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2793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1—22(上)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科试卷

答题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命题人、校对人:

高三语文组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宋代文学一个较典型的特征,是哲学的艺术化与艺术的哲学化。

在宋学兴盛的背景下,士大夫文人对“性命”“心源”“情性”“道德”等人之生命的发生原理与终极意义的领会,以及对自身道德涵养的极高要求,决定了其人格精神更易于流向纯粹的诗性和审美,并成为推动宋词雅化的原动力,体现着形而上的人格精神对宋代审美与艺术活动的影响。

宋词雅化在北宋已有较高的完成度,特别是“东坡范式”的创生,对词史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而从当时的历史环境看,无论是苏轼,还是他之前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后来者黄庭坚,他们对词表达功能的拓展都与政治影响下个人际遇的改变密切相关。

这实际上是北宋士人在党争和贬谪语境下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穷达之际如何自处,进退之间如何在精神上达成真正的平静和自由,是他们始终关注的修养课题。

“清风明月”是欧阳修中后期的典型词境:

“秋风水面琉璃滑”,“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目之所见,也是心之所向,是作者主观审美偏好的反映,这种澄明之境恰是欧阳修清明自适的内心世界的镜像。

苏轼和欧阳修在对词的认识和审美个性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但在对词的雅化上,又不约而同地沿着扩大词表现功能的道路前进,创作了大量雅词,共同塑造着宋代士人的人格意象。

苏轼有着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相近的体悟,可概之为对“适”的精神境界的追求。

“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尘心消尽道心平,江南与塞北,何处不堪行”,“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且陶陶,乐尽天真”,“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小舟从此去,江海寄余生”……这些词句中流露出顺化自然、随缘放旷的生命情调,同样带有一种人生沧桑感。

这种“适”和欧阳修的“闲”一样,都是经历过人生沧桑的士大夫试图以静观外物、身与物游的方式来明辨思理,达成主体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

欧阳修的“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是他在贬谪后的沉淀;苏轼的“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他在乌台诗案后痛定思痛的体悟;而黄庭坚在经历《神宗实录》案风波后,则锤炼出“断虹霁雨”的词境: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霁雨”词境不免令人联想到黄庭坚关于人格气象的诗性喻说——“光风霁月”。

《濂溪诗序》云:

“(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这句话经南宋理学家李侗点出,“为善形容有道者气象”,遂成形容人格气象的经典表述。

“光风”是雨雪初晴之时吹拂云开雾散的风;“霁月”是雨雪止息、天空放晴后明净的月色。

“光风霁月”形容的是雨雪放晴后天地清朗、万物澄净的状态,以此形容人格气象,既显示了悟透人生的通脱感和释然感,又蕴含了厚重的人生沧桑感。

从这个意义上说,“断虹霁雨”的词境可作为“光风霁月”的人格气象在文学创作上的参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宋代士大夫文人在文学与道德层面通而为一的同构。

宋词雅化实质上是宋代士人遵从正统文化秩序、恪守道德伦理、完善人格修养而做出的审美价值判断。

宋代士人将经过人生波折的洗礼而达成的人格精神,以艺术化、审美化的方式展现于创作实践,诗意展现了宋代士人努力探索精神出路的复杂情感变迁。

(摘编自陈莹《从“清风明月”到“断虹霁雨”——北宋雅词中士大夫人格精神的诗性表达》,有删改)

材料二:

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手段是“以诗为词”。

所谓“以诗为词”,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将诗的有关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即创作技法方面的要求;二是倡导小词出诸“诗人之雄”,即针对创作主体方面的要求。

所谓“诗人之雄”,就是士大夫固有的志向,包括体现传统儒学所倡导的道德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苏轼呼唤“诗人之雄”,就是要求词人像诗人一样,以词言志。

以诗为词的实质,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依赖于音乐传播的歌词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或者说把“歌者之词”变为“诗人之词”。

由此看来,关于苏轼对词的雅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首先,是创作技法上的雅化。

苏轼将诗的创作技法引入词中,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增加了词的抒情性,使词具有了诗般典雅庄重的语言。

