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毕业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10124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23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毕业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科学毕业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科学毕业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科学毕业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科学毕业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科学毕业复习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科学毕业复习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科学毕业复习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科学毕业复习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科学毕业复习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科学毕业复习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科学毕业复习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科学毕业复习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科学毕业复习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科学毕业复习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科学毕业复习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科学毕业复习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科学毕业复习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科学毕业复习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科学毕业复习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毕业复习要点.docx

《科学毕业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毕业复习要点.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学毕业复习要点.docx

科学毕业复习要点

科学毕业复习要点

一、生命世界

1.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

能用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常见动物:

鸡、鸭、狗、猪、猫、兔、乌龟、青蛙、牛、羊、鱼、鸽子、麻雀。

分类标准:

A.食性分类(四上13页)

食性

动物名称

植食动物

牛、羊、兔

肉食动物

老虎、狐狸、狼、狮子

腐食动物

秃鹫、蚯蚓

杂食动物

猫、狗、猪

B.生活地点

生活地点

动物名称

地面(陆地)

牛羊马兔虎狐狸蚯蚓蚂蚱

天空

蝴蝶老鹰秃鹫麻雀鸽子

海洋(水体)

鲸鱼草鱼大鲵蝲蛄水蛭海螺

C.昆虫、鸟类、鱼类、哺乳动物。

(让学生知道生活在水里的动物不一定是鱼类,天空飞翔的动物不全是鸟类等;知道这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2.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真菌的代表物种有:

蘑菇、霉菌等(五下教材44页)

3.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植物

(四下教材14——18页)

繁殖方式

植物名称

备注

无性繁殖

(营养生殖)

根繁殖

郁金香

叶繁殖

秋海棠、铁线蕨

茎繁殖

柳树、大蒜、葱、葡萄、红薯、土豆

扦插、压条

有性繁殖

种子繁殖

西瓜、四季豆、南瓜、黄瓜、凤仙花等

动物(四下教材19——24页)

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

胎生

鸟类、鱼类、乌龟、青蛙、鸭嘴兽等

卵生

狐狸、狗、猪、兔、牛等

无性繁殖

草履虫、水螅

不考

微生物(五下教材45页):

不考

a、分裂生殖—细菌b、出芽生殖—酵母菌c、孢子生殖—霉菌

4.知道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

植物器官

作用

1.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2.固定植物体3.有些植物的根可以储存营养物质

1.将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以及叶制造的有机物输导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2.支撑植物的花、果实和叶

1.光合作用:

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四上教材7页)

2.蒸腾作用:

可以促进植物体内水和养料的运输(四上教材8页)

1.吸引虫兽传递花粉

2.繁殖后代

果实

1.诱使动物食用并传播种子2.抑制种子生长,维持种子休眠3、保护种子

种子

繁殖后代

5.探究根、茎的作用。

(四上教材4—5页)

A、探究根的作用(4页):

找一株带根的植物,把根浸在装有水的容器里,并在睡眠加上适量的植物油,用棉花堵住容器口,在容器外壁标好水面的高度。

把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观察容器内水量的变化。

B、探究茎的作用(5页):

找一盆植物浇足水,一小时后,剪短一根嫩枝,观察茎的截面有什么现象。

6.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五下教材40页)

7.知道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四上教材13页),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这些食物作为能量。

(六上教材65页)

8.知道生物的很多特性是遗传的。

(五下教材58页)

9.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有影响。

一、植物部分

1.植物的身体一般是由根。

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构成的。

2.植物器官的作用:

①根A根分为直根和须根两类。

B.根的作用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料,有的还可贮藏养料。

②茎的作用:

A植物茎里的导管能输送水分和盐类;B茎能繁殖后代。

③叶的作用:

A叶的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

B叶的蒸腾作用:

叶蒸发水分的作用又称叶的蒸腾作用。

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叶的蒸腾作用散失,从而促进植物体内的水和养料的运输。

3.开花植物是用种子繁殖后代。

4.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就叫完全花,如白菜花、桃花。

也有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花,这些缺失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

