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范文.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02487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范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范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范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范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范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范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范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范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范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范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范文.docx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范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范文.docx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范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范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

  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

以下是整理的《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1

  一、学会生字词,会用“快活地”造句;进行“感叹句”和“疑问句”句式的训练。

  二、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激发学习情绪。

自学课文。

结合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试读课文。

理清层次、分段。

范读课文。

复习生字词。

  第二课时:

讲读课文。

朗读全文。

简要复述。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发学习情绪。

  这两天,小朋友们都在观察小蝌蚪,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

可是小蝌蚪却不认识自己的妈妈,它们就去找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

  二、自学课文。

  揭示自学要点:

  1.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的?

  2.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

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三、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结合学生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出示下列词语。

  lǐ鲤鱼让学生看插图,认识鲤鱼的模样。

  guī乌龟提示学生注意“龟”的下半部是“”不是“电”,“L”一笔上面不出头。

  dūn蹲可指名一学生做“蹲”的姿势;发音强调韵母是un;教学字形时,提示学生注意“蹲”的右上部“酋”里面的一短横不能丢。

  pī披让学生联词。

  bì碧绿让学生组词造句。

  shāng衣裳“裳”指导学生发轻声,后鼻音。

  四、试读课文。

  可采取全班轮读的方式进行。

  五、理清层次,分段。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先启发学生找出主要段落,然后再给全篇课文分段。

  提问:

课文中写小蝌蚪找妈妈,写了几个小节?

  中间这两节是写小蝌蚪找妈妈,那么这一段前面一节写的什么?

  这一段后两节写的是什么?

这样,课文分成几段?

  课文可分成三段: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

  2.小蝌蚪找妈妈。

  3.小蝌蚪找到了妈妈。

  六、范读课文。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妈妈》的插图。

看好后听老师读课文。

老师读到哪儿,小朋友的手就指到图上有关的地方。

  七、复习生字词。

  用小卡片全班轮读。

  快读。

  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讲读课文。

  第一段。

  1.出示第一幅插图。

  提问:

你们看,池塘里有多少蝌蚪?

  2.如果后面又来了几群,这叫多少蝌蚪呢?

  3.谁说说这些小蝌蚪是什么样儿的

  4.现在我们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

  5.指点:

课文上说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告诉我们小蝌蚪很开心,自由自在的,小朋友想想,我们还可以说什么快活地做什么,谁能说一句,

  6.齐读第一段。

  第二段。

  1、叙述:

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原来的样子有什么变化?

  2、小蝌蚪游呀游呀,看见鲤鱼妈妈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

这时候,小蝌蚪会想起谁呢?

哪个小朋友能说一句话,后面用上疑问号,把小蝌蚪想妈妈的心情表达出来?

  3、小蝌蚪想妈妈,就去向鲤鱼妈妈打听。

小蝌蚪怎么问的?

鲤鱼妈妈怎么回答的?

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小朋友读鲤鱼妈妈的话,大家读叙述的话。

  分角色朗读。

  4、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去找自己的妈妈。

小蝌蚪找呀找呀,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前面的样子又有什么不同?

  5、指点:

小蝌蚪先长出的是后腿,后长出的是前腿。

小蝌蚪正游着,他们看见了乌龟,小蝌蚪会怎么想的?

  6、小蝌蚪是怎么对着乌龟喊妈妈的?

乌龟又怎么说的?

现在请女同学读小蝌蚪的话,男同学读乌龟的话,老师读叙述的话。

  分角色朗读。

  7、你们想,小蝌蚪怎么会把乌龟当着妈妈的?

学生回答后加以指点:

青蛙是四腿、阔嘴巴,但不等于四条腿阔嘴巴的就是青蛙。

  8、现在,你们评一评,鲤鱼和乌龟的话谁说得全面?

  第三段。

  1、小蝌蚪听了乌龟的话,又去找妈妈,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小蝌蚪这次怎么把青蛙认定是自己的妈妈的?

  复习读:

鲤鱼妈妈和乌龟的话。

  3、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

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

谁能说一句话,后面用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

  4、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它们的话该怎么读呢?

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朋友读妈妈的话。

  分角色朗读。

  5、青蛙的样子,课文上是怎么描写的?

让学生比较。

  课文上描写的: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

  换一个说法:

荷叶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颜色是绿的,肚皮上的颜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来的。

  这两段话意思差不多,你们说,哪一段写得好?

