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崛起历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83166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6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的崛起历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美国的崛起历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美国的崛起历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美国的崛起历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美国的崛起历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美国的崛起历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美国的崛起历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美国的崛起历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美国的崛起历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美国的崛起历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美国的崛起历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美国的崛起历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美国的崛起历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美国的崛起历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美国的崛起历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美国的崛起历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美国的崛起历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美国的崛起历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美国的崛起历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美国的崛起历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国的崛起历程.docx

《美国的崛起历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的崛起历程.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美国的崛起历程.docx

美国的崛起历程

美国的崛起历程(2007年5月12日讲演文字稿全文)

美国的崛起历程(讲演文字稿全文)

(2007年5月12日14:

00-16:

00,国家图书馆学术报告厅)

 

黄安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2007年5月13日

 

(按:

在国家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可以容纳100多人的东207室坐得满满的,还有一些读者在二个小时的讲演中始终站着听讲,这使我深受感动。

讲演结束后,有近20人围着讲坛,发表各自的心得和见解,并讨论怎样看待美国的问题,这说明,美国的崛起和崛起后美国的发展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共鸣和关注。

现在应读者要求发表美国的崛起历程讲演文字稿全文,需要说明的是在讲演中即兴发挥的内容并未包括在内,录像内容需要通过国家图书馆“文津读书沙龙”联系。

******************************************************

 

讲座要点:

·美国崛起的界定:

区别崛起为大国和崛起后发展为超级大国

·美国崛起历程的特点

#年轻快速、实力最强、富有活力的大国

#外来移民持续不断的国家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典型国家

#商品经济和垄断资本充分发展的国家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典型国家

#对外开放和社会机制不断调整的国家

·美国崛起的独特条件

   #美国没有经历封建制度发展阶段

#大陆扩张和西进运动推动美国崛起

#长期处于和平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崛起后的超强之路

·美国崛起的启示

·结束语:

少谈些崛起,多谈些发展

*******************************8

 

今年5月10日是美国横贯中央太平洋铁路通车138周年,这条铁路的通车对于近代美国的崛起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华工对于美国这条铁路的建成在关键的时刻和关键的地点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我很高兴今天在国家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办读书沙龙上讲授《美国的崛起历程》这个题目,希望和朋友共同探讨美国崛起的历程及其特点和历史条件,并在这个基础上研究美国崛起之路给我们的多方面启示。

这次讲授的要点如上面所列,在两个小时之内只能是勾画一个大体的轮廓。

 

  现在“崛起”已经成了一个很时髦的词,似乎什么都可以和“崛起”联系起来,什么都等同于“崛起”如发展之路、大国之路、强国之路。

 

  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的热播和凤凰卫视围绕“崛起”播出的一些专题节目更把对美国等国家的崛起的讨论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记得今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一家《人物》杂志编辑来电话约稿,要我围绕美国崛起写三个有影响的历史人物,编辑点名希望写华盛顿、林肯、小罗斯福。

被我婉言谢绝,因为在我看来这三个历史人物中前后两位均不属于美国崛起的时限内人物,这位编辑听了我的解释,也觉得他们的组稿思路有些问题而作罢。

在这以前,我应教育部课程中心的历史课程网之邀,自1月8日到18日主持了美国崛起专题的网上研讨,数以千计的中学老师参加了讨论,提出了上百个问题,我集中就18个专题作了网上回答,这些均可以从学术交流网及历史课程网上登陆找到。

1月11日,我在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和3月23日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先后作了《我看美国崛起之路》的学术讲演,朋友们也可以从网上看到这方面的报导和全文。

此外,在我的学术交流网上和黄安年的博客中,都有不少内容是涉及美国的崛起和崛起后发展为超级大国这个主题的,也欢迎朋友们登陆。

 

现在开始讲正题。

 

(一)关于美国崛起的界定

 

  今天我和大家讨论的是从的传统的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美国的崛起,就是说,我们讨论的是历史上的美国的崛起,而不是一般媒体谈论和宣传的美国的崛起。

