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1断句讲义0307169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1601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8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1断句讲义030716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1断句讲义030716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1断句讲义030716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1断句讲义030716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1断句讲义030716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1断句讲义030716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1断句讲义030716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1断句讲义030716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1断句讲义030716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1断句讲义030716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1断句讲义030716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1断句讲义030716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1断句讲义030716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1断句讲义030716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1断句讲义030716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1断句讲义030716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1断句讲义030716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1断句讲义030716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1断句讲义030716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1断句讲义0307169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1断句讲义0307169Word文件下载.docx

《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1断句讲义0307169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1断句讲义0307169Word文件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考点1断句讲义0307169Word文件下载.docx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

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曰:

“亲戚争财,为鄙之甚。

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

”十年,卒,时年四十二。

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

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

谢弘微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思路梳理

1.明确考点 辨别要求

本题考查学生断句的能力,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

2.研读试题 细致分析

先弄清画线句子的大意:

谢弘微孩童时期,风采充溢,端庄谨慎,遇上适当的时机才说话,他继父的弟弟谢混有知人之名,见到谢弘微,认为他不同于寻常之人,谢混对谢思说:

“这个孩子深沉早慧,将成为才行出众之人,有这样的儿子,满足了。

”然后找出各项停顿点的异同并进行语法分析,句子第一句的主语应是谢弘微,从“谢弘微”分析,“言”应是其谓语,其后句的主语是谢混,故应在“言”后停顿,排除B、C两项;

从名词“此儿”分析,其谓语有“深中夙敏”“成”,“深中夙敏”表意完整,“成”的宾语是“佳器”,故应在“敏”后停顿,排除A项。

3.细致辨别 做出答案

D

  失分剖析

现场答案

失分剖析

答案一:

A

结构不明,不辨语法。

将“佳器”误认为是“有子如此”的宾语。

答案二:

C

理解有误、不懂词义,主要是对人名“混”误解。

  类法总结

设问方式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答题思路

1.找出选项中断句停顿点的不同之处。

2.分析不同停顿点的语法区别。

3.通过排除法得出答案。

核心要点

断句口诀

参考译文

谢弘微,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父亲叫谢思,任武昌太守。

堂叔谢峻是司空谢琰的第二个儿子,谢峻自己无子,就以谢弘微为继子。

谢弘微本名密,因为触犯了继母的名讳,所以就用字代名。

谢弘微孩童时期,风采充溢,但却端庄谨慎,遇上适当的时机才说话,他继父的弟弟谢混有知人之名,见到谢弘微,认为他不同于寻常之人,谢混对谢思说:

“这个孩子深沉早慧,将成为才行出众的人,有这样的儿子,满足了。

”谢弘微自己家里一向贫寒,而继父产业却很丰盈,他却只承继接受了继父的几千卷书而已,遗产俸禄,一概不加过问。

谢混的风格高尚峻洁,很少同人交往,只同他的族子谢灵运、谢瞻、谢曜、谢弘微等人因赏析文义而聚会。

曾经一同游宴歇息,居住在乌衣巷,所以称之为乌衣之游。

谢瞻等人才气横溢,机智善辩,文辞流畅,谢弘微每每以简约的言语使众人信服,谢混特别敬重他这一点,称他为微子。

义熙八年,谢混因为是刘毅的同党被诛,妻子晋陵公主便把谢混家事托付给谢弘微。

谢弘微为谢混家经营生计,管理产业,办事如同在官府办公一般,一枚钱一尺帛收入支出,都有账册记载。

高祖登上帝位之后,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自从谢混死去,到这时已有九年,但谢混家屋宇整齐,仓廪充盈,仆人听从使唤,各有所业,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田地的开垦种植,比原来更有增加。

本族外姓的亲戚,朋友故旧,进门见到这么齐整的家景,没有谁不感慨叹息,甚至有人为之流泪,深为谢弘微的德义所感动。

谢弘微生性谨严端方,举止必定遵循礼度,事奉继父的亲族,恭敬小心,超过常人。

太祖镇守江陵,以谢弘微为文学。

谢弘微因为母亲去世离职,居丧期间以孝道著称,除服后超过一年,仍旧素食不变。

谢弘微的兄长谢曜历任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去世。

谢弘微为他多时吃素食,哀戚超过常礼,虽然服丧期满,还是不吃鱼和肉。

谢弘微从小失去父母,事奉兄长如同事奉父亲,兄弟之间非常友爱和睦,当代没有人能够赶得上。

谢弘微口中从不说别人坏话,而谢曜则喜欢评议人物,每当谢曜在言谈中涉及别人时,谢弘微就常用别的话题岔开。

元嘉九年,东乡君去世,留下的资财非常多,园宅十余所,奴仆尚有数百人;

