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76066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分析报告.docx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分析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分析报告.docx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3月

 

一、行业概况6

1、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6

2、生态环境建设行业所涉及的领域6

3、生态修复与园林绿化各自的特点7

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7

1、行业监管体制和主管部门7

2、行业发展政策和法律法规8

(1)生态修复领域8

(2)园林绿化领域8

(3)行业资质管理8

3、行业资质管理9

三、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发展情况及竞争格局9

1、生态修复领域9

(1)生态修复领域的发展情况及现状9

(2)生态修复领域的竞争状况10

2、园林绿化领域10

(1)园林绿化领域的发展情况及现状10

(2)园林绿化领域的竞争状况12

四、行业特征13

1、行业竞争集中度较低13

2、资金密集型13

3、周期性14

4、季节性15

5、区域性15

(1)生态修复领域15

(2)园林绿化领域16

五、生态环境建设行业的发展趋势17

1、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推动生态修复领域发展17

2、城镇化带动园林绿化领域市场增长18

3、园林绿化企业的一体化经营趋势19

4、园林绿化领域集中度逐步提升20

5、节约型生态园林是园林绿化领域的发展方向20

六、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21

1、专业技术能力21

2、资金实力22

3、行业经验22

4、业务资质23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23

1、有利因素23

(1)国家政策的支持23

(2)经济持续增长24

(3)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24

(4)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25

2、不利因素25

(1)行业标准体系不完善25

(2)融资能力差,资金不足26

(3)专业人才匮乏26

八、生态环境建设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系27

九、行业主要企业简况27

1、东方园林27

2、蒙草抗旱28

3、铁汉生态29

4、岭南园林30

5、棕榈园林31

6、北方园林32

 

一、行业概况

1、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

生态环境建设是指利用物理和生物工程等方法对人类生存的环境进行修复建设,以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水体、大气、陆地领域等生态环境建设。

本招股说明书所述生态环境建设仅指陆地生态环境建设。

2、生态环境建设行业所涉及的领域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公司所处的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属于“E建筑业”,按施工对象、施工技术及施工目的不同可以分为生态修复和园林绿化两大领域,具体如下图所示: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所涉及的领域随着行业发展不断丰富。

早期的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是市政园林绿化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深入,房地产行业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地产景观建设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逐步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另一重要领域。

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日趋严重的环境破坏,近年来我国政府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修复破损的生态环境,使得生态修复成为了生态环境建设行业的又一个新兴领域。

3、生态修复与园林绿化各自的特点

生态修复是指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综合工程措施和技术,对不同程度的功能缺失区(如盐碱地、荒山和棕地等)进行修复和恢复,以达到功能区功能和景观的恢复和提升,实现植被恢复、重建和水土保持的目标,最终达到人、景观与自然三者的和谐;园林绿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的过程。

生态修复及园林绿化同属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范畴,其各自的特点对比如下:

生态修复的主要目的是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工程完工后逐步减少后期养护;园林绿化的主要目的是美化环境,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工程完工后需要良好的后期养护。

生态修复工程的立地环境较差(如盐碱地表、沙化地表、工程创伤地表、岩石立面等),施工条件严峻,多数不适合植物正常生长存活,施工中需采用特殊的施工工艺(如土壤原位淋洗滤液收集法、先锋地被植物喷播法、水肥根部定向供应法、土壤强行通气法等)对施工场所环境进行修复,同时采用抗性强、自稳性高的乡土先锋植物,并利用各种措施促进场地的植被群落的恢复和稳定(如植物生长激素调节、植物根系复壮等),最终集成为生态修复的各种特殊工法才能起到生态修复的效果;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地点主要在城市内,与居民生活区域相融,施工条件相比生态修复工程优越,施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主要采用传统苗木种植技术。

总体而言,生态修复工程对企业的研发能力、技术水平及施工工艺要求较高。

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监管体制和主管部门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属于综合性行业,涉及的业务领域众多,受住建部、环保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林业局等部门管理,其中住建部对生态环境建设行业进行资质管理。

目前我国尚未有全国性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协会。

2、行业发展政策和法律法规

(1)生态修复领域

(2)园林绿化领域

(3)行业资质管理

3、行业资质管理

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绿化条例》明确指出,城市绿化工程的施工,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应当委托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设计单位承担。

