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6059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5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0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二0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二0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二0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二0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二0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二0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二0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二0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二0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二0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二0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二0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二0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二0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二0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二0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二0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二0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二0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0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docx

《二0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0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0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docx

二二0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一五年上学期四年级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划二0一五年上学期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四年级(118-121)班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八个单元。

每个单元还包括“音乐欣赏”、“器乐”、“动手动脑练习”等内容。

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视唱等。

教学目的:

唱歌:

学习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地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

欣赏优美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乐家;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视谱:

通过学习认识四二拍、四四拍的强弱。

教材重点:

1、歌唱时声情并茂,二声部合唱声音和谐、动人。

2、民乐合奏江南好第二部分的结构。

3、创营造相关的民族民间风情的情景,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美。

积极参与艺术实践,不断地体验美,学习表现美;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4、认识了解京剧的历史发展以及相关剧目的优秀演员。

教学难点:

1.二声部合唱时,声部准确.声音和谐。

2.用优美的歌声表现的情绪;感受童声合唱的声音效果。

3.歌曲旋律委婉动听,一字多音的唱词贯穿全曲,应从情感表达和美感的角度加以引导;歌曲乐观.风趣,歌曲虽基本为一字一音,但应其歌词密集,衬词较多而不易唱清,应从情绪表达和风格把握的角度加以引导。

4.通过小组学习方式了解京剧的行当分类并欣赏部分唱段。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118、119、120、121四个班的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识谱能力。

并有一定的运用能力。

本学期可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

该年级的学生经过我这么多年和他们的接触,大多数学生喜欢流行歌曲,对课本上的歌曲不感兴趣。

我想适当地采取“贯通”的方法来调节这样鲜明的对比。

教学措施:

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1、以“学生为本”来设计教学过程;2、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实践与创造;3、加强综合与渗透,即融入其它学科知识;4、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教学进度安排;课题教时教具准备林中的鸟声4琴、多媒体、打击乐绿水江南3琴、多媒体、打击乐五十六朵花3琴、多媒体、打击乐学戏曲6琴、多媒体、打击乐环球采风4琴、多媒体、打击乐中国功夫4琴、多媒体、打击乐小小音乐剧5琴、多媒体、打击乐花的旋律3琴、多媒体、打击乐*32*第一单元林中的鸟声教学内容:

唱歌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环境保护与小鸟的关系教学目标:

l、初步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能富有感情地演唱。

2、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的歌谱。

3、在讨论论环境保护与小鸟的关系时能普遍参与,思维活跃。

教学重、难点:

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的歌谱。

教学过程:

1、导入:

今天学唱的歌曲是小鸟请到这里来,我们请小鸟到这里来做客。

是请它长期居住里,成为我们的伙伴,为此我们准备了什么呢?

正如歌词中所唱的那样:

“这里树木长成排”“这里草地像绿海”“这里清泉为你流”“这里鲜花为你开”同学们看,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色啊!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小鸟才能婉转歌唱,才能自由飞翔,才能留恋不愿离去。

所以我们请同学们首先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环境与小鸟的关系,请同学们思考大胆发言。

教师总结:

鸟儿是人类的好朋友,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歌声和千姿百态的舞姿,鸟儿捉害虫,保护着森林果木。

鸟粪落在地里使土壤更加肥沃。

但是鸟儿也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才能生存、在空气、河流被污染,树被砍光的地方,鸟儿是不会光顾的。

报纸上已经有很多的新闻:

某地由于环境保护得不好,原来冬天来栖息的鸟儿们都不来了,后来当人们改善了环境鸟儿们又纷纷回来了。

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就是表现少年儿童与小鸟和和谐相处的小鸟请到这里来。

先请大家朗读一遍歌词。

2、学唱歌曲(l)欣赏童声合唱小鸟请到这里来两遍。

(2)播放小鸟请到这里来的伴奏带。

学生朗读歌词,以配乐朗诵的方式使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及用词的内容。

(3)随录音带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4)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5)讨论:

