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襄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01949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襄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关于襄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关于襄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关于襄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关于襄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关于襄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关于襄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关于襄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关于襄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关于襄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关于襄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关于襄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关于襄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关于襄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关于襄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关于襄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关于襄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关于襄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关于襄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关于襄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襄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

《关于襄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襄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襄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docx

关于襄阳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关于襄阳区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0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襄阳区财政局

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讨论协商。

并请列席人员提出宝贵的意见。

一、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5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争一进十”的战略目标,沿着“一主三化”的发展方向,千方百计培育各类发展主体,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财政预算执行也较为正常。

2005年,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632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100.1%,可比增长17%(剔除农业税免征因素)。

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0896万元,占调整后预算的102.3%,比上年增长36.4%(支出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央加大了政法、教育转移支付力度以及落实了乡镇转制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等)。

本级(区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085万元,占调整后预算的100.1%,同比增长10.5%。

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是:

工商税收完成4242万元,同比增长4.5%;农业税类完成464万元,同比下降8.1%;专项收入完成225万元,同比下降8.2%;罚没收入完成2153万元,同比增长5%;行政性收费收入完成1994万元,同比增长46.6%;其他收入完成7万元,同比增长75%。

本级(区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4062万元,为调整后年度支出预算的102.8%,同比增长39.5%。

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

科技三项费支出290万元;支农支出340万元;农林水事业费支出775万元;文教事业费支出14360万元;科学事业费支出24万元;卫生事业费支出1501万元;其他部门事业费支出2654万元;抚恤事业费支出680万元;行政支出4234万元;公检法司支出3055万元;社会保障支出2036万元;其他支出4113万元。

2005年区直财政支出增幅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兑现了全区干部职工人平70元调资;二是中央加大了对县级行政政法、教育部门转移支付力度;三是落实了乡镇转制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四是加大了城市建设投入及支持企业改革等增加了区直预算支出。

按现行财政体制算帐,2005年本级(区直)预算执行的结果是:

收入总计为43761.1万元,其中:

地方本级收入9085万元;上级税收返还、结算补助以及专项补助33692万元;调入资金984.1万元。

支出总计为43756.5万元,其中:

本级支出34062万元;体制和结算上交2032万元;补助乡镇支出3290.5万元;专项及列收列支支出4372万元。

收支相抵,略有结余。

2005年既是财政改革较为集中的一年,更是财政极为困难的一年。

在全区高速公路基本竣工,机遇性税收大幅度减征的情况下,仍然圆满完成了预算任务,这是区委正确领导,人大、政协监督支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社会各方理解、支持,财税部门密切配合的结果。

在组织预算执行中,我们一是坚持依法征管,努力增加可用财力。

财税部门一方面加强协调,认真执行税收政策,切实做到了应收尽收,使财政收入实现了稳定增长。

另一方面结合我区实际,进一步理顺了区镇财政管理体制,规范了区镇间的转移支付,极大的调动了各镇组织财政收入的积极性。

二是落实财政政策,支持经济发展。

以壮大财源基础为主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重点纺织服装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等支柱产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国企改革;建立专项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全力服务“项目年”工作;巩固和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认真落实“两补一降一取消”的惠农政策,全年共发放“两补”资金4000多万元,争取农发资金1280万元、支农资金590万元、国债专项资金2500万元(含县乡公路建设、马张河水库除险加固、中小学危房改造等),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是加快财政制度创新步伐,巩固和推进财政改革。

全面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并顺利通过省、市检查验收。

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较好完成了财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的对接,建立了单一帐户体系,规范了支付程序。

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得到提高。

2005年区本级政府采购资金规模达4800万元,节约资金490万元,资金节约率为10%。

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非税收入管理进一步规范。

四是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坚持“压缩一般,保障重点”的原则,科学安排财政支出,保证了社会保障以及农业、科技、教育等重点支出按政策落实到位,促进了全区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五是加强监督,规范了专项资金管理,努力做到依法理财,确保了财政资金安全运行。

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区镇两级财政债务沉重,严重影响和阻碍着财政经济的正常运转。