其次,是词体的雅化。

这包含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

一是创作心理的雅化。

他倡导小词出诸“诗人之雄”,改变晚唐五代以来传统的出于戏谑、娱乐的心理而作词的状况,而以士大夫固有的志向、浓重的道德责任感与真挚的历史使命感取代之。

二是创作内容的雅化。

苏轼将诗中经常表现的政治、历史、道德、哲理的内容带入词中,纠正了传统艳词片面追求词的形式美的偏颇,使词文学第一次达到了真(历史、哲理)善(政治教化、伦理道德)美(娱乐)的比较完美的统一,达到了个体价值(审美、抒情价值)与社会价值(真、善)的比较完美的统一,这实际上是对儒家诗教很大程度上的回归。

苏轼以具体的创作实践,履行了自己的词学主张,实际上已经倡导了南宋词坛的雅化精神,为南宋词坛从文化层面的深度崇雅贬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词的雅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摘编自高云斌《从唐宋词雅化进程看雅词的内涵》,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代士人的人格精神趋向诗性和审美,这与宋代士人对其道德涵养的更高要求密切相关。

B.“东坡范式”是苏轼人格精神的一种诗性表达,推动了宋词雅化的发展进程,影响深远。

C.苏轼与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渗透了对人生的理解与参悟,在艺术创造中寄寓了人格精神。

D.李侗对黄庭坚的文学成就及道德修为给予高度评价,以“光风霁月”来形容其人格气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党争不断,士人贬谪流离,个体该如何在变化中安身立命?

这对宋词的表达功能提出了新的思考。

B.苏轼和欧阳修都创造了大量雅词,这是因为两人在对词的认识以及审美个性上都有诸多相似之处。

C.早期词作音乐特质明显,但内容局限,这不利于词的创作传播,有鉴于此,苏轼认为要变革词风。

D.苏轼在创造上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使词文学的发展达到一个新高度,由此,诗与词双峰并立。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诗词名句不符合“诗人之雄”特质的一项是(3分)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4.苏轼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誉为“千古绝唱”,请结合材料二中关于宋词雅化的相关论述,谈谈你对词中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词句的理解与分析。

(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文本一:

蘑菇圈(节选)

阿来

蘑菇季快结束的时候,阿妈斯炯拿起手机,她想要给做州长的儿子胆巴打个电话。

她要告诉儿子,自己老了,腿不行了,明年不能再上山到自己的蘑菇圈跟前去了。

第二天,丹雅就上门了。

丹雅带了好多好吃的东西,阿妈斯炯,我替胆巴哥哥看望你老人家来了。

胆巴哥哥让我把你送到他那里去。

阿妈斯炯说,我哪里也不去,我只是再也不能去找我的蘑菇圈了。

丹雅说,那么让我替你来照顾那些蘑菇吧。

阿妈斯炯说,你怎么知道如何照顾那些蘑菇?

你不会!

丹雅说,我会!

不就是坐在它们身边,看它们如何从地下钻出

阿妈斯炯说,哦,你不知道,你怎么可能知道!

丹雅说,我知道,不就是看着它们出土的时候,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吗?

阿妈斯炯说,天哪,你怎么可能知道!

丹雅说,科技,你老人家明白吗?

科学技术让我们知道所有我们想知道的事情。

阿妈斯炯说,你不可能知道。

丹雅问她,你想不想知道自己在蘑菇圈里的样子?

