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904023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docx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docx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6页。

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并用2B铅笔填涂相应位置。

3.试卷答案必须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涂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擦掉或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涂写上新的答案;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窠巢(kē)黄晕(yūn)侍弄(shì)拈轻怕重(niān)

B.笃志(dǔ)殉职(xùn)干涸(hé)畏罪潜逃(qiǎn)

C.抽噎(yè)女娲(wā)庇护(bì)参差不齐(cēncī)

D.怂恿(sǒng)莅临(lì)称职(chèn)骇人听闻(hài)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凌乱酝酿刨根问底杞人忧天

B.分歧坍塌人声鼎沸竭然不同

C.鄙簿蜷伏怪诞不经精益求精

D.炫耀滑稽眉开颜笑爱慕虚荣

3.根据语境,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春天像小姑娘。

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花枝招展:

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B.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麻木不仁:

本义是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这里指肢体麻木,没有感觉。

C.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不毛之地:

不长庄稼的地方。

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

D.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缥缈:

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分析:

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一连串的把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形象生动地体现了春雨细密缠绵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分析: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油蛉和蟋蟀人的行为,写出了它们鸣唱的声音之美妙,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C.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分析: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我的暴怒、我的虐待比作刺我良心的针,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我”的羞愧和悔恨程度之深。

D.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分析: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白桦树比作“笔直站立的少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牧羊人在谷底种的白桦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充满生机的壮观景象。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B.大量事实证明:

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C.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D.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

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诫子书》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从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信中。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秋天的怀念》《植树的牧羊人》《猫》《穿井得一人》的作者分别是李白、史铁生、莫顿•亨特、郑振铎、吕不韦。

D.《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他的诗充满奇妙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

他的代表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痛,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与儿童的隔膜,写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B.《父亲的病》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C.《藤野先生》一文中写到的“讲义事件”和“幻灯事件”,不仅揭露了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动因。

D.《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非常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等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宣扬了“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

8.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2分)

①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

八戒笑道:

“这厮放赖不羞!

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来,搽红了脸,往那里告我们去耶?

”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

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

……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

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②行者笑道:

“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

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

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

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

”罗刹道:

“泼猴!

少要饶舌!

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

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若忍耐不得,教你早见阎君!

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以上两个不同章节的选段描述的故事情节。

(2分)

①。

②。

9.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陶冶性情,滋润心灵,伴随我们成长。

某班拟幵展“走进文学部落”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4分)

(1)创立班刊,请你给班刊取一个富有文学韵味的刊名。

(2分)

班刊名:

            

(2)教室的文学角上要设立一个文学小书架,请推荐一本你喜欢的书(写出书名和推荐的理由)。

(2分)

10.默写。

(7分)

(1)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2)远远的街灯明了,。

天上的明星现了,。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3)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

(谭嗣同《潼关》)

(5)夫君子之行,,。

(诸葛亮《诫子书》)

(6)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耸立的景象。

(7)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和兴趣成正比的,因而苦学的同时,更要乐学,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

二、阅读(共43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各题。

(4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1.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2分)

1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13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①,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②,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③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惇言。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

然野心不过遁逸④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⑤耶?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畜:

养。

②俟(sì):

等待。

③啮(niè):

咬。

④遁逸:

逃跑。

⑤贻患:

留下祸患。

13.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

(1)恐前后受其敌()

(2)其一犬坐于前()

(3)乃伪睡以俟()(4)犬阻之不使前也()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2)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⑤耶?

15.【甲】文中能够概括文章中心的语句是哪一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分)

语句:

道理:

16.【乙】文的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12分)

一个牧羊人的奇迹

①在新疆博格达山峰之麓,有一个叫“包家槽子”的小村,村里有一个叫吴庭德的老人,他是茫茫戈壁滩上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人。

他以放羊为生,和村里所有的老人一样,平平淡淡地步入人生的暮年。

②吴庭德一大把年纪,生活本来就比较困难,如果说他会创造奇迹,村里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

“就他?

不可能!

