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基础强化卷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试题10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9350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语文基础强化卷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试题10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高考语文基础强化卷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试题10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高考语文基础强化卷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试题10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高考语文基础强化卷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试题10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高考语文基础强化卷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试题10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新高考语文基础强化卷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试题10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新高考语文基础强化卷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试题10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新高考语文基础强化卷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试题10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新高考语文基础强化卷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试题10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高考语文基础强化卷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试题10页.docx

《新高考语文基础强化卷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试题1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语文基础强化卷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试题10页.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高考语文基础强化卷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试题10页.docx

新高考语文基础强化卷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试题10页

2020新高考语文基础强化卷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

分值:

45分 建议用时:

45分钟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吏,首先要抓好选人用人这个导向,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像自然环境一样山清水秀。

②我们之所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因为其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而不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迷恋和孤芳自赏。

③尽管一些地市出台的楼市去库存政策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业内普遍认为,刺激政策只能是短期行为,属于因噎废食。

④改革的复杂程度和困难程度正在不断加深,深化改革必须真刀真枪,敢于较真碰硬,虚晃一枪不行,花拳绣腿也不行。

⑤拉脱维亚是一个地处波罗的海沿岸中部,人口只有200多万的小国,随着中国总理到访,该国展示出初冬最风姿绰约的一派景象。

⑥中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现场的所有人经历了堪称中国航天史上最惊世骇俗的三个小时。

A.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⑤⑥D.①④⑤

答案 C

解析 ①山清水秀:

形容山水风景优美。

使用正确。

②孤芳自赏:

常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使用正确。

③因噎废食:

因为吃饭噎住过,索性连饭也不吃了;比喻因怕出问题,索性不干。

不合语境。

④花拳绣腿:

姿态好看而搏斗时用处不大的拳术,比喻外面好看而没有实用价值的做法。

使用正确。

⑤风姿绰约:

形容女子风度姿态柔美动人。

用错对象。

⑥惊世骇俗:

思想、言行不同于世俗,使人震惊。

不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目前我国中小学营养餐浪费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是源于中小学营养餐与学生的期望值的心理落差太大而造成的。

B.中国网络直播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在经历了近一年的行业爆发式增长之后,随着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行业监管趋严,我国的网络直播行业进入平稳增长。

C.在马云看来,浙商是当今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商帮。

制定浙商的规矩、树立浙商的形象,能帮助浙江的民营企业家走好经济发展的长远道路,适应现代商业的规则。

D.《Lion》这部影片反映印度走失儿童现象,表现出人道主义精神,影片将落脚点放在普世化的亲情描述上,深刻的内涵使其成为一部优秀的叙事片。

答案 D

解析 A项,句式杂糅,“源于”与“……造成的”句式杂糅,任选其一。

B项,搭配不当,“进入平稳增长”应改为“进入平稳增长期”或“开始平稳增长”。

C项,语序不当,将“适应现代商业的规则”提到“走好经济发展的长远道路”前。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唐代狂草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一个巅峰,    。

唐朝狂草书风的出现,其原因是多元的。

随着狂草书势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不断被发掘,狂草书势的内涵将更为丰富迷人。

①如果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②最具抒情性最能体现中国艺术精神的艺术样式

③也是中国写意艺术发展的一个巅峰

④是世界造型艺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⑤张旭、怀素的狂草可以说是书法向自由表现方向发展的一个极致

⑥那么狂草就是这个核心的金字塔尖,是“王冠上的明珠”

A.③④①⑥⑤②B.③⑤④①⑥②

C.④③⑤②①⑥D.②④⑤③①⑥

答案 B

解析 分析可知,③“也是……巅峰”承接上句,⑤具体说最具代表性的“张旭、怀素的狂草”,④承接⑤的“极致”,①⑥“如果”“那么”两句连接,②“最具抒情性最能体现”,承接⑥“王冠上的明珠”。

所以正确的排列顺序为③⑤④①⑥②。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文论家常讲文无定格, ① ,不好也不必统一要求。

而实际上,任何事物都会有一个“基本式”, ② ,千变万化的格式只不过是作者根据实际需要在“基本式”的基础上进行变通的结果。

我们之所以无所适从, ③ ,而被千变万化的变通格式晃花了眼睛。

答:

答案 ①是说文章格式千变万化 ②文章也是这样

③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好“基本式”(每点2分)

解析 首先确定文段陈述的对象是“文章的格式”,然后根据上下文语境补写语句。

由①前说“文无定格”和后句“不好也不必统一要求”,可知①处应是具体解释“文无定格”的含义,可填写“是说文章格式千变万化”之类的内容;“任何事物都会有一个‘基本式’”和下文有关文章的论述需衔接;②处自然应填一个过渡句,把话题引到“写文章”上来,即“写文章也是这样”之类的内容;③前是“之所以”,其后自然是对“无所适从”的原因的表述,故可以填写“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好‘基本式’”之类的内容。

5.以下是“空巢老人”的一个典型生活场景,请模仿这个场景,再写一个不同的场景。

要求:

字数相当,句式类同,内容相反。

(5分)

典型生活场景:

一碟菜,一碗饭,一张桌子。

桌子上方,一张全家福的照片。

电视,嗡嗡地响着。

老人注视着照片,眼里满含着孤独与期待!

