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2843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工商大学货币银行学课程授课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货币的基本理论、货币的供给理论、货币的需求理论、信用与利率理论,了解和熟悉银行、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和主要业务,并在此基础上掌握金融宏观调控的基本方法。

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正确解读金融政策和把握政策方向,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要求

课堂纪律:

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旷课,课堂上不得说话、接听手机、收听MP3等。

课后作业:

按时独立完成和上交指定的课后作业。

课前预习:

要求同学根据教学提纲进行课前预习,教师结合实际进行必要的引导。

阅读:

认真阅读指定文献和有关参考书籍。

讨论:

提前布置题目,课堂组织讨论,要求同学脱稿解说。

课程教学进程表

教学内容

课后作业及课堂讨论

阅读

预习

1

引言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货币概述

1.货币的定义

2.货币形式的演变

3.货币的分类

4.货币的职能

第一章

关键词:

广义货币狭义货币

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货币制度本位币辅币

银行券无限法偿

有限法偿格雷欣法则

1.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简要回顾与述评。

(见课程网站提供阅读资料)

2.似是而非的劣币驱逐良币定律。

1.根据已有的知识,思考如何定义货币的问题。

2

第二节货币制度

1.货币制度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2.货币制度的演变及主要内容

3.我国的人民币制度

第三节货币的计量

1.货币量范围的扩展

2.货币层次划分的目的与依据

3.货币层次划分的方法

思考题:

1.货币制度构成要素

2.简述货币职能及其特点

3.货币制度类型和演变

4.如何理解劣币驱逐良币

5.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特点

6.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和方法,我国如何划分?

3.网上查我国最新的货币供应统计资料(中国人民银行网站“金融数据统计栏”)

 

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信用

第一节信用概述

1.信用的涵义

2.信用的特征

3.信用的职能

第二节信用形式

1.商业信用

2.银行信用

3.国家信用

4.消费信用

5.其他信用

第三节信用工具

1.信用工具的含义、特征

2.信用工具的类型

第二章

关键词:

信用商业信用支票CDs

银行信用国家信用票据

消费信用回购协议汇票

思考题:

1.如何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信用的作用。

2.联系实际,认识我国现有的信用形式,如何完善我国的信用体系。

3.各种信用形式区别。

4.信用工具的特征、种类

5.如何选择信用工具?

1.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发展多种信用形式。

(见课程网站阅读资料)

2.现代信用发展四大特征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

3.《美国信用服务体系发展状况及对我国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8期

1.思考生活中所讲信用的含义。

2.列举的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

4

3.短期信用工具

4.长期信用工具

第三章利率

第一节利息与利率概述

1.利息的含义与本质

2.利率的含义与分类

3.现行利率体系

第二节利率的计算

1.单利与复利的计算

2.现值与贴现的计算

3.到期收益率的计算

第三章

收益资本化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基准利率

市场利率利率市场化

固定利率浮动利率

单利复利现值终值

到期收益率

4.耿耳火,《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19期

1.中国的利率体系:

现状及其改革(见课程网站阅读资料)

1.利息存在的理由是什么?

2.西方利率决定理论。

5

国庆节

6

第三节利率决定理论

1.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2.西方利率决定理论

3.影响利率的主要宏观因素

第四节利率的结构

1.利率的风险结构

2.利率的期限结构

第五节利率的作用

1.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

2.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3.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思考题:

1.比较不同利率决定理论

2.如何解释利率结构?

3.谈谈你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认识。

4.找出一个长短期利率差别的例子,思考其中成因。

2.利率市场化需彻底改革金融体系(课程网站阅读资料)

3.中国人民银行,2005: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课程网站阅读资料)

4.李庚寅等,2004: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路径选择》,《金融理论与实践》4期。

3.利率有哪些计算方式和适用公式,重点预习计算的基本原理。

7

第四章金融市场

第一节金融市场概述

1.金融市场的含义

2.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3.金融市场的类型

4.金融市场的功能

第二节货币市场

1.货币市场的含义与特点

2.主要的货币市场

(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和国债回购市场等)

第四章

金融市场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同业拆借市场信用交易期货交易

期权交易保证金经纪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1.金融市场构成要素、类型

2.证券市场运作基本程序

1.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自由化所带来的苦果(见课程网站提供阅读资料)

2.美国票据市场发展对中国的借鉴作用(见课程网站提供阅读资料)

1.目前有哪些主要的金市场?

2.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的区别?