随后颁布的《城市园林绿化企业一级资质申报管理工作规程》、《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和《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分别对城市绿化企业和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企业的资质核准申请、经营范围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管理共分壹级、贰级、叁级、叁级以下四个等级,园林设计企业资质管理分甲级、乙级。

三、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发展情况及竞争格局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所涉及的生态修复领域和园林绿化领域的发展情况、现状及竞争格局不尽相同,具体情况如下:

1、生态修复领域

(1)生态修复领域的发展情况及现状

生态修复是生态环境建设行业新兴的细分领域,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生态领域存在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地退化、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灾害频发、海洋自然岸线减少、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各类气象灾害增多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295万平方公里,年均土壤侵蚀量高达45亿吨;全国沙化土地面积173万平方公里,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12万平方公里;草原超载过牧情况严重,可利用天然草原90%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

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因此,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综合治理措施,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

“十三五”规划的十个任务目标中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并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首度写入五年规划。

但是从行业层面来看,目前我国对生态修复技术的研发相对不足,行业内的企业数量较少、企业规模较小,大多数企业的业务范围集中在对技术要求不高的平面及土质坡面工程上,对技术要求较高的生态修复(如岩石坡面)工程上涉足很少。

(2)生态修复领域的竞争状况

企业在生态修复领域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工法及工艺、抗性苗木的研发与培育、跨地域复杂环境的施工经验等方面。

目前,大多数公司只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极少数公司具备生态修复领域全面的竞争优势。

整体来看,生态修复领域的竞争程度不高。

2、园林绿化领域

(1)园林绿化领域的发展情况及现状

我国园林绿化领域可分为市政园林绿化和地产景观绿化两大类,市政园林绿化的项目来源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地产景观绿化的项目来源于房地产相关企业。

从行业整体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园林绿化领域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政府生态环境意识、公众生态环境要求等因素息息相关。

1992年,为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国务院颁布了《城市绿化条例》,我国园林绿化领域正式步入法制化的轨道,为其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法律支持。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充分阐述了城市绿化的重要意义,并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步伐”。

此后,我国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并提出开展园林城市的建设,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近几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环境的绿化、美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例如人们更加关注园林绿化的艺术效果、人文内涵和生态效益等方面;同时,随着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概念深入人心,我国各级政府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近几年,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投资总额保持较高水平,具体情况如下:

最近几年,我国城市绿地面积稳步增长,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国城市绿地面积达24272万公顷,城市公园绿地(含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5474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264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7%。

(2)园林绿化领域的竞争状况

根据住建部统计,目前我国园林企业数量总计已超过16,000家,共有园林规划设计院和设计公司超过1,200家。

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园林绿化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行业内的企业数量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较为激烈。

目前,行业内尚未出现能够主导国内市场格局的大型企业,但在各区域市场内,已经出现了一些地区性行业领先企业,市场占有率较高,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四、行业特征

1、行业竞争集中度较低

目前,我国生态修复领域正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内大多数公司只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极少数公司具备生态修复领域全面的竞争优势。

整体来看,生态修复领域的竞争程度不高。

与此同时,我国园林绿化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且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导致行业内的企业数量众多,竞争较为激烈,行业集中度较低。

根据住建部统计,目前我国园林企业数量总计已超过16,000家,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企业壹级资质的企业近1,000家,具有风景园林工程设计甲级资质的企业超过200家。

未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园林绿化领域新一轮的资产整合将会出现,部分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扩大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将逐步提升。

2、资金密集型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的核心业务为工程施工,其特点决定了本行业资金密集型的特征,该特征主要体现在各业务环节中,如生态修复业务的单项要素修复、主体工程施工、养护管理等环节,园林绿化业务的投标、原材料采购、设备租赁、工程施工、绿化养护等环节,均需占用大量的营运资金。

此外,行业内企业与下游客户(尤其是市政客户)的结算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也导致生态环境建设企业在工程施工和绿化养护环节中占用了大量营运资金。

资金实力已成为生态环境建设企业扩大业务规模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3、周期性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内各个领域的发展均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但具体到某个领域,其与经济周期的密切程度又不尽相同。

生态修复领域与经济周期相关,但其波动程度相对较弱。

经济快速发展对于能源和资源的需求急剧上升,同时导致生态承载压力过大,生态环境恶化,急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生态修复资金的投入。

相反,当经济发展趋于平缓时,生态修复领域的投入将有所下降,但是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已经形成,生态修复领域的投入下降幅度相对较小。