我们看教科书第5页,有一个问题:

唱一唱下面两句旋律哪一句的情绪亲切,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

对,第二句增加了一小节。

将“小鸟”重复了一次就产生了恳切和亲切的语气就不似第一句那样生硬了。

所以我们在演唱时也要唱出这种语气来。

“这里树木长成排”“这里清泉为你流”这两句旋律,一字对一音,要注意吐字的清晰像粒粒珍珠在滚动。

“这里草地像绿海”“这里鲜花为你开”这两句旋律,尾句要开阔把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尽情地抒发出来、现在再请同学们唱一遍(要求声情并茂)。

(6)现在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曲的第一乐段。

学生随教师的歌声学唱歌谱,必要时可以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

在教唱过程中应注意的节奏和八分休止符,并要求学生注意到第1、3乐句完全相同,第2、4乐句相同。

3、小结:

小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要求学生自学歌曲的第二乐段。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学习演唱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二乐段合唱部分。

2、欣赏重声合唱林中的鸟声儿。

3、节奏创造。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的合唱部分。

2、能普遍参与节奏创造活动,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3、能专心欣赏童声合唱作品,从中受到启发改善自己的歌声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的合唱部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唱了小鸟请到这里来的第一乐段,让我们先来复习一遍(学生唱)2、学习合唱部分

(1)现在我们来学习这首歌的第二乐段合唱部分,请先仔细听几遍录音(放录音)。

第二乐段的旋律与第一乐段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回答有许多与第一乐段相同的旋律)现在先让我们来学习第一声部的歌词,教师边舞边唱,学生跟着轻声哼唱、重点在“尽情地唱吧小鸟”和“自由地飞翔吧小鸟”这两句的弱起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及时进入、第二句结尾也是练习的重点,这一句音调较高,并有七拍的长音。

教师一定要用良好的示范让学生逐步体会用较高位置来歌唱的感觉,防止用胸声粗厉地喊叫。

(2)学唱第二声部。

第二声部中有两句是与第一声部一样的,所以我们只要重点学习这三句,当然还有第二段结尾中有很多Mifa之间的半音进行,也要多加练习,让学生仔细听辩,防止将fa音唱得过高。

(3)两声部的配合教师要合理分配好声部,要有意识地将水平较高的部分学生分配到第二声部中去,不可使学生误以为第二声部是不重要的。

在条件较好的班级中,第二声部可以相互交换,即每个学生既要会唱第一声部,也要会唱第二声部。

在两声部配合时,不要不提任何要求一遍遍地反复唱,而应耐心地多作分句的配合练习,如“尽情地唱吧小鸟”和“自由地飞翔吧小鸟”这两句就应作多次配合练习,第二结尾也应作多次配合练习,才能真正提高合唱的质量,达到教学的目标。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欣赏林中的鸟声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了解歌曲演唱的形式,并能为歌曲划分乐段,学习歌曲中少年儿童为祖国的绿化事业所作贡献。

教学重点:

欣赏乐曲教学难点:

根据音乐的重复与对比来区分乐曲段落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太阳出来了二、复习1、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上波音记号。

2、集体齐唱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三、小组展示:

各个小组以小鸟,请到这里来为素材,各自准备节目,并演出。

看谁演得好。

评比出小组优胜,并加以奖赏。

四、欣赏1、出现欣赏课题,跟教师琴声学唱音乐的主题旋律。

2、初听乐曲,请学生听主题音乐共出现了几次?

再听听用了什么乐器?

3、教师简介乐曲4、分段细听。

(1)欣赏第一乐段这段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唱了什么?

(2)欣赏第二乐段歌曲第二乐段是合唱,我们听这段表达了什么情绪?

(3)完整欣赏,完成听听想想5、完整复听全曲,讨论乐曲的情绪、速度与节奏6、再次复听全曲,随音乐做动作7、教师小结五、课堂小结从小爱护我们生长的环境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

欣赏百鸟朝凤教学目标:

1、听百鸟朝凤这首唢呐独奏曲,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

了解唢呐的构造.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唢呐、琴。

教学过程:

一、聆听百鸟朝凤引导学生思考。

(1)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2)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3)在什么地方看过?