”换了你也一定会如此斩钉截铁地说。

是啊,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大半辈子都这么平凡地过来了,怎么可能创造奇迹呢?

③90年代的一天,吴庭德老人赶羊到村子南边百米远的地方,看见一群陌生人在竖一块木牌。

陌生人开着汽车走了,老人上前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八个大字。

他微微一笑,陷入了沉思。

他想,既然是中心,那一定不简单啊!

那一刻,他做出了一个不简单的决定:

每天守护这个中心牌。

④白天放羊的时候,吴庭德就守在“亚心”木牌的周围,看着它不受牲畜破坏。

下雨怕它淋着,晚上怕它冻着。

家里人笑他太傻,国家又不给一分钱,凭什么看宝贝一样地看着它。

村里人笑他太痴,一块木牌值得那么神经兮兮吗?

吴庭德把那些冷言冷语当作耳边风,执着地守望“亚心”。

⑤亚洲中心设立之后,许多游客从世界各地赶来。

尽管只是一块孤零零的木牌,他们也看得十分高兴:

毕竟与亚洲大陆的中心点零距离地接触了一番。

游客们参观“亚心”,免不了和吴庭德老人聊上几句。

茫茫戈壁,在这亚洲中心的位置,吴庭德成了唯一的活风景。

为了让游客沾上中心的气息,吴庭德想了一个办法,每天砸一个小石头,把小石头砸成动物的模样,然后再砸出“亚洲中心”四个字。

他把这些亚心石低价出售给来参观的游客。

老人砸出的亚心石简单得近乎石器时代的遗物,然而照样卖得火。

⑥四年过去了,老人靠亚心石赚了一笔钱。

就在这一年,国家投资150万元,建了一座高大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塔。

四个A(“亚洲”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型柱子合在一起,直刺云霄,中间垂一个巨型圆锥,直指亚洲地心。

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骤然增多,家人期待吴庭德多砸出一些亚心石来卖,肯定能赚大钱。

⑦然而,吴庭德老人不但没有上交卖亚心石的钱给家里,反而把家里的四十只羊全卖了,用所得的钱买了两块雕石狮的石料。

从此以后,老人每天在亚心塔旁边,一斧一凿地雕刻石狮。

两年过去了,他雕出了一雄一雌两座栩栩如生的石狮。

他对游客说:

“我怕亚心塔太孤单了,就刻了这两个石狮,一个代表成吉思汗,一个代表文成公主……”

⑧值得一提的是,吴庭德老人压根儿没学过雕刻!

⑨远方有一位游客得知吴庭德老人创下如此人间奇迹,特意为他塑了一尊铜像,表达了对他的崇高的敬意!

⑩如果你有机会去亚心塔参观,你一定会被吴庭德老人的石雕吸引住的。

这两尊石狮以无声的方式告诉你:

执着和痴情就是创造奇迹的一斧一凿,有这两样东西在,一个普通的牧羊人也能创造出人间奇迹。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牧羊人创造的“奇迹”。

(2分)

18.第⑤段中,作者连用四个“砸”字来形容吴庭德制作亚心石的情形,第⑦自然段中改用了“雕刻”一词,有怎样的不同?

(4分)

 

19.结合第②段中的划线语句和第⑨段说说本文写法上的一个特点。

(2分)

 

20.联系我们学过的《植树的牧羊人》,谈谈这两个普通的“牧羊人”是凭借什么创造出人间奇迹的。

(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14分)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李汉荣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

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

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

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

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

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

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

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

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

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

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

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

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

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

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

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

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

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

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

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

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

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

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

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选自《读者》2016年第3期,有删改)

2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两个孩子对一只蝴蝶关怀的三件事。

(3分)

①②③

22.文章第①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23.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有什么作用?

(3分)

24.文章第④段中加点的两个词语“水土流失”“大沙漠”的含义各是什么?

