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5653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性学习课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研究性学习课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课题.docx

《研究性学习课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性学习课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研究性学习课题.docx

研究性学习课题

研究性学习供选课题

一、传统类研究课题:

1、改革开放与家乡的发展变化

2、台湾问题的由来祖国统一

3、体育强国的实现

4、中国足球为何难以冲出亚洲

5、文革回眸

6、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7、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二、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课题:

8、民间文献与文化传承

谱牒、唱本、戏本、帐簿…民间文献资料数量颇为可观,如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进行一番搜集整理,相信会有不小的收获。

9、湛江民俗研究:

民间节日面面观

年例的由来、现状、发展趋势、你的思考(引导、强制、转移、淡化等)…

10、民间艺术的探究

民间舞蹈(醒狮、傩舞…)、文学等

11、婚丧、喜庆风俗等

12、湛江港的过去、现在与将来(历史沿革,历史地位,地理,人文优势,现状分析(优、缺点),未来的构思)

13、湛江的历史文化古迹、古代建筑文化、法国人在湛江的身影…

14、湛江的历史人物

 

再谈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

作者:

吴俊斌文章来源:

广州教研 更新时间:

2008-7-239:

25:

44

 

 一、当前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出现的新问题

   在高中新课程全面推进的三年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呈现出一番新气象:

首先,作为一门课程《研究性学习》在整个高中学段占有15个学分;其次,各学科都有在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明确要求。

如果说,旧教学大纲体系下的“研究性学习”还只是一种“好事者”的尝试的话,那么,新课程标准体系下的“研究性学习”已名正言顺地成为一门课程、一种教学要求了。

在课改实验中,“研究性学习”所倡导的教与学的新模式、新观念已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广大师生逐渐认同这种新理念。

君不见,许多初中也在探讨推行“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君不见,“探究式学习方式”能否渗透于教学中已成为当下评价教学设计好坏的必要条件了。

   在“研究性学习”被课程化、被广泛认同的新气象下,笔者却遇到了许多始料不及的新问题。

可能这些问题仅是偶然现象,但也应引起我们注意。

   

   【问题一】仍未能与高考接轨是“研究性学习”的硬作

   “研究性学习”无论是作为一门课程还是作为一种学习方法,一遇“应试”即遭淡化,这仍是教学实践中不争的事实。

   目前“研究性学习”课程只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

而曾被看好的能考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高考命题似乎也遭异化。

如2001年上海文综高考试题中第十七、十九大题让人耳目一新,似乎是考查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但仔细研究其内容,特别是第38、39小题的答案,程式化的含量过重,能力的考查不足。

再如2006年的广东高考综合科的第32题,形式上是结合“研究性学习”活动来考察,但考的仍是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随着新课程实施后的第一届高考的日益临近,各种备考的指导意见则回归传统的感觉。

如在2006年3月召开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研讨会”中,人教社副总编朱明光在致开幕词时就特别强调“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不能矫枉过正,不能对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方式一概否定,要防止‘四化’:

教学目标虚化(忽视知识与能力目标);教学内容泛化(忽视教材的作用);教师使命弱化(让教师闭嘴);教学方法模式化……”

   在高考压力下,学校往往会缩减对“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投入,如有的学校已把“研究性学习课程”从原来每周一段压缩到每学期三段(开题、中期汇报、结题);有的学校规定:

少于10人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不开设,而且“研究性学习”的课时不算工作量,结果是:

不开课的反倒轻松,开课的负担沉重。

   

   【问题二】学生研究成果水平不如以前、参与热情有所下降

   “研究性学习”没有成为正式课程前,参加活动的学生热情极其高涨。

当时的学生不仅带着问题参加活动,而且还能拿出较有份量的研究成果,而如今,不少学生是冲着学分来的。

笔者曾研究“广州历史文化风俗考察”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时堂上学生黑压压的坐了一大片,但问其准备研究哪一子课题时,许多学生表示是来听广州历史故事的、攒学分的。

   许多同行感慨:

如今所指导的研究性学习中,令人爱不释手、怦然心动的好成果越来越少了,学生当初那股如潮涌般的参与热情也似乎越来越难寻觅了。

   上述两个问题告诉我们:

