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10540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9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与课时备课

集体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故事长廊”为专题,选编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

《寓言两则》中的《纪昌学射》告诉人们学习要打好扎实的基础,《扁鹊治病》则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文成公主进藏》突出了文成公主对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做出的贡献;《普罗米修斯》盛赞了为人类盗取火种、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普罗米修斯;《渔夫的故事》展示了人类智慧的巨大力量。

本组教材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故事体会生活的美好,感受故事的魅力,激发热爱生活的信念。

同时,让学生学会复述这几篇故事,在讲述和聆听中感受故事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并对民间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主动搜集、阅读民间故事,养成广泛阅读的好习惯。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基础性目标

⑴引导学生多读、多讲,读中感悟,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情感。

   

⑵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的意思,品味语言,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感受人物的优秀品质。

2、发展性目标  

充分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说写结合,读写结合,学习人物勇敢献身、维护民族团的精神。

总之,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体会做人、做事的道理,领略正义和智慧的无穷力量,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故事的各种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读故事、讲故事的欲望。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体会做人、做事的道理,领略正义和智慧的无穷力量。

(2)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

(3)使学生了解故事的各种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读故事、讲故事的欲望。

重点引导学生多读、多讲,读中感悟,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情感。

学习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练习讲故事。

2、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领悟人物的优秀品质。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

教学本组课文,要瞻前顾后,做到说写结合,读写结合,做好知识与能力迁移的工作,使本组教材形成有机的整体,教学始终围绕专题进行。

把学生目光引导课外阅读中去,引导他们大量阅读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进一步激发读书的兴趣。

五、教材特点和教学建议

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组课文的学习,要综合运用本学期掌握的语文基本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学习目标。

一是有关阅读的训练项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在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提出来,一般意义来讲,这是有关分段、归纳段意方面的训练。

二是可以引导学生读一些中外民间故事、神话故事。

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

教学时可以采取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把握主要内容──讲故事的方式进行。

这组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无论是提出不懂的问题还是提示重点的句子,都举例性质的,暗含着阅读方法的引导和迁移,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知道哪些句子表情达意。

习作:

安排的是不拘形式、自由表达自己想写的内容。

这也是体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作文教学的要求。

不管写实作文,还是写想象作文,都应该要求学生把作文内容写清楚、写具体,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如写后认真修改;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想象作文同样要鼓励学生真实的想象,而不是不着边际的胡想乱造,老师要引导学生合理的想象。

六、教学切入点:

以听故事(或看视频)切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七、教学创新点:

学习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练习讲故事,并以课文为生发点,把学生目光引到课外阅读中,引导他们大量阅读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进一步激发读书的兴趣。

八、教学疑点:

1、体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感受文成公主为民族团结所做出的贡献。

3、体会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九、教学练点:

1、练习概括故事,并将故事讲给家长听。

2、练习自己编故事。

3、《扁鹊治病》小练笔:

跨越时空的对话。

4、自由选材完成作文一篇。

十、课时划分:

共10课时

《寓言两则》2课时

《文成公主进藏》1课时

《普罗米修斯》2课时

《渔夫的故事》2课时

《语文园地八》5课时

29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

   2、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

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

他是谁呢?

箭法又如何呢?

    多媒体出示句子: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

有个叫纪昌的人,相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读句子:

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可能说:

知道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卫的徒弟,并且他能百发百中。

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

飞卫是怎样教纪昌的,使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要想解开心中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同学们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

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

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交流讨论,朗读课文

   1、指名课文,注意随机指导读正确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

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照做之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

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相机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

   

(1)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

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一项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

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要想掌握……,就要……。

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2)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小结:

看来,学习本领和好老师的指导与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读课文的2、3自然段。

一是读好老师飞卫的话,要读得清楚明白。

二是要读好纪昌的做法,通过“躺”“睁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

三是要读出纪昌练习眼力取得的非凡成绩——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要读出夸张的描写。

  五、识字、写字、写词

   1、识字:

事、虱。

   2、写字、写词。

     指导重点:

“昌”不能写成“冒”。

“妻”把上半部分与“女”连起来。

“刺”左半部分是“ ”不是“束”。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古代名医,他是谁呢?

