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纸.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36745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纸.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纸.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纸.docx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纸.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纸.docx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纸

Youcan'tcontroltheweather,butyoucanchangeyourmood.(页眉可删)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有趣的纸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有趣的纸1

  活动目的:

  1.通过动手动脑的操作活动体会探究活动的乐趣,有积极探索的欲望。

  2.通过尝试操作对不同质地的纸进行比较,感知纸的特性,了解纸的一般用途。

  3.通过活动丰富生活经验,培养操作和实验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

幼儿对各种纸有初步的认识,知道一些纸制品。

  2.物品:

面巾纸、图画纸、塑料包装纸、报纸、宣纸、挂历纸、牛皮纸同样大小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纸

  1.请幼儿介绍各种纸的名称、一般用途。

  2.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硬,有的软……)

  二.尝试活动

(一):

运沙

  1.提出问题:

如果请你们用纸来运沙,你们会选哪一张纸?

为什么?

  2.幼儿讨论后说出自己的看法。

  3.提出活动中注意的问题:

运沙时不能用手托,注意保持活动室的卫生。

  4.幼儿尝试用纸运沙。

  5.说说我的发现:

  A.塑料纸、图画纸、挂历纸、牛皮纸运沙好,不容易破;面巾纸、宣纸运沙不好,容易破。

  B.把纸折成容器运沙更方便。

  三.尝试活动

(二):

运水

  1.提出问题:

如果我们运的不是沙,而是水,你们会用什么纸?

  2.幼儿讨论后说出自己的看法。

  3.提出活动要求,幼儿多次尝试运水。

  A.不把纸折成容器,你们能用它来运水吗?

是不是所有的纸都行呢?

  幼儿尝试运水。

  B.如果折成容器来运水,哪种纸折的容器最好?

  幼儿尝试运水。

  4.说说我的发现:

  A.如果不将纸折成容器运水,面巾纸、宣纸吸水性强,可以运水,但是运的水少,而且很容易破烂。

  B.把纸折成容器后运水好,但是要选吸水性差的纸,纸吸了水以后容易破。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有趣的纸2

  ●活动目标

  1.感知比较3种常见的纸,发现它们的不同。

  2.乐于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3.通过染纸活动,初步发现3种纸具有不同的吸水性。

  ●材料准备

  宣纸、画画纸、牛皮纸、颜料、标签、表格、染纸样品、塑料筐、抹布、旧挂历纸、泡沫板。

  ●活动过程

  1.感知3种纸的不同

  

(1)教师出示3种纸,并问孩子:

“这是什么纸(了解名称)?

  

(2)提出问题:

“每人都有3种纸,大家看一看、摸一摸、揉一揉、听一听,它们有什么不同?

  (3)幼儿自己取3种纸进行感知比较,发现纸的软硬、厚薄、颜色、光滑度等的不同。

  (4)鼓励幼儿相互交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5)在幼儿表达基础上,利用表格形成集体记录。

  2.制作有趣的染纸画

  

(1)引入染纸画,出示染纸样品。

  

(2)幼儿取纸,教师介绍染纸基本方法。

  (3)幼儿操作。

  (4)相互交流。

  提问:

“你们看一看这3种纸染出来的画,你们发现了什么?

”“哪种纸做染纸最漂亮?

”“为什么?

  小结:

宣纸做染纸最漂亮,它吸水多。

把这一结果记录在集体记录表中。

  利用记录表,梳理3种纸的不同。

  3.提出问题,引出新活动

  “今天是用这3种纸来做染纸画,如果用这3种纸叠成小船,放在水里会怎样?

  ●活动评析

  《有趣的纸》作为纸的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是一个有着科学领域的明显特点并与艺术领域有机综合的活动。

  这个活动的结构化程度比较高。

这种高结构不仅体现在从目标到材料的严谨设计。

而且体现在用一系列关键问题引导着幼儿的探究活动逐步走向深入。

在活动的每个阶段,不仅在开始时有关键问题的引导,而且在探究告一段落时有共同的讨论和回顾,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发现和记录的事实信息,概括、总结和提升已经获得的经验。

  在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中,关键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引领着幼儿探究的方向,保证探究的深度和有效性。

在《有趣的纸》中,在探究活动的.不同阶段,教师主要使用了4个关键问题,它们在引发和引导幼儿深入探究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关键提问1:

这是什么纸?