阿妈斯炯没有言语。

丹雅从包里拿出一台小摄像机,放在阿妈斯炯跟前。

一按开关,那个监视屏上显出一片幽蓝。

然后,阿妈斯炯的蘑菇圈在画面中出现了。

先是一些模糊的影像。

树,树间晃动的太阳光斑,然后,树下潮润的地面清晰地显现,枯叶,稀疏的草棵,苔藓,盘曲裸露的树根。

阿妈斯炯认出来了,这的确是她的蘑菇圈。

那块紧靠着最大栎树干的岩石,表面的苔藓因为她常常坐在上面而有些枯黄,现在,那个石头空着。

一只鸟停在一只蘑菇上,它啄食几口,又抬起头来警觉地张望四周,又赶紧啄食几口。

如是几次,那只鸟振翅飞走了。

那只蘑菇的菌伞被啄去了一小半。

丹雅说,阿妈斯炯你眼神不好啊,这么大朵的蘑菇都没有采到。

她指着画面,这里,这里,这么多蘑菇都没有看到,留给了野鸟。

阿妈斯炯微笑,那是我留给它们的。

山上的东西,人要吃,鸟也要吃。

下一段视频中,阿妈斯炯出现了。

那是雨后,树叶湿淋淋的。

风吹过,树叶上的水滴簌簌落下。

阿妈斯炯坐在石头上,一脸慈爱的表情,在她身子的四周,都是雨后刚出土的松茸。

镜头中,阿妈斯炯无声地动着嘴巴,那是她在跟这些蘑菇说话。

她说了许久的话。

周围的蘑菇更多,更大了。

她开始采摘,带着珍重的表情,小心翼翼地下手,把采摘下来的蘑菇轻手轻脚地装进筐里。

临走,还用树叶和苔藓把那些刚刚露头的小蘑菇掩盖起来。

看着这些画面,阿妈斯炯出声了,她说,可爱的可爱的,可怜的可怜的这些小东西,这些小精灵。

她说,你们这些可怜的可爱的小东西,阿妈斯炯不能再上山去看你们了。

丹雅说,胆巴工作忙,又是维稳,又是牧民定居,他接了你电话马上就让我来看你。

阿妈斯炯回过神来,问,咦!

我的蘑菇圈怎么让你看见了?

丹雅并不回答。

她也不会告诉阿妈斯炯,公司怎么在阿妈斯炯随身的东西上装了GPS,定位了她的秘密。

她也不会告诉阿妈斯炯,定位后,公司又在蘑菇圈安装了自然保护区用于拍摄野生动物的摄像机,只要有活物出现在镜头范围内,摄像机就会自动开始工作。

阿妈斯炯明白过来,你们找到我的蘑菇圈了,你们找到我的蘑菇圈了!

如今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找不到的,阿妈斯炯,我们找到了。

阿妈斯炯心头溅起一点愤怒的火星,但那些火星刚刚闪出一点光亮就熄灭了。

接踵而至的情绪也不是悲伤,而是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那种空洞的迷茫。

她不说话,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只有丹雅在跟她说话。

丹雅说,我的公司不会动你那些蘑菇的,那些蘑菇换来的钱对我们公司没有什么用处。

丹雅说,我的公司只是借用一下你蘑菇圈中的这些影像,让人们看到我们野外培植松茸成功,让他们看到野生状态下我公司种植的松茸怎样生长。

阿妈斯炯抬起头来,她的眼睛里失去了往日的亮光,她问,是为什么?

丹雅说,阿妈斯炯,为了钱。

那些人看到蘑菇如此生长,他们就会给我们很多很多钱。

阿妈斯炯还是固执地问,为什么?

丹雅明白过来,阿妈斯炯是问她为什么一定要打她蘑菇圈的主意。

丹雅的回答依然如故,阿妈斯炯,钱,为了钱,为了很多很多的钱。

阿妈斯炯把手机递到丹雅手上,我要给胆巴打个电话。

丹雅打通了胆巴的电话,阿妈斯炯劈头就说,我的蘑菇圈没有了,我的蘑菇圈没有了。

电话里的胆巴说,过几天,我请假来接你。

过几天,胆巴没有来接她。

胆巴直到冬天,最早的雪下来的时候,才回到机村来接地。

离开村子的时候,汽车缓缓开动,车轮压得路上的雪咕咕作响。

阿妈斯炯突然开口,我的蘑菇圈没有了。

胆巴搂住母亲的肩头,阿妈斯炯,你不要伤心。

阿妈斯炯说,儿子啊,我老了我不伤心,只是我的蘑菇圈没有了。

[注]蘑菇圈:

阿妈斯炯偶然在深山里发现的蘑菇源,传说圈里的蘑菇是山里所有同类蘑菇的起源。

蘑菇是一切菌类的总称,松茸是其中的一种。

文本二:

文学的叙写抒发与想象(上)

阿来

过去我们听说小说,首先是一个叙事性的文学,叙事性的文学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它为什么不是叙述而是叙写?