8

第三节资本市场

1.资本市场的含义与特点

2.资本市场构成(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投资基金)

第四节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1.金融衍生市场的含义与特点

2.金融衍生市场的构成(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市场)

3.不同的证券交易方式的特点

4.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各自的特点和功能

3.《关于金融衍生工具的10个谬论》

ThomasF.Siems

3.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的关系

9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

第一节金融机构及其体系概念

1.金融机构概念

2.金融机构的经济分析

3.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

第二节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1.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演变

2.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第五章

商业银行专业银行

投资银行政策性银行

1.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2.我国现阶段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1.联系身边实际,谈谈你所知道的金融机构有哪些。

10

第六章商业银行

第一节商业银行概述

1.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2.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3.商业银行的类型

4.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商业银行的业务

1.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2.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4.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第六章

商业银行资产业务

负债业务自有资本

现金资产证券投资

分业经营混业经营

抵押贷款质押贷款

信用贷款担保贷款

表外业务金融创新

银行持股公司制

1.新资本协议评析与我国银行业的策略取向

2.世界各国资本金制度比较及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国外国有银行改革模式及其启示

3.从国有银行上市话国有银行改革

4.中国银行制度变迁的综述

1.商业银行的业务及其发展

2.我国国有银行改革的认识。

3.资本充足率的认识

11

第三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

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3.商业银行业务管理(资产负债管理、流动性管理和风险管理)

4.巴塞尔协议

1.商业银行性质和职能

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

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思想的演变及评价

4.商业银行的业务构成

5.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课堂讨论:

1.国有商业银行的出路何在?

股份制是必由之路吗?

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的利弊何在?

5.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研究:

一个理论综述(以上材料见课程网站提供阅读资料)

6.《银行业危机金融泡沫视角的分析》金融论坛2005年6期

4.商业银行是否是商业领域的专业银行机构?

12

第七章中央银行

第一节中央银行概述

1.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2.中央银行的性质、类型与结构

3.中央银行的职能

4.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及其影响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1.中央银行的负债和资产业务

2.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

3.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第三节中国人民银行制度

1.中国人民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2.中国人民银行制度

3.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及其演变

第七章

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

再贴现货币发行

财政性发行信贷发行

1.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及其职能。

2.二战后中央银行发生了哪些变化。

3.中央银行业务及特点。

4.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及其主要内容。

5.为何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1.全球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演变及对中国启示

2.中日中央银行独立性比较

3.金融危机理论与实践综述

4.存款保险制度的风险及其防范

5.中国反洗钱报告2004

(以上材料见课程网站提供阅读资料)

6.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1.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有何不同。

2.中央银行的业务与其职能的实现联系。

3.中央银行监管职能的演变。

13

第八章货币需求理论

第一节货币需求概述

1.货币需求概念

2.货币需求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第二节货币需求理论

1.古代的货币需求思想

2.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3.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4.凯恩斯和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5.弗里德曼和现代货币数量论

6.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综合评析

第八章

货币需求交易方程式剑桥方程式流动性偏好恒久性收入

1.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区别何在?

2.论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其政策主张

3.论述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其政策主张

1.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需求理论的理念有何不同?

14

第九章货币供给理论

第一节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理论

1.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理论

2.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货币供给的形成

第二节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机制

1.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概述

2.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机制

3.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限制因素

第九章

关键词:

货币供给存款乘数原始存款派生存款

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

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乘数超额准备金通货比率

1.简述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及影响派生存款规模的因素?

1.尉高师,雷明国,《中国的M2/GDP为何这么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5

2.我国转轨时期基础货币供应渠道的变化和改革趋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学刊99年4期

1.一国货币供给是怎样形成的。

2.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作用。

15

第三节中央银行体制下的

货币供给决定模型

1.货币供给模型

2.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第四节现代货币供给的调控机制

1.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调控模式及调控机制的组成

2.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或外生性

2.何谓基础货币?

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货币乘数?

分析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

4.简要分析货币乘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5.试述中央银行货币供给调控机制的组成。

3.教材及有关参考书中有关货币层次划分的内容

3.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16

第十章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第一节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1.货币政策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

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2.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

及其作用特点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3.其它货币政策工具

第十章关键词: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流动性陷阱q理论

货币政策时滞效应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

2.我国货币政策综述

3.新世纪以来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操作特点

4.外汇占款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以上材料见课程网站提供阅读资料)

1.了解我国近期货币政策的取向和措施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17

第三节货币政策的

传导机制与效果分析

1.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

2.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第四节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1.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2.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3.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和效应的实践分析

1.货币政策的体系

2.货币政策的一般工具有哪些?