南瓜花、黄瓜花缺少雄蕊或雌蕊;桑树花缺花瓣、雄蕊或雌蕊;杨树花、柳树花缺萼片、花瓣、雄蕊或雌蕊。

(解剖花的方法:

用镊子从外到内)

5.知道传粉。

6.植物的茎有向光性,根有向水性。

7.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等。

8.知道植物种子发芽的条件: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适宜的温度和水、空气。

制订实验计划:

(在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条件设计实验)

提出的问题: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

我们的推测:

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实验方法:

对照实验

控制不变的条件:

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

要改变的条件:

水。

实验过程:

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实验组;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叫对照组。

两个小组同时进行,观察记录进行比较。

9.会写食物链

(六上教材7页)

10.探究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五上教材9页)

研究计划:

研究内容:

脉搏跳动是否与心脏跳动有关

研究方法:

记录一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和脉搏的次数,并进行比较。

研究过程:

(1)、用听诊器记录心跳次数,记录手腕外侧脉搏的次数。

(2)、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将测量三次。

(3)、计算三次测量额平均数,分析数据。

(4)、与其他小组的数据比较。

11.知道大脑在人的语言、思维、情感方面的作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指挥部”。

(五上教材12—14页)

12.知道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

13.知道解剖完全花的基本顺序:

由外到内。

完全花的基本结构:

雄蕊、雌蕊、花瓣、花萼。

14.知道食物会依次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15.知道人体的呼吸器官有肺、气管、支气管

16.知道植物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具有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

探究植物的向光性。

17.我区能否栽种苹果?

请说明理由。

18.知道微生物是否需要合适的环境。

19.冰箱的食物能否直接食用。

20.根据自然现象进行合理推测。

比如根据植物生长的趋势添加太阳在哪方等。

二、物质世界。

1.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如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沉浮等,并加以描述。

(如眼睛可以判断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沉浮)

观察物体的沉浮在三上教材35——37页

感受冷热测量物体温度在三下教材2—3页

2.会使用简单仪器(如尺、天平、温度计)测量物体的常见特征(长度、重量、温度),能设计简单的二维记录表格,做简单的定量记录,并能使用适当的单位。

测量长度:

四下教材32页

测量力的大小:

四下教材42页

测量重力的大小:

四下教材46页

测量温度;三下教材3——4页

3.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四下教材58页以及51—52页,物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和现象,溶解现象,这两类知识所涉及的实验和生活中的运用。

4.知道物质有可再生的生不可再生的。

(六上教材65页)

5.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

力的大小和方向。

(四下教材39—40页)

6.知道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力,如风力、水力、重力、弹力、浮力、摩擦力等。

(四下教材39—40页)(重点:

弹力、浮力、摩擦力,这种力在生活中的运用)

7.探究怎样才能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五上教材23—24页)

利用下图中的杠杆尺来研究杠杆(天平)如何平衡

8.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

9.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五上教材20——21页)

10.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四上教材28——29页),能区分声音的大小与高低(四上教材27页)。

三、声音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大小叫音量。

3.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4.声音能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

5.控制噪音。

6.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

11.知道声音要通过物质传播到达人的耳朵(四上教材31—32页,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到人的耳朵)。

12.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三下教材11页)。

13.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三下教材3页),会使用温度计(三下教材4页)。

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酒精灯

①酒精灯的灯芯要平整。

②添加酒精时,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酒精不少于l/4。

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④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⑤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⑥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

2.温度计

①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待测液体中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否则示数会降低。

同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若斜视会产生误差。

3.弹簧测力计

①被测物体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范围。

②使用前要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到零位置.如果没有指在零位置就需要调零

③读数时应正对平视。

一次测量时间不易过长,以免弹簧疲劳

14.知道光是有颜色的。

(三下教材60和61页——牛顿的研究笔记之一和之二)

15.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五上教材68页);知道开关的功能(五上教材67页);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五上教材67——68页)。

16.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五上教材73页,容易导电的材料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材料叫做绝缘体)。

17.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18.知道电能产生磁(五下教材2页),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五下教材6——8页)。

实验计划:

(五下教材7页)

研究问题:

怎样让电磁铁的磁力更大?