述是一个动态性不太强的字,在述的状态下,我们开始写作一篇小说的时候,就特别容易把对于小说丰富文本的关注只放在事件上。

我们今天看到的小说,大部分都是设计人物关系,构建故事框架,然后,推进情节。

这种推进没有延宕,小说进入一个故事的时候缺少节奏感,没有快慢,没有回旋。

如果用水流打个比方,今天的很多小说就像农村的人工渠道里头的水,渠道里的水很有效率,流得很快也不会浪费。

但是人工渠道,一样的宽度深度,同时也规定它是一样的速度,一渠水这样一泻往前奔流,这样的水用于生产当然是有效率的,但是这样的水没有观赏性。

我们从事的,或者说我们要讨论的叙事文学,它是有美学效应的,它永远相伴于审美活动,那么在这种审美活动中,它就一定是另外一种状态。

如果叙述是一条人工渠道,那么叙写就是一条山溪,蜿蜒曲折,快的时候比所有快都要快,慢的时候比所有慢还要慢,它要回旋。

叙写和叙述相比,当然一样关注情节的进展,但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在写的状态中的人,或者说一个好的小说文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讲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味地推进情节,它需要在不同的地方停下来进行延宕。

所以短篇小说是从语言展开的,语言一旦展开,叙事就已经开始了,但难道小说就是从头到尾地把一个故事言说一遍吗?

如果我们只是重复一个事件,重复一个故事,这样的小说具有审美的意义?

如果说我们承认是写,写一篇有意味的小说,充满语感的、想象力的小说,它一定在故事之外另外写了一些别的什么东西。

所以小说一定要有旁枝斜出,一定要有言外之意,一定要有关涉趣味的笔墨。

多丽丝•莱辛说,我有一个巨大的困难,当我需要写作一个小说的时候我总是在倾听,写作的时候在倾听,在倾听什么呢?

它的中文翻译是:

我在倾听一种腔调。

换话说,她就是在等待一种叙事的格调,用我们的话讲就是她在等待一种语言风格的出现,而这种语言风格不是写在纸上的,是听得见的,语言都是要发出声音的。

(选自《当我们谈论文学时,我们在谈些什么——阿来文学演讲录》,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丹雅在阿妈斯炯给丹巴打电话的第二天就上门了,是因为她想尽早接管阿妈斯炯的蘑菇圈。

B.阿妈斯炯用树叶和苔藓把刚刚露头的小蘑菇掩盖起来是为了保护小蘑菇们不被鸟过早采食。

C.胆巴直到冬天才回机村接阿妈斯炯,是因为胆巴不知该怎样解释定位蘑菇圈和偷拍的事情。

D.阿来认为,如今小说追求叙事的高效率,缺少节奏感,因此没有观赏性,也缺乏审美意义。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文字精炼,叙写无废笔。

第一句“蘑菇季快结束的时候”就进入了叙事,交代了时间、背景,导入写作对象。

B.小说主要通过对话推动情节,刻画人物。

这让读者进入“叙述——倾听”的模式,文本也呈现出藏区的人文风情。

C.小说语言浅白,却意蕴丰厚。

反复手法的运用,使小说产生了诗歌的韵律感,也让文本有了咏叹、抒情的特质。

D.小说故事丰富饱满,矛盾冲突环环相扣。

情节的快速推进,使文本充满了想象空间,让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7.阿妈斯炯多次说:

“我的蘑菇圈没有了。

”对此你如何理解?

(6分)

8.阿来说:

“一篇有意味的小说……一定在故事之外另外写了一些别的什么东西。

”你认为本篇小说有“别的东西”吗?