(2分)

25.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3分)

 

三、作文(共50分)

26.在已经过去的岁月中,你一定遇到了不少的人和事。

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每一件难忘的事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

请以“那件事在我心中久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先把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600字。

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1、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D2.A3.B4.C5.B6.C7.D评分:

共14分。

每小题2分。

8.①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或孙悟空与红孩儿斗法)

②孙悟空一调(借)芭蕉扇评分:

共2分。

意近即可。

9.

(1)示例:

“青青草”、“尖尖荷”“春蕾”

评分:

共2分。

若答“优秀作文选”“xx班作品集”等刊名计1分。

(2)示例:

《伊索寓言》:

简洁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战士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我们要有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要好好生活。

评分:

共2分。

书名占1分,推荐理由占1分。

10.

(1)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2)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4)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6)水何澹澹山岛耸峙(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评分:

共7分。

每小题1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二、阅读(共43分)

(一)(4分)

11.潮水涨满,两岸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

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

评分:

共2分。

意思对即可。

12.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评分:

共2分。

(二)(13分)

13.

(1)攻击

(2)像狗似的(一样)(3)假装(4)向前,上前评分:

共4分。

14.

(1)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2)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评分:

共4分。

15.语句: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道理:

人类富有智慧与力量,一定能战胜任何狡猾凶残的动物。

评分:

共3分。

语句占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道理占2分,意思对即可。

16.狼子野心的故事,告诉人们大多数坏人就是坏人,和狼一样,本性难改。

要警惕像狼一样阴险狠毒的人,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看清事物的实质。

评分:

共2分。

答出其中1点,意思对即可。

(三)(12分)

17.一个牧羊老人六年的时间里执着地守望“亚心”。

评分:

共2分。

意思对即可。

18.第⑤段中,连用四个“砸”字表明吴庭德不是雕刻艺人,“压根儿没学过雕刻”,表现出他砸亚心石的用心、执着,突出了他对“亚心”的热爱之情。

第⑦自然段中改用了“雕刻”一词,表现吴庭德刻石技艺已大为提高,也更能表现他的用心、执着和痴情。

评分:

共4分。

19.这两处体现了侧面衬托的写作手法(通过对周围人物的言谈反映,从侧面来衬托要写的人物的写作方法)。

第②段中的划线语句写村里人对他创造奇迹的怀疑,从反面衬托;第⑨段写游客塑铜像对他表达崇高的敬意,从正面衬托,更加突出了牧羊人的形象。

评分:

共2分。

20.吴庭德老人淳朴、善良,凭着执着和痴情做出了难能可贵的事;植树的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以非凡的毅力,辛勤的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

评分:

共4分。

(4)(14分)

21.①用柳条营救花蝴蝶;②帮助蝴蝶晒太阳、汲取花蜜;③搭建“避难所”保护蝴蝶。

评分:

共3分。

意思对即可。

22.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2分),表现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机智、善良、纯真(1分)。

评分:

共3分。

23.议论(1分),赞美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善良与纯真,揭露了美好的人性日益流失的社会现状,升华了文章的主题(2分)。

评分:

共3分。

24.“水土流失”指的是人们失去了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大沙漠”指的是丧失美好人性,自私、冷漠的人群和社会。

评分:

共2分。

25.示例:

关爱弱小的生命,爱护生存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淡漠,多一点善良,少一点算计。

评分:

共3分。

意思对即可。

三、作文(共50分)

26.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卷:

45~50分。

中心明确,立意深刻、新颖,内容充实具体,富有真情实感,语言准确流畅,条理清楚,结构严谨,卷面整洁。

二类卷:

39~44分。

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具体,富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卷面整洁。

三类卷:

33~38分。

中心较明确,内容不够充实具体,能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语句通顺,有少量病句,条理较清楚,结构较完整,卷面较整洁。

四类卷:

27~32分。

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充实,条理不够清楚,结构不够完整,卷面不够整洁。

五类卷:

0~26分。

文理不通,结构较混乱,卷面不够整洁,字数在300字以下。

评分说明:

①没有题目的,从实际得分中扣2分。

②出现县(区)学校名称或考生个人姓名的,从实际得分中扣3分。

③评卷过程中,一类卷应掌握在20%左右(含5%的满分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