比较他们的优缺点。

3.如何理解货币政策时滞?

4.简述中国货币政策实践。

5.比较中西方三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特点。

1.我国近期的货币政策是紧缩还是中性,分析原因。

2.我国近期调整贷款利率水平和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宗旨何在。

5.《全球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演变及对中国启示》《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第5-6期

6.最近几年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报告

2.认识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及其效果

阅读书籍和文献资料

宋杰《中国货币发展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尹龙,《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金融研究》2000年第4期,34-41页。

孙杰,《货币与金融:

金融制度的国际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版。

陈雨露,边卫红,《电子货币发展与中央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国际金融研究》2002第1期。

蒲成毅,《数字现金对货币供应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金融研究》2002第5期。

李成、刘社芳,《电子货币发展带来的制度挑战与思考》,《上海金融》2004第6期。

庞然,《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1期,50-53页。

王军,马上,《论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及政策建议》,《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第8期,50-55页。

胡海鸥,贾德奎,《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效果的挑战》,《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4期。

《货币定义的学术争论综述》,《金融统计与分析》2003年第4期

《货币供应量统计方法的国际对比》,《金融统计与分析》2003年第4期

《对修订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的探讨》,《金融统计与分析》2003年第4期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美国信用服务体系发展状况及对我国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美国信用体系考察团,《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8期

耿耳火,《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19期

第三章利息与利率

周立群,伍志文《利率政策的有效性问题研究--兼论加息之争》《中国金融》2004年第3期

胡维熊,《利率理论与政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中宏网(

中国人民银行,2005: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

易宪容,《银行加息对抑制投资过热的有效性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7月。

孙天琦,《关于过热行业和宏观调控的几点思考》,《西安金融》2004年第6期。

黄金老,《提高利率是一种柔性的市场化调控手段》,《金融研究》2004年第10期。

黄金老,《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

黄金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课题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控制方略研究报告》2005:

金菲,《利率政策效应及其改革方向》《金融研究》2004年第5期

谢平,《我过近年利率政策的效果分析》《金融研究》2003年版第5期P1-13

姚立中,《我国利率政策调控效果的实证检验及其作用机制》,《现代财经》2004年第1期。

王洁,《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管理世界》2001第1期。

景学成沈炳熙,《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

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次序:

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年。

李庚寅徐少华,2004:

刘义圣,《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论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胡海鸥,《关于我国利率市场化顺序的思考》,《上海投资》2001年第5期。

王森、齐连英,《美国证券市场:

制度、运作与监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赵炬辉等,《国际金融衍生工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美】亨利·

考夫曼,《悲观博士考夫曼论货币与市场》海南出版社1998年

王洛林李扬《金融结构与金融危机》经济管理出版社

马君璐王东胜《金融机构管理》东北财金大学出版社

陈元.《美国金融监管》.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

罗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文献及评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

巴曙松,《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

徐矛顾关林姜天鹰《中国十银行家》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银监会,2004: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见其网站)

张杰,《中国国有银行资本金谜团》,《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戴小平,付一书,《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问题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0期。

梁媛,《银行业资本结构决定的特殊性与资本充足率监管》,《财经科学》2002年第5期。

陶长高,《银行银行业危机金融泡沫视角的分析》《金融论坛》2005年6期

郑先炳,《西方商业银行最新发展趋势》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

吴昊《中央银行独立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第八、九章货币供需理论

胡海鸥等主编,《当代货币金融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李扬等主编,《中国金融理论前沿》(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

李扬等主编,《中国金融理论前沿》(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尉高师,雷明国,《中国的M2/GDP为何这么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5

朱胜豪,《我国转轨时期基础货币供应渠道的变化和改革趋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学刊1999年4期

李晓华徐信艳,《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述评》,金融会计2006年第6期总第151期

李晓华,《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实证检验》,《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5

胡海鸥著,《中国货币供给机制转轨机制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第十章货币政策

钱小安,《中国货币政策的形成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

陆世敏、戴国强,《2002年中国金融发展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巴曙松,《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银行,2003-2005第二季度各期《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孙春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郑建明,《中国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谢平,《我国近年利率政策的效果分析》《金融研究》2003年版第5期P1-13

吴晓灵,《2004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现代商业银行》2004年P10-13

梁红漫,《对近期几项利率政策调整的效应分析》《南方金融》2004年第5期。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与实证》,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程智军、夏德仁、张洪武,《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述评》,《金融研究》,2003年第5期。

蒋振声、周英章,《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金融研究》2002年第9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