园林绿化领域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关行业经济调控的影响较为明显,故呈现出较强的周期性。

对于市政园林绿化项目,在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时,各地政府会加大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投资,行业的市场容量将会得到一定的扩大;相反,在经济发展放缓时,各地政府迫于财政压力将会缩减园林绿化建设投资,行业需求将会下降。

对于地产景观绿化项目,该类项目的市场情况与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较为紧密。

当房地产行业受宏观调控而处于下滑周期时,作为房地产项目配套的地产景观绿化工程的需求将随之减少;相反,当房地产行业处于上升期时,项目需求将随之增长。

4、季节性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所涉及的苗木种植、绿化养护和工程施工等业务因涉及生物资产和户外施工等因素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大。

对于苗木种植和绿化养护业务,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常年适合植物生长,受季节影响较小;而北方地区,考虑苗木成活率、成本等因素后适宜苗木种植的季节比较集中,大致在每年的3~5月和10~12月,季节性因素较强。

对于工程施工业务,我国南方地区施工时仅需考虑洪涝、冰冻等极端气候的影响,季节性不明显;而北方地区,因一年四季分明,工程施工不但要考虑苗木种植的季节性外,还需考虑单项修复、铺装、基础结构受到气温、雨水等因素的影响,可施工的时间较南方地区短。

5、区域性

(1)生态修复领域

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区在自然和历史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呈现水土流失、植被覆盖度低和生态承载力下降等问题,生态修复工程多以修复沙化土壤、荒山、内陆盐碱地等原生困难地为主;东部沿海地区基础建设投资规模较大,经济相对发达,高度工业化造成的棕地较多,同时还存在原生的滨海盐碱地等情况,生态修复工程覆盖受污次生困难地和原生困难地的生态修复。

综上所述,生态修复领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2)园林绿化领域

我国园林绿化领域的区域性较为明显,主要与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园林绿化企业分布相关。

目前,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华东地区在城市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指标上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截至2013年底,我国各地区绿化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截至2013年底,我国华东、华南地区的城市绿地面积和公园绿地面积远高于其他地区,西北地区的绿地面积最低;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各个省市的园林绿化情况差异较大。

截至2013年底,就各个省市而言,广东省的城市绿地面积和公园绿地分别为4120万公顷和789万公顷,远高于其他省市,北京和江西省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为4710%和4510%,也明显高于其他省市;在园林绿化企业方面,华东和华南地区拥有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园林绿化企业。

根据中国花卉园艺与园林绿化行业协会、中国林业出版社、

中国风景园林网和世界园林杂志社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经营状况调查报告(2012-2013)》,中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综合竞争力前十名中,华东和华南地区的企业共计有九家。

综上,我国华东、华南以外的其他区域的绿化水平相对较低,市场空间较大。

五、生态环境建设行业的发展趋势

1、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推动生态修复领域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的时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了巨大的压力,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

根据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295万平方公里,年均土壤侵蚀量高达45亿吨;全国沙化土地面积173万平方公里,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12万平方公里;草原超载过牧情况严重,可利用天然草原90%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

因此,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急需进一步加强。

近些年,尽管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遏制。

为此,我国政府提出了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目标,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了政策保障,也为生态修复领域的发展趋势提供了良好机遇,具体目标如下:

2、城镇化带动园林绿化领域市场增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深化,我国园林绿化领域市场发展迅速。

2009~2013年,我国建成区面积从38107万公顷增至47855万公顷,城镇化率指标从4834%上升至5373%,逐年提高。

同期,我国城市绿地面积从19932万公顷增至24272万公顷,年均增长率达544%;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从4016万公顷增至5474万公顷,年均增长率达90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1066平方米/人增至1264平方米/人。

最近几年,我国城镇化与园林绿化领域发展的具体情况如下:

截至2013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了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未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提升,我国园林绿化领域的市场空间将会进一步扩大。

3、园林绿化企业的一体化经营趋势

园林绿化企业的一体化经营,是指企业整合上中下游资源,拥有苗木种植、景观设计、工程施工和绿化养护四项业务,从而形成完整的业务链条,并具备为客户提供一体化园林绿化服务的能力。

目前,我国园林绿化领域的集中度较低,并以中小企业为主,受限于专业人才、施工技术、资金、业务规模等多种因素,大多数企业仅具备开展某一项业务的能力。

因园林绿化领域的各个业务之间具有较强的联动性、互补性和协同性,业务链条的不完整不利于企业控制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不利于提高业务能力和企业竞争力,从而导致企业无法健康、良性的持续发展。