 

  还要说明的是“崛起”(Rise)一词并非我国历史上的常用词,一般我们讲的是伟大复兴,或者振兴中华,而不讲伟大崛起。

崛起说的是指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历史阶段,而不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全部发展过程。

通常这种崛起不仅对于一个国家自身,而且对于世界格局都会发生重要影响,所以“崛起”往往不是一国的问题,而是关系国际关系格局的问题,因而谈论崛起,势必引起国际舆论的关注。

  

  在谈论一个国家“崛起”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严格和统一的界定“崛起”的含义和时限,需要区别历史上的“崛起”和当今社会所谈论的“崛起”或者说媒体所一再强化的当代意义上的“崛起”。

需要区别“崛起”中的大国和“崛起”后的大国的概念。

 

  在谈论美国时,我们更加需要清楚界定“崛起”中的美国和“崛起”后美国的继续快速发展成超级大国和唯一超强国家的区别,需要对他们能够“崛起”成为世界大国和“崛起”后发展成为超级强国分别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因为并不是所有大国崛起后都能够继续崛起为超级大国的。

在今天除了前苏联没有一个曾经崛起的大国,和美国一样在崛起后发展为超级大国的,但是它好景不长,到1991年解体了,能够继续发展为超级强国的只有美国。

 

  从历史上看大国“崛起”,需要对“崛起”的开始和终止时间有准确的历史界定。

我们不能违背历史实际把历史上大国“崛起”历程扩大为崛起后的发展里程,这样的解读会造成对读者的误导。

历史学家的责任是按照崛起历史的本来面貌向读者尽可能地还原崛起历史的真实,维护历史的真实,做出符合历史实际的解读。

而不是以自己头脑里的想象或理论分析代替历史实际、或者以固定不变的理论框架来选择和切割历史事实。

 

  在近代和现代世界历史上,不同的世纪有在那个时代的崛起的大国。

18世纪美国还谈不上是“崛起”的时代,还不是美国“崛起”的世纪。

20世纪是美国“崛起”后的世纪,而不是“崛起”中的世纪,21世纪是美国试图维持唯一超级大国地位的世纪。

如果把完成近代化即那个时代的现代化和发展为世界公认的政治和经济大国作为崛起终止的重要标志,那么19世纪末,美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崛起”。

如果说19世纪60年代美国在世界各国工业总量的经济地位占全球第四,可以看作为一个快速“崛起”中的国家,因为那时的工业总量是近代化的重要指标。

那末,19世纪末的美国已经基本完成了近代工业化,美国已经赶上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家英国的水平,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值94.98亿美元,英国则是42.63亿美元,第三位德国为33.57亿美元,分别居于世界第二和第三位,英德两国工业产值合计为76.2亿美元,美国为世界第二、第三位总和的124.6%。

这一点对我们如何看待美国的崛起是很重要的。

 

  如果按照统一的排名标准而不是双重标准,我国今天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全世界第四位,这个老四的经济总量排名地位相当于142年前美国的1865年那时美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如果预测中国要达到21世纪世界经济总量排名第一,并且经济总量为21世纪的某个时期的世界第二、第三位国家经济总量之和还要多124.6%。

那么,从现在起没有再加上持续不断的三、五十年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是难以想象的。

如果按照美国19世纪末的经济总量标准,那时还不能算美国的“崛起”已经基本完成的话,那么按照同样的标准,我们中国即使到21世纪中叶某个历史时刻经济总量为那个时候世界第二、第三位国家的总和还多,不等于说,也还没有完成“崛起”的历史使命?

这样来理解和解释“崛起”,是不是混淆了已经“崛起”和“崛起”后继续发展为超级大国的概念了呢?