而谢弘微一无所取,自己以私人官俸营办东乡君丧事。

谢弘微说:

“亲戚之间争夺财产,可算是最为鄙贱的事情。

现在财产多就分用,少就共用,不至于困乏就行了,身死之后,哪里还去管它。

”元嘉十年去世,死时四十二岁。

(谢弘微死,)皇上十分痛惜,派二卫一千人营办丧事,一直到丧事完毕。

朝廷追赠谢弘微为太常。

强化训练 提能增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崔寔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

少沉静,好典籍。

父卒,隐居墓侧。

服竟,三公并辟,皆不就。

桓帝初,诏公卿郡国举至孝独行之士。

寔以郡举,征诣公车,病不对策,除为郎。

明于政体,吏才有余,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曰《政论》。

指切时要,言辨而确,当世称之。

仲长统曰:

“凡为人主,宜写一通,置之坐侧。

”其后辟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

召拜议郎,迁大将军冀司马,与边韶、延笃等著作东观。

出为五原太守。

五原土宜麻,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

寔至官,斥卖储峙[注],为作纺绩、织纺、缣媪之具以教之,民得以免寒苦。

是时胡虏连入云中、朔方,杀略吏民,一岁至九奔命。

寔整厉士马,严烽候,虏不敢犯,常为边最。

以病征,拜议郎,复与诸儒博士共杂定《五经》。

会梁冀诛,寔以故吏免官,禁锢数年。

时,鲜卑数犯边,诏三公举威武谋略之士,司空黄琼荐寔,拜辽东太守。

行道,母刘氏病卒,上疏求归葬行丧。

母有母仪淑德,博览书传。

初,寔在五原,常训以临民之政,寔之善绩,母有其助焉。

服竟,召拜尚书。

寔以世方阻乱,称疾不视事,数月免归。

初,寔父卒,剽卖田宅,起冢茔,立碑颂。

葬讫,资产竭尽,因穷困,以酤酿贩鬻为业。

时人多以此讥之,寔终不改。

亦取足而已,不致盈余。

及仕官,历位边郡,而愈贫薄。

建宁中病卒。

家徒四壁立,无以殡敛,光禄勋杨赐、太仆袁逢、少府段颊为备棺葬具,大鸿胪袁隗树碑颂德。

(节选自《后汉书·

崔寔传》)

[注] 储峙:

储备。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句是(  )

A.其后辟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

B.其后辟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

C.其后辟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

D.其后辟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

答案 D

解析 据语境可知,“并不应”的主语应是“崔寔”,所以在“梁冀府”后停顿,排除A、C;

从名词“羊傅”分析,谓语动词“荐”的宾语应是“寔”,“上书荐寔”不可断开,排除B,选择D。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既可指司马、司徒、司空,又可指少傅、少师、少保。

B.公车是汉代官署名,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

天下上书及征召等事宜,均由此处受理。

C.博士专掌儒家经学的传授,执教于太学,成为传播孔孟学说的国家学官。

其职掌为议政、制礼、藏书、教授、试策、出使等。

D.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兴起于大兴安岭,为后汉至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

答案 A

解析 A.三公又可指太傅、太师、太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崔寔明于政务,做官才能卓越。

他撰述的《政论》曾获仲长统高度评价,认为所有国君,应抄一遍,置于座旁。

B.崔寔关注民生,改善百姓生活。

他做五原太守时,叫百姓卖掉储藏的粮食,替他们添制纺绩工具并教他们如何使用。

C.崔寔秉性纯正,事亲至孝。

崔寔出仕期间,为办理父亲的丧事,卖掉了田地和住宅。

母亲病死,他于赴任途中上疏请求回家料理丧事。

D.崔寔为官清正,品性廉洁。

他任职期间,善于理政,为人称颂,做官不贪财,他病逝时,甚至没有钱装殓,同僚出资替他料理后事。

答案 C

解析 C.为葬父而卖掉田产住宅不是他仕官期间发生的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胡虏连入云中、朔方,杀略吏民,一岁至九奔命。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服竟,召拜尚书。

答案 

(1)这时匈奴连续入侵云中、朔方,杀害抢掠官吏百姓,百姓一年之内多次逃命。

(2)服丧完毕,朝廷征召并授予他尚书一职。

崔寔因为时局很乱,称病没有到职办公,几个月后被免职回家。

解析 第

(1)句关键词:

是时,这时;

杀略,杀害抢掠;

九奔命,多次逃命。

(2)句关键词:

