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26647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7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

溶液的浓度易错综合练习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

1.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且都等于60%

B.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质量,甲不一定大于乙

C.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大于乙

D.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乙析出晶体比甲析出晶体多

【来源】【区级联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

C.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

D.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厦门卷)化学(带解析)

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来源】2012年江苏省泰州市初三5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带解析)

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来源】2013-2014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5.20℃时,往100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g硝酸钾,充分搅拌,硝酸钾部分溶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B.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D.所的溶液的质量为120g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莆田卷)化学(带解析)

6.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3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

D.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B卷)化学(带解析)

7.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着时间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是

A.消耗锌粉的质量

B.溶液的总质量

C.生成氢气的质量

D.生成ZnSO4的质量

【来源】2012届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带解析)

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白酒C.豆浆D.咖啡

【来源】【区级联考】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

9.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将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的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

D.t3℃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冲刺试卷化学试题

10.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碘酒B.牛奶C.米粥D.豆浆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第八十中学2019届化学模拟

11.如图是A、B、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

B.t1℃时,100g水溶解了40gA就达到了饱和状态

C.t2℃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

【来源】2013-2014江苏省丹阳市、句容市九年级联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12.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t=2℃降温到t=1℃时,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A

B.B

C.C

D.AB

【来源】2013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带解析)

13.盐场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B.t2℃时,2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100gMgCl2

C.t1℃时,等质量的KCl和MgSO4的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将t1℃时KCl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来源】2015届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1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2℃时仍是饱和溶液

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相同温度时,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D.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a2℃将至a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来源】沪科版(遵义专版)2018届九年级化学:

期末测试卷

15.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甲、乙、丙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t1℃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的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乙>甲>丙

B.在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含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要从含有少量甲的乙溶液中得到较多的乙晶体,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来源】贵州福泉县道坪镇泉飞中学2019年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16.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①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烧杯①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

C.若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烧杯底部还有部分物质不溶解

D.若烧杯①和烧杯②的溶液都升温到t2℃,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泰安卷)化学(带解析)

1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溶液时,俯视读数量取水,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将酒精加入水中,得到的是溶液

C.将10%的氯化钠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在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固体,高锰酸钾固体不能溶解

【来源】2019年湖南省娄底市三塘铺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18.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60℃时,a、b的溶解度相等,此时由a、b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

B.80℃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60℃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在37℃时,将30g的a物质投入50g水中,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D.将80℃的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60℃得到的晶体质量相等

【来源】2019年河南省天一大联考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19.20℃时,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克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20℃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

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甲>丙>乙

D.升高温度,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丽水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20.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100ga的饱和溶液

B.用等质量的a、b、c三种固体配制成t2℃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c溶液>b溶液>a溶液

C.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a=c

D.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

a>b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云南曲靖卷)化学(带解析)

2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甲溶液从t2℃时降到t1℃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来源】2013-2014福建省惠安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卷(带解析)

2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来源】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化学(带解析)

2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

乙>丙>甲

B.将温度由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乙>丙>甲

C.将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比乙多

D.若甲中含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冈卷)化学(带解析)

24.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t2℃时,向15g甲中加入50g水,形成饱和溶液

C.t2℃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

D.乙物质常用冷却结晶法从溶液中获得晶体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莆田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质量检查(一模)化学试题

25.工业上用Mg(NO3)2作为浓缩HNO3的吸水剂,向m1g溶质质量分数为65%的硝酸溶液中加人m2g溶质质量分数为72%的Mg(NO3)2溶液,蒸馏,分别得到97.5%硝酸溶液和60%硝酸镁溶液,若蒸馏过程中,硝酸、硝酸镁和水均无损耗,则投料质量比m1/m2为

A.0.3B.0.4C.0.5D.0.6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常州卷)化学(带解析)

26.某物质X完全溶于水,溶液中X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X是溶剂

B.X只能是固

C.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5%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

27.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在t1℃时,10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甘肃张掖卷)化学(带解析)

2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一杯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中倒出一半,余下的溶液质量分数为5%

B.某饱和溶液降温后析出晶体,此时它就变成不饱和溶液

C.向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少量该物质,恒温下放置一定时间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浓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来源】新疆特克斯县齐勒乌泽克乡中学2019届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九年级化学试卷

29.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40℃时,将35g硝酸钾晶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

【来源】【市级联考】江苏省徐州市2019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30.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比NaC1的大

B.在10℃等质量的NaCl、KNO3饱和溶液中,NaCl溶液中的水多

C.40℃恒温蒸发一杯NaCl和KNO3饱和溶液,析出KNO3多于NaCl

D.分别降温40℃KNO3和NaCl饱和溶液到10℃,析出的KNO3多

【来源】【区级联考】哈尔滨市道外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为60g。

故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且都等于×100%=37.5%,选项错误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为60g。