因此,园林绿化企业的一体化经营必将成为行业的大趋势,目前行业内一些优势企业已经具备了一体化经营的能力。

4、园林绿化领域集中度逐步提升

受经济发展及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影响,我国园林绿化领域的发展较为迅速,目前,全国从事园林绿化相关业务的企业已超过16,000家,园林规划设计院或设计公司超过1,200家。

近年来,随着行业整体规模的扩大,行业竞争越发激烈,园林绿化项目的标准、规模也逐步提升。

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将凭借其完整的业务链、跨区域经营能力、大型项目施工能力等优势,逐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一些拥有资金优势的园林绿化企业还将通过资产整合等方式,继续扩大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升。

5、节约型生态园林是园林绿化领域的发展方向

节约型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和“节水、节能、节耗”理念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该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构成群落,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

同时,在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可购买性资源,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

目前,传统的园林绿化所追求的是视觉上的美观和一定的休养、娱乐功能,而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恢复与项目施工环节的降耗增效关注甚少。

节约型生态园林是园林绿化行业更高层次的体现,不但具有观赏性、艺术性、可持续性,更具备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可为人们提供具有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节约型生态园林将会是未来园林绿化领域的发展方向。

六、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1、专业技术能力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工法及工艺等专业技术能力上。

生态修复的目的是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集成植物选培、基质配置、工程施工等专业技术,涉及生态学、植物学、农学、岩体工程力学、环境学、园林学、建筑工程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对行业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较高。

近几年,人们对于园林绿化的关注点逐渐从绿化功能向艺术效果、人文内涵和生态效益等方面转移,这种发展趋势对于园林绿化企业的专业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企业的专业技术能力是在长期的研发和工程作业中积累下来,短期内无法取得。

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是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2、资金实力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具有资金密集型特点,行业内企业所能承接项目的规模与其自身的资金规模密切相关。

在实际经营中,行业内企业从项目投标、工程施工到结算后的质量保证,均需占用大量的营运资金。

另一方面,随着企业业务规模的提升,单个项目中标的金额也呈现放大的趋势,这将进一步加大企业的资金压力。

所以,资金实力直接影响行业内企业业务的开展,是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3、行业经验

行业内企业核心的工法及工艺的获得除了依靠相关的业务培训外,更多的是来源于施工项目经验的积累。

就目前而言,过往的项目经验、项目成果已成为大部分项目发包方在招投标时考核投标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在园林绿化领域,各个地区之间的土壤、水分、气温、光照等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有的地区还受明显的季节因素影响,所以不同地区的适栽植物、栽种方式、栽种最佳时间等各不相同。

在生态修复领域,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还需要考虑不同的立地条件(如盐碱地表、沙化地表、工程创伤地表、岩石立面等)所需的施工技术、抗性植物的选择等。

总体而言,影响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成败的因素众多,企业需要在长期的项目建设中不断学习和总结。

所以,行业经验已成为进入本行业的一个主要障碍之一。

4、业务资质

目前,我国对园林绿化领域的企业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相关主管部门根据园林绿化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业绩、技术条件、人员构成、管理水平等因素核定企业资质等级并颁发资质证书,且对不同资质等级企业的经营范围、可承揽的项目规模进行了明确的划分。

因此,业务资质成为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的支持

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是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健康发展的前提。

1992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绿化条例》是园林绿化领域步入法制轨道的起点,此后,相关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陆续出台配套的产业政策,促进了该领域的健康、稳定发展。

近年来,随着生态修复的兴起,我国政府显示出对本领域发展的高度重视,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陆续出台引导了生态修复领域的快速发展。

受益于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2)经济持续增长

生态环境建设行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生态环境建设行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客观需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40,90281亿元增长至568,84521亿元,具体情况如下:

未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生态环境建设行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2009~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从4834%上升至5373%,年均增长135个百分点,增长速度较快,但与发达国家和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成区面积将会继续扩大,随之增加的公园、道路、地产等项目将直接带动园林绿化领域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一些城市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还处于较低水平,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也是园林绿化领域发展的另一个增长点。

(4)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

近些年,环境破坏严重与我国经济发展良好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我国政府及居民对于环境保护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行业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

2、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