服竟,服丧完毕;

以,因为;

视事,任职办公。

崔寔字子真,又名台,字元始。

少年时很沉静,喜欢读书。

父亲死后,住在墓旁守丧。

守丧期满,三公请他出去做官,他都不去。

桓帝初年,皇帝下诏给公卿郡国推举极孝顺和品德好的人。

崔寔被郡国推举,征召到官署,因病不能参加面试,授职为郎官。

崔寔对政体很精明,做官的能力很强,写了评论当代政事的意见数十条,题目叫《政论》。

针对当时要害,议论全面而准确,博得当代人的称赞。

仲长统说:

“所有国君,应抄一遍,置于座旁。

”后来朝廷叫崔寔到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里去当官,崔寔都不去。

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推荐崔寔,说崔寔的才干很好,能力很强,应在朝廷做官。

于是皇帝封崔寔为议郎,提升为大将军梁冀的司马,与边韶、延笃等人在东观著书立说。

后来崔寔出京任五原太守。

五原的土质宜于种麻,而当地人不知道织布,老百姓冬天没有衣服穿,堆些细草睡在草里面,见官吏就披着草出来。

崔寔到任后,叫百姓卖掉储藏的粮食,替他们添制纺绩、织缍、缣媪等工具并教他们如何使用,百姓才免受冻馁之苦。

这时匈奴连续入侵云中、朔方,杀害抢掠官吏百姓,百姓一年之内多次逃命。

崔寔就厉兵秣马,严饬烽火台侦察,敌人不敢进犯,成为边塞最安静的地方。

崔寔在病中,被任命为议郎,又与当时的名儒博士一同审定《五经》。

恰逢梁冀被杀,崔寔是梁冀的故吏,受牵连,罢了官,关在牢里数年。

当时鲜卑多次进犯边境,皇帝下诏书给三公推荐威武谋略之士,司空黄琼推荐崔寔,崔寔被任命为辽东太守。

走到半路上,母亲刘氏病死了,崔寔上疏请求回家料理丧事。

母亲刘氏生前品德很好,读了不少书。

起初,崔寔在五原任太守,母亲经常教导他如何治理政事,崔寔的好功绩,(赖于)母亲的帮助。

服丧完毕,朝廷征召并授予他尚书一职。

当初,崔寔的父亲死了,崔寔卖掉田产和住宅,做了坟墓,立了墓碑。

埋葬完毕,家产卖尽,因为穷困,便以卖酒贩粥为生。

当时人多用这事讥笑他,他始终不改。

他做生意只求够本就行,不致力于赚钱。

等到做了官,多在边境地区,所以更加贫困。

建宁年间因病死去。

家里很穷困,没有钱装殓,光禄勋杨赐、太仆袁逢、少府段颊等替他准备棺椁葬具,大鸿胪袁隗替他树碑,称颂他的功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石珤(bǎo),字邦彦,藁城人。

珤与兄玠同举成化末年进士,改庶吉士,数谢病居家。

正德改元,擢南京侍读学士。

武宗始游宣府,珤上疏力谏,不报。

廷臣谏南巡,祸将不测,珤疏救之。

世宗立,代王琼为吏部尚书。

自群小窃柄,铨政混浊。

珤刚方,谢请托,诸犯清议者多见黜,时望大孚,而内阁杨廷和有所不悦。

甫二月,复改掌詹事府,典诰敕。

嘉靖元年遣祀阙里及东岳。

事竣还家,屡乞致仕。

言官以珤望重,交章请留,乃起赴官。

三年五月诏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帝欲以奉先殿侧别建一室祀献帝,珤抗疏言其非礼。

及廷臣伏阙泣争,珤与毛纪助之。

无何,“大礼”议定,纪去位。

珤复谏,帝得奏不悦,戒勿复言。

明年建世庙于太庙东,帝欲从何渊言,毁神宫监,伐林木,以通辇道。

珤复抗章,极言不可,弗听。

及世庙成帝欲奉章圣皇太后谒见张璁等力主之礼官刘龙等争不得诸辅臣以为言帝不报趣具仪。

珤乃上疏,奏入,帝大愠。

珤为人清介端亮,孜孜奉国。

数以力行王道,清心省事,辨忠邪,敦宽大,毋急近效为帝言。

帝见为迂阔,弗善也。

议“大礼”时,帝欲援以自助,而珤据礼争,持论坚确,失帝意。

至明年春,奸人王邦奇讦杨廷和,诬珤及宏为奸党,两人遂乞归。

帝许宏驰驿,而责珤归怨朝廷,失大臣谊,一切恩典皆不予。

归装幞被车一辆而已。

都人叹异,谓自来宰臣去国,无若珤者。

自珤及杨廷和、蒋冕、毛纪以强谏罢政,迄嘉靖季,密勿大臣无进逆耳之言者矣。

珤加官,自太子太保至少保。

七年冬卒,谥文隐。

隆庆初,改谥文介。

(选自《明史·

石珤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世庙成帝/欲奉章圣皇太后谒见张璁等/力主之礼官/刘龙等争/不得诸辅臣以为言/帝不报趣/具仪

