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5776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docx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docx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问题探讨

 

 

南洞庭学校杜良

 

语文教学问题探讨

(一)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只能从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来说。

这几年大部分老师都学习了新的课程标准,在课堂上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围绕“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堂教学,但大多数只是流于形势而已。

从目前情况看,我认为,当前语文教学,除了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关注教材多,关注学生较少以外,主要有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形势化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对“合作学习”的要旨不能正确理解,只是把它当作了一种课堂教学的插花点缀而已。

如,把几张课桌并在一起,同学间互相交耳,管他们在说什么就成了“合作学习”。

  2、课堂提问不当,难易无度,不能把握合作的时间

  在教学中,不能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提问,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不加思索地随意提问,学生张口就能喊出。

要不,问题难度太大,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只好胡乱八扯,行不成完整的答案,延误了时间,老师只好打住,转入新的内容。

如何做到恰到好处,还真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和摸索。

  3、课堂中过分的激励与表扬

  学生都有显示自己的欲望,特别是小学生。

但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中,滥用激励与表扬,不管学生说什么都是一味地表扬,管它正确与否。

学生说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说错了错在什么地方?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给他个表扬再说。

4、提问作用缺乏启发性

  提问作用要具备启发性,它是指通过提问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联想而有所领悟的特性,它不但能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当然,并非所有的提问都具有启发性,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才能提出高质量的有启发性的问题,否则只能做表面文章。

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表面上气氛热闹活跃,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却得不到真正的培养。

总是会不自觉地提一些琐碎的、肤浅的、甚至是无聊的问题。

成了学生在课堂上不加思索的乱说、胡说现象。

我认为,为了解决当前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不断开展师资培训,使他们真正更新教育理念,把握新的课程标准,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使农村教育真正能够向前发展。

 

语文教学问题探讨

(二)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在教学理念上有很大程度的更新,课改的精神已经能够较好地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中,语文教学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崭新面貌。

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也出现了一些的问题,值得思考。

  问题一:

教学目标阶段性不明,课时目标把握不准。

在阅读教学中,各年段都在分析内容上用力,重语意,轻语言。

如低年级阅读教学,有些老师花很多精力进行频繁的问答,去分析课文内容,而忽视了词句教学和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有向中年级靠的倾向。

  对课时目标把握不准,主要表现在分配课时教学内容时出现了毛病:

一是安排两个或更多课时的教学时,出现某个课时紧某个课时松的局面;二是为了追求完整性,把本该安排两个课时教学时间的课文用一个课时上完,结果是由于教学容量过大而导致课堂教学只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一切教学活动的风向标。

正确、全面、具体地制订教学目标,才能使一切教学活动有的放矢,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首先,要进一步熟悉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该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明确学什么,不学什么;教什么,不教什么,不折不扣地落实年段目标,体现阶段性。

其次,要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加于考虑,把准课时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合理地剪裁、取舍教学内容。

  问题二:

教师主导作用的弱化。

  ①过度的自主。

新课程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

于是,部分教师盲从于学生所谓的“兴趣爱好”,而不加引导与要求,并将此作为追求的时髦。

于是,在语文课上,一切让学生说了算,“想怎么学就怎么学”,“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教师成了课堂的摆设,其结果是学生无从下手,什么也学不好。

  ②无度的开放。

教师总是让学生想象,不注重整合和优化,不引导学生如何去想,开放无度,天马行空。

  ③纵容了个性。

新课程强调了对学生的激励性、肯定性评价,因为一个恰当的激励,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积极性。

但有些教师却有意无意、有形无形地放大了激励,不敢对学生说“不”字,对学生发言中明显的错误不及时给予指出,这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同时课堂的纪律也令人担忧,影响上课的质量。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体验、体现个性差异等等,这些理念都是对的,无可厚非。

但是在语文教学中,不能由着学生的性子学习,而不加引导与要求,弱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他们的兴趣爱好有着极大的短暂性、随意性,甚至盲目性,对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教师要加以指导与甄别。

就具体学习的某一篇文章而言,其内部还存在着一种不可分割的连贯性。

教师如果不顾学情、不顾内容,让学生只凭好恶去自主选择,学生容易陷入主观盲目、避难就易的误区,而不能真正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提高阅读的技能。

