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物象鉴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15996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物象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诗歌物象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诗歌物象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诗歌物象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诗歌物象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诗歌物象鉴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诗歌物象鉴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诗歌物象鉴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诗歌物象鉴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诗歌物象鉴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诗歌物象鉴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诗歌物象鉴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诗歌物象鉴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诗歌物象鉴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诗歌物象鉴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物象鉴赏.docx

《诗歌物象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物象鉴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诗歌物象鉴赏.docx

诗歌物象鉴赏

诗歌物象鉴赏

学习目标:

掌握鉴赏诗歌物象的方法,规范答题。

2、了解诗歌塑造物象的方法。

学习过程:

【考点解说】

江苏高考语文考纲对古诗词的考查能力层级为D,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概念解析】物象:

  被作者人格化了的事物形象。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 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情感。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自学练习】   

                                 早 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4分)

【参考答案】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自学所得】

(一)试总结鉴赏物象的方法:

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二)规范答题:

答题步骤:

形象————契合点————意义(情感)

1、指出物象特征。

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1)结合词语具体分析

(2)把握物象的内在精神品格

3、塑造此形象的意义

体现作者的某种节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

【合作探究】

一、形象概括

1、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的妙处。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2、(2009·天津高考) 

严郑公①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

②箨(tuò),笋壳。

③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2分)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3.(2013年江西卷)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

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

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

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

“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2分)

 

二、塑造物象的方法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8分)      

               昭君怨 (郑域)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

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2)这首词下阕 ,用了什么手法?

表现了什么思想?

 

2、(10年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

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

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5分)

 

三、物象的作用

1、(2007年海南宁夏卷)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①刘一止: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

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

②局:

指棋盘。

)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

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4分)

 

【巩固练习】

(07重庆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海棠 (宋)苏轼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

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

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4分)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2分)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

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

老来猛气还轩举③。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

座。

②削碎中原路:

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

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

请作简要分析。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2011·重庆卷)

渡江【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加以概括。

      

 

                                                               

(2)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4、(2012·天津)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

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

通“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2分)

 

5、(2012·江西版)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

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②变做:

纵使。

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4分)

 

【规律总结】

一、咏物诗特点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曲尽其妙]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不滞于物),常见思想或情感:

对所咏之物的喜爱;寄情自然,闲适自得;洁身自好,坚贞自守;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有时也用来表达某种理趣。

3、从整体构思看:

托物言志;修辞手法:

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

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二、鉴赏思路

(1)、读诗,诠释出诗句的字面意义;(关注有效信息:

诗题、注释、作者生平经历)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并能深入其里,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课后背诵】

燕子:

 燕子因结伴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临江仙>),词人以“燕双飞”这一乐景反衬“人独立”这一哀情,孤独相思之苦油然而生。

又由于燕子有眷恋旧巢的习性,故又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坦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流水:

 因水具有柔和清冷的特点,故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诗人借水的清冷,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又因水的剪切不断、永不停歇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正好吻合,故诗人又常以水喻愁,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问君能又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花红易衰似侬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闲愁”等等,都是以流水喻愁思的典范。

月亮:

古诗中的月亮往往是思乡的代名词,是相思之情的载体。

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明月还常常蕴涵诗人的悲愁,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边塞》)的悲壮雄浑。

有时明月还蕴涵时空的永恒,如“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月亮有圆有缺,月圆可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可喻亲朋分离,事情不如意,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宋代吕本中的词《采桑子》即借月亮的这两个特点来喻人事: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梅花:

 迎寒早开,美丽脱俗,诗词中梅花常常是坚忍不拔高风亮节的人格象征,是身陷逆境却勇往直前为理想而拼搏的勇者,是趋绝于世清高隐逸不随波逐流的孤高智者。

梅花诗中最著名的莫如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还有南宋诗人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哲理暗蕴,意味深长。

它的另一首: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描绘了诗人踏雪赏梅赋诗的情景,可见诗人的旷远逸致,别有一番高雅情趣。

诗人谢枋《武夷山中》诗云: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以深山中梅花高洁超尘的形态,象征诗人自己不随俗浮沉的崇高品格。

菊花:

 菊花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欺霜傲雪,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在诗词中常常是恬然自处,傲然不屈品格的象征。

元稹《菊花》:

“秋绕舍似陶家,编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

”则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板桥《寒菊》)。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寄寓诗人崇高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莲花:

又名荷花,芙蓉,芙蕖,菡萏等。

由于“莲子”即“怜子”谐音,“怜”意为“爱慕”,“子”,第二人称敬称,“怜子”即爱慕心上人,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虚实相生,语意双关,表达另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何爱情的纯洁。

又由于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故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

青松:

它是耐寒树木,经冬不凋,因此常被看作有刚正节操的象征。

李白的《赠书侍御黄裳》:

“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高洁的品质。

鸿雁:

雁是侯鸟,春秋迁徙。

秋天,大雁仿佛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情景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大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如“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

诗含蓄而又婉转。

以雁写思的还有“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赵遐《寒塘》),“夜闻归雁生乡思,病人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珍》)。