我们的猜想: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有关。

实验器材:

带绝缘层的导线,铁钉,三节电池、回形针一盒。

实验步骤:

(1)、制作一个电磁铁,记下导线绕在铁钉上的圈数.

(2)、将一节电池连入电磁铁电路中,记下它最多能吸住回形针的个数.

(3)、将二节、三节电池分别连入同一电磁铁电路中,记下它最多能吸住回形针的个数。

19.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等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六上教材54页)

三、地球与宇宙

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五上教材44页,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地球赤道的周长有大约4万千米)

2.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比例是3:

7。

(五上教材51—52页)。

3.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五上教材58页)。

4.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

(六上教材45—47页)

5.知道土壤的构成(三上教材19——20页)。

6.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三上教材33——34页)。

7.知道水域污染的危害(六下教材27页)及主要原因(六下教材23页)。

8.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

9.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如温度、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

(三下教材)

(如作图,图中标出北方,请画出当吹东风时,红旗飘的方向)

10.会用温度计、简易风向仪、雨量器进行观测,搜集有关数据,并能分析数据得出某些结论。

测气温(三下教材18页):

利用百叶箱的温度计测量选定的某地连续一段时间的气温。

根据记录的气温数据,画出气温变化曲线图。

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一段时间内气温变化的情况。

(如:

给出雨量器所测的数据,分析数据得出雨量的大小等)

11.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五下教材27页)

12.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

(六下教材37页)

13.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知道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

(六上教材76页)

14.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六下教材38页)

15.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六下教材42——44页)

科学的历程

本单元提示

本单元是以科技史为专题的全套教材的总结课。

学习本课,旨在让同学们对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初步有所了解,对这一进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有所感悟,能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并且在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升华。

人类发展的足迹

1.人类发展是从原始社会开始的,那时人们只能用石器作为工具。

随着铁的发现,人们开始使用铁制造的工具,例如镰、犁、铁耒、铁耜等。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造纸、印刷、火药、司南,它们推动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发展。

3.瓦特是改良蒸汽机机的大发明家,解决了火车的动力问题。

4.力学三定律是科学家牛顿发明的,他解决了力学中的重大问题,为制造机器奠定了基础。

5.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开创了用望远镜观察宇宙的新时代;天文学家哥白尼写出了《天体运行论》,否定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认识(即“地心说”),提出了地球是以太阳为中心运转的“日心说”。

6.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

即适应环境的生物就能生存,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就会被大自然淘汰。

在生物的“优胜劣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7.人类还在不断地发明创造,我知道人类历史上的10项以上的重大科技发明。

例如:

电视、可视电话、卫星、航天飞船、因特网、克隆技术

转基因、卫星定位、磁悬浮、氢弹、无人驾驶等。

8.当今世界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科技发明的总趋势是:

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每年发明的专利越来越多。

 

判断:

请你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吗?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恒星是能自己发光发热的星球。

(√)

2.夜晚能看到的天空上的星星都是恒星。

(√)

3.宇宙中的星球都在不停地运动。

(√)

4.宇宙中有无数个与银河系一样的恒星集团。

(√)

5.由于宇宙中星星之间的距离很远,所以,人们用“光年”这个长度单位来计算,即光在一年内所走过的距离。

(√)

六年级科学综合练习题

(一)

一、填空题

1.不同的工具有着不同的用途。

科学地运用工具会更加方便快捷地解决很多问题。

如从木头里取出一枚铁钉用起钉锤,从木头里取一枚螺丝钉可用螺丝刀会更加方便省力,定铁钉一般使用钉锤工具。

2.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像螺丝刀、钉锤、剪子等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利用螺丝刀起出螺丝,是应用轮轴原理,其中刀柄相当于这种简单机械的轮,刀杆相当于这种简单机械的轴。