B.及世庙成/帝欲奉章圣皇太后谒见张璁等/力主之礼官/刘龙等争不得诸辅臣/以为言帝/不报/趣具仪

C.及世庙成/帝欲奉章圣皇太后谒见/张璁等力主之/礼官刘龙等争不得/诸辅臣以为言/帝不报/趣具仪

D.及世庙成帝/欲奉章圣皇太后谒见/张璁等力主之/礼官刘龙等争/不得诸辅臣/以为言帝不报趣/具仪

解析 回答本题,应注重把握四个选项中的不同停顿点的正误。

比如“及世庙成/帝欲奉章圣皇太后谒见”“及世庙成帝/欲奉章圣皇太后谒见”,从名词“世庙”分析,其谓语是“成”,后面没有倒置的状语,“成”后要停顿;

从专有名词“帝”分析,其动词谓语有“奉”“谒见”,由此判断“见”后要停顿。

再如“礼官刘龙等争不得/诸辅臣以为言/帝不报/趣具仪”“礼官刘龙等争/不得诸辅臣/以为言帝不报趣/具仪”,从专有名词“礼官刘龙”分析,动词谓语是“争”,补语是“不得”,由此判断“得”后要停顿。

最后使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

A.庶吉士,亦称庶常,是明清时期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为皇帝讲解经籍等。

B.改元,帝王即位或在位改变年号,如新君即位不用旧君纪年之数而以即位当年为元年。

C.阙里,地名,相传为孔子授徒之所,位于山东曲阜城内阙里街,因有两石阙,故名。

D.太庙,皇帝的宗庙,夏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时称为明堂,秦汉时始称太庙。

答案 B

解析 B.古代一般在新君即位的第二年,改用新的年号,称为“改元”。

也有一君在位而多次改用新年号,亦称“改元”。

A.石珤坚持己见,惹恼皇帝。

武宗南巡时石珤上书险些遭遇不测;

嘉靖帝想让他在“大礼”问题上与自己意见保持一致,但石珤据理力争,大失皇帝所望。

B.石珤性情刚正,谢绝请托。

世宗时,小人当道,朝政混乱,石珤担任吏部尚书后,拒绝任何的请求和托付,违法乱纪者多被罢黜,威信大增。

C.石珤忠心为国,被认迂阔。

石珤多次力行王道,以淡泊的心境处理政事,明辨忠恶,敦厚大度,从不急功近利向皇上进言,被皇上认为迂阔,不以为好。

D.石珤弃官归养,身无长物。

奸恶之人王邦奇攻击杨廷和,诬陷石珤是奸党,石珤于是请求辞职归家,所带的行囊仅仅装了一辆车,京城百姓都感到惊叹。

解析 A.“武宗南巡时石珤上书险些遭遇不测”表述错误,原文有“武宗始游宣府,珤上疏力谏,不报。

廷臣谏南巡,祸将不测”,险些遭遇不测的是廷臣不是石珤,且珤上疏救之。

(1)事竣还家,屡乞致仕。

(2)帝许宏驰驿,而责珤归怨朝廷,失大臣谊,一切恩典皆不予。

答案 

(1)事情结束后回家,多次乞请辞官。

谏官因为石珤德高望重,纷纷上奏请求把他留下,于是起用任职。

(2)皇帝允许费宏乘驿车归乡,却责备石珤怨恨朝廷,违背大臣的道德,任何恩赐都不给予。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1)句中,关键词是“竣(结束)”“乞(请求)”“言官(谏官)”“交章(纷纷上奏)”等;