  齐读这一段话。

  6、那么课文上是怎样把青蛙写得可爱的呢?

我们看,写青蛙的动作,用了哪些词儿?

  7、启发:

这些表示青蛙动作的.词,都用得很好。

如果把“鼓着一对大眼睛”换成“瞪着一对大眼睛”,怎么样?

  8、这是写青蛙的动作。

你们再看,写青蛙身上颜色也是很讲究的。

谁能把这些词儿找出来?

  9、比较:

青蛙披着绿的衣裳,露着白的肚皮。

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10、指导朗读。

突出四个动词和这两个形容词。

  11、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要把青蛙写得这么美呢?

  12、讲述:

因为青蛙是益虫。

一只青蛙年能捉一万五千多条害虫,我们小朋友要好好保护青蛙。

  13、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们和妈妈一起捉虫了,同学们看看图,再自己读读课文。

  14、出示卡片:

蹲蹬让学生认读,并区别其含义。

  三、朗读全文。

  四、简要复述。

  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我们知道了,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

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

谁能简单地说说?

  学生默读,准备复述。

  板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青蛙长尾巴两条后腿披碧绿的两条前腿露雪白的尾巴变短鼓尾巴不见了。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2

  1、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1、或多媒体课件,有关青蛙的知识。

  2、小蝌蚪、青蛙、鲤鱼、乌龟等头饰。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我们每个人都有妈妈,可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

揭示新课,板课题:

小蝌蚪找妈妈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自读课文

  1、标出不认识的字。

  2、读准字音。

  四、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

  1、课件展示生字。

指名读,正音。

  2、教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

  3、指名介绍记字的方法。

  4、组词练习。

  五、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分段读课文,自己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结合图学习:

1、指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理解“甩着”。

  学生齐读这一段,体会蝌蚪的快活的心情。

  2、读第2自然段,看图比较。

  思考:

小蝌蚪找到了谁?

结果怎样?

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

  一、二幅图,比较后,说说几天后小蝌蚪发生了哪些变化。

并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板书:

长出两条后腿。

  课件展示理解“迎上去”,用做动作的方式帮助理解。

  分角色读。

  ⑵从鲤鱼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

  板书:

四条腿宽嘴巴。

  3、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⑴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多媒体或做动作帮助理解“追上去”。

  ⑵交流:

为什么小蝌蚪会错把乌龟当妈妈呢?

⑶分角色读。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3在教学中确定的教学难点是:

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具体的设计过程如下:

小蝌蚪的样子。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划。

  找出:

大大的脑袋,青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随机认识甩、脑袋。

  2、读一读句子。

  3、画一画小蝌蚪的样子。

  4、说一说你自己所画的图。

  生:

我就画了只小蝌蚪,先画一个大大的脑袋,涂上青灰色,再

  画一条长长的尾巴,在甩来甩去。

  生:

我画了很多小蝌蚪在快乐地游。

  生:

我画了一群小蝌蚪在水里游。

  5、练一练。

  小蝌蚪游来游去。

  小蝌蚪在哪里游来游去?

小蝌蚪在哪里怎样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的形态变化。

  1、过渡。

  师:

小蝌蚪游啊游,身体发生了变化。

请你在课文中找出来,用

  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随机认识短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2、仿造春蚕的不同时期图画一画青蛙的生长过程。

  生注意到了体形的变化,但是没有注意到颜色的变化。

  3、交流,既评一评。

  4、改一改。

  5、说一说。

  参照课后五:

选词填空,说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又先最后接着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长出了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小青蛙。

  6、读一读。

  青蛙的样子。

  1、读一读,找一找。

  师:

小蝌蚪变成了青蛙,青蛙长什么样,你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吗?

用不同于小蝌蚪的记号标出。

  生:

四条腿,宽嘴巴。

  生:

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生:

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

  2、说一说。

师:

能把青蛙的特征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

青蛙有四条腿,嘴巴是宽宽的,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3、背一背青蛙的形态句。

  反思:

在教学中之所以确立这个为难点,因为文章的绝大多数篇幅都是写的这个内容,而且同学们对动物的了解不多,容易混淆一些常识性的内容。

在以前教学中只是抓住一些文中的句子进行读、说,觉得学生的掌握情况很好。

在这一次,无意间让学生画一画,没想到一画问题就画出来了,在画中检查出学生在青蛙的生长过程中只注意到四肢的变化,没有注意到颜色、花纹的变化,而这就不能正确地反应出生长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经过这样的教学相信学生对这一认识会由不正确到正确。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一条线贯穿到底,从检查环节来看,效果是明显的,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能准确无误地说出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4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