也有以鸿雁代指书信的,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等等。

竹子:

它虚心,有节,根固,潇洒,挺拔,所以,诗词中多为“坚贞”,“高雅”,“气节”的象征。

诗人常借竹言志,托竹寓情。

苏轼在《绿竹筠》中咏道: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表达了文人士大夫清高脱俗的雅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高度赞扬了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

此外表现高风亮节的,如“自是孔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刘兼《新竹》)。

表现顽强生命力的,如“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年”(白居易《题李次云窗竹》);表现忠诚的,如“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荫待我归”(钱起《暮春归故乡草堂》)等等。

鹧鸪:

它在古诗词里有特定的内蕴。

它的叫声北老百姓摹拟为“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等。

鹧鸪的叫声还可用来婉转劝人不要远行,以此表达思念知群,如“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东风唱鹧鸪”(郑谷《席上贻歌者》),它借所谓“江南客”之不忍唱鹧鸪曲,表达诗人不愿继续游子行的思乡之情。

寒蝉:

晋人陆云在《寒蝉赋?

序》中称赞蝉有五务虚美德:

头上有蕤,这是文采;只饮露水,这是清高;不食五谷,这是廉洁;不住窠巢,这是俭朴;应气候守季节,这是信用。

蝉常常成为诗人自比清高的载体,而秋蝉命折旦夕,一番秋雨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因此,蝉又成为悲凉的同义词了。

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还未直接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此外,“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曹植《赠白马王彪》)表达的也是这样的情思。

杜鹃:

又名杜宇,子规,蜀鸟。

传说蜀王杜宇(即望帝)因水灾被迫让位给他自己的臣子,自己隐居在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不如归去”,其声凄惨,因而古诗词中的杜鹃常常凄凉,哀伤的象征。

诗人常常用以表达思亲之情,归家之念。

如“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吴融《简州归降贺京兆云》),该句意为“傍晚杜鹃的凄切之声,使湘江上尚未归家的游子更加忧愁悲伤,更加归心似箭”。

传说杜鹃啼血常用以表现环境之凄凉,如“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也有用其来比喻忠贞的,如“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金陵驿》),诗人以此表达对南宋王朝的赤胆忠心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梧桐:

凄凉悲伤的象征。

元人徐再思《双调?

水仙子?

夜雨》:

“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夜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秋日冷雨打在梧桐叶,凄苦之情可想而知。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大体上也是表达这样的情感。

浮云:

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梅子的成熟:

   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还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骏马:

比喻志向,如“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丁香:

指愁思或相思,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牛峤《感恩》)。

红豆:

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杨花:

写离情,如“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青草:

喻离恨,如“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雨打芭蕉:

写离愁别恨,如“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葛胜中《点绛唇》)。

折梅:

写离情,如“折梅逢驿使,寄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机《贡范晔》)。

春雨:

喻愁绪,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纱》)。

长亭、短亭:

写离情,如“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丝麻:

喻愁绪,如“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大海:

喻愁绪,如“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多”(赵遐)。

西风:

写愁绪,如“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猿啼:

写愁绪,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鸳鸯:

喻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精卫鸟:

喻指相爱而不得不分离的男女,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乌鸦:

描写荒凉的景色,表现凄清的氛围,因此形象不佳,再加上歌喉不爽,故此。

如“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

松柏:

傲岸,坚强,顽强的生命力。

 梅:

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折梅:

表示别离,赠送寄思。

       兰:

高洁,友谊,幽雅清秀,孤芳自赏。

竹:

高节,坚贞,清拔凌云,积极向上,不畏霜雪。

菊:

隐逸,高洁,脱俗,昂首怒放,自命清高。

牡丹:

浓妆艳抹,富丽堂皇,富贵美好。

荷花:

表示清雅高洁。

杨柳:

“杨柳”,是一个关乎离别的意象。

折柳:

寄托依依惜别之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梧桐:

寂寞,凄苦。

春:

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秋:

荒秋——萧瑟;清秋——高洁;冷秋——冷艳;慧秋——悲怆;秋月:

冷寂。

月亮:

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

“明月”,是一个关乎“思乡”、“思人”的意象,古

人有“对月思人”之说。

残月:

表示不圆满,有孤独忧愁的心绪。

白云:

思友,占人有“望云思友”之说。

江水:

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愁思的绵长。

烟雾:

情感的朦胧,前途的迷茫,理想的幻灭,愁绪的绵长。

小雨:

希望,生机,活力,生命的滋润。

        鸿鹄:

理想,追求。

杜鹃(子规):

因其叫声凄厉,又其声如言“不如归去”,最终成为“思归”的意象。

多用作离愁的寄托。

大雁:

思乡、思人,古人有鸿雁传书之说。

      猿猴:

哀伤,凄厉。

蝉:

超世脱俗;寒蝉:

表示冷凄,含有凄惨萧索之情。

归雁:

常用以表达思乡之情。

 短笛:

表示送别、思乡,寄寓思念之情。

意象,对于诗人抒发感情,有着独特的作用。

懂得意象的特定意义,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诗人的感情。

因此,对一些常见的意象,我们要多积累多记忆功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