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小故事读后心得5篇(共5页)30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88755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成语小故事读后心得5篇(共5页)30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成语小故事读后心得5篇(共5页)30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成语小故事读后心得5篇(共5页)30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成语小故事读后心得5篇(共5页)30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成语小故事读后心得5篇(共5页)30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成语小故事读后心得5篇(共5页)3000字.docx

《关于成语小故事读后心得5篇(共5页)3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成语小故事读后心得5篇(共5页)3000字.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成语小故事读后心得5篇(共5页)3000字.docx

关于成语小故事读后心得5篇

  关于乌鸦诉冤成语故事心得

  唐朝时候,温璋在京城任兆尹。

他刚直不阿,执法如山,疾恶如仇,谁要为非作歹,只要撞到温璋手上,便休想逃脱。

温璋用严刑酷法毫不手软地处死了一批不法之徒,使得京城治安良好,那些流氓地痞无赖,没有一个不畏惧温璋的。

为了方便老百姓告状、诉冤,温璋还派人在衙门外挂上一只悬铃,好让告状者随时撞响铃铛。

  一天,温璋忽听堂外悬铃一阵疾响,便马上派人出去查看。

那差人在铃下四处张望,却未见到有人前来撞铃。

正奇怪间,那铃铛又响了。

差人不知何故,那铃铛却连响了三次,差人这才发现撞铃的原来是只乌鸦。

  差人立即向温璋报告了乌鸦撞铃之事。

温璋想了片刻,说:

&;这只乌鸦定遭了什么伤心事,它才前来诉冤的。

我估计,一定是有人掏走了它的小乌鸦,母子连心。

乌鸦的爱子之心,实在感人。

&;

  于是,温璋派人随乌鸦去找那个掏鸟窝的人,一旦找到,定要拘捕归案。

那只乌鸦在前面盘旋飞翔,替差役引路,差役一路上紧紧跟随,终于来到城外一片树林子里,乌鸦盘旋在一棵树旁不再前进,还&;嘎嘎&;地叫个不停。

差役一看,树上一个鸟窝果然被人掏空了,而那个掏走小乌鸦的人还没有走,正在树(:

../)下休息,手里还在玩弄着小乌鸦,小乌鸦可怜巴巴地&;嘤嘤&;哀鸣着。

见此情景,差役立即将那人捉回了官府。

  温璋亲自审理此案。

他认为,乌鸦虽不是人,但母子亲情,与人同理,乌鸦被人迫害,前来官府伸诉,求助于官,此事本来就有些异乎寻常。

那掏走小乌鸦的人,拆散乌鸦母子,残害弱小,行为恶劣,不能宽容。

于是,温璋下令将那人处死,为乌鸦伸了冤,报了仇。

  后来,此事传开,那些为非作歹之徒更是小心翼翼,收敛了许多,再也不敢轻易干坏事。

  温璋明察秋毫,体察民间疾苦,对哪怕是再细小的事都执法如山,毫不留情,因此才能真正扼制住社会的恶势力,保一方平安。

  关于亡国怨祝成语故事心得

  晋国的中行寅面临大敌,家族就要被人灭亡了。

他急忙找来给自己负责祭祀的太祝,准备问罪处罚他。

  他怒气冲冲地询问太祝:

&;你为我祭祀,肯定祭品不肥厚,斋戒时也不诚心。

结果现在触怒了天上的神灵,导致我亡国,你为什么要这样呢?

&;

  太祝简回答道:

&;原来的君主行密子,只有十乘车。

可他并不觉得太少,只是担心自己的德行不够,生怕有一点儿过错。

现在您已经有了战车百乘,您却不仅不担心自己的没有道义德行,只是嫌战车太少。

您就知道多造战车战船,这样势必增加了对百姓的赋税。

赋税劳役一多,百姓自然不满意,对您诅咒责骂。

而您以为真的光靠向上天祈祷,就可以为家族带来福运吗?

民心不服,上下都背离您,咒骂您,您也会灭亡。

您只指望我为您的祈祷祝福,然而全国都咒骂您,我一个人的颂扬祝福能比得过全国人的诅咒责骂吗?

您的家族面临灭亡难道不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吗?

我又有什么罪过呢?

&;

  中行寅听了太祝简的话感到万分羞愧。

  中行寅行将灭亡不去寻找自己的原因,反而责备太祝。

他哪里知道,其实他灭亡恰恰是因为自己的贪奢引起民心不满。

  关于眼盲心明成语故事心得

  有一个眼睛失明的少年擅长弹琴击鼓,邻里有一个书生过来问他:

&;你有多大年纪了?

&;少年说:

&;15岁了。

&;&;你什么时候失明的?

&;&;3岁的时候。

&;&;那么你失明已经有12年了,整日里昏天黑地,不知道日月山川和人间社会的形态,不知道容貌的美丑和风景的秀丽,岂不是太可悲了吗?

