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必修2第1课 《荷塘月色》导学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80466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案必修2第1课 《荷塘月色》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导学案必修2第1课 《荷塘月色》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导学案必修2第1课 《荷塘月色》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导学案必修2第1课 《荷塘月色》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导学案必修2第1课 《荷塘月色》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导学案必修2第1课 《荷塘月色》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导学案必修2第1课 《荷塘月色》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导学案必修2第1课 《荷塘月色》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导学案必修2第1课 《荷塘月色》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导学案必修2第1课 《荷塘月色》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学案必修2第1课 《荷塘月色》导学案.docx

《导学案必修2第1课 《荷塘月色》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必修2第1课 《荷塘月色》导学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导学案必修2第1课 《荷塘月色》导学案.docx

导学案必修2第1课《荷塘月色》导学案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二)

内容:

《必修2》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

一、学习目标:

1.理清全文结构,了解直接抒情语句的内涵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2.学习文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比喻新鲜贴切的表达效果和移觉(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从而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3.欣赏文章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学习情景交融的技巧,掌握“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艺术特色。

难点: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正确认识、评价作品中的“我”。

三、知识链接:

1.解文题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早期的散文作品之一。

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

标题“荷塘月色”是一个互相修饰的联合短语,意思即“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

这不仅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点出了重要内容的写作顺序,即先写“月色下的荷塘”,后写“荷塘上的月色”,可见作者的艺术匠心。

2.识作者

1.学业早有成。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

1916年考入北大。

1919年出版处女诗集《睡吧,小小的人》,1920年于北大哲学系毕业。

2.散文之大家。

朱自清是五四运动以来重要的学者兼作家,他的诗并传新旧两体,但家喻户晓,享誉始终不衰的,却是他的散文。

近一个世纪以来,《背影》《荷塘月色》等散文已经成为中学语文课本的必选之作,朱自清三字,已经成为白话散文的代名词了。

王灏先生在其发表的《风格之诞生与生命的承诺》一文中,更述称朱自清的散文“清灵澹远”。

朱自清真称得上是新文学的散文大师。

3.气节照人寰。

1948年6月,为了抗议美国的扶日政策,北京的著名教授联名拒绝领取美援面粉。

当时朱自清害了严重的胃病,由于物价飞涨,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连全家12口人的生活都维持不了,根本无钱治病。

负责联系签名的吴晗见朱自清太贫困了,不忍心让朱自清签名。

但朱自清看了一眼签名单,便用颤抖的手在宣言上一丝不苟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严正地说:

“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

”毛泽东曾就这件事高度评价朱自清: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3.知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

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他从斗争的“十字街头”消失,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了。

他说:

“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

”(《哪里走》)但他毕竟是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现实的黑暗,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

在《一封信》中,他写道:

“这几天……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

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4.晓常识

情景交融指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文学理论上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

王国维说:

“文学中有二元质焉:

曰景,曰情。

”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

四、学习导引

1.请查阅资料,解释什么叫“博喻”,并总结比喻的种类。

 

2.什么是通感?

作者在文中是怎样运用这一修辞手法的?

 

3.在散文创作中,有“文眼”一说。

所谓“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

请你找出本文的“文眼”,并说说理由。

 

4.《荷塘月色》一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五、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幽僻(   ) ②羞涩(   ) ③水藻(   )  ④蓊郁(   )

⑤纤腰(   )⑥煤屑(   )⑦鹢首(   )⑧梵婀玲(   )

2.为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3.辨析下面的几组近义词。

(1)幽僻·幽静

幽僻:

指环境幽美偏远,重在强调地方偏僻。

幽静:

指环境幽雅寂静,重点强调没有声响,非常安静。

辨析:

①这是一条    的林间小路。

 

②树影婆娑,夜色分外    。

 

(2)渺茫·苍茫

渺茫:

相隔遥远或久远,模糊不清,可以形容抽象的事物。

苍茫:

空阔辽远,没有边际,往往用于形容具体的事物。

辨析:

①在辽阔而    的历史天空中,大小事件的堆积沉淀如一团团翻滚的云朵,浓密繁杂,令人目不暇接。

 

②受阿里此举的影响,之前在微信生态中做淘宝营销的公司,前景    ,下一步发展还有待观望。

 