因此,教师应做到尊重而不盲从于学生,一是积极引导,二是规范要求。

  对学生的激励,切忌分寸失当,过多过滥,而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着眼于“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学生长久的发展,在恰当的激励、正确的引导中,让学生分清是非、善恶、美丑,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问题三:

问题细碎,缺少整合。

  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师要有问题意识,也就是说课堂上要善于提问,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发问。

反观时下的语文课堂,教师力求面面俱到,什么都想教,什么都想问,课堂上经常出现碎问碎答或满堂问的现象,其结果是学生跟着教师转,无法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深入的了解,费时且低效。

  质疑,对学生来说,既是提出不懂的问题,又是对学习积极性的一种调动;对教师来说,既是找准教学的起点,又是整合问题、确定教学重点的必要环节。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提出整合的、包括教学难点的问题,是对学生最好的学习引导,也是克服频繁设问、提高教学实效的关键一环。

  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发现问题的能力处于发展初期,课堂上基本不能问到关键处。

这样教师就要善于捕捉,从学生的表述中发现问题,进行梳理、整合,化繁为简。

  另外,在一篇课文中找到一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设计教学,也不失为克服频繁问答,提高教学效率的好方法。

具体可通过抓题眼、抓重点词、抓中心句、抓矛盾处等方法来找准“主问题”,简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问题四:

习作自由度大,教师指导和反馈有些茫然。

  对比新旧教材,不难发现,新教材的写作内容和写作要求有了更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新教材中的习作要求不设命题作文,要求很宽泛,可以写什么,也可以写什么。

而且,习作的体裁多样化,有日记、书信、演讲稿、读后感、导游词、建议书、调查报告等。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认为,这样的习作要求在指导上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老师们难于定位一节作文课目标。

而且如果按教材的要求,也宽泛的指导,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或者干脆什么都不作指导,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结果,中下游学生常常是无从下手。

讲评时,学生的习作内容、体裁五花八门,很难统一讲评。

最好的方法是面批,但时间不允许。

如果把要求规定得细一点,指导得细一点,又怕学生的习作都是千人一面,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

  新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都能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能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写,为学生的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创造条件。

面对教师的这些困惑和茫然,有几方面可以帮助解决:

  1、习作和小练笔相结合。

  小练笔最大的特点是篇幅短小,老师易于适时指导,评价;学生在勤于小练笔的同时,其实也是一个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

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就减轻了写作的难度,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2、习作和综合性学习相结合。

  学生最显著的特点是观察能力不强,面对习作,常感到无话可说。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的情境,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综合性学习,就是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受、去观察、去思考。

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既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习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习作氛围,激发了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的动力。

因此教师要重视结合综合性学习进行习作训练,使学生的写作过程不再是一种无奈的“编”故事过程,而是在津津有味地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让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

  3、习作和口语交际相结合。

  教材将部分口语交际和习作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加强了口头、书面语言的训练,又降低了习作的难度。

教学中要注意把两者紧密结合,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般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师生共同商量,选定一个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一种是自由组合,分别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然后再全班汇报、评议。

这样既加强了口头、书面语言的训练,又降低了习作的难度。

  4、采用多元评价。

  新课程十分注重评价,但习作教学的难点之一就是评改。

只练不改不评,达不到训练目的;全批全改,费时费力,实效性很差。

因此,除了教师评改外,可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总之,课改的道路还很漫长,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还会遇到诸多问题,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存在的问题,不断摸索寻求解决的方法,让语文教学继续走在正确、健康的大道上。

 

语文教学问题探讨(三)

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不但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学生,更解放了课堂。

于是我们欣喜地发现,新课堂的内容丰富了,形式生动了,气氛活跃了。

学生因此变得兴奋而充满活力,教师因此变得睿智而饱含激情。

但我们教师在参与课改实践,努力实现课堂教学“脱胎换骨”的时候,时常容易出现“过度”现象,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健康发展,这些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与思考:

问题一:

