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之谜》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990902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doc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火之谜》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doc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2、了解富兰克林揭开雷电之谜的过程,感受他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

  感悟富兰克林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

  1、今天我们学习《天火之谜》。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天火就是我们夏天常见的雷电,它常常伴随着轰鸣的声音、耀眼的闪光来到世间,这不,它来了。

(播放图片、雷声)

  3、大家都见过雷电,你对雷电了解有多少。

  4、以前的人们对雷电了解并不科学。

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中国人则长期以来

  5、人们认为雷暴跟神灵有关,他是神灵发怒的表现。

但偏偏有人不这么看。

他认为;一;;一;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学生齐读句子)

  持这个观点的是;一;;一;富兰克林(板书:

富兰克林)

  雷暴到底是放电现象,还是上帝的怒火这可真是个谜。

最终这个谜解开了吗结果是;一;;一;课件完善句子,学生朗读。

;一;;一;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上帝的怒火只不过是无稽之谈。

  出示无稽之谈什么叫无稽之谈

  人们心头的问号变成了感叹号,而把问号变成感叹号的正是;一;;一;富兰克林。

  二、深入探究

  1、问号源于富兰克林的推测,而把它改成感叹号的方法是(实验)板书。

  2、交流富兰克林的推测

  我们先来看富兰克林的推测,课文哪一段介绍了这个推测默读这一段,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1)富兰克林善于观察

  学生找到句子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

它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伤动物,说自己的理解。

引导体会很多等词语以及早就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富兰克林;一;;一;体会到富兰克林善于观察。

  大家能读好这句句子吗

  

(2)富兰克林敢于挑战

  (方案a)学生说自己的感悟。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

读了这句话,你读到了什么味道;一;;一;人们在责备富兰克林,读好句子。

(仅仅是责骂吗,还有取笑,人们会怎么取笑呢出示词语冷嘲热讽这就叫冷嘲热讽)。

  (方案b)人们同意他的推论吗哪里看出来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

富兰克林把这个推论告诉张三,张三说告诉李四,李四说找个有学问点的,告诉老师,老师说(示范:

你是我老师)找个更有学问的,更有学问的说无论是普通人,还是看似有学问的,都在富兰克林面临着齐读句子。

面对嘲笑,富兰克林的决定是;一;;一;从中你看出什么

  3、交流风筝实验

  过渡:

事实胜于雄辩,富兰克林决定用实验证实自己的推论。

  1、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的这个实验。

大家了解这个实验,那也就能了解富兰克林这个人。

  A这是个能揭开天火之谜的实验,是怎么做的呢

  

(1)学生说要准备的东西。

(课件出示词语)

  

(2)学生画简笔画。

其他同学读关于试验做法的片断。

画画学生解释富兰克林是怎么连的,引导学生注意拴、结、系的用法,简单介绍原理

  (4)老师说过,了解富兰克林的这个实验,你就能了解富兰克林这个人。

实验做到这里,你又了解到一个怎样的富兰克林呢(学生说自己的感悟;一;;一;科学严谨)

  B现在就让咱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1752年7月的那个雷电交加的一天,跟富兰克林一起把风筝放上去。

当我们做完这个实验,你会发现,你对富兰克林的认识又深了一层。

请大家闭上眼睛,听,我们到了(课件播放雷声,教师叙述)

  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这时富兰克林把手指靠近铜钥匙

  实验完成了,请大家回到课堂。

  刚才我们跟富兰克林一起经历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实验,这一个试验已经用文字记录下来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回忆难忘的场景。

  a讨论靠近铜钥匙,说说怎么看出勇于献身的(板书勇于献身后问同学你会不会把手指接近钥匙)。

  b讨论欣喜若狂。

出示词语,说说意思,(照理他应该难受才对呀)讲讲富兰克林为什么会欣喜若狂联系捉住天雷以及前文人们对他的取笑。

读好这句句子。

  c还从那里可以看出富兰克林勇于献身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

解释科学原理,说说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

读好这句句子,读出喜悦。

(或教师引导:

刚才老师跟大家一起做实验的时候,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出示句子;一;;一;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

;一;;一;想想看,当老师看到麻绳怒发冲冠的时候,是什么心情;一;;一;电流离我如此之近,害怕是人之常情。

富兰克林是什么心情呢)

  大家刚刚跟富兰克林一起完成了这个风筝实验,现在有一个任务要交给大家;一;;一;把我们刚才看到的讲给曾经嘲笑过富兰克林的人听。

能完成吗

  建议复述前先把这个片断再好好读一遍。

  教师针对要点模仿无知者提问。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很快,大家都知道了富兰克林的这个风筝实验。

现在人们会怎么说张三,你会怎么说李四,上次嘲笑有你吧,现在你怎么看这位老师

  三、结语

  1、这个实验震惊了世界,人们被什么震惊了

  2、对呀,这个实验不光揭示了一个科学真相,还蕴含着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因此他发出的声音才会掷地有声。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宣言。

  3、后来,富兰克林根据放电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这样,雷电轰鸣时,高大的建筑物就安然无恙了。

出示安然无恙解释。

  四、学习本课生字,布置作业。

  1、学习生字

  2、作业:

  

(1)复述课文

  

(2)按照分好的段落概括课文段意。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