在什么地方听过?

(4)唢呐演示。

二、.用心聆听、体验,表达听后的感受。

(1)情绪欢快热烈、生动而有趣。

(2)唢呐的特点:

音亮大、音色明亮而粗旷。

(3)民间节庆、婚丧喜事和戏曲场面。

三、让音乐调动学生的感受力,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揭示课题。

引导学生思考:

(1)鸟类的大王?

(2)“朝”意指什么?

(3)“百”是什么意思?

(4)还可以起其他名字吗?

1.动物中的大王是狮子,鸟中的大王是凤凰。

2.“朝”指朝拜之意3.“百”是虚指,表示多的意思。

4.千鸟朝凤、万鸟朝凤、众鸟朝凤等等。

5.哼唱主题音乐。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学生对主题音乐的感受。

四、分段聆听乐曲1.引导学生思考:

我仿佛听到,我仿佛看到。

2.鼓励学生用文字或者画画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

1.引子:

用语言叙述。

2.主题。

3.模拟各种鸟的叫声。

4.小组活动。

5、.小组汇报。

五、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进行二次创作。

小组活动、1.你知道多少鸟的名字?

2.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

六、小组叙述鸟的名字和怎样保护鸟类?

激发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和对环境的保护。

让学生和鸟交朋友。

教学后记:

经过尝试和探索,我觉得在课堂上应设景造境,让学生边听边做律动,多给学生表演的机会,这样既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表扬力,还能锻炼学生的胆量,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二单元绿水江南第一课时歌曲少先队员采茶歌教学内容:

少先队员采茶歌教学目标:

1、能用纯净、优美的声音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

2、能积极地参与小组的活动,以合作的方式创编几个舞蹈动作。

教学重、难点:

创编舞蹈动作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1、注意第一小节五度音程的音准。

要具有跳跃感。

2、注意第二小节圆滑线的唱法。

要唱得连贯、柔和,和跳跃的形成对比。

3、注意第三小节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4、第二乐段第一乐句可按顿音的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象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后一个乐句第三小节的八分休止符要唱得短而轻,并要做到声断气连,使歌声既分开又连贯,寄托着少先队员热爱茶山的情感。

6、唱时要注意乐句的分句,可引导学生划分乐句,做到正确地换气。

(二)欣赏有关采茶的音乐作品。

1、器乐合奏采茶扑蝶2、广西民歌采茶歌(三)创编采茶的舞蹈动作板书设计:

纯净、优美教学后记:

歌曲旋律欢快、明朗,学生学唱时积极性高,加上学习歌曲时,我把采茶的舞蹈动作加在歌曲学习中,让学生在欢快的舞蹈中体会少先队员采茶的心情及掌握好歌曲的节奏、情绪等。

歌曲表现少先队员热爱采茶的感情,学生唱的还好,就是前面的五度的跳跃,学生唱的不准。

可能是因为学生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以后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加强音准方面、节奏的唱法的训练。

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使用江南采茶文化来导入课题,帮助学生了解江南的音乐文化。

我需要不断地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在教学中不断的进步。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欣赏童声合唱西湖春晓2、了解与西湖相关的音乐和文化知识。

教学目标:

1、随音乐的节拍轻轻晃动身体。

2、感受合唱的声音效果。

3、了解赞美西湖的诗歌,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

教学重、难点:

感受合唱的声音效果。

教学过程:

(一)了解西湖的美景1、播放有关西湖的录象片,简要介绍有关西湖的传说。

2、有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西湖的文字、图片资料。

(二)欣赏歌曲西湖春晓1、第一遍:

听一听歌中唱了什么?