故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且都等于

×100%=37.5%,选项错误;

B、由于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故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质量,甲不一定大于乙,选项正确;

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由t1℃升温至t2℃时,温度升高,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溶剂质量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选项错误;

D、由于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故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乙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比较,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溶质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饱和溶液及物质的结晶等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所以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饱和溶液,选项A不正确;

B.t2℃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30g,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所以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饱和溶液,选项A不正确;

B.t2℃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30g,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23.1%,选项B不正确;

C.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溶解度都变小,甲、乙溶液都饱和,选项C不正确;

D.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相等,分别升温至t3℃,因为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增加的量大,所以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选项D正确。

故选D。

考点:

溶解度曲线

3.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当0~t℃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选项A错误;

B、t℃时,二者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选项B正确;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当0~t℃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选项A错误;

B、t℃时,二者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选项B正确;

C、由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不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选项C错误;

D、过10℃作一条垂直于横坐标的垂线,看垂线与曲线的交点高低,从图象可以看出,此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选项D错误。

故选B。

4.B

【解析】

【分析】

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详解】

A、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

解析:

B

【解析】

【分析】

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详解】

A、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故A正确;

B、将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故B不正确;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

D、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故D正确。

故选B。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只受温度一个外界因素的影响,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A不正确;

B、硝酸钾部分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故B不正确;

C、硝酸钾部分溶解,则溶液为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只受温度一个外界因素的影响,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A不正确;

B、硝酸钾部分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故B不正确;

C、硝酸钾部分溶解,则溶液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

D、20g的硝酸钾部分溶解,溶液的质量小于120g,故D不正确。

故选C。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溶解度曲线,1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0g,故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选项A正确;

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溶解度曲线,1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0g,故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选项A正确;

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选项B正确;

C、根据溶解度曲线,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故将4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并充分搅拌,只能溶解30g,故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选项C正确;

D、根据溶解度曲线,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都成为30℃时的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选项D错误。

故选D。

7.B

【解析】

试题分析: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消耗锌粉的质量从0点开始逐渐增加,直至反应完全;因为稀硫酸也是溶液,故溶液的总质量应该从0点以上的某个数值开始增加,而不是从0点开始;随着锌粉与硫

解析:

B

【解析】

试题分析: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消耗锌粉的质量从0点开始逐渐增加,直至反应完全;因为稀硫酸也是溶液,故溶液的总质量应该从0点以上的某个数值开始增加,而不是从0点开始;随着锌粉与硫酸反应的方式,生成氢气和硫酸锌的质量由0点开始逐渐增加。

选B。

考点:

化学反应中的数量变化曲线。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要根据化学反应的过程,逐一分析各个数据的变化情况,最后得到合理答案。

8.B

【解析】

【详解】

A、牛奶中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B、白酒是乙醇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C、豆浆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

解析:

B

【解析】

【详解】

A、牛奶中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B、白酒是乙醇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C、豆浆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豆浆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D、咖啡中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故选:

B。

9.C

【解析】

A 、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时要指明温度,否则没法比较,错误; B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从0℃至t2℃随温度升高而增大,t2℃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错误; C

解析:

C

【解析】

A 、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时要指明温度,否则没法比较,错误; B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从0℃至t2℃随温度升高而增大,t2℃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错误; 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t3℃时乙的溶解度相等,故将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的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正确;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3℃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但此时溶液的状态是否饱和不确定,故t3℃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错误。

故选C。

10.A

【解析】

【分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碘酒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解析:

A

【解析】

【分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碘酒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B、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C、米粥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D、豆浆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豆浆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故选:

A。

11.A

【解析】

【详解】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100g水溶解了40gA就达到了饱和状态,故B正确;

C、t2℃时,A、C物质的

解析:

A

【解析】

【详解】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100g水溶解了40gA就达到了饱和状态,故B正确;

C、t2℃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是A和C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C错误;

D、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故D正确。

故选AC。

12.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中所给的坐标曲线可知,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物质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当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t=2℃降温到t=1℃时,C物质的溶

解析:

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中所给的坐标曲线可知,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物质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当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t=2℃降温到t=1℃时,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没有物质析出,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A、B均有溶质析出,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考点: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点评:

关于溶解度曲线的题目属于中考必考的题型,通常在选择题较为靠后的位置出现,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应熟知基础知识点,仔细审题,理解其曲线的含义。

13.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A正确;t2℃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100g,即t2℃时,2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100gMgCl2,B正

解析:

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A正确;t2℃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100g,即t2℃时,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