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985326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

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

《园明园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狼牙山五壮士》颂扬了抗日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难忘的一课》叙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刚刚“光复”时,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最后一分钟》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时,华夏儿女无比喜悦与自豪之情。

这几篇课文虽然题材、体裁不一,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会认33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本组课文中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领悟文章表达的持点,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教学时,抓住重点句子,反复朗读,让学生感悟想象,体会句子的含义,从而受到教育。

教学措施及手段

1、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

2、通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3、从课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21、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13个生词。

2、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三、四自然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图文结合联想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录像。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11个生字,13个生词。

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清朝末年,去看看。

多媒体课件出示: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曾经是一座皇家园林,被誉为“万圆之圆”。

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祯(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

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板书课题,看到题目,你想知道写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园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

它是怎样毁灭的?

是谁?

为什么要毁灭它?

我们将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来一起寻求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

2、指名认读生字词。

多媒体课件展示每个生字的读音、笔顺、部首、组词等内容。

3、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学生的读音。

4、同学们,大家根据刚才提出的问题,再文中找到相应的段落。

想想文中主要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叙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和遭毁灭的历史。

  师:

对照书上的插图,想象当年圆明园的壮观景象,你有什么感受?

  发散思维,主要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准备。

5、学生讨论后得出:

第二至四自然段写了圆明园的昔日的辉煌,第五自然段写了圆明园的残遭毁灭的经过。

三、学习课文,小组交流:

1、默读课文,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不懂的地方也做上记号。

2、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感悟。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理解“不可估量”。

 指导朗读第一段,体会这一段在全文所起的作用。

  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这一段告诉我们圆明园毁灭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估量”是什么意思?

“不可估量”说明了什么?

  (“估量”的意思是推算、计算。

“不可估量”说明圆明园毁灭的损失之巨大,没有办法推算了。

  齐读第一段,使学生体会到圆明园的价值和侵略者的可耻。

  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三、四自然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奠定基调

师:

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

它是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这就是圆明园……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两个强盗毁灭了。

被英法联军的熊熊大火毁灭了。

(齐读课题)

二、感受辉煌铺垫情感

师:

作者曾在文中写到: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生接),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生接),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昔日的圆明园,去感受它的辉煌。

1.细读2、3自然段

轻轻读读2、3自然段,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圆明园建筑的宏伟、美丽?

划下来,做上批注。

2、交流反馈:

理解“众星拱月”(看课件欣赏这种布局)

引读:

圆明园也叫——;是由——;一些小园怎么分布的——。

3、感受园内建筑风格

第一次引读:

师:

那么多的建筑各不相同,有殿堂,也有——;有“买卖街”,也有——;有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也有——;有民族建筑,也有——。

这么的建筑,作者用一个字“有”,你感受到了什么?

第二次引读:

师:

园内建筑还各有各的特点,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

解释“买卖街”、“山乡村野”。

教师补充:

“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可以想像出园内不计其数的宫廷建筑各具风格,千姿百态。

第二个分句“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封建帝王为了变变花样,换换口味偶尔也想上街逛逛,到农村看看,就在园特造了一座“舍卫城”(即买卖街)和“北村山村”。

一旦皇帝兴致来了,要逛街,就得马上把买卖街布置起来:

宫监人等立即扮成商人、手工艺人、游人,各处响起叫卖声,做各种交易,很像个热闹的街市。

读着这些句子,你发现了这些句子是怎样排列的?

此刻,漫步在这样的园内,你会说有如——。

课件欣赏;朗读指导

4、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

圆明园中除了宏伟的建筑还有什么呢?

⑴、读第4自然段。

想想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边读边划。

⑵、反馈交流:

a.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史名人书画,”说明年代久远,种类繁多,可称作“奇珍异宝”。

因此,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b.老师适当补充一些具体内容,让学生易于体会圆明园的文物价值。

从收藏时间看:

先秦——清有2000多年.一年里边有一样奇珍异宝那就得有2400多件,那哪能一年就……是呀!

所以说,圆明园里这奇珍异宝,用个成语来形容那是数不——师:

再换个成语。

应有——师:

再换个成语(琳琅满目)师:

可以,再换个成语(美不胜收);如果按年代的顺序将这些文物摆放在一起,那它们就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文化史,它同样象征着祖国灿烂的文化。

从收藏文物看:

有2000多年祭奠用的青铜礼器;有历代名人书画,而这些绝大部分是真迹,许多是孤本;还有很多珍宝及外国进贡的珍稀礼品。

所有这些文物,对于研究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的文明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不少都是无价之宝,所以用“最珍贵”来形容。

c.看课件:

同学们,这么多的奇珍异宝我们要是用眼睛看,就像你们说的:

什么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眼花缭乱,看不清,这样就看几处吧!