2、在歌曲的背景音乐中朗读歌词。

3、第二遍:

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感受八六拍音乐的韵律。

4、第四遍:

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

感受合唱的声音效果。

(三)补充欣赏描写西湖的古诗及为古诗谱写的歌曲。

1、朗读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2、朗读扬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四)板书设计: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课后小结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欣赏民乐合奏江南好教学目标:

1、感受民乐合奏江南好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2、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3、知识拓展,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

教学重、难点:

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教学过程:

一、导入1、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今天我们一起到江南去看一看。

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一问大家,你们对江南有什么了解?

2、师:

首先我们来看地图,谁能介绍一下江南的地理位置?

3、师:

你知道江南的历史么?

4、师:

大家还知道哪些关于江南的风情?

二、欣赏:

1、师:

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悠扬的笛声来到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感受一下音乐中描绘了江南怎样的景色?

a)初听江南好b)师:

听完这首乐曲,你想说些什么?

c)师:

刚才我们欣赏的乐曲是江南好。

这首乐曲,是根据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欢乐歌改编而成。

旋律明快流畅,不仅描写了江南优美的景色,更有江南人民的纯朴、豪放,他们载歌载舞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感受。

我们再次来欣赏乐曲江南好感受江南美景,请同学们思考乐曲分为几部分?

d)复听音乐(生:

乐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第二部分欢快)2、分段复听a)师:

同学们认真的感受第一部分音乐,说一说音乐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是什么民族乐器把我们带到了江南?

b)生:

潺潺的流水、幽静的小巷。

c)生:

悠扬的笛声把我们带到了风景如画的江南。

d)师:

为什么你认为有潺潺的水声、幽静的小巷?

e)生:

速度:

中速、稍慢。

情绪优美(教师进行评价)f师:

欣赏完美丽的江南景色,不同的美景又印入我们的眼帘。

g)生:

细听第二段(师:

下面这一段乐曲又表现了什么?

)h)生:

水中的鱼儿跃出水面、渔民在愉快的撒网捕鱼、人们划着小舟在水中采摘荷花、莲蓬(速度是快的、情绪是欢快的)i)师:

这一段音乐是如此的欢快。

书上用三种颜色的小船把他们分成了不同的三段,请同学们看一看三种颜色的小船出现了几次?

我们为它们排排顺序。

j)生:

做练习(教师进行巡视,并且进行指导。

)3、完整欣赏乐曲江南好师:

听完了乐曲我们已经知道这首乐曲是由民乐合奏的。

领奏乐器是竹笛,属于民族吹管乐器三、知识拓展师:

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已经知道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来赞美江南。

同学们能够说一说么?

1、咏江南课件展示诗词两首。

读一读:

组织学生一起朗读。

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送人游吴杜荀鹤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分析诗词内容:

写出了对江南的美好回忆,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

引出下一个环节:

2、看江南

(1)小桥流水人家看一看:

选择的照片是江南的桥,江南的民居,江南的小巷,江南的河流等,突出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生动场景,从每张照片反映的不同景象引导学生体会江南的美。

谈一谈:

对江南建筑的感受。

(2)苏州园林欣赏: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苏州园林历史之悠久,数量之多,造园艺术之高是首屈一指的。

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寻求反璞归真,悠闲养性的氛围,折射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山水花木,亭台楼榭,粉墙黛瓦,栗柱灰砖构成了苏州园林的基调。

说一说:

身边的园林景色。

3、唱江南听一听:

江南的曲调,江南风格的音乐。

4、舞江南演一演:

模仿舞蹈动作5、画江南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感受了江南的美景,其实还有许多我们没有了解到的知识内容,课后继续搜集有关江南的资料,使我们能够更多的感受江南。

(放乐曲江南好出教室。

6、板书设计:

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送人游吴杜荀鹤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7、课后小结: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五十六朵花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简单了解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

3、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歌圩”。

4、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用优美、委婉的歌声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歌中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优美、委婉。

教具准备:

光盘、歌片、录音机、卡片(节奏火车、歌圩)、视唱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放小螺号音乐,师生律动表演进教室,相互问好。

二、创设情境,了解故事,激发情趣三、学唱歌曲:

1、导入:

师:

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首动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唱一唱?