4.将重物提上斜坡,如果斜坡的高度不变,斜面越长越省力。

5.自行车的车把是轮轴简单机械的应用。

6.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成了滑轮组,滑轮组不仅能改变力的大小,也能改变力的方向。

7.骑自行车,人脚蹬的力是依靠前后两个齿轮和链条传到车轮上的。

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传递动力的作用,而使自行车运动。

8.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小齿轮转动速度快。

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大齿轮转动速度慢。

9.如果自行车后面的小齿轮改为比原来更小的齿轮,而车轮的大小和前齿轮(大齿轮)的大小都不变的情况下,人脚蹬的力会比原来大,自行车的速度会比原来快。

10.刹车是杠杆简单机械的应用。

11.能量有多种形式,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例如,水力发电是水能转化为电能。

12.俗话说:

“万物生长靠太阳”。

这句话道出了:

几乎所有能源都源自太阳。

13.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说明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14.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电磁铁的南北极会发生改变。

15.只改变电磁铁的电流大小,电磁铁的磁力会发生改变。

16.储存在食物、燃料和一些化学物质中的能量,叫化学能。

17.用电壶烧水是电能转化为热能。

18.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19.根据植物茎的性质,可将植物分为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等。

以植物的生活环境来分类,可分为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等。

按有没有花可以分为开花植物与不开花植物。

20.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

21.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22.人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我们理应平等对待家族中的每一成员。

24.一张纸被撕成两半,这属于物理变化。

25.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不同,化学变化的特点是有新的物质生成。

26.要使铁生锈,需要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

27.我们周围的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8.利用淀粉遇碘酒会发生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29.持续加热白糖直至炭化,这时发生了化学反应。

30.蜡烛溶化是物理变化,液体的蜡烛油汽化后燃烧是化学变化。

31.馒头在嘴里越嚼越甜,这是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变化。

32.淡水在自来水厂要经过沉淀、过滤、灭菌等环节处理后才能被人们饮用。

33.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航天飞机成功地在月球上着落。

第一次登上月球的人叫阿姆斯特朗。

3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35.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36.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公转周期最长的是海王星。

37.天文望远镜可以分为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

38.航天飞机是可以重复使用的飞行器,可以多次往返于地球和太空空间站之间运送宇航员和货物。

39.在电流强度不变的情况下,电磁铁的通电线圈圈数越多,它的磁力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这一现象说明了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

40.我知道自然界中的昆虫有100多万种,例如,蝴蝶、蜜蜂等,它们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要分头、胸、腹,胸部有三对足。

40.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昆虫有100多万种,它们的主要特征是身体上有三对足。

41.有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在奶粉中加入了大量的淀粉,我们可以利用在奶粉上滴上碘酒变蓝方法来进行鉴定奶粉中是否含有淀粉。

42.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时,被观察的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43.光年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44.我们可以通过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回收利用等方法来减少垃圾的数量,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选择题

1.要拔出木头上的钉子,我们应该使用下列的(B)工具较方便。

A.剪刀B.起钉锤C.铁钳   D.螺丝刀 

2.为了将国旗升上顶端,我们在旗杆的顶端安装上一个(A)。

A.定滑轮 B.动滑轮C.滑轮组    

3.在生活中使用费力杠杆是为了(B)。

A.省钱B.方便C.省时间 

4.螺丝钉上的螺纹利用了(A)原理。

A.斜面B.轮轴C.滑轮   D.杠杆

5.使用滑轮组工作能(C)。

A.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B.能改变方向但不省力

C.既改变方向又省力D.以上答案都不对

6.下面有关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描述,正确的是(D)。

A.定滑轮和动滑轮都能省力

B.定滑轮和动滑轮都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C.定滑轮能省力,动滑轮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D.定滑轮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7.下列哪些工具应用了杠杆工作原理?