仿写场景:

答案 (示例一)甜点,水果,明净的茶几。

客厅里,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照相机后面的人按动了快门,

前面并排坐的人们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快乐。

(示例二)饭厅,圆桌,热腾腾的饭菜。

温暖的饭厅里,围坐在桌边的一家人。

电视里,春节晚会刚刚开始,

老人凝视着儿孙,嘴角充满幸福的笑意。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

首先注意题目的提示信息:

描写对象是“空巢老人”,描写内容是生活场景;然后观察原句的特点:

采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画面,突出生活细节,结尾处点明老人的情感“孤独与期待”;最后根据题目要求“字数相当,句式类同,内容相反”仿写,即在结构上相似即可,无须对等,在内容上与原句表达的主题相反,即是体现老人快乐幸福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9分)

司马申,字季和,河内温人也。

申早有风概,十四便善弈棋,尝随父候吏部尚书到溉,时梁州刺史阴子春、领军朱异在焉。

子春素知申,即于坐所呼与为对,申每有妙思,异观而奇之,因引申游处。

属太清之难,父母俱没,因此自誓,菜食终身。

梁元帝承制,起为开远将军,迁镇西外兵记室参军。

及侯景寇郢州,申随都督王僧辩据巴陵,每进筹策,皆见行用。

僧辩叹曰:

“此生要鞬汗马,或非所长,若使抚众守城,必有奇绩。

”僧辩之讨陆纳也,申在军中,于时贼众奄至,左右披靡,申躬蔽僧辩,蒙楯而前,会裴之横救至,贼乃退。

僧辩顾申而笑曰:

“仁者必有勇,岂虚言哉!

”除散骑侍郎。

绍泰初,迁仪同侯安都从事中郎。

高祖受禅,除安东临川王谘议参军。

出为戎昭将军、江乘令,甚有治绩。

入为尚书金部郎。

九年,除秣陵令,在职以清能见纪,有白雀巢于县庭。

秩满,顷之,预东宫宾客,寻兼东宫通事舍人。

迁员外散骑常侍,舍人如故。

及叔陵之肆逆也,事既不捷,出据东府,申驰召右卫萧摩诃帅兵先至,追斩之,因入城中,收其府库,后主深嘉之。

以功除太子左卫率,封文招县伯,邑四百户,兼中书通事舍人。

寻迁右卫将军,加通直散骑常侍。

以疾还第,就加散骑常侍,右卫、舍人如故。

至德四年卒,后主嗟悼久之。

及葬,后主自制志铭,辞情伤切。

卒章曰:

“嗟乎!

天不与善,歼我良臣。

”其见幸如此。

申历事三帝内掌机密至于仓卒之间军国大事指麾断决无有滞留子琇嗣官至太子舍人。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二十三,有删改)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申历事三帝内/掌机密至/于仓卒之间/军国大事/指麾断决/无有滞留/子琇嗣官/至太子舍人

B.申历事三帝/内掌机密/至于仓卒之间/军国大事/指麾断决/无有滞留/子琇嗣/官至太子舍人

C.申历事三帝/内掌机密/至于仓卒之间/军国大事指麾/断决无有/滞留子琇嗣官/至太子舍人

D.申历事三帝内/掌机密至/于仓卒之间/军国大事指麾/断决无有/滞留子琇嗣/官至太子舍人

答案 B

解析 “至于”是古今异义词,可以翻译为“乃至”,两者之间不能隔断,故排除A、D两项。

“无有”相当于现在的“没有”,不能跟前边的“断决”组成动宾关系,只能跟后边的“滞留(的情况)”构成动宾关系,排除C项。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游处,指交游和相处。

孔子周游列国时,“游”的同时常伴随学术交流,称“游学”。

本文中的“游”,跟陶渊明“请息交以绝游”一句中“游”的意思相同。

B.筹策,本义指一种古代计算用具,本文中引申为“计策”。

成语“运筹帷幄”“一筹莫展”中保留了与本义相关的用法。

C.伯,古时用来指兄弟中排行第一的。

古代兄弟间排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以下类推。

县伯,此指县级最高长官,不是爵位。

D.志铭,即墓志铭,分志和铭两个部分。

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逝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主要是对逝者一生的评价。