新生事物被正式化、制度化后就会走向形式化,似乎这是一种怪圈现象……

   

   【问题三】信息化带来了负面影响

   笔者在拙作《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问题的实践与思考》有这样的观点:

在信息化社会里,互联网给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条件。

正因为有了互联网的支持,广大师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成为可能。

譬如历史问题的探究主要是搜集资源、对比分析的活动,若不通过互联网,只靠跑图书馆、实地考察采访,是很难保证师生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完成的任务。

   但互联网的介入又使一些探究有“得来全不费功夫”嫌疑了。

对那些原本有研究兴趣的同学而言,一上网,输入关键词,信息即在数妙内铺天盖地而来,没有了“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艰辛跋涉,没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很快兴味索然。

而对那些本来就无心搞什么“研究性学习”的同学而言,互联网简直就是偷懒捷径,甚至他们会把整个互联网拷贝给你,面对“搜集”上交的一段段驴唇不对马嘴的“研究性学习成果”,你也只能摇头苦笑了。

而更令人忧虑的是:

网络讨论的那种夸张、不负责任的习气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不良的影响。

   互联网的应用对“研究性学习”产生如此的负面作用是始料不及的,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当然,此时下定论还为时过早。

   二、认识上的片面是研究性学习活动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新课程实施之初,人们对研究性学习有许多不清晰的地方。

如不了解作为课程设置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的区别,不清楚研究性学习的真实目的与作用是什么。

由于片面的认识,导致许多事与愿违的后果。

其中以下几个问题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1.“探究式”与“传统的讲授式”两种教学方法孰优孰劣

   “素质教育”是时代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呼唤,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人把“素质教育”简单化理解为推行“研究性学习方式”。

许多老师理解“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积极参与,参与就是活蹦乱跳,“课堂气氛活跃”就是师生热热闹闹地表演一回。

难道全场鸦雀无声、大家聚精会神地听着老师的精彩讲述、看老师推演深奥的数学命题——思维就不活跃吗?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广,我们逐渐发现: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是以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等西方现当代的新学术理论为基础的。

我们引进国外的这些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初衷是想改变我们传统教育教学中的那种“满堂灌”的弊端,并不是说就用“探究式”取代“传统的讲授式”。

作为一种学术理论,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都要经历实践的考验。

从布鲁纳等人在美国所推行的“建构主义”学习革命的尝试来看,效果也并不显著,而且他们也对“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的局限性作过了阐述。

   教无定法,事实证明没有哪种教学法是能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最佳方法可能是“调鸡尾酒”——整合各种教学观念与模式,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2.“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定位的迷失

   在课程改革的体系中,学生被明确定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服务于学生的“学”,老师应放下“知识的权威”架子、不再“主宰课堂”;教学内容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应服务于学生的“可习得性”……诚然,这些观念大体上是正确的,对改变过去陈腐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是有必要的。

但实际操作中发现,如果不能深层次理解这种观念,教师对自己角色定位会有迷失感。

   也许,教师在想改变自己过去形象前最好先了解学生眼中他们应有形象是怎样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近年来社会经济学中有两本热门的书。

一本是《博弈生存——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书中《“教—学”均衡的公共知识条件——教育的知识结构分析》一节内容提到:

“之所以教师站在讲台上,处于‘教’或‘传授’的位置,而学生坐在课桌前处于‘学’或‘聆听’的位置,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公共知识存在。

‘教—学’或‘讲授—聆听’构成一个博弈均衡。

……‘教—学’的均衡不能形成,这个教师便不能站在讲台上。

”也就是说,教师应处于“讲授”位置是学生乃至全社会的共识。

教师如果摆脱“讲授者”的形象是很难得到社会认同的。

近年在社会上掀起文史热潮的易中天、于丹不就是得益于“三寸不烂之舌”的讲授者形象吗?

   第二本书是《魔鬼经济学》,书中一项针对“父母如何影响子女”的调查证实:

“父母是怎样的人”对子女的影响非常大,而“父母对子女做了什么”却几乎不产生影响。

这一发现暗合中国的一句老话——“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对子女如此,教师对学生可作相似的类比。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若过于偏重学生的主体学习活动,是否会削弱了教师的“示范性”定位?