这个问题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发幼儿回忆、确认已经熟悉的纸,同时为了交流的方便,对纸的名称达成基本的共识。

  关键问题2:

“看一看、摸一摸、揉一揉、听一听,它们有什么不同?

”这个问题的主要作用在于提示幼儿运用多种感官、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究;同时这个问题也在提示幼儿关注自己的探究结果――发现纸的不同,让幼儿明确探究的任务。

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孩子们会关注到纸的很多外在特性,颜色、薄厚、结实程度、光滑程度等等。

  关键问题3:

“看一看这3种纸染出来的画,你们发现了什么?

”这个问题主要是为了引导幼儿关注3种不同的纸的吸水性。

虽然这是一个具有一定方向性的问题,但也是一个比较宽泛的问题。

孩子们的发现可能会有很多。

  关键问题4:

“哪种纸做染纸最漂亮?

为什么?

”这个问题比上一个问题具体,它能引导着幼儿发现宣纸做出的染纸最漂亮,通过思考原因,孩子们会关注到纸的吸水性,并对纸的吸水性发生兴趣。

  探究纸的吸水性可以成为孩子们继这个活动之后更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因为纸的吸水性已经超越了探究纸作为单一物质的物理特性,涉及到纸与水两种物质的相互作用所发生的变化。

老师们可以在美工区投放颜料和各种各样的纸,鼓励和支持幼儿继续进行染纸活动;还可以提供毛笔、毛刷、棉签和海绵棒等工具材料,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各种质地的纸进行作画,他们会发现不同纸的吸水性和用不同的纸作画所产生的奇妙效果。

当然,在这种似游戏、似探究、似美术的区域活动中,孩子们会体验到游戏的快乐、探究的魅力、美术的奇妙……总之,孩子们的获得与发现会有很多很多!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有趣的纸3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操作,知道改变纸的形状可以使纸桥的承受能力发生变化。

  2、鼓励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感知,同样的纸折成山形最牢固,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活动,萌发幼儿对物体呈种现象的兴趣。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张A4纸,两个油泥盒子,一根吸管。

  2、每组一盒塑料积木。

  3、折纸扇,石棉瓦,平常的瓦片等等。

  1、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

你见过桥吗?

是什么样子的?

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平常我们见过的桥都是用水泥钢筋或者木头做成的,今天我们也要做一座自己的小桥,这座桥能够放一块积木在上面。

  教师介绍材料:

积木、纸、吸管。

  提出要求:

两块积木座桥墩,吸管是桥下面的流水,纸用来做桥面。

  2、幼儿制作纸桥。

  

(1)幼儿进行第一次操作,并请做好纸桥的幼儿将纸桥展示在桌子上。

  提问:

你成功了吗?

你是怎么做的?

  教师进一步提出要求:

这次要在桥上放三块积木,你可以把你的纸桥变一变。

  

(2)幼儿进行第二次操作,并将完成的作品放在桌子上。

  提问:

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你的纸发生了什么变化?

  游戏:

比比谁的纸桥最牢固?

  刚才大家做出的纸乔都能够放三块积木,现在我请大家来比赛,看看谁做的纸桥能够放的积木最多?

  (提出要求:

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比赛,并数一数最多在桥上能够放多少积木)

  从每组选一个小朋友上来展示:

比一比谁的纸桥最牢固。

  讨论:

你做的纸桥最多能够放几块积木?

为什么你的纸桥能够放这么多积木?

  3、帮助幼儿了解简单原理

  结论:

“当纸弯曲之后能够承受的重量变大,弯曲的次数变多,承受的重量也就变大了,而且弯曲的次数越多,承受的重量越大,纸桥也就越牢固。

  4、扩展幼儿的经验,日常生活当中,你还发现哪些东西是利用弯曲后来使它便牢固的?

(瓦、折纸扇、瓦楞纸等等)

  5、总结,激发幼儿对物体呈种现象的兴趣。

  活动延伸:

  请幼儿制作山形的纸桥,通过弯曲次数的变化,看看谁的纸桥最牢固。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

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

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