答案 C

解析 本文中“县伯”的“伯”,意思是伯爵,文中讲司马申这个时候担任太子左卫率,是朝官而不是县官。

另外,注意原文“县伯”前“封”这个词,它是不同于表官职授予、升迁的“授”“除”“升”等词的,它常指帝王以土地、爵位、名号赐人。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司马申年少有才但家门不幸。

他十四岁时,下棋的才华便得到阴子春、朱异的赏识;父母因动乱而双亡,对他内心触动很大。

B.司马申长于据守而不善征伐。

他曾跟随都督王僧辩据守巴陵,虽然不善于在疆场征战,但在安抚百姓、守卫城池中有突出贡献。

C.司马申曾临危无惧,奋勇护帅。

讨伐陆纳的一次战斗中,敌强我弱,在卫士溃逃之时,司马申却毫不退缩,危难之时确保了主帅的安全。

D.司马申曾果断决策,平叛建功。

在陈叔陵叛逆占据东府的情况下,司马申驰马召来援兵追赶叛贼,事后得到嘉奖,并授职获封。

答案 B

解析 B.从原文可以看出,只是王僧辩个人评价司马申的能力,说其或许不善于征伐,而善于“抚众守城”,但文中并无“不善于在疆场征战”方面的事实陈述,更没有具体的“突出贡献”。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申躬蔽僧辩,蒙楯而前,会裴之横救至,贼乃退。

(5分)

译文:

(2)九年,除秣陵令,在职以清能见纪,有白雀巢于县庭。

(5分)

译文:

答案 

(1)司马申用身体遮蔽着王僧辩,拿着盾牌迎上去,恰好裴之横带着救兵赶到,贼军才退去。

(2)太建九年,(司马申)任秣陵令,在职期间凭清廉能干受称赞,有白雀在县衙的院中筑巢。

解析 

(1)注意“躬蔽”“会”“乃”等词的翻译,其中“前”名词活用为动词。

(2)注意“除”“见纪”“巢”等词的翻译以及本句的倒装结构。

参考译文

司马申,字季和,是河内郡温县人。

司马申早年有风采气概,十四岁就善于下棋,曾经随同父亲去问候吏部尚书到溉,当时梁州刺史阴子春、领军朱异也在那里。

阴子春一向了解司马申,便在坐处呼司马申与他下棋,司马申常有奇妙的想法,朱异见后感到奇异,于是拉着司马申和他交游相处。

恰逢太清之难,司马申的父母都去世,他因此发誓,终身食用蔬菜。

梁元帝即位,他被起用为开远将军,改任镇西外兵记室参军。

到侯景进犯郢州,司马申随都督王僧辩占据巴陵,每次进献筹划之策,都被采纳运用。

王僧辩叹道:

“这个年轻人若要策马疆场,或许不是他的专长,但若派他安抚众人守城,必定会有奇功。

”王僧辩征讨陆纳,司马申在军中,当时贼众突然到来,左右都溃逃了,司马申用身体遮蔽着王僧辩,拿着盾牌迎上去,恰好裴之横带着救兵赶到,贼军才退去。

王僧辩回头看着司马申笑道:

“仁义的人必然有勇气,这哪里是虚言!

”授(司马申)散骑侍郎。

绍泰初年,改任仪同侯安都从事中郎。

高祖登基,被任命为安东临川王谘议参军。

出京任戎昭将军、江乘县令,很有政绩。

返京任尚书金部郎。

太建九年,(司马申)任秣陵令,在职期间凭清廉能干受称赞,有白雀在县衙的院中筑巢。

任期届满,不久,先担任东宫宾客,不久便兼任东宫通事舍人。

改任员外散骑常侍,照旧任舍人。

到陈叔陵作乱时,事情已不能成功,便出京占据东府,司马申驰马速召右卫萧摩诃率兵先到,追赶并斩杀了他,于是便进入城中,没收了陈叔陵的府库,陈后主优厚地嘉奖他。

(他)凭功劳被授予太子左卫率一职,封为文招县伯,食邑四百户,兼任中书通事舍人。

不久改任右卫将军,加封通直散骑常侍。

因患病回到府第,被加封为散骑常侍,照旧任右卫、舍人。

至德四年去世,陈后主悲悼良久。

到葬礼之日,陈后主亲自撰写墓志铭,言辞情感伤心悲切。

铭文最后写道:

“啊,天不与人为善,灭我良臣!

”他受宠到这种程度。

司马申接连侍奉了三位皇帝,在朝中掌管机密,乃至于仓促之间,军国大事,指挥决断,都没有滞留的情况。

儿子司马琇继承他的爵位,官至太子舍人。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师说》里,韩愈认为选择老师应不分贵贱长幼,唯一的标准是:

“      ,      。

(2)《论语》中“      ,         ”意思是让别人成为自己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

(3)《雁门太守行》中“         ,         ”两句,既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又借助日光显示了守军的威武雄壮。

答案 

(1)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2)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