(出示课件)

三、升华总结激发情感:

师: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这样的圆明园却被毁灭了;那是因为,读——接读第五自然段;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拿不动的——;实在运不走的——;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大火连烧三天,——。

1、引读第五自然段。

师:

大火连烧三天的结果是?

2、揭露英法联军的丑恶行径

a.理解统统拿走

师:

我听刚才同学们说,他们把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

师:

统统拿走那是怎样拿走?

你能举个例子或打比方?

(抢走;一点也不留下;全部夺走;片甲不留)

师:

你真会用词。

“夺”“抢”“掠”,所有说的这些就叫做“统统”

这句中的“凡是”和“统统”二词说明侵略者什么都拿,毫不留情。

而且“拿不动的”也不放过,还用车拉,牲口搬运。

b.理解任意破坏:

师:

你们刚才还说,拿不动的就任意破坏,

师:

注意,任意破坏、毁掉是怎么破坏、毁掉?

任意破坏毁掉,你能举个例子,用事实,打比方都可以。

师:

同学们,我这有两份真实的资料,记录了当时他们是怎么样像你们形容的,说明的“统统拿走”“任意破坏”毁掉的叙述这是当年曾经参与抢劫的一位记者写的一段回忆录里的,我把它摘录给大家,谁来读读这段话,他们是怎么抢的,怎么拿的、掠的,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的介绍,来,你读给大家听。

(出示这段话)

还有“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任意”一词突出表现了侵略者的暴行,想怎样就怎样。

“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在园内放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使得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很快化为灰烬。

3、课外知识链接:

为了夺取财宝,英法联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蓝瓷器,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宝的挂钟,有的背副大口袋,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珠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满了金条和金叶,有的身缠着织棉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兰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

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外,抢劫外,被他们糟蹋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砸碎镜子,另一些人凶狠的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

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

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的惨不忍睹。

4、朗读指导:

师:

看了这段资料你们有没有感受,有吗?

不用说,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想要说的感受,送到句子里去,谁来读?

5、激情写话,激荡感情

过渡:

就是这样一座世界上最精美、最宏伟、最珍贵的皇家园林,却在一场空前的浩劫中化为灰烬。

此刻,你就站在这片废墟之上,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1)学生动笔写句。

(2)组织学生交流。

(3)教师总结:

这把火,烧毁了园林艺术的瑰宝;这把火,烧毁了建筑艺术的精华:

近把火,烧毁了耗资5亿3千万两白银、历时151年才建成的万园之园。

(出示句子)因此,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拓展练习内化语言

课外组织语文实践活动,辩论赛:

圆明园该不该修复?

板书设计

损失不可估量

圆圆明三园,众星拱月(布局)

明民族建筑,西洋景物(宏伟)

园博物馆、艺术馆(珍贵)

的能拿走的掠走

毁拿不动的车运强盗行为

灭运不走的毁灭

圆内放火三天

教学反思:

 

22、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抄写自己受感动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

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学方法:

朗读体会图文结合想象法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资料。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位英雄的故事。

1、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刘胡兰舍生取义的英雄事迹。

1937—1945年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八年。

这八年,我中华大地涌现了无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

2、交流课前搜集的抗日故事,了解抗战英雄,激发学生对抗日英雄的敬爱。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

板书:

《狼牙山五壮士》

4、请大家注意“壮”字的写法,注意和“状”区别。

“壮”可以怎样组词?

(壮烈、雄壮、壮举、气壮山河)

是啊,同学们!

五位英雄,五位壮士,他们在狼牙山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组成词语。

2、说说下列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

3、质疑释疑。

4、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这篇文章写了五壮士一件什么事?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

(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三、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教师提示:

快速默读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用眼睛扫视,边读边想。

板书小结:

第一部分

(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

(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6)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7—10)壮烈跳崖

四、练习朗读课文,划出不懂的问题。

四、反复练读,读中感悟重点词语。

1、同学们,狼牙山五壮士接受任务,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绝路,英勇跳崖的故事中,哪些场景最让你感动?

读到特别能打动你的词句,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感悟词语。

五、置留问题,布置作业

这篇课文的字里行间彰显着五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以及他们对人民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看谁写得多。

板书设计:

22、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1、师板书课题,

问:

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让学生明确壮士的含义。

然后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为什么把他们叫做“五壮士”?

自由读全文,说说每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将重点问题板书。

(“壮士”表示了对五位战士的敬佩之情。

他们不是一般的战士,他们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英勇杀敌、敢于献身,所以他们就是豪杰,是壮士。

说得好!

不是一般的战士,这个“壮”字是什么意思?

什么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呢?