二是政策性增支因素、社会保障支出等硬性支出过大,收支矛盾十分尖锐,保工资、保稳定的压力很大,“吃饭型”的财政特征日益突出。

三是财政改革有待进一步完善,四项改革虽然启动,但在规范运作上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四是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基层财政运行比较紧张。

上述问题,有的是现行财政体制形成的,有的是改革和工作中遇到的,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通过加快发展、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努力加以解决。

二、2006年财政预算(草案)

2006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计划目标的开局之年,全区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围绕全区“十一五”规划的总体部署,按照深化改革、健全机制、务实高效、服务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大力支持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切实强化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促进财政保障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督与管理,努力提高财政资金分配运用的规范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努力做好“十一五”规划起步年的工作,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根据中央、省、市经济会议精神,考虑到2006年我区招商引资企业规模日益壮大,以及进一步规范全区非税收入管理等因素,2006年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安排为14401万元,比上年增长14%。

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2006年全区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安排37070万元,比上年下降9.4%(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2005年省对我区一次性转移支付项目取消等)。

本级(区直)财政预算安排为: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343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

1、工商税收入4835万元,增长14%;

2、农业税类529万元,增长14%;

3、专项收入377万元,增长67.6%;(增长较多的原

因是由于为规范专项收入管理,从2006年起将排污费收入纳入预算管理)。

4、行政性收费收入2277万元,增长14.2%;

5、罚没收入2300万元,增长6.8%;

6、其他收入9万元,增长28.6%;

7、国有资产经营收益16万元。

本级(区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安排为29715万元,比上年下降12.8%。

分项目安排为:

科技三项费支出295万元;支农支出435万元;农林水事业费支出832万元;文教事业费支出14960万元;科学事业费支出24万元;卫生事业费支出1719万元;其他部门事业费支出2265万元;抚恤事业费支出838万元;行政支出3209万元;公检法司支出2308万元;社会保障支出605万元;其他支出1425万元;预备费安排800万元。

三、完成2006年预算任务的措施

2006年,全区国民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随着“富民强区”战略部署的实施,国有企业改革逐步到位,经济增长的动力增强;支持“三农”政策的到位,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区域经济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这些因素为财政收入的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2006年财政面临的减收增支政策也较多,如进一步贯彻落实增值税起征点提高及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高速公路陆续竣工税源进一步减少以及工资改革政策的出台等,收支矛盾仍比较突出。

因此,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深化改革,扎实工作,确保全年预算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大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

围绕“建设两个基地、打造一个中心”的战略定位,整合财政资源支持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加快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支持国企改革和民营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主体;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和招商引资管理办法,支持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按照财力下移的要求,继续加大“三农”的支持力度,落实惠农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保持收入的稳定增长,进一步加大税收征管力度。

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完善收入征管措施,建立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机制,努力做大收入蛋糕。

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堵塞各种漏洞,切实做到应收尽收;充分利用国库集中收付成果,加强对重点企业和重点税源的监控,分析掌握税源变化动态,为有效组织财政收入提供技术支撑;规范非税收入管理,进一步挖掘非税收入潜力。

重点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不断拓宽非税收入提供财源新领域。

(三)围绕提高支出效益,进一步加大重点支出的保障力度。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公共财政的要求,着力调整支出结构,在预算安排上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有促有控。

退出竞争性领域投入,严格控制一般性、消费性支出,努力保障工资发放以及社会保障、农业、教育、科技等重点支出需要,促进“五个统筹”和全面协调发展。

同时,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完善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努力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4)深化财政改革,进一步加大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力度。

加大部门预算的实施力度,所有行政事业单位都要按照较为规范的程序和方法编制部门预算,做到预算公开、公正、透明、细化;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扩大国库集中支付的范围,做到政府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认真贯彻《政府采购法》,加大政府采购工作力度,扩大采购范围,强化政府采购的预算管理,提高采购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五)切实加强财政财务管理,进一步加大财政监督力度。

要建立财政支出跟踪问效和反馈机制,对财政专项资金要建立跟踪监控和专项检查机制。

探索建立财政支出效益考核体系,搞好建设工程预决算审核和财政投资评审。

充分运用国库集中支付、财务集中核算等手段,对财政资金支付使用过程实行有效监督,确保财政资金支付的安全和效率。

加大对外国政府和世界银行贷款以及国债转贷资金的利用和管理,完善项目库建设,建立申报、审核、监控、偿还等一体化管理制度,积极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