&;那失明的少年笑着说:

&;你只知道盲人是盲的,而不知道不盲的人也实际上大都是盲的。

我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四肢和身体却是自由自在的。

听声音我便知道是谁,听言谈便知道或是或非。

我还能估计道路的状况来调节步速的快慢,很少有跌倒的危险。

我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所擅长的工作中去,精益求精,而不浪费精力去应付那些无聊的事情。

这样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我不再为眼睛看不见东西而感到痛苦。

可是当今某些人虽然有眼睛,但他们利令智昏,看见丑恶的东西十分热衷,对贤明与愚笨不会分辨,邪与正不能解释,治与乱也不知原因,诗书放在眼前却成天胡思乱想,始终不能领会其要旨。

还有的人倒行逆施,胡作非为,跌倒之后还不清醒,最后掉进了罗网。

这些人难道没有眼睛吗?

那些睁着眼而昏天黑地乱窜的人难道不也是盲人么?

他们实际上比我这个生理上的盲人更可悲可叹呀!

&;书生无言以对。

  这个故事揭示了这样一种生活哲理:

生理上的盲固然可叹,而心理上的&;盲&;更为可悲。

眼睛失明是一大缺陷,但如果扬长避短,全神贯注于所擅长的事业中去,也能做出很大的成绩来,领悟到深刻的人生道理。

而如果昏昏然过日子,甚至胡作非为、倒行逆施,即使双目明亮、四肢发达,也是一种不明事理不通人性的&;睁眼瞎&;和&;人形兽&;。

  关于管庄子刺虎故事心得

  管庄子是远近闻名的勇敢的猎手,他常常一个人猎杀虎豹豺狼,无所畏惧。

  一次,管庄子来到一座山前,见有两只老虎在那里争吃人肉,正在拼命厮打着。

它们时而举起前腿互相猛扑,时而互相咬住脖颈不放,两虎的咆哮声震撼着山林。

  管庄子举起锋利的猎叉,正要上前刺杀这两只老虎,与他同行的管与连忙拉住他,说:

  &;老兄且慢!

&;

  管庄子说:

&;还等什么?

现在两只老虎正在厮打,我得乘它们不备刺杀它们。

不然的话,这两只老虎一会儿平静下来,重新和好,我还对付得了吗?

&;

  管与说:

&;最好的时机还没到。

你想,老虎是凶猛的野兽;人肉,是老虎最美的食物,它们为争夺这块食物正疯狂搏斗,不最后见一个高低,它们不会罢休。

两虎真的动怒拼打,弱些的肯定会被咬死,而强些的那只虎也会被咬伤。

等到它们死的死了,伤的伤了,你再行动,只需要轻而易举地将受伤的老虎刺死,这两只老虎就都属于你了。

&;

  管庄子恍然大悟。

原来管与给管庄子出的是一个只需付出刺杀一只伤残老虎的代价,却能收到杀死两只老虎的主意。

这真是一个好主意!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善于分析矛盾,把握时机,以逸待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和氏璧故事心得

  楚国人和氏有一次在楚山中发现一块叫做璞的玉石。

他把这块璞玉拿去奉献厉王。

厉工不懂璞中含有宝玉,所以把玉匠召来进行鉴定。

那匠人看了璞后对厉王说:

&;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厉王听了这话勃然大怒,他大声喝道:

&;好一个胆大包天的贱民,你竟敢以乱石充玉欺骗我!

&;紧接着他命令刀斧手砍掉了和氏的左脚。

和氏忍痛含冤离去。

  厉王死了以后,武王继位。

和氏带着那块璞进宫去献武王。

武王也找了玉匠鉴定那块璞。

玉匠仍然说它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和氏因此又惨遭与第一次献璞相同的灾祸,被武王命人砍掉了右脚。

  武王死了以后,文王继位。

和氏来到楚山脚下,抱着那块璞痛哭起来。

一连三天三夜,和氏把泪水哭干了,又从眼里哭出血来。

附近的村民和过路的行人见此情景都感到悲怆。

这件事很快被文王知道了。

他派人到楚山察看情况。

那差官见了和氏以后问道:

&;天下受砍脚之刑的人很多,为什么唯独你长期悲痛不已呢?

&;和氏回答说:

&;我并不是因为脚被砍断才这样悲痛,我痛心的是一块宝玉被人说成是普通的石头;一个忠心耿耿的人被说成是骗子。

&;

  文王听了差官的汇报以后,觉得有验证和氏的&;璞中有玉&;之说的必要,所以令玉匠用凿子把璞的表层敲掉。

果然像和氏所说的那样,里面露出了宝玉。

文王又命玉匠把玉石雕琢成璧,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和氏璧&;,用以昭示和氏的胆识与忠贞。

  这一故事的主人翁和氏,是一个有才干、有忠心的人。

他在两次献璞都遭受砍脚冤刑以后,仍在楚山下大哭三日以鸣其冤,体现了他为坚持真理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顽强精神,他的忠诚和执着实在是令人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