张扬的个性“淹没了”必要的秩序

新课改倡导“人文化”课堂,提倡要充分尊重学生。

于是,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受教育者”的身份,人为地淡化课堂秩序,走入了“人文化课堂”的极端,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涣散的现象多了,有的兴趣所致,率性而为;有的心不在焉,似听非听,似学非学;还有的干脆完全游离于课堂之外,做些与学习不相干的事,既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

课堂纪律散乱,效率低下;学生自由有余,约束不足。

教师黔驴技穷,难驾驭课堂。

新课改所倡导的理想课堂,应该既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又实现教师对课堂的有效控制。

即课堂上学生“自由”而不“放纵”,“约束”又不“刻板”,真正做到“自由”与“约束”的有机结合。

首先,课堂作为一个“公共场所”,少不了必要的秩序来维持。

这与新课改所提倡的“人文课堂”是完全吻合的。

“人文课堂”是对班级所有学生而言,而非只针对某一个学生。

当某一个学生的行为与其他学生的学习活动发生冲突,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我们就必须以多数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施以某一学生必要的约束,这样既有效的控制了课堂,又符合更多学生的“利益”。

其次,有秩序的课堂是充满魅力的课堂,是真正自由快乐的课堂。

课堂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场所,教学必须有令人舒畅的课堂环境,而课堂秩序是课堂舒畅的关键所在。

心理学家弗雷法利克•琼斯研究认为:

“无序”的课堂会使教师失去50%的教学时间。

因此,必要的秩序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课堂的魅力,使课堂安全而引人入胜,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给学生带来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问题二:

泛滥的激励“枪毙了”合理的惩罚

新课改特别强调对学生的激励性、肯定性评价,因为一个恰当的激励,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积极性。

但相当部分教师却有意无意、有形无形地过度地放大了激励,课堂上“泛滥”着教师的激励,没有了争议,没有了匡正,没有了批评,没有了惩罚。

一个没有批评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不利于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和健康心理发展的。

只有激励与惩罚共存,才能让学生知道孰是孰非,懂得何为何不为。

教师多一份恰当的激励,学生就多一份信心与动力;教师多一份必要的匡正,学生就少一份不必的失误;教师多一份合理的惩罚,学生才能在“吃一堑”之后而“长一智”,从而不至于日后犯下更大的过错。

1、恰当的激励——“该出手时才出手”。

激励一定要着眼于“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学生长久的发展。

让其分清真假、善恶、美丑,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对学生的激励切忌分寸失当,过多过滥,而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该出手时才出手”:

一方面对学生学习劳动的过程进行激励,调动学生的动力,增强学生的信心。

另一方面对学生取得的成绩进行激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后的喜悦,并鼓足继续努力的信心。

2、合理的惩罚——“该出手时就出手”。

教育惩罚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她与尊重学生并不矛盾。

因此,必须要实施惩罚的,我们完全可以昂首挺胸、理直气壮,“该出手时就出手”,而不必遮遮掩掩。

但要特别指出的是惩罚必须合理:

首先惩罚要尽可能多的尊重学生人格,不伤及学生自尊,“出手”而不“动手”,不可体罚心罚。

其次,惩罚要及时适度,不要秋后算账、前后算账、反复算账。

再次,要讲究惩罚的艺术,保持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最后,要整合惩罚与其他的教育手段,教师要善于

问题三:

虚假的热闹“冷落了”经典的文本

课改后的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的活动明显增加,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效果,而冷落了文本,使课堂多了些“花拳绣腿”,华而不实,既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教学时间,又无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弄巧成拙,形若“抛荒”,犯下教学之大忌,实令人心痛。

新课改倡导课堂既要活跃的外显,更要实在的内涵;既要给学生美的熏陶,又要能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达到这一目的,笔者以为起码得把握好以下三种关系:

1、把握好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的关系。

教材是最好的阅读范本,也是最好的课程资源。

它的编写依托课标,体现课标的精神内涵。

但仅凭教材的学习又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语文的。

好在现行的语文教材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它既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了选择拓展的空间。

因此教师要立足教材,让学生直面教材、研读教材,再从教材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课本外的学习资源,让教材成为链接其他课程资源的纽带。

2、把握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新课标首次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的目标。

就一节具体的语文课而言,就要妥善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目标时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我们必须要继承,而另两个维度的目标也是新课标的亮点之一,三维目标,三足鼎立,不可偏一而废他。

3、把握好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渗透的关系。

语文课要通过多种生动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表演、绘画、唱歌、实验等方法走进语文课堂,可是语文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活泼,但他们的使用要恰到好处,“要不要用?