 

  有人强调从文化或法制制度的健全上上来解释美国的崛起,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个制度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逐步完善、发展变化的。

拿经济机制来说,19世纪是自由市场经济为主轴的世纪,而不是国家干预下的市场经济,恰恰是在美国已经崛起为经济大国后的20世纪,才继续完善和发展政府干预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经济机制的,这样就保障了美国崛起后走向超级强国之路,并不是因为有了十分健全的现代经济机制才成为崛起的大美国,这一点在时间上界定上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能把崛起后的历史事实拿来作为崛起主导原因的分析。

 

  20世纪的美国是由经济大国走向超级大国和世界唯一超级强国的时代,把20世纪“崛起”后的美国还纳入“崛起”中的美国来阐述,显然与美国的“崛起”历史实际不符合。

“崛起”中的美国和“崛起”后的美国是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我在《也谈央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制作》一文(学术交流网/学术问题研究/2006年11月18日首发)中提到:

“关于《大国崛起》的片名,笔者在审稿是就提出异议,按照笔者的理解大国的崛起和崛起后的大国并非同一含义。

笔者不清楚现在公开放映的《大国崛起》的时限下延到什么时间,不能把崛起后的大国的历史发展都放在大国崛起中展开,如果那样怎能叫‘崛起’。

难道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国现在还在‘崛起’?

如果一个国家发展为世界历史上的一个政治或经济大国,它是有着特定的历史界标的,这是一个历史界定概念,而不是历史演变的描述。

”“葡、西、荷、法、英、德、俄、日、美九个发达国家都有她崛起的时代界标,但是在21世纪的当今世界,够得上正在崛起的大国恐怕只有中国和印度,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已经16年了,她不是崛起的问题,而是力求独霸的问题,俄罗斯是为重新崛起做准备,日本正在做着登上超级大国的美梦,也不是崛起问题,葡、西、荷、法、英、德几个国家要重新崛起,恐怕要借助欧洲联盟了。

 

  在15年前的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笔者的《美国的崛起》一书,该书系统叙述和研究自1492年前到19世纪末的美国历史,探讨了美国在短期内由荒原发展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崛起之路及其历史借鉴,展现了1815-1984年这八十年间美国近代工业化发展过程。

到了20世纪的美国已经是崛起后的美国走上超级大国和唯一超级强国的历史发展了。

崛起后的美国继续保持100多年的发展势头,这是另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但是并不能仅仅把它放在“崛起”的框架内加以研究。

就是说,15年前我说美国的崛起说的是近代美国的事,而不是一直延续到20世纪的年代,20世纪以来的那段历史是崛起后的美国历史了。

 

  两年前我对于《美国的崛起及其动力》史学脚本稿的审稿意见中提到“关于系列电视片《大国崛起》的定位意图,我理解大国的崛起和崛起后的大国并非同一含义,这里涉及电视片反映时段的下限。

附件提到:

‘大国崛起的历史,也就是一部大国经济振兴的历史’,‘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在不同时期内完成的现代化历程’‘将视线集中在’‘崛起的特殊历史阶段,追寻他们如何成为世界大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足迹’。

我理解按照这些表述及定位,不宜用大量篇幅谈论崛起后、现代化后、成为经济大国后的历史发展。

”“依笔者之见应以美国近代工业化的发生、发展和完成为主线,并说明它的共性和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我国实现现代化更有借鉴意义。

”(见2004年8月28日黄安年对《大国的崛起》中的《美国的崛起及其动力》史学脚本稿的审稿意见,学术交流网/学术问题研究/2006年11月18日首发的附件)

 

  20世纪是有“崛起”中大国的,德国、日本、苏俄都是,但是他们在“崛起”后的发展道路发生了曲折,德、日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邪路,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则在20世纪90年代解体。

对德国和日本来说不是重新“崛起”的问题,对于俄罗斯来说有一个重新“崛起”的问题。

而对于美国来说,我们不能把她当作还在继续“崛起”的国家,“崛起”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不是一个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换界标的概念。

 

  我在美国时看到对于《大国崛起》的不少海内外评论,但是这些评论几乎全是从政治上和价值判断上作出的。

如果美国崛起的电视片用一半以上的篇幅来展现1900年以后的美国历史发展,那么按照崛起的历史界定来看,这已经是“崛起”后的美国了。

 