2、听录音范唱:

(出示歌片,放录音范唱)师:

我们一起听录音范唱,注意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师:

谁来说说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师:

你们说的都非常正确,这首歌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雷振邦,根据广西壮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的,刘三姐影片一上映,这首歌象插上了翅膀,立即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人们喜欢刘三姐,更喜欢她唱的这首歌。

3、再听,轻声随唱:

师:

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轻声随着唱一唱,注意观察:

与我们以往学的歌曲记谱有什么不同?

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

生:

以前一首歌中只有一个拍号,而这首歌中有两种拍号。

师:

你观察得非常仔细,(结合歌曲讲解)在这首歌曲中,四二拍与四三交替出现,叫作“变换拍子”。

生:

(齐说)变换拍子。

师:

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

生:

老师,这首歌中的“哎”特别长。

师:

很好,这首歌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字多音,旋律起伏,这也是难点之处。

4、难点解决:

(1、2、3、4、依次出示)师:

下面老师带领同学们乘上节奏火车进入“节奏城”,把这些难点一一解决了。

1)师:

这首歌中只有一小节3/4拍,按2/4的划拍方法,注意突出强拍。

师:

唱时注意附点的韵味。

2)师:

(出示卡片)歌中还有一处“哎”,老师也把它提出来,大家对照一下,有何不同?

生:

旋律一样,节奏变化。

师:

很好,大家划拍唱一唱。

师:

这一旋律在影片中多次出现,这首歌曲算是一首主题歌。

3)师:

歌中还有一处易混淆,(出示卡片)老师也把它提炼出来了。

师:

结束处的“弯又多”前面加上“罗”在歌曲中是弱起,我们来视唱一下。

5、随录音完整演唱歌曲:

(放录音)师:

现在我们随录音来演唱这首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

生:

随录音演唱歌曲。

6、视唱曲谱:

1)划拍视唱。

注意变换拍子略突出强拍。

2)随教师的伴奏视唱。

(一人指谱)7、唱词,歌曲处理:

1)教师弹琴,学生演唱。

2)歌词分析:

师:

现在我们来看歌词:

前两句可看出:

老百姓爱唱山歌随口就唱,漫山遍野有唱就有对的,“歌海”嘛。

后两句:

山歌都是从老百姓心底流淌出来的,多得象春江水数不清。

“滩险”实际是暗喻,比喻当时的恶霸势力,江水遇到礁石总会流淌过去,在这里指刘三姐与众乡亲一定能战胜恶霸势力,这两句应自豪地演唱。

明白了吗?

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

现在你们把自己当成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再来演唱一遍歌曲。

9、设计演唱形式:

五、课堂小结师: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学唱了优美的歌曲生:

唱山歌。

师:

还简单了解了壮族风俗歌会生:

“歌圩”。

师: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民歌很多。

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壮族民歌海洋中的几滴水,希望同学们今后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民歌,学唱我们的民歌,让它代代相传下去!

最后,我们以优美的歌声演唱唱山歌结束本课。

生:

随教师钢琴伴奏有感情地演唱(领唱与齐唱)。

板书设计:

中速、优美地、婉转地、委婉动听地、甜美柔和地。

课后小结:

教学后记:

能基本正确而流畅的演唱本歌曲。

知道了解关于刘三姐的传说故事。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欣赏侗族大歌小山羊2、欣赏琵琶独奏曲天山之春教学目标:

1、知道小山羊是侗族民歌,天山之春的旋律取材于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并感受其风格。

2、熟悉两个作品的旋律,并能随音乐哼唱。

3、知道中国民族乐器琵琶,并能听辩其音色。

教学重、难点:

熟悉两个作品的旋律,并能随音乐哼唱。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小山羊的听赏。

2、初听作品,组织简短的讨论。

3、第二次听赏作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歌曲第一部分的旋律,聆听第二部分两个声部的变化。