加强对地方金融企业的财务监管,做好国债回购资金清欠工作以及彩票发行的监管。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强化会计执法监督,进一步规范注册会计师和注册评估师等中介行业管理,搞好《会计法》执法检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加强财政内部资金、财务的监督。

要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作用,对财政内部资金来往、资金拨付、资金使用,以及内部机关干部的离任等各个方面加强监督,把好内部源头治腐第一关,促进财政机关勤政廉政建设。

(六)坚持依法理财,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工作力度。

对财政内部各职能单位的职能、职责、办事程序、资金预算、资金拨付以及财务等项目和事项,要尽量向社会公开,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促进财政部门规范行政、依法行政,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七)加强财政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大机关文明创建工作力度。

要围绕提高财政工作能力,不断加强财政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财政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的能力,提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提高财政创新的能力,提高财政生财、聚财、理财的能力。

各位委员:

今年的财政收支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

但是有区委的正确领导,有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有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抢抓机遇、锐意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的财政工作任务。

 

关于襄阳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及2006年计划安排(草案)的报告

2006年1月5日在襄阳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襄阳区发展计划局

各位代表:

我受区政府委托,现将襄阳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6年计划安排(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5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基本情况

2005年是“十五”最后一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招商引资工作、企业改制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各项工作,全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全面实现了我区“十五”计划。

2005年,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10.2亿元,完成计划的100.2%,同比增长1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3亿元,完成计划的105%,同比增长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9亿元,完成计划的100.8%,同比增长13.8%;地方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632万元,完成计划的100.1%,同比增长17.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6280元,比上年增加522元,同比增长9%;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3771元,比上年增加151元,同比增长4.2%,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良好。

1、农民生产积极性持续高涨,农村经济健康运行。

随着中央扶农惠农政策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土地二轮延包工作的结束、粮食直补等政策的实施,全区农民生产积极性继续高涨,农村经济克服自然灾害的影响保持了平稳运行。

一是根据国家有关扶持粮食生产政策,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提倡间作套种,种满种足,全区粮食种植得到调整,今年全区粮食产量比去年增长了14.4%;二是通过规划养殖小区和加大动物防疫,畜牧业克服了禽流感和猪链球菌的影响,猪、牛、羊、禽等出栏(笼)数仍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畜牧业各项指标仍居全省前列;三是高产农田建设和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为农业生产健康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主导产业支撑作用增强,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我区始终坚持“工业立区、工业强区、工业富区”不动摇,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技改投入为重点,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预计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5.5亿元,同比增长35%;销售收入完成23亿元,同比增长36.6%;利税总额完成1.65亿元,同比增长17.8%;产销率达到96%。

主要特点有:

一是纺织服装、汽车配件、食品饲料三大支柱产业发展迅猛,预计全年累计实现产值22.67亿元,同比增长21.6%,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88.9%;二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作用逐步显现,今年新纳入统计范围企业达到16家,累计完成产值4.3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长15个百分点;三是民营经济主体地位日益显现,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3.2亿元,同比增长38.9%,。

3、招商引资保持强势推进的工作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全区始终紧紧围绕“发展抓项目,落实抓作风,全民抓环境”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把扩大开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3亿元,比上年增长31%。

招商引资新引进项目59个,续建项目32个,协议引资50亿元,实际完成8.9亿元,同比增长29.8%、134.21%。

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主要是:

一是项目建设实现了重大突破。

今年我区引进了一批影响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成为全区投资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今年新引进的项目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达10个,包括新引进计划投资1.2亿元的襄阳好吉利食品加工项目、续建的华中光彩大市场、长源东谷汽车实业、襄阳万厦紫荆园项目等,过3000万元的项目16个,投资过千万的项目有27个;二是投资结构逐步优化,项目质量明显提高。

今年以来,我区招商向投资规模大、经济实力强、资源消耗少、对地方财政贡献大的项目倾斜,实行了项目引进集体审查,实现了“引资”向“选资”的转变;三是园区环境进一步改善,招商工作成效显著。