在什么时机用?

以什么方式呈现?

”等,都要视实际情况而定,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切不可盲目追求效果,把语文课上变了味道。

 

语文教学问题探讨(四)

怎样才能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使语文课能真正得到新课程的精髓,成为新课程下的好课呢?

撇开教育教学理念的纷争,林林总总的语文新课程的教学问题归结起来还是两大方面,一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什么的问题;二是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怎么教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交汇点也就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毫无疑问,高效的、有效的课是好课,低效的、无效的课就是差课。

1、要明确自己在“教什么”和“怎样教”

也许有老师会说,“一个教师可能对为何教不会去细想,但教什么和怎样教不可能不清楚吧?

”。

宁波大学王荣生教授就曾指出,“我们的许多语文课,任课老师还真的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常常连教参这么规定、考试这么出题这种极为勉强的理据都找不到”。

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避免别人对自己的语文课品头论足,首先对所教的内容要有自觉的意识,自己要说得出而且是理直气壮的说出自己的课堂在教什么,自己在怎么教。

首先教的要是语文的内容,要从语文的角度实施教学。

前面提到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的语文课堂出现了“乱耕人家的天,荒了自家的园”的现象,语文课被上成了政治课或思品课,这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新课程给了我们语文老师较大的发挥空间,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运用多种资源,组织学生多种活动,师生之间对话频繁,教师似乎也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有时还能说出一些道道来。

但稍一考察,就可断定其所教的内容与语文关联不大,对学生的听说读写不发生直接的影响。

一堂课充斥了大量与语文关联不大甚至是毫无关联的东西,其语文教学的效果必然好不到哪里去。

当然什么是“语文”,什么不是“语文”,自己的“园”与别人的“田”如何辨认、由谁划分,这些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但有一点可以明确,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出发,从文本出发。

要教好语言,要读好文本,就要引导学生多读,可以高声诵读,也可以静静默读,可以一目十行,也可以细细品味。

没有琅琅书声的语文课堂语文味必然少了许多。

其次教学内容要少而精,教学设计要突出学习的目标。

这次课程改革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很大的空间,课堂教学的信息含量大大丰富。

但这样一来也容易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陷入失控状态。

有时我们听一节课,40-45分钟的课堂通常安排十几、二十几项内容,只见老师东抓一把西摸一下,看起来什么都有了,结果是什么都没有教、什么也教不会。

有的内容老师每次遇到都要讲,但每次都是蜻蜓点水般讲一下,结果是等于没教。

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一堂课内容过于繁杂,也必然是对语文进行了肢解。

因此教学内容相对集中无疑是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益的。

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做好取舍工作,围绕学习目标,抓住主要的内容。

再次教学内容要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

语文课程之所以是语文课程,是因为课程与教学内容受目标的规限和指引。

不是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能教什么就教什么。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自己对语文教学的风格、个性理解不能片面化。

从课堂上教什么的角度看,教学的风格或个性主要表现为老师对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生,对教学内容所作的创造性地开发,也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显现。

但是任何一位教师这种开发和张扬又是有界限的,因为教师并不是课程的全部。

任何一位语文老师不能代替课程,或者篡改课程。

我们上课的基点准星要对准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上,否则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迷失方向。

第四教学内容和方法要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实际上是要求我们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来选择或研制合适的教学内容,选择和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心中有学生”首先就体现在这一点上,这是真正的因人施教。

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使用有所差异的语文教学内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从而使自己的学生逐步达成共同的课程目标,这是一堂语文好课的最高境界。

2、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这里的“帮助”必须注意两种情况:

一是教师给学生提供帮助决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二就是一定要避免出现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袖手旁观的现象。

这种“提供帮助”的精神,叶圣陶先生称之为“嚼饭哺人”,胡适先生称之为“度人金针”。

这正是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

其一,要帮助学生激发起良好的学习状态。

激发起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是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帮助的一个基本着力点,而这一点又常常为我们所忽视。

课堂上要“激发”而不是指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探索精神要来自学生自身。

近年来,我们看到一些比较精彩的观摩课,往往教师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则处处在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教师光彩夺目,学生黯淡无光。

这就是学生的学习状态没有得到激发的具体表现。

学生的学习效率毫无疑问在一种心理感到安全,思想自由宽松,乐意进取、乐意参与,情绪高亢的状态下才会达到最高。

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首先要考察的内容,就是课堂的教育氛围和环境:

教师会设计什么样的教学情景,营造什么样的课堂氛围?