  我之所以用一些时间强调区别“崛起”中和“崛起”后的美国,这涉及到怎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美国“崛起”的问题,按照我的理解,美国是一个快速“崛起”中的国家,是一个“崛起”后继续快速发展的国家,是一个既有创新又有扩张的国家,是一个既有人爱又有人恨的国家。

美国的“崛起”是快速的,只用了80年时间而不是又用了50年后的130年时间;美国的创新机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崛起”和“崛起”后不断发展完善的。

在“崛起”中和“崛起”后,美国由大陆扩张走向海外扩张又走向了全球扩张。

 

  话说回来,在市场经济、媒体膨胀、教育大众化的时代,美国问题讨论也大众化了,我们历史学工作者的责任是用历史的真实和责任来准确地普及历史知识,而不是迎合个别媒体的某些需求来重塑历史真相,从而对读者带来误导。

 

 

(二)关于美国崛起的特点

 

  我在《美国的崛起》、《美国社会经济史论》两部著作和《美国经济发展史系列讲座》中认为,美国历史发展中,有着相互联系和影响的五个明显的特点,而这五个相互联系和影响的特点恰恰成了美国实现现代化和美国崛起的重要因素。

 

1.年轻快速、实力最强、富有活力的大国

 

  美国迄今建国历史只有231年,远较其他大国年轻。

美国是世界上快速发展的大国。

她有三个快速发展期:

1607-1775年在不到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由土著印第安人为主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过渡为带依附性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殖民地。

1815-1894年的80年间,美国又从一个发展中国家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化大国。

这80年正是美国开始崛起和崛起成经济与政治大国的80年。

而1898年美西战争以来,美国的现代化和后现代化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社会物质和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水平一直领先于世界各国。

美国作为实力最强的大国工业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从1894年以来已整整113年了。

这110年左右是美国崛起后的世纪。

 

2.外来移民持续不断的国家

 

美国是一个外来移民的国家,这一点在除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以外的所有大国中是独一无二的,自1607年起移民北美到今天持续四个世纪的移民潮,外来移民不含到美国后出生的后裔在内,累计总数在6000万人以上。

美国移民潮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长、影响之深是世界上任何国家不能比拟的。

考察美国发展和崛起之路,不能不研究美国的移民潮、移民政策及其影响。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的估计,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移民1641年为50000人,1775年独立战争开始时250万。

美国开始进行人口普查时的1790年人口393万。

早期美国移民群体的主流是英格兰人,1680年前,移民中的90%来自于英格兰地区。

到了独立战争前,移民除来自英格兰以外还有爱尔兰、苏格兰、德意志、法国、荷兰等西欧国家和地区,但主潮仍然是英格兰地区的盎格鲁撒克逊白人种族的清教徒(WASP)。

这一地区为主体的移民对北美的移植,对于近代美利坚民族的建立和美利坚共和国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近代美国移民人数有增无减,由西欧向整个欧洲地区并波及亚洲和美洲地区。

1815-1860年外来移民共500万人,其中1820-1860年间外来移民中男性60%;15-40岁的占67%。

自1860-1910间,外来移民更高达2286万,其中1860-1900年1406万;19世纪最后20年移民美国的男性占75%;其中15-45岁占83%。

自1815-1929年有3700万人进入美国。

值得注意的是19世纪80年代以来东欧、北欧地区的移民大量涌入美国,这些移民和主要来自西欧的信奉新教的英语国家的老移民不同,新移民主要来自信奉天主教、东正教等其他教派的非英语国家,尤其是意大利、斯拉夫和犹太民族集团。

 

  在世界近现代各国历史上,外来移民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以美国为最。

概括起来在近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影响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早期和近代移民潮表明,以英格兰地区盎格鲁撒克逊白人种族的清教徒为主体的移民,对于英属北美殖民地进行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移植,极大地影响着近代美利坚民族的建立和美利坚共和国的形成。