按照“市场运作、规范操作”思路,采取土地置换、政府投资、部门帮助、项目争取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近2000万元进一步配套完善了园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园区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目前园区内已引进200多家企业,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45亿元,销售(营业)收入150亿元,提供税收5亿元,提供就业9万个。

4、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消费市场购销两旺。

财税工作克难奋进,大力培植新财源,不断强化增支节收,全年地方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克服了取消农业税的影响仍超额完成了年初预定的目标,保证了干部、教师工资的正常发放和重点工程建设的支出。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市场物资丰富,建房、大件商品购置以及高档消费等现象日渐增多,物价指数稳步上升,达到101.6%,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

外经外贸发展态势良好,预计全年利用外资600万美元,完成了全年目标,实现出口创汇1150万美元,同比增长73%。

5、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在全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各项社会事业有序推进。

“两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普九”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复查,素质教育进程不断加快,职高、普高办学效益不断提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服务经济建设作用明显增强;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人民群众学文化、学技术、依法办事观念日益增强,全民健身活动深入推进;卫生工作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心,以控制重大疾病为重点,医疗救治能力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得到进一步提升;医疗、食品市场进一步规范;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科技嫁接传统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渗透各行各业。

2005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圆满实现,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各项任务。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经济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财政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支撑等。

二、2006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指标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发展为战略任务,坚定不移地走工业立区、城乡统筹之路,大力增加城乡人民收入,实现全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2006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125亿元,增长13.4%,其中:

第一产业27.3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66.8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30.9亿元,增长17.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8亿元,增长3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亿元,增长16%。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401万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4%。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908元,比上年增加628元,增长10%。

农民人平纯收入3997元,比上年增加226元,增长6%。

三、完成2006年计划指标的主要措施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为全面完成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做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工作,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必须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发展战略和措施,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发展第一要务,确保发展目标的实现。

1、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定不移地走工业立区、工业强区、工业富区之路。

按照“打造工业小区,建设三大支柱,培植50强企业”的思路,着力引导产业集群形成,壮大产业规模,提升经济效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逐步把襄阳建成襄樊市的新兴工业基地。

一是要用好用活用足各项优惠政策,构建以汽车零部件制造、销售与服务为整体产业链的机电工业区和以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为主体的双沟工业区,同时结合各地实际启动工业小区建设,使之成为成为我区招商引资平台、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二是做大做强三大支柱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即:

全力打造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发展现代机电产业群;调整提升传统纺织业,发展现代纺织服装加工产业群;壮大食品加工业,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群。

三是逐步培植工业50强企业,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增强区财政实力及发展的能力。

继续深化企业改革,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和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规模经济效益。

2、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积极落实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挖掘农村内部增收潜力,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设施建设,继续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

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3、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质效。

加快优化经济环境政策的修改完善,尽早将政务超市组建到位,健全一条龙服务体系,提高办事效率。

进一步完善园区设施配套,优化引资硬件设施。

强化项目引进的集体审查制,“选资”重点向科技含量高、产业特色明、地方财政贡献大的项目倾斜,着力突出主导产业,突出民营经济,突出外向型经济,催化产业扩张。

培育市场经济主体,政府要逐步淡出投资主体的角色。

4、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进步,努力建设和谐襄阳。

加大人才资源的培养和开发力度,提高基础教育的条件和科学技术的应用;更加重视和加强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素质;不断繁荣城乡文化市场,进一步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证“两个确保”的兑现落实,依法保障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着力解决农村弱势群体和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加快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建设步伐;全力塑造经济与社会、城市与乡村、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和谐襄阳。

 各位代表,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襄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将面临着新的大好机遇。

我们深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通过全区百万人民的共同努力,今年襄阳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一定会完成,“十一五”规划绘制的宏伟蓝图也一定会如期实现。

 

政府工作报告

——2005年1月19日在襄阳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襄阳区人民政府区长卓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4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4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克服了发展道路上的诸多困难,全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2亿元,比上年增长2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248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4.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5758元,比上年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20元,比上年增长14.5%;全年利用外资808万美元,按市公布数据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