(“壮”就是勇敢的意思,勇敢得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

课文的字里行间书写着五壮士的英勇豪迈、气壮山河,用“壮士”更贴切。

2、明确学习目标

(l)分小组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壮士的豪壮。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由学习全文,默读画批:

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他们是五壮士?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

三、确定重点,小组自学

1、小组经过讨论,很快确定1——2段为学习重点。

教师要根据情况做相应调整,保证每段都有小组选择。

2、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小组学习要求:

(l)先读一读学习的内容。

(2)抓词句,谈谈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

(3)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

告诉学生,主持人要根据发言情况,给组员评分,老师要根据小组学习的效率、发言情况评优秀讨论小组。

四、全班交流

在汇报时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

1、汇报由小组共同发言,充分体现小组学习的成果。

2、一个小组表达不完整,别的小组补充,其他同学认真听,也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

3、重点指导朗读的地方,要带动全班同学读。

要体现以读为主。

五、教师指导重点

1、第一段

引导学生抓住“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看出敌我力量悬殊,而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接受了重任,决心拖住敌人重兵,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这充分显示了五壮士的豪壮之气。

此段略讲。

2、第二段

通过五位战士在完成掩护任务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五壮士的豪迈,此段以读带讲。

可采取小组读、师生互读。

让学生体会到五位战士勇敢机智、奋勇杀敌,这就是壮。

3、第三段

(1)投影填空:

课文第三自然段。

(2)填完后有语气地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引上绝路”。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解决学生的提问。

通过对道路的选择,体会五壮士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在生与死面前,五位战士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无位壮士不怕死的英雄气概。

5、第四段

(1)由学生的问题入手,“为什么用石头砸?

”抓住下列句子“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向敌人头上砸去。

”让学生体会到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壮举。

(2)指导朗读

“同志们,用石头砸!

”。

个别读——学生评读——示范读——齐读。

指导朗读两个“带着”。

自由读——个别读——学生评。

两个“带着”,后一个语气更强,“砸”前稍做停顿,“砸”读重音。

师范读——自由读——齐读

6、第五段

(1)此段仍由学生的提问入手,“五壮士为什么跳崖?

”找出下面句子“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五壮士跳崖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模仿“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写话

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带着(),昂首挺胸,相继跳崖。

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填写的句子。

(3)为什么说五壮士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这声音惊大动地、气壮山河”?

有感情地读一读。

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

六、总结激发情感,以情促写。

1、这篇课文表现了五壮士的什么精神?

通过分析题目,通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概括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2、五壮士跳崖后的情景怎样?

人民又是怎样来纪念他们的?

交流课下查阅的资料。

3、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4、总结语:

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1、同学们,为了纪念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易县人民政府在狼牙山的顶峰修建了纪念塔。

聂荣臻同志亲笔题写塔名“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2、课件出示

图片:

巍然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的五壮士以及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面对着汉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今天的你想说些什么,请同学们书写下来。

七、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板书设计

22、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教学反思:

 

23*、难忘的一课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

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2、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1、从课题看,重点是什么?

2、师:

一次遭遇的惊险,一次游历的新奇,一次病危复生的庆幸;老友的重逢,殊荣的获得,大祸的降临,都可以说是个人难忘的。

但是课文中“我”难忘的并非个人的事,而是一种崇高的回归,神圣的呼唤,伟大的使命,事情不过是一堂普通的语文课。

“我”先是随意而看,看了就被深深吸引,最后是热泪盈眶。

我为什么如此激动,这一堂课为什么如此难忘?

这是我们要学习的。

3、审题:

难忘的一课。

设问:

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

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

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

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

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1、同学们,你们经常在学校上课,哪一节课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你说说。

(为什么)

2、今天我们也要学习难忘的一课、板书:

《难忘的一课》齐读课题,读出难忘的情怀。

①读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②作者难忘的是什么?

为什么难忘,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自学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2、读通课文,思考:

①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

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

2、字形:

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

“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

“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

结合课文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1、再问:

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

2、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

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3、依照学生的回答,出示字条

(1)

A、第一次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的?

(教师一笔一画,认真、吃力地写)。

B、教师为什么写字这样吃力呢?

“光复”是指什么?

C、教师为什么用不熟练的国语一遍又一遍地读?

D、从教师写、读中你们体会到什么?

(他们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

E、用强烈的爱国之心、读、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教师、学生齐读、写)。

过渡句:

这多么动人的情景,谁被吸引来了呢?

(出示语段二)。

4、学习第二语段

A、为什么“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并跟教师朗读?

(吸引作者走进教室的学习内容是——“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是他们学习这句话时的认真态度和真挚的爱国之心)。

B、他们是怎样的读,找出这些词语(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

C、请同学们带着浓浓的爱国情感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过渡句:

我们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接着老师又带着“我”去看什么呢?

(看伟人像)。

学习(13—15)自然段,提问:

“一定要领我去”,中国人自己的伟人,表达了什么?

(表达了台湾人民为祖国历史上有这么多伟人感到无比自豪的思想感情。

过渡句:

作者看了伟人像后,眼睛湿润了,接着又说了些什么?

请同学们学习16自然段(出现语段三)。

5、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