笔者为此也向许多学生了解过,学生普遍认同:

历史教师应“多讲故事”、多在课堂上呈现广博的知识。

学生们确实不喜欢“填鸭”、“满堂灌”的学习方式,但他们也不喜欢每个知识都去探究一番、体验探究过程的乐趣。

较通常情况下,他们喜欢聆听老师是如何思考、理解这个问题的。

能否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是他们认同一位老师、一堂课的关键,如果每堂课都重复类似的“探究”过程,只会让“探究”成为机械劳动,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正式化”引发“功利化”

   为何“研究性学习”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模式后,学生的“研究成果”反而比不上以前,参与热情也不如以前的高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心理认识上的“功利化”问题。

   当“研究性学习”还只是一种纯兴趣的投入时,参加的师生都是出于爱好,甚至明知“对考试无益”也无怨无悔,这样研究成果自然出色,参与者虽然不多,但来者热情必高。

   当“研究性学习”成为必修课后,难免就有混学分者。

且有些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时的安排也有欠考虑。

如:

分三个阶段选报,每阶段必须选不同的课题,这样不利于某个课题的深入钻研;另外还有规定选报不足十人的课题不予开设,难道报的学生少就不是好课题了吗?

要知道这是让学生自己去钻研问题的啊,少人报的课题有可能更易于突破创新。

   三、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笔者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从实践经验出发,提出具体的操作建议,希望这些经验与做法可以给同行以启迪,同时还能给宏观决策者积累一些研究素材。

   1.应用互联网进行“研究性学习”要设置门坎。

   笔者曾在讲述秦始皇时设置开放性的讨论课题——《众说纷纭秦始皇》,由于时间并不充裕,要求学生分工合作,通过互联网搜集资料,具体操作如下:

 活动程序 

设计目的及注意事项

1.搜集古今中外有关于秦始皇评价的资料。

分成三个小组:

中国古代、中国近现代、世界(提示主要集中于欧美、日本)。

老师对所研究课题作了初步分析,让搜集活动有条理地进行,一定程度避免了盲目搜索。

2.每小组选出一组长。

每小组所搜集的资料不得重复,平均每人一项,由组长监督落实。

保证了全班基本每人都能搜集到不重复的资料,每人一条,工作量不大,汇总起来信息量却很可观。

3.每组撰写一份对所搜集资料整理归纳的意见(不超过200字)。

即分别归纳分析我国古代时期、近现代以来、欧美等西方世界对秦始皇这一人物评价有何特点。

保证活动能有学生自己的思维参与,不使应用网络成为搬字过纸的机械劳作。

4.把上述三组的观点堂上讨论,探讨为何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对同一人物的分析评价会不同,并试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这是活动的精华所在,变“众说纷纭”为“集思广益”,让学生真正从探究中开拓知识面、学会分析思考。

   当然,探究活动经常会遇到预料不到的变数。

如一位学生向我反映,他是负责搜集日本方面资料的。

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只要输入关键词“秦始皇”,日本网站相关条目大多都转向论说徐沛,直接评说秦始皇的不多。

学生问我咋办?

我知道日本对秦始皇的研究很深入,但网上这类学术文章不一定免费公开,一时我也想不到好方法。

后灵机一动,让该生分析“为何日本对徐沛这个人特别感兴趣?

”最后学生的思考是:

①传说中的徐沛是秦始皇派去求长生不老药的,后来徐沛到了今天的日本这地方就不回去了,并把中国文化带到了日本。

网上相关信息反映出日本对自身文明的早期历史较感兴趣;②日本人对长生不老(养生)感兴趣。

这是具有见地的思考。

在此过程中师生双方都受益不浅。

也许,这就是“研究性学习”的乐趣。

   2.强化教师的“示范性”功能。

   “研究性学习”强调不是要学生学会知识,而是学会学习,即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培养一种能独立自主学习、开拓创新的能力。

从教师的角度看,就是要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能力”,但我个人观点是:

这并不意味着老师职责就是把工作的重点从“教知识”转向“教能力”,而是研究什么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而且应该身教重于言教,“示范”如何学。

换言之,“研究性学习”的精粹可能不仅在于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而更应注重让学生了解这知识是怎样得来的、结构怎样。

老师能及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遇到的困惑会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论从史出”是历史学科渗透“探究性学习”的好方法。

   历史结论的获得往往是归纳性的——从纷纭复杂的历史变化中归纳出规律,自然学科的知识结论主要是演绎得出的,因此,单纯重复探究的过程未必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反而会导致认知失控。

笔者的实践体会:

在历史的学习最有价值的是“论从史出”史学观掌握。

不夸大、不牵强、不上纲上线,“用事实说话”。

与旧教材相比,新课程的教材不仅是体例变了,叙事说理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变化:

讲历史事件的过程详细了,结论性的评价少了。

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为了突出过程,把结论留给学生自己分析,而是历史事件它本身就未必是过去教材中的那些大道理。

因此,课堂教学中适宜给学生呈现丰富的历史材料,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这是历史学科渗透“探究式学习”的好方法。

   4.“半堂教学法”的构思。

   “半堂教学法”的构思源自“研究性学习”的公开课感想。

观摩这种课时有看表演的感觉。

其实这些课所创设的问题很吸引人,学生们的研究成果也丰富精彩,没有造假痕迹。

不禁纳闷:

问题出在哪?

经过深思,笔者以为问题主要出在过程上。

这类型的公开课所提的问题,所得出的探究成果,是在封闭的空间、仓促的时间下完成的,本来这样的条件是不可能完成其探究过程的,于是执教者只有用“演示”的方法展示这一过程。

由此笔者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能否把问题的提出与成果的展示评说分在两节课时各用半堂时间去完成,把探究活动的过程留给学生在课外去落实?

此构思可用下表展示: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实际课堂处理

第一单元第1课

 

第1课时

上半节

单元知识概述

下半节

第1课讲授,布置探究式学习问题。

 

 

课间

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第一单元第1课

 

第2课时

上半节

对学生的探究成果汇评,完成第1课的讲授。

第一单元第2课

 

下半节

适当过渡,开讲第2课,并布置该课的探究式学习问题。

……

第一单元第n课

 

第n+1课时

上半节

对学生的探究成果汇评,完成第n课的讲授。

下半节

单元小结,测试。

评价

这样,作为课时它所占用的时间的相同的,课堂结构也是完整的,但给了学生真正探究的时间空间。

   在人教版必修3第2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学中,笔者尝试过这种教学法,效果不错。

当然,这种教学法能否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摘要]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是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学习的需要,以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以个人或小组活动为形式,通过其亲身实践获取科学结论,养成科学精神和态度的新的教学方式,它具有教学主题问题化、学习过程自主化、学习资源开放化、学习方法多样化和学习结论个性化的特点,目前一般采用“课内导学,提出问题──自主学习,课外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总结”的基本模式。

[关键词]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特点模式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高中历史教学要“鼓励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目前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新内容。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根据新大纲的要求,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应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以个人或小组活动为形式,通过其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和科学结论,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

二、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显然,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学习的需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为高等学校和社会各行业输送素质良好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为目的的。

因此,与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比较,它至少应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教学主题问题化。

在学习某一部分历史知识前,教师向学生布置一些研究性的课题或问题(如新的历史教学大纲就提供了16个参考题目),这些课题或问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大可小,可易可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活动,从而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增强学习的计划性和有序性。

(二)学习过程自主化。

传统的历史教学强调的是知识传授,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听、记,有时虽然也有形式上的突破,如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等,但这都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应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学生必须开动脑筋,结合各种知识大胆创新,直接、亲身地去体验和研究,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而是主动地探究性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学习资源开放化。

过去历史的教与学都是围绕课本,课本上写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学什么,师生被局限在课堂上、课本中。