(A)

A.剪刀B.方向盘C.旱冰鞋    

8.与直接提升物体相比,斜面提升物体的好处是(B)。

A.方便B.省力C.缩短距离D.费力

9.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B)。

A.省力B.费力C.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0.下面哪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BC)

A.冰川融化B.铁钉生锈C.岩石风化

11.下列哪些因素可以改变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C)

①电流强度加大②电流方向的改变

③绕导线方向的改变④导线圈数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12.水力发电,是把流水的能量转化成(B)。

A.热能B.电能C.化学能D.光能

13.(B)是一种清洁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A.石油B.太阳能C.天然气D.煤

14.电磁铁是由线圈和(C)构成。

A.铜B.银C.铁芯D.金

15.火力发电是把(C)转化为电能。

A.电能B.光能C.热能

16.风能发电是把(C)转化为电能。

A.水能B.光能C.风能

17.用扳手拧紧较大的螺丝,如果拧不紧,可在扳手的末端再套一根钢管,以增加扳手的长度,这是利用了增大杠杆的(B)省力原理。

A.动力B.动力臂C.阻力D.阻力臂

18.普通干电池中的电是怎样来的?

(C)

A.由电能转化而来B.由光能转化而来

C.由化学能转化而来D.由机械能转化而来

19.煤、石油、天然气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A)。

A.太阳能B.风能

C.古代的植物D.现在的微生物

20.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D)

①电流强弱②电流方向③导线圈数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

21.植物按有没有花可以分为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

在不开花植物中,菌类比较特殊,它是靠(B)生存的。

A.光合作用B.吸收其他生物体或土壤里的养分C.自己制造养料

22.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以下(C)动物不属于哺乳动物。

A.山羊B.鲸C.金鱼

23.搬运一堆废钢铁垃圾,你认为使用下面哪种工具最方便?

(A)

A.电磁铁吊车B.普通吊车C.铁铲

24.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C)。

A.人类大量砍伐树木B.土地沙漠化C.大气中臭氧层被破坏

25.以下不属于昆虫的特点是(B)。

A.身体分为头、胸、腹B.用鳃呼吸在水里C.二对翅膀三对足

26.月相变化是月球绕着地球(A)形成的。

A.公转B.自转C.公转和自转

27.我们晚上九点观察到的月球,它是(A)。

A.自西向东移动B.自东向西移动C.没有变化

28.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是(B)。

A.小行星B.卫星C.流星

29.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B)。

A.30千米B.30万千米C.300万千米

30.煤、石油、天然气、食物所具有的能量最终都来自(B)。

A.光能B.太阳能C.化学能

31.计量天体间距离的单位是(C)。

A.米B.千米C.光年

32.一个人在地球上最重能举起50千克物体,在月球上可以举起(B)重的物体。

A.100千克B.300千克C.600千克

33.织女星是一颗一等亮星,它在(C)座中。

A.天鹅B.天鹰C.天琴D.天蝎

34.从地球上看,天空中唯一不动的星星是(C)。

A.启明星B.北斗七星C.北极星

35.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这种新物质的颜色是(C)。

A.红色B.灰色C.蓝紫色

36.下面属于物理变化的有(A)。

A.用筛网将粗沙和细沙分离开B.铁生锈C.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37.把沙和豆子混合,轻轻搅拌,豆子(A)。

A.没有明显变化B.变成其它物质C.发芽了

38.把点燃的细竹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火焰会(A)。

A.马上熄灭B.继续燃烧C.燃烧半分钟后熄灭了

39.铁钉半根浸入水中,半根露在空气中,(C)部分最容易生锈。

A.在空气中的半根B.在水中的半根C.在空气和水交界处

40.汽水中含有的气体是(B)气体。

A.水蒸气B.二氧化碳C.氧气

41.(C)的环境能减缓铁生锈的速度。

A.潮湿B.寒冷C.干燥

42.下面两种物质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