请说明理由。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

先是,(窦)建德遗秦王世民书,请退军潼关,返郑侵地,复修前好。

世民集将佐议之,皆请避其锋。

郭孝恪曰:

“世充穷蹙,垂将面缚,建德远来助之,此天意欲两亡之也。

宜据武牢之险以拒之,伺间而动,破之必矣。

”记室薛收曰:

“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即日之患,但乏粮食耳。

以是之故,为我所持,求战不得,守则难久。

建德亲帅大众,远来赴援,亦当极其精锐,致死于我。

若纵之至此两寇合从转河北之粟以馈洛阳则战争方始偃兵无日混一之期殊未有涯也。

今宜分兵守洛阳,深沟高垒,世充出兵,慎勿与战。

大王亲帅骁锐,先据成皋,厉兵训士,以待其至,以逸待劳,决可克也。

建德既破,世充自下,不过二旬,两主就缚矣。

”世民善之。

萧瑀、屈突通、封德彝皆曰:

“吾兵疲老,世充凭守坚城,未易猝拔。

建德席胜而来,锋锐气盛,吾腹背受敌,非完策也。

不若退保新安,以承其弊。

”世民曰:

“世充兵摧食尽,上下离心,不烦力攻,可以坐克。

建德新破海公,将骄卒惰。

吾据武牢,扼其咽喉,彼若冒险争锋,吾取之甚易。

若狐疑不战,旬月之间,世充自溃。

城破兵强,气势自倍,一举两克,在此行矣。

若不速进,贼入武牢,诸城新附,必不能守。

两贼并力,其势必强,何弊之承?

吾计决矣。

”通等又请解围据险以观其变,世民不许。

中分麾下,使通等副齐王元吉围守东都,世民将骁勇三千五百人东趣武牢。

时正昼出兵,历北邙,抵河阳,趋巩而去。

王世充登城望见,莫之测也,竟不敢出。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河朔窦建德》)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纵之至此两寇/合从转河北之粟以馈洛阳/则战争方始偃/兵无日/混一之期殊/未有涯也

B.若纵之至此/两寇合从/转河北之粟以馈洛阳/则战争方始/偃兵无日/混一之期/殊未有涯也

C.若纵之至此两寇/合从转河北之粟以馈洛阳/则战争方始/偃兵无日/混一之期/殊未有涯也

D.若纵之至此/两寇合从/转河北之粟以馈洛阳/则战争方始偃/兵无日/混一之期殊/未有涯也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记室,官名。

东汉置,诸王、三公及大将军都设记室令史,掌章表书记文檄。

B.江淮,地理名词,指江(长江)、淮(淮河)一带,广义上指江南、淮南地区。

C.咽喉,中医学名词,咽与喉的总称。

在文中是喻指险固的、重要的地理位置。

D.东都,即长安,与西都洛阳对称。

班固的《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洛阳。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世民和将佐商议窦建德求和一事,大家都说应避开敌人的锋芒,而郭孝恪认为应占据武牢之险阻挡他们,乘机而动,必能打败他们。

B.薛收指出王世充的困难是粮食不足,如果窦建德和王世充两军会和,帮助王世充解决了粮食问题,那么唐朝统一天下的日子遥遥无期。

C.萧瑀、屈突通、封德彝都赞同薛收对战争形式的分析,他们认为李世民的部队疲惫劳顿,王世充凭借坚固的城池防守,不容易很快攻破。

D.李世民坚持自己的意见,采取分开兵力的策略,让屈突通等人作为齐王李元吉的副手包围东都,自己率领精兵勇士向东赶往武牢。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世充穷蹙,垂将面缚,建德远来助之,此天意欲两亡之也。

(2)两贼并力,其势必强,何弊之承?

吾计决矣。

13.秦王李世民为什么决意迎战而不避窦、王二人之锋芒?

请简要说明。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9分)

出嘉峪关感赋①(其三)

林则徐

敦煌旧塞委荒烟,今日阳关古酒泉。

不比鸿沟分汉地,全收雁碛②入尧天。

威宣贰负陈尸③后,疆拓匈奴断臂④前。

西域若非神武定,何时此地罢防边?