美利坚民族的丰富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随着不同时期美国移民成分的变化,呈现相应的发展趋势。

但是传统的WASP始终是美利坚民族的主体,目前美国虽然来自北欧裔、东欧裔、亚裔、非裔和西裔,并不被认为是美利坚民族的主体,但是他们在美利坚民族大家庭中的发展态势是有目共睹的。

  

  第二,影响近代工业化的发展。

大西洋沿岸十三个殖民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完全是几代欧洲移民和非洲黑奴辛勤开发的结果,他们为北美提供了奇缺的劳动力。

作为移民主力的英格兰人带来的先进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无疑极大地推动了北美经济的快速发展。

北美独立革命的胜利、美国近代工业化的起始和发展、美国的领土开拓和持续一个世纪的“西进运动”、美国近代工业化的完成,无不得益于外来移民。

其中大批廉价劳动力和熟练技术人员以及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移民的不断西移,对于美国经济区域化和居民社会结构的分布,同样发生了巨大变化。

1790年时美国94%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1860年该山脉以西的人口比例已达49%。

由于移民的辛劳,19世纪中期的密西西比河谷地区成为“美国历史上在一代人之间把荒原变化良田的第一个例子。

”19世纪最后20年美国西部新垦区的土地面积,超过了英、法、德国面积的总和,移民则是新垦地的主力军。

  

  第三,影响社会政治生活多元化的发展。

在近代美国无论在美国的独立革命时期还是第二次对英战争,或者美墨战争及南北战争中都有外来移民的作用。

美国大陆领土扩张和各个联邦州先后加入联邦离不开外来移民。

美国两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美国工人、农民运动的发展离不开移民的影响。

 

  第四,影响思想文化的一体多元化发展。

作为一个外来移民国家的美国,种族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使美国成为名符其实的“大熔炉”。

这对于新老移民来说,美国为他们提供了较为自由发展的大好机遇,对于整个美国来说,各民族各献所长导致美国的快速而富有特色的发展。

显然持续不断的外来移民,和美国自由移民的政策有利于美国的崛起和崛起后美国的继续发展。

 

  还要提到,说到移民中的华裔种族对于美国崛起的特殊贡献,其中最为典型的事件就是华工对建成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历史性贡献。

这是需要专门阐述的一个问题即华工和美国的崛起。

 

  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的由我编著的《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中文版、英文版),图文并茂地说明了美国崛起和华工的密切关系。

19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在美国和加拿大先后建成,这在美国和加拿大历史上竖起了一座走向现代化、巩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和谐的不朽丰碑。

而这条铁路的建设与一个半世纪前远涉重洋来到北美的华工先驱们的伟大功绩密不可分。

正是这支不畏艰险、勤劳朴素、沉默奉献的生力军,为太平洋铁路的建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862年正值美国内战的关键时刻,林肯总统做出了建设太平洋铁路的重大决策,138年前的1869年5月10日,是美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提前完工。

经过连续七年协同努力艰苦奋战,两支筑路大军,即从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向东修筑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大军,和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向西延伸的联合太平洋铁路大军,在犹他准州奥格登地区的普罗蒙特里丘陵处接轨,其中西段承担最艰巨任务的主力正是特别能吃苦和具有聪明才智的华工。

这一壮举宣告了美国大陆在经济运行上开始连成一片,标志着美国经济进入狂飙发展时期,并推动美国成为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经济大国,同时也表明中国的最初移民潮,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利福尼亚等西部地区的崛起,做出了杰出贡献。

 

  中国劳工在建设横贯北美太平洋铁路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些无名的筑路英雄,就像无数沉默的道钉那样,铺就了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