(3)袅袅·袅娜

袅袅:

有随风摆动的意思。

袅娜:

不一定指随风摆动着的。

“袅袅”使用范围较广,可以形容杨柳、衣带、烟气、声音等;“袅娜”使用范围较窄,只形容草木柔软细长和女子姿态优美。

辨析:

①她长得    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

 

②在现代社区中,“用柴火做饭”已难寻踪迹,可是天通苑三区却有一户人家在院里烧火做饭,一时间楼下炊烟    。

 

4.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1)丰姿:

 

(2)一例:

 

(3)脉脉:

 

(4)田田:

 

(5)蓊蓊郁郁:

 

(6)没精打采:

 

六、课内研讨

1.阅读下列文中直接抒情的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1)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2)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2.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月色的?

请结合相关段落进行分析。

 

3.试品味“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两句的语言美。

 

4.文中运用了许多叠音词,试以文中的叠音词为例,揣摩其意蕴和表达效果。

 

5.这篇文章的情与景是怎样交融渗透在一起的?

 

6.月下荷塘的美景令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这份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现实,文章似乎可以收尾了。

为什么还要写古人采莲的情景和《西洲曲》里的句子?

 

7.本文多层次地运用了映衬的手法,你能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吗?

 

8.《荷塘月色》的主题历来有多种理解,你认为其主旨应该是什么呢?

请谈谈你自己的观点,并简要分析。

七、思维导图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二)

内容:

《必修2》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参考答案

学习导引

1.博喻:

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又叫连比。

比喻的种类:

由于本体、喻体、比喻词的情况不同,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

2.“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

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常常与比喻、夸张等辞格连用,作者在文中把荷香比作“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显得真切,新奇。

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展开更加深远的想象和联想。

3.“文眼”为首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句话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后三句紧接着由此自然地破题,点出“荷塘”与“月色”。

作者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

这个“文眼”安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4.《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

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

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路历程的需要。

他知道,作为社会的人,是无论如何摆脱不了现实的骚扰的,宁静也好,超脱也好,都只能是短暂的。

所以,作者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静最终还得回到喧闹中去。

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使《荷塘月色》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

基础知识

1.①pì ②sè ③zǎo ④wěng ⑤xiān ⑥xiè ⑦yì ⑧fàn

2.凫水/袅娜/枭雄 倩影/靖乱/靓妆 桂櫂/擢拔/洗濯

3.

(1)①幽僻 ②幽静 

(2)①苍茫 ②渺茫 (3)①袅娜

②袅袅

4.

(1)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

也写作“风姿”。

(2)一概,一律。

(3)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在文中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

(4)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

古乐府《江南曲》中有“莲叶何田田”之句。

(5)树木茂盛的样子。

(6)采:

精神。

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课内研讨

1.

(1)作者虽然置身于热闹的氛围中,内心却依然是孤独的,还夹杂着淡淡的哀愁,这说明了作者试图超脱现实却摆脱不了愁绪,感到无奈的心理。

(2)作者触景生情,自然牵出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的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2.从总体上看,文章先写荷塘,次写月色,再环顾四周,层次分明。

分开来看,对荷塘的描写,依次写了荷叶、荷花、荷香和荷波。

这荷叶是田田的,像舞女的裙一样动人;这荷花是白色的,呈现出各种情态,像明珠、星星一样迷人;这荷香是缕缕的清香,像渺茫的歌声一样诱人;这荷波是荷叶的颤动所致,似乎使宁静荷塘有了一丝动感和细微的声响;而叶下的流水,也像是脉脉含情的。

本文对月色的描写则从正、侧两面来展现。

月光本如流水一样明一样亮,但是因为荷塘里浮起薄薄的青雾,便有了几分朦胧。

正面描写过后运用侧面描写,以荷叶上灌木丛的参差斑驳的黑影和杨柳弯弯的稀疏的倩影来衬托月色,又增加了荷塘的诗情画意。

这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荷叶,星星点点的荷花,缕缕的荷香,脉脉的流水,淡淡的月色,以及那荷塘四周远近高低的树,树梢上隐隐约约的远山,构成了一幅宁谧清幽、似隔绝尘俗的美妙图画。

3.这两句都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

第一句由嗅觉转向听觉。

“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柔缥缈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跳跃。