  这篇看图学文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这篇课文是本册书看图学文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朗读能力基础上的强化训练,同时也是对以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教材编排看,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典型教材:

从教材结构看,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段落相仿,也是进行学法指导的最佳范例。

同时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尤其低年级更应该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本课分三课时完成,下面我重点阐述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思想,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⑴读准9个生字的读音,随文理解字义。

⑵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⑶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是:

在理解课文嫩容的基础上,学会分角色朗读对话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

体会人物心情,读准相应语气。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

因此,我充分发挥了教材的示范作用,构建了“导拨读训式”教学模式,坚持以读为基础,读训相结合的方法,侧重培养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的能力。

  本课时我分五个环节来进行:

一、巧设导言,激发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为了最大限度挖掘学生前在的内动力,消除大部分城市儿童因地域差异和生活经验贫乏的障碍,我首先播放录象,这段有声有色的录象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很快地被活泼可爱的小蝌蚪所吸引。

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巧妙导入新课:

青蛙妈妈生下小蝌蚪就离开了,所以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于是它们就到处去找妈妈,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小蝌蚪找妈妈》,这样精心设计导言,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交叉参与活动,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充满激情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整体感知,明了大意

  三、这一环节我坚持从整体入手,图文结合的方法

  1、投影演示。

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想:

每幅图画的是什么?

再把这四幅图连起来观察思考:

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样就使观察更完整、更系统,在直观上使学生对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有了鲜明的感性认识。

  2、从图入文。

根据低年级儿童爱看动画片的特点,我请学生边看动画录象边听课文范读录音,一方面使学生直观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的语音、语调等朗读技巧。

看完后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教师重点检查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三、精读品味,参悟学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教材的结构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精心渗透了学法指导,侧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1、略讲第一自然段,让学生了解小蝌蚪的样子。

  2、精讲第二自然段,层层深入,渗透学法。

  3、首先投影演示,使学生了解小蝌蚪此时长出了两条后腿。

  然后从图学文,重点抓住“迎上去”一词体会小蝌蚪的心情。

  一词语的理解对于低年级儿童有一定困难。

为了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我借助活动投影片直观启发,引导学生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多种感官积极参与。

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

  “迎上去”就是小蝌蚪从鲤鱼阿姨对面游过去。

同时在“体会人物心情”时,由于学生生活经验所限,理性思维尚处在萌芽阶段,于是我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对比理解,加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体验,紧紧围绕“迎上去”一词及时追问:

小蝌蚪为什么从鲤鱼阿姨对面游过去?

联系你的日常生活体会一下它此时的心情?

这样层层深入,步步紧逼,无疑降低了教学难点的坡度,使低年级的朗读指导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教师小结,回顾学法:

⑴抓住“迎上去”体会小蝌蚪的急切心情。

  ⑵分清小蝌蚪和鲤鱼阿姨说话声音和速度的特点。

  这样的小结使学生对朗读对话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潜意识中领悟到了朗读的一些技巧。

  四、自学点拨,灵活运用有了前面学法指导的基础,此时我适当放手,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运用学法,逐步形成能力。

  1、图文对照,让学生了解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2、组织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点拨,投影出示思考题。

  ⑴通过哪些词能体会小蝌蚪的心情,你是怎样体会的?

  ⑵与小蝌蚪相比,乌龟说话的声音和速度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学时采取自己想、同座说、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多种形式,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如果学生体会心情时有困难,教师可以追问小蝌蚪为什么要连忙追上去呢?

这样削减了教学难点的坡度,分清人物后采取多种形式朗读。

  另外,在回读前三自然段时我还充分发挥学生表演才能,让他们带着头饰进行配乐表演读,充分增强了分角色朗读的效果。

  五、巩固练习,强化训练语文教学要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因此我在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加强了写的训练,为此设计了两道思考题。

  1、填空。

  里有小蝌蚪,大,的身子,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此题设计意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渗透了一些仿写的方法。

  2、按照上面的写法仿写两种小动物的样子。

  地点数量样子干什么⑴有,大象⑵此题设计体现了两个层次,意在由浅入深,拓展学生思维,强化语言文字训练。

  总之,这节课我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时时刻刻坚持以读为基础,读训结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切切实实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