进一步来说,新课程的语文课堂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氛围才能激发起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

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自由。

要求课堂要有规范,要有纪律,但是课堂规范和课堂纪律最核心的实质与理念就是自由。

所谓自由就是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心理,让他们无拘无束,这是一个基本点。

第二,宽松。

要允许学生说错话,说真话。

要让孩子打开心窗,把他心里想到的经验和体会充分地表露出来。

我们的语文课堂如果不能够将孩子的经验、认识真正整合起来,那么孩子的经验就无法完成认知再构,形成新的体验,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了。

第三,就是民主。

课程就是教师帮助学生经历、体验转变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同事、伙伴、协作者的关系。

我们的课堂就要达到这样的状态:

学生敢想、敢说,愿意想、愿意说。

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

其二,要帮助引导学生在真正意义上转变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要彻底改变学生以往被动学习的方式。

陶行之先生曾说过:

“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正是他在1919年5月把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全部课程的“教授法”改为“教学法”。

他还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80多年过去了,陶先生的话还没有过时。

学习方法转变的关键是解决学生怎么学的问题。

比如说朗读,可以有学生自由读,教师领读,全班齐读;还有对课文怎么分析,怎么理解,等等。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的学习方法仍然仅仅停留在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接受状态,那么新课程理念就无法得到落实,学生个性就无法得到张扬,更谈不上以学生发展为本了。

3、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客观地说,历次语文课程改革,都没有像这一次这样对老师的要求这么高。

新课程背景下要上好课需要老师许多新的业务能力,在备课时要比以前花更多的精力,需要老师不断地关注、学习和研究新知识、新问题。

特别是对于苏北地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来说,这种不断学习、研究的压力和挑战是巨大的。

一是研究文本。

我们听一些名教师上语文阅读课,给人印象最深的一般都是他们的那一份从容和自信。

他们的从容和自信从哪里来?

就来自于他们对文本的高屋建瓴和深入透彻地把握和驾驭。

我们自己在上课的时候,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自己认真研读课文,课文中的方方面面自认为心中有数的时候,上起课来底气会显得特别足,而且对文本钻研得越深就越不怕学生质疑,无论是讨论还是讲评都会显得从容自信。

现在教学资源极其丰富,特别是教参以及网上资源,为老师们提供了对文本的各种各样的解读,这在给老师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使许多老师滋生严重的依赖性,不再去独立思考和研究文本,这种现象是极不可取的。

其实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即使对文本的思考和研究达不到教参的高度和深度,但只要是我们自己进行了思考和研究,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内功”修炼的过程。

长期坚持下去,必定有所成就。

二是研究教法。

在课改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启发式教学仍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渠道。

我们的语文课堂既不以单纯的感知为出发点,也不以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知识结论为出发点,而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但从课堂表现来看,有些老师的提问缺乏导向性,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不能真正的调动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因此对课堂提问一定要加强研究。

首先是设计问题要找准切入点。

这个切入点,对课文而言,覆盖全文,具有“牵一发而动全篇”之效;对学生而言,这一点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

其次要能追问。

光有问题,而没有追问,那么问题永远只能是个平面的问题,难以转化为学生实实在在的思维训练,也难以形成老师敏锐洞察、果断把握学生思维流向及流程的教学机智。

有时候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哪怕就是追问一个简单的“为什么”,可能立刻就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遗憾的是老师们此时常常缺乏追问而导致学生的思维“熄火”。

三是研究学生。

商家常说,顾客是上帝。

所以商家要千方百计地去了解、收集、研究顾客的情况特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