但“渺茫的歌声”不是单纯的陈述说明,“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加深了意境的内涵,烘托出了环境的幽雅与宁静。

第二句由视觉转向听觉。

光与影的分布本是宁静的,但此处用“名曲”来形容,将光与影巧妙地转化成了活泼的、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将景物写活了。

提到梵婀玲,则会令读者联想到《小夜曲》之类的名曲。

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悠扬给人的感受相通,两相烘托,艺术效果倍增。

4.叠音词能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

如以“曲曲折折”来形容荷塘的广度;以“亭亭”来描绘荷叶的高洁纯美,同时赋予它动感;用“田田”来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来表示它的深度;以“缕缕”来形容飘散的荷香,朦胧迷离,淡雅芬芳。

又如“蓊蓊郁郁”不但说明树木之多,而且渲染了夜色浓重的气氛;“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极写了荷塘四面树木之茂密。

这些多样形态的叠音词极富艺术表现力,且有很强的音韵感。

同时这些叠音词又是作者心境的反映,是由作者的情绪决定的。

荷塘的景色是静谧幽雅的,作者的情绪是“淡淡的”。

这些词的运用恰是作者追求刹那间的安宁与恬然的表现,曲折地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5.作者在开头提及心里“颇不宁静”,但在第3段已说明,“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这其实已为下文抒情定下了基调。

暂得片刻自由的作者,心中充满放松感,立刻就沉浸在了荷塘月色中。

正是因为心绪宁静,所以作者用心感受着这片脱离了人世的仙界。

一是因为独处,一是因为自然,两者结合在一起,就造成了作者眼中心中独一无二的荷塘。

作者怀着自由和轻松的心情,看到荷塘、荷叶、荷花、荷波、流水,它们无一不美,无一不深情款款。

荷花有着美人的身姿,在微风中散发着幽幽清香,在微风中颤动,此情此景,如何不让人陶醉。

作者对荷塘的描写之细腻,对荷叶、荷花等的体察之深切,尤其是对荷香的感受和描摹,足可见出作者此时的心情之幽静,而且充满了文人笔下的诗情画意,读者自然也为这样的一种画境所感化,如同身在其中了。

6.从全文看,这是作者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

作者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顺理成章。

游荷塘没有使作者真正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六朝时少男少女采莲的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可是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历史只能回忆而已。

《西洲曲》描写一个青年女子为了排遣相思之苦而“出门采红莲”,“莲子”谐音双关为“怜子”,即“爱你”之意。

与《采莲赋》《西洲曲》中所写的荷塘相比,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少了温柔妩媚的江南少女,少了自由欢快的采莲生活,少了缠绵曲折的爱情故事,显得孤独,沉闷。

所以,面对南朝荷塘的自由、闲适,热闹、风流,作者感到“可惜”和遗憾,因而“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两处文字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曲折地反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苦闷心情。

7.

(1)远近映衬。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远近映衬,将月光下田田的荷叶、含苞待放的荷花写得朦胧而宁静,给人以幽雅之感。

(2)正反映衬。

文中写荷塘月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此句写了荷叶、荷花的安谧、恬静,勾勒出迷人的梦一般的幻景,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

接着作者又写道: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这是写树影明暗交替,错落有致,反衬出月光的轻盈荡漾。

另外,“没精打采”的灯光也映衬出月色的明亮。

(3)动静映衬。

荷塘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此处着力刻画环境的宁静,创造了缥缈朦胧、轻淡幽美的醉人意境,接着写蝉声和蛙声,动静结合,道出了作者摆脱不了的绵绵愁思。

(4)人景映衬。

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表达了作者内心苦闷之情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情绪,而这种“不宁静”的心情同荷塘月色这一“静美”的环境相反相成,从而使缥缈朦胧的景色与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融为一体。

8.观点一:

不满现实,向往光明。

文章以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为线索,委婉细腻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恬静朦胧,抒发了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光明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里彷徨苦闷的心情。

观点二:

《荷塘月色》固然表现了朱自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流露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主要还是表现自己“众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高和超脱的思想感情。

时值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作者能够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固然表现了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难道又能少了那种在如此环境下还能超脱的自得之意吗?

这种自得之意又有几分能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之情”呢?

写作《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虽然表达了自己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发泄了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反抗,但更主要的是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清高和圣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