大量华工从事高强度、高风险工种,其中许多人因疾病、高寒、超强度劳累,以及塌方、雪崩、坠岩等工程事故而殒身异乡。

在美国,他们不仅酬金极其微薄,而且还遭受种族歧视和排华浪潮等不公正待遇。

尽管如此,铁路先驱们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用自己的血汗书写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1877年美国国会两院调查中国人入境问题联合特别委员会提出的报告书,就是当年美国排华和中国华工贡献于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见证,表明没有中国华工的参与,中央太平洋铁路要按期修建成功是不可能的;中国华工承担了横贯太平洋铁路工程中最为艰巨的任务,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中国华工在众多劳工中,最为勤劳苦干,最为出色,是廉价劳动力的最好来源;美国政府和铁路部门给予华工的待遇和白人劳工相比是不公正的。

按照美国自由民主的立国精神、美利坚民族的传统精神、勤俭奋斗的精神、自由移民国家政策、自由市场经济运行的公平竞争规则以及《独立宣言》所倡导的人权价值观,华工应当得到公正的待遇和客观的评价;作为迈向现代化、建设北美家园、与各族移民和谐相处的楷模,中国华工是当之无愧的。

  

  华工对于美国和加拿大西部开发的贡献,并不限于建设北美大陆铁路。

他们积极投身于北美社会的各行各业,顽强不息、奋发图强,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华工在第一次北美移民潮中,无论是开矿、修路,还是务农,是名副其实的促进西部发展的生力军和推动东西文化交往的纽带。

 

  然而不幸的事情随之发生,美国加州等地掀起了排华浪潮,华工的廉价劳力居然成了排华的主要依据。

1882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排华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唯一针对一个国家人民的排斥法律,从而成了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史、移民史、政治史和人权记录史上最可悲的记录之一。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汲取历史教训,才能共同面向未来。

中国华工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历史的经验表明:

美国经济大国的崛起和发展,包含着中国华人华侨开发和建设北美的一份贡献,仅仅认为美国的发展是美国白人及其后裔努力的结果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移民政策是关系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中国华工开发美国西部所做出的里程碑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随着时代的前进,那些“沉默的道钉”、那些建设北美铁路的无名华工,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客观公正的评价。

美国领导人曾多次赞扬中国华人建设美国的历史贡献。

中国领导人也一再给予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以充分评价。

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曾说:

“中国移民早就来到美国,并为开发西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说:

“19世纪中叶,数以万计的中国工人和美国人民一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共同铺设了横贯美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

“中国数以万计的华工参加了美国横贯东西部大铁路的修建工作”,“无数人为这个工程献出了生命”。

许多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高度赞扬华工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功绩。

这段历史愈加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美加许多城市和社区都为沉默的道钉立碑,纪念这些“籍籍无名”华工开路先锋的丰功伟绩。

1991年美国伊利诺伊州政府向中国上海捐赠了一座用3000多枚道钉塑造的纪念碑,以表彰建设铁路的华工的功绩。

碑文写着:

“中国建筑工人所做的贡献是连接美国东西部海岸并促成其国家统一的重要因素。

”也许这碑文能告慰于那些曾献身于太平洋铁路的“沉默的道钉”。

前不久齐鲁电视台和新廊网等媒体联合启动了寻找华工建设美国太平洋铁路之旅的活动,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活动,已经获得了海内外华人的广泛关注,希望这次活动能够唤起人们对于那些沉默的道钉为崛起中的美国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的回忆。

 

3.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典型国家

 

  在资产阶级国家中美国是民主共和制的典型国家。

它是资产阶级的主体民主,钱袋民主。

神化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把它说成是唯一优越的制度,显然是一种偏见。

而认为这种民主完全是子虚乌有,甚至十分反动,也是一种偏见。

 

美国的民主制包括共和制、联邦制、成文宪法、两院制、总统制、两党制、司法制、选举制等特色。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美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扩大有一个过程。

例如独立和自由权力的扩大,由契约佣仆白人身份到白人自由民身份,由黑奴到自由黑人身份,由非自由人的印第安人到具有公民权身份的印第安人。

在参政权问题上,选举权的限制逐步缩小和取消,参政人由少数政治活动家参政到某些中下层代表人物的参政,由白人到黑人再到印第安人,由男子到妇女。

还有经济平等权力的扩大,表现在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