(2)句中,关键词是“驰驿(乘坐驿车)”“归怨(怨恨)”“谊(行为或道德)”“予”等。

石珤,字邦彦,藁城(今属河北省)人。

石珤和哥哥石玠兄弟二人一并考中进士,石珤改任庶吉士,多次称病不去就职。

正德改元,升任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

武宗准备巡视北部边境要地宣府(今河北宣化),石珤上疏极力谏阻,不批复。

明武宗又想南巡南京,朝廷诤臣极力谏阻,招致贬官之祸,石珤赶紧上疏求情。

世宗即位,石珤替代王琼担任吏部尚书。

自从朝中小人窃权,吏治混乱。

石珤刚正不阿,谢绝请求托付,违法乱纪者多被罢黜,声望大振,却引起内阁杨廷和不愉快。

仅仅两个月即卸任,重掌詹事府,掌管朝廷封官授爵的敕书。

嘉靖元年(1522),奉旨祭祀阙里及泰山。

事情结束后回家,多次乞请辞官。

三年五月,任命为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朝参与机要事务。

嘉靖皇帝准备在奉先殿旁边另外盖一座大殿祭祀恭献皇帝,石珤上书直言其不合礼法。

等到朝廷大臣拜伏于宫阙下抗争,石珤和毛纪参与相助。

不久,“大礼”议定,毛纪去职。

石珤又上书劝谏,嘉靖皇帝看见了石珤的奏章很是不悦,告诫石珤不要再提这件事情了。

次年,嘉靖皇帝决定在太庙东侧建世庙,想听从何渊的建议,毁掉神宫监,砍伐林木,使辇道通畅。

石珤又向皇帝上奏章,极言不可,皇帝不听。

等到世庙修建成了之后,皇帝准备侍奉章圣皇太后亲自前往拜谒,张璁等极力主张如此。

礼官刘龙等人力争而无果,诸位内阁大臣也说了话,皇帝不答复,只是催促礼官安排准备晋见的仪式。

石珤于是上疏,奏章到了嘉靖皇帝手里,嘉靖皇帝十分恼怒。

石珤为人清正耿直,端正诚实,为国献身,勤勉不懈怠。

多次力行王道,心境清静,政事简省,辨别忠邪,敦厚大度,从不急功近利向皇上进言,被皇上认为迂阔,对待他不好。

争议“大礼”时,嘉靖皇帝本来想让石珤站在自己的这一边帮助自己,可是石珤却按照礼法和皇帝争辩,立论坚定,嘉靖很失望。

到第二年春天,奸恶之人王邦奇攻讦杨廷和,诬陷石珤与辅政大臣费宏为奸党,二人被迫去职还乡。

皇帝允许费宏乘驿车归乡,却斥责石珤怨恨朝廷,违背大臣的道德,任何恩赐都不给予。

石珤回归藁城故里,所有行装只有一辆车而已。

京师父老无不惊叹,自古以来,宰相大臣离开京城,没有像石珤这样清廉的人。

自从石珤、杨廷和、蒋冕、毛纪因为极力诤谏被免除职务,直到嘉靖末年,参与密议的大臣再也没有人像石珤等人那样敢于犯颜强谏了。

后来石珤加官太子太保至少保。

嘉靖七年(1528)冬,病逝于家,谥号文隐。

隆庆初年改谥文介。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

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

以著作郎修国史,累迁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

神龙初,为吏部侍郎,以母丧解。

服除,为晋州刺史。

睿宗立,以故属拜黄门侍郎,兼修国史。

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知古谏曰:

“臣闻‘古之君人,必时视人之所勤,人勤于食则百事废’,故曰‘不作无益害有益’。

又曰‘罔咈①百姓以从己之欲’。

此皆兴化立治、为政养人之本也。

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瓦,呼嗟道路。

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

陛下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

愿下明诏,顺人欲,除功役,收之桑榆,其失不远。

”不纳。

复谏曰:

“自陛下戡翦凶逆,保定大器,苍生颙颙以谓朝有新政。

今风教颓替日益甚,府藏空屈,吏员浸增,诸司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赢二千,太府之帛为殚,太仓之米不支。

臣前请停金仙、玉真,讫亦未止。

今前水后旱,五谷不立,繇②兹向春,必甚饥馑,陛下欲何方以赈之?

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帝嘉其直,以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先天元年,为侍中。

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

明年,封梁国公。

窦怀贞等诡谋乱国,知古密发其奸,怀贞诛,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

玄宗恨前赏薄,手敕更加百户,旌其著节。

是冬,诏知东都吏部选事,以称职闻,优诏赐衣一副。

自是恩意尤渥,由黄门监改紫微令。

与姚崇不协,除工部尚书,罢政事。

开元三年卒,年六十九。

宋璟闻而叹曰:

“叔向古遗直,子产古遗爱,兼之者其魏公乎!

”赠幽州都督,谥曰忠。

(节选自《新唐书·

魏知古传》)

[注] ①咈:

音fú

,古同“拂”,违逆。

②繇:

音yó

u,由,从。

A.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B.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C.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D.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解析 “月满骑肥”这是一个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