其中顺利的境遇称为顺境,不顺利的境遇称为逆境。

大学生要正确的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

对于顺境,不能麻痹大意、得意忘形,而应该居安思危、自制自励,使自身的活动保持良好的态度。

身处顺境并不等于一切顺利,更不等于没有困难,一定要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挫折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乐观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

对与逆境,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应大胆正视,积极应对,努力创造条件,使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待时机成熟、因势利导使之成为人生历程上的一个闪光点

10.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人生的社会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互相区别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生价值的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社会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个体的奋斗。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

11.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地方法:

1.选择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2.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的主观条件。

3.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12.协调人生道路上若干关系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

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

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自我生理与心理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

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试方法;

注重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一)遵循成功交往的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2.诚信原则3.宽容原则4.互助原则

(二)掌握成功交往的方法和艺术—1.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2.注意交往的第一印象3.运用适当的沟通方法。

四、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科学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实质(个人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1.特定的社会条件决定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2.个人并不是被动的由社会所决定,而是对社会具有能动性);

在社会发展中认识自我,调整和充实自我;

在个人发展中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

第四章、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第一节道德及其发展一、道德的起源及其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1.到的起源于天的意志,神的启示或者上帝的意志。

2.道德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3.到的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4.人类的道德是动物的合群感和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和复杂化的自然起源论。

5.马克思科学的解释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民的社会实践。

其产生条件是:

1.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2.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3.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二)道德的本质:

到的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1.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

2.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3.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必然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而具有阶级性4.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到的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1.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2.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3.到的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具有广泛性。

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是指到的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

如调节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评级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指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以及实际效果。

1.到的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5.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历史演变人类社会的道德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不断变化和完善而进步发展的。

(二)道德发展规律道德随着社会身产方式的发展不断进步;

道德有其自身发展的相对独立性,道德进步是一个曲折前进的历史进程。

1.到的最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最终由社会生产力方式所决定2.道德发展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到的进步并不是单纯直线上升的发展过程,在一定时期可能出现停滞或者倒退,但总的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

第二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当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优势的发挥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作用;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在内容上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在作用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想承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是:

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

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

德性修养,重视躬行慎独。

第三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重点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客观需求

(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三)为人民服务体现着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一)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1.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它所要形成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统一的打市场法规政策是统一的,运行机制实现协调有序的,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使经济发展“活而不乱,管而不死”

(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及其基本内涵1.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2.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3.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

(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得到的目标。

2.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达到得到的目标3.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这是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一)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

(二)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

(三)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第四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荣辱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重要体现,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对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的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承性、现实针对性和历史指引性;

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引领风尚。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分裂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重视荣辱,树立荣辱意识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知荣知耻,树立强烈的荣辱意识。

(二)明荣辨耻,掌握科学内涵(三)趋荣避耻,贵在践行。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贵在践行,要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践行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中心环节。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涵养良好品德

第一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爱国守法(要求公民要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明礼诚信(要求公民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应该文明礼貌,与人交往应该诚实守信是要求公民之间应该诚实守信,诚恳待人,信守承诺;

)团结友善(是要求公民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助友爱、与人为善;

)、勤俭自强(是要求公民应该勤奋工作,简朴节约,积极进取,发愤图强)、敬业奉献(是要求公民应该恪忠职守,兢业工作,克己奉公,服务社会)二、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其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

其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对公民道德要求的高度概括;

其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利于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

第二节遵守社会公德一、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

特点是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活动结果的相关性。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任何内容和形式的公共生活都需要自身的公共秩序,如工作秩序、交通秩序、教学秩序、经营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二、社会公德及其主要内容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特点是基础性、全民性、相对稳定性。

主要内容有: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文明上网

三、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社会公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第三节遵守职业道德一、职业与事业

(一)职业及其形成职业是人们靠劳动以维持生活的一种社会性的位置。

(二)立足职业,成就事业事业是一种蕴含着人生理想和信念、具有一定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工作。

职业和事业的联系在于二者都是以劳动为基础的工作,区别在于,成就事业的人通常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对所从事的某一方面的工作有超过一般人的造诣2.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某种程度的声誉,影响大大超过了相识的人群3.要有功于社会,有功于人民,其对社会对人民的贡献,比人均的贡献大。

二、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特点是规范性和专业性、可操作性于准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基本要求是: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三、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纠正不正之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貌的重要手段。

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从业者素质的重要途径。

4.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存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培养职业道德素质1.努力学习,增强职业道德意识2.努力塑造优良的职业品质3.努力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能力

第四节遵守家庭美德一、珍惜人生的爱情

(一)爱情的本质—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钦慕、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称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

(二)爱情的特征—平等互爱性、专一排他性、强烈持久性、纯洁严肃性、(三)恋爱的道德要求:

真诚负责、平等互尊、文明相爱

二、婚姻和家庭美德

(一)婚姻和家庭婚姻是指有法律关系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及由此产生的夫妻关系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形成的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体现着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构成社会经济基础的重要部分。

(二)家庭美德是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具体内容有: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三、加强家庭美德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对个体人生的重要意义家庭美德建设既能促进人生幸福,也能提高个人生活情趣和道德情操,对于个体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建立美满温馨的幸福家庭,创造和睦的邻里生活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

加强家庭没的修养,认真严肃地对待两性关系,提高个人生活情趣和道德情操,能净化心灵,提升人生境界,增进人生价值。

(二)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对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建立稳定和谐的幸福家庭,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加强家庭美德建设,提高家庭成员的文明素质,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第五节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一、个人品德及其基本要求

(一)个人品德的含义个人品德是个人的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

(二)良好的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正直无私、忠诚守信、友爱善良、勇敢进取、敬业好学、勤劳节俭、谦虚谨慎、遵纪守法、文明礼貌

二、个人品德的形成及其意义

(一)个人品德的形成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受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制约;

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来与个体的社会实践;

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包含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主要有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道德习惯)

(二)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意义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全面发展的要求。

三、良好个人品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道德修养的含义道德修养是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

(二)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1.学思明理2.择善而从3.学习榜样)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1.知行统一2.积善成德)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1.省查克制2.陶冶情操3.慎独自律)

六、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第一节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意义:

1.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2.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3.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二、依法治国的内涵与基本要求: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改变而改变。

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维护、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三、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一)依法治国是最根本的治国方略。

以德治国是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属于不同范畴。

社会主义法治与道德本质是一致的,产生于同样的经济基础,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法治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精神文明。

(三)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互相促进。

法律史道德的重要载体,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充分实现,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的推行,有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

反之,推行以德治国,社会主义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有必然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有效实现。

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二)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三)依法治国是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第二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含义

(一)法治与法制:

法制是国家的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范畴,常常与民主相对称,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实现法治的前提。

法治就是在人民民主基础上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1.反映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3.坚持共产党的领导4.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5.从中国国情出发6.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第三节、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和国家安全意识一、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

(一)学法。

就是自觉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和更新自己的法律知识。

(二)守法。

就是自觉遵守法律,包括守法意识和守法行为。

(三)用法。

就是自觉运用法律处理问题,维护法律秩序和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所谓法律思维,是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

主要包括权利义务相统一、重证据、讲程序。

三、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一)国家安全及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一般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国体和整体的稳固、国家的统治机能与作用、涉及国家和全体人民的重大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