研究性学习应打破这种束缚,体现学习资源的开放性。

学生所研究的课题或问题涉及的知识范畴是广泛的,有关的问题也没有现成唯一的答案,学生学习的资源可从课本扩大到图书馆、互联网、博物馆和其他的社会现实情境,只有这种开放式的学习,学生才可能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从而解决所面临的课题或问题。

(四)学习方法多样化。

由于研究性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和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决定了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兴趣,通过读书、上网、观看影视材料、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去研究、去学习。

(五)学习结论个性化。

因为研究性学习注重体验、注重过程,因此其学习结论必然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不同的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各有侧重,最后得出的结论不可能是千篇一律,可能就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正是创新意识的体现,也是创新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三、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

目前,研究性学习仍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资借鉴,但根据其上述一些特点,我们可以初步认定其基本模式为:

课内导学,提出问题──自主学习,课外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总结。

1、课内导学,提出问题。

课内导学,指结合教材落实有关基础知识,主要在课堂上进行,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由师生共同来完成。

在落实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师生都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教材的知识细节,可以是整章整节的宏观框架,还可以是单元或阶段特征,旨在培养学生驾驭教材、分析教材、梳理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教师从中选出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重点课题或问题,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2、自主学习,课外研究。

在确定研究课题后,学生即可开始自主性学习,由于高中学生的学历、阅历的限制,最好是分小组进行活动,同时,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如文字、图表、音像等,还应帮助学生制定包括研究范围、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人员分工等内容的研究方案。

自主学习和研究可在课内进行,更多地应在课外进行,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观察思考、资料查阅、影像观看、咨询调查等方式获得相应的研究信息,最后集中处理,得出结论。

在这个阶段,教师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可包办代替,应该扮演参与者、调控者、指导者的角色,学生之间也应该相互帮助,充分发挥团队的协作精神。

3、成果展示,交流总结。

围绕提出的问题或课题,通过同学们自主地研究与学习,把所得出的结论,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展示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推动研究性学习的经常性开展,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

研究性学习成果可以通过调查报告、多媒体展示、报告会、辩论会、演讲赛、宣传栏等形式展示和交流。

最后教师还要及时、认真地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励再战。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大举指,如何完善其学习模式,还需要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继续思考和总结。

摘自:

《现代教育网》

 

研究性学习》课题推荐表

推荐人

张介信

组别

语文

编号

课题名称

义乌历史名人与传统文化

课题初步分析(研究目标、背景、简要步骤等)

分析略

备注

谈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定

泉港五中郭锡和

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历史学习和社会现实生活中选择、并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以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为基础,通过个人或与他人合作的方式从事学习的一种模式。

在历史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历史教学改革的尝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选题非常重要,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

一个好的选题,其本身就孕育着成功的希望。

怎样才能做好研究性选题这项工作,根据自己多年在历史教学工作中的体会,提出如下粗浅想法。

一、课题的选定原则

选题是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

选题本身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但选题要遵循一定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

历史研究性学习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主体。

在选题过程中要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与。

选题是一个能力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设计问题的过程。

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在全面掌握历史教材体系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性的思维和探究,联系历史上有重大意义的人物或事件,提出选题。

选题可以是历史学科内部的问题,如怎样评价李鸿章,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探析等。

也可以是和其他学科有关的问题,如罗斯福新政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也可以是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的问题,如巴以冲突问题的历史探析,巴尔干问题的由来等。

2、科学性原则。

指选题必须有事实依据或理论根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历史发展规律。

研究方法要有一定的科学性,知识的综合应用程度要高,课题本身应有研究和探索的价值和必要。

在选题时指导学生要遵循历史规律,尊重科学,违反科学和规律的课题永远也不会成功。

例如,对鸦片战争的影响的研究。

如果片面地从对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起了解体作用,开放五处通商口岸的有利方面,来说明鸦片战争不是侵略战争,这就违背了历史事实的本质。

再如,对汪精卫的评价,不能因为他早年资产阶级革命的功绩,而忽视他在抗日战争时投靠日本的卖国罪行,掩盖其卖国者本来面目。

3、兴趣性原则。

选题要根据个人兴趣来确定,选择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题目,特别是对青少年容易激发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的愿望。

如果学生对此选题没有兴趣,只是为了完成某种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