4、组织学生分别哼唱小山羊两个声部的曲谱后,再播放范唱,让学生随录音哼唱。

5、组织学生简短讨论。

6、巧设“话题”,转移欣赏内容。

7、板书曲名及简谱后,播放录音天山之春8、组织简短讨论。

引导学生就“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这个话题9、再次欣赏天山之春。

为加强学生随音乐轻声哼唱旋律或模仿琵琶演奏进行听赏。

10、板书设计:

曲名及简谱11、课后小结教学后记:

感受侗族及维吾尔族民间音乐的风格。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

2、即兴创编。

教学目标:

1、能基本正确而流畅地演唱久不唱歌忘记歌,并知道该作品是贵州布依族民歌。

2、能体会歌词中衬词对情趣表现的作用,并能以风趣的演唱进行表现。

3、主动参与创编实践,并能作出简单的填词创编或欣赏别人作出的有价值的创编。

教学重、难点:

1、简单的填词。

2、欣赏别人作出的有价值的创编。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出示大歌篇,聆听歌曲范唱。

3、组织简单的讨论。

4、介绍久不唱歌忘记歌的相关背景与布依族人文风情。

5、引导学生关注录音范唱后,听取学生的评述。

6、指导学生练习衬词的朗读和演唱。

7、完整演唱及多种形式的练唱。

8、引导学生按曲调即兴填词。

9、个人表现与小组合作表现。

10、学生公认的好的填词给予表扬,通过板书,组织全体演唱。

11、板书设计:

久不唱歌忘记歌乐观风趣12、课后小结教学后记:

会唱本歌曲。

体会到歌词中衬词对情趣的表现作用第四单元学戏曲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走进京剧大世界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教学重、难点:

模仿京剧的唱念做打教学过程:

一、随京剧武场音乐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1、师:

刚才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一种戏曲的音乐声?

生:

京剧。

2、师:

对了。

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

我想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有关京剧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京剧。

3、学生回答京剧的有关知识,当学生回答到相关的主题时教师马上加以详细的说明介绍。

例如:

讲到动作时,教师抓住机会介绍京剧动作中的虚拟性,并请学生一起模仿喝酒、开门、关门、骑马、摇船等;讲到服装时,媒体出示头饰、靴子、服饰等图片;讲到脸谱时,媒体出示脸谱的同时,教师讲解脸谱所代表的人物个性;讲到票友时,教师说说慈禧太后作为票友,专门为看戏而搭的7米高的戏台。

三、京剧的形成。

1、师总结:

刚才大家讲到了非常多的内容,使我们对京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谁能说说“京剧”中的“京”代表什么意思?

生答:

“京”代表京剧在北京形成。

2、师:

但是京剧的真正源头却是安徽,让我们来看看京剧是怎样形成的,(媒体出示图片或文字,教师口头讲解)四、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

五、介绍四大功夫,即京剧的表演形式。

1、师讲解。

师:

京剧不仅在角色上内容丰富多彩,并且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四大功夫,那就是唱、念、做、打(媒体出示。

)你们谁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1、请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唱:

演唱念:

念白,具有音乐性,象唱歌。

做:

只表演,不出声,有节奏性,象舞蹈。

打:

打斗时的表演动作。

2、欣赏华容道片段,请生分辨四大功夫。

3、师: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很精彩的故事华容道,在这个片段里就包括了这四大功夫,我们一边来欣赏演员的精彩演出,一边分辨这四大功夫,(简单介绍华容道)。

生观看录象,并请生做票友,在精彩的地方鼓掌、喝彩。

教师做适当的旁白介绍。

5、请生学一学打斗的动作,形式多样的参与。

师:

在这场戏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打斗表演,人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的精彩表演,都是在台下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我们虽然不能做到那么专业,但是我们班里也一定有许多这方面的好手,我们请大家都来露一手如何?

1)请一生出来,并用京剧的旁白邀请另一位同学,其他的学生还是做票友,营造气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