[注]①林则徐在1840年9月被革职问罪,充军伊犁,1842年10月抵达嘉峪关。

嘉峪关为长城西端防守要塞,也是明清以来西北交通要道。

②雁碛:

代指关外西域之地。

③贰负陈尸:

贰负是古代神话中大逆不道的神,人面蛇身,因杀了自己的同类,受到黄帝惩罚,变成干尸。

④匈奴断臂:

汉武帝采用联合乌孙、“断匈奴右臂”的计划,统一了西域。

14.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客中赠别诗,诗人立马嘉峪雄关,追古思今,浮想联翩,悲怨陡生,艺术感染力强。

B.首联思接古今,直接引出昔日的边塞敦煌以及重镇阳关,营造了沉郁厚重的历史沧桑感。

C.颔联叙中带议,不应将嘉峪关与鸿沟相提并论,早在汉武盛世,西域即已列入华夏版图。

D.颈联巧用典故,歌颂华夏民族文治武功的文明气象,和汉武帝开疆拓土一统天下的业绩。

15.本诗题为“出嘉峪关感赋”,诗中表达了哪些“感”?

请结合全诗简要回答。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5分)

(1)《归去来兮辞》中,当我们读到陶渊明归家途中“,”时,能够感受到其“无官一身轻”的喜悦。

(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短暂、个体渺小的句子是,

(3)《项脊轩志》中,“,,”三句,寥寥几笔,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家后所产生的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4)在《陈情表》中,面对太守和刺史的举荐,李密的回应是:

,。

(5)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6)《燕歌行》中,“,””两句对边塞黄昏时风景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暗示着战争的失败。

(7)唐代政治家魏征曾有“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的名句,写尽景色之荒凉凄楚。

用“猿”与“鸟”共同描写景物、营造氛围的写法在诗歌中较为常见,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近年来,鉴于快速推进城镇化,道路增长量已远远不能满足汽车需求的疯狂增长,建立有效的道路诱导系统、提高城市道路利用率已是。

随着近年新的技术、管理模式与智能交通和高速公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人们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将科技前沿的技术运用到道路管理的业务实践中,从而提高了道路管理能力。

同时全面推动互联网交通大数据、道路侧数据、公路运营管理数据的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对大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形成采集、分析、决策、发布的闭环业务应用;();应用大数据发布技术,在道路侧加密、改善发布形态,并利用互联网+平台打造交通信息发布的内外网全域无缝态势。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迫在眉睫监测整合融合

B.迫在眉睫检测整合整合

C.箭在弦上检测融合整合

D.箭在弦上监测融合融合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确保道路现场处置高效,治理道路拥堵,利用分析决策数据指导

B.确保道路现场处置高效,利用分析决策数据指导治理道路拥堵

C.利用分析治理道路拥堵,决策数据,指导确保道路现场处置高效

D.利用分析决策数据指导治理道路拥堵,确保道路现场处置高效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鉴于快速推进的城镇化,道路增长量已远远不能满足疯狂增长的汽车需求

B.鉴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道路增长量已远远不能满足疯狂增长的汽车需求

C.由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道路增长量已远远不能满足疯狂增长的汽车需求

D.由于快速推进的城镇化,道路增长量已远远不能满足汽车需求的疯狂增长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粥一饭,;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我们要爱惜粮食,,付出了艰辛。

有了这种认识很好,但还不够。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在谈及食物浪费对环境的影响时说,全球现有农业生产使用了70%的淡水资源、33%的土地和30%的能源,排放了20%的温室气体。

,却又大量在餐桌上给浪费掉了。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6分)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费孝通的学术著作《乡土中国》入选部编版教材,乡土文化成为高中生的必修课程。

90后女孩李子柒制作的乡土美食、传统工艺视频,引发了网民极大的关注;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令人忧虑,著名作家冯骥才感叹:

“我国的很多传统村落,就像一本厚厚的古书,来不及认真翻阅,就已经消亡了。

阅读上述材料,你对“乡土文化”有怎样的思考与体验?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