    多媒体慢慢播放故事或发下阅读资料,学生阅读,了解扁鹊其人:

    有一次,扁鹊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路过虢国,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厉害,人们都以为他死了。

为此,全国正举行大规模的祈祷活动,把国家大事都撂在一边。

扁鹊得知后,前去为虢太子医治。

扁鹊告诉国君,太子患的是“尸劂”(类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

于是,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在太子头顶中央凹陷处的百会穴扎了一针。

过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

接着,扁鹊叫弟子子豹在太子两胁下做药熨疗法。

不久,太子就能做起来。

再服二十天的汤药,虢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

从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

    生读短文回答:

故事中主要讲的是谁,他是什么人?

    小结:

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

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并广为流传。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

扁鹊几次见蔡桓公?

都说了什么?

结果怎么样?

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把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三、交流讨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读好“蔡桓公、敷烫、骨髓”等词语和第6自然段中扁鹊说的话:

“皮肤病用热水敷……”

   2、指名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交流讨论。

    

(1)交流学生的疑问。

      学生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

     ①扁鹊是有名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

     ②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

     ③扁鹊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结合学生的疑问,结合讨论,体会蔡桓公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鹊的话;而扁鹊出于医生的医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当他觉得自己无法治疗时,跑到秦国,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虑。

      相机指导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

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读好。

扁鹊的话要诚恳耐心。

      如:

扁鹊第二次来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

第三次呢?

第四次呢?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他心里会怎么想?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他心里会想什么?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

”蔡恒公会怎么想,怎么说?

       “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

”此时浑身疼痛的他,又会怎么想

    

(2)交流受到的启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相机点拨:

蔡桓公本为患的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

使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固执已见等道理。

    (3)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

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

也用一两句话写出来。

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例文:

               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

蔡桓公,虽然你是国君,又快死了,我还是忍不住要说你两句:

扁鹊是那样著名的医生,你怎么把他当庸医一样看呢?

怎么怀疑他想显示自己的高明呢?

他几次提醒你,你怎么就那么固执地认为自己没病呢?

小病终于因没有及时治疗成了不治之症,这都怪你自己啊!

我想你一定也在后悔吧!

  蔡桓公:

唉,你批评得没错。

我快死了,没别的愿望,只希望大家从我的事中吸取教训吧!

那个词叫什么?

对,叫“防微杜渐”吧!

  四、认读生字,抄写字词

    重点指导:

    对比记忆:

“肠、烫、汤”的字形。

    蔡,“祭”的第五笔是“フ”第六笔是捺。

     四、结束语:

    一个短短的寓言故事,让我们明白了这么多的道理,我想这就是寓言故事能经久不衰,深受大家喜爱的真正原因吧!

同学们课后有时间一定多读读寓言故事,其中的深刻道理会助我们健康成长的。

  板书设计:

            扁鹊           蔡桓公

                   皮肤(可治)       毫不在意

                   皮肉(能治)       装作没听见

                   肠胃(还能治)      满脸不高兴

                   骨髓(等死)       奇怪防微杜渐

不要讳疾忌医

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

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复述故事,给家人听。

三、和同学编排课本剧。

30《文成公主进藏》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抓住故事的主要部分,把握故事脉络复述故事。

2、了解民间故事具有的丰富想象力、夸张的特点。

教学准备

    布置搜集关于文成公主的资料。

多媒体课件或文成公主进藏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导入课题,交流资料

  关于文成公主,你都知道些什么?

  导语:

(播放文成公主进藏图──布达拉宫壁画中的图)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畏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藏族人民热爱美丽的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

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提出自己的疑问

  交流汇报阅读收获

  1.汇报朗读。

请学生分部分朗读课文,通过师生评价,把课文读好。

  因为是民间故事,应用讲故事的口气读,要读出吐蕃使者的智慧和文成公主的神奇。

  比如读“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等句,要读出公主做这些事的轻而易举。

  2.交流疑问。

  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

  a.为什么“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可以从几方面引导思考:

  鲜花和绢花,一真一假,警示了真假公主。

  公主和其他人什么都一样,只有头上花不一样,这也是惟一能看出区别的地方。

  鲜花配公主,更显其高雅、美丽。

  b.公主怎能背动乃巴山呢?

  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这样引导:

  为什么人们要这样说呢?

在他们心目中,文成公主是怎样的人?

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美妙的小故事,你能找到吗?

引导学生找到“建桥、撒羊毛、跟鸟说话、树木变化”等地方,感受民间故事的丰富想象力。

  练习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1.导语激趣:

这个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很受人们的欢迎。

请你把故事简单讲给父母听,你想怎么讲?

  2.自己练习讲述。

  3.指名讲述,进行评价。

评价中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答应求婚──进藏途中──贡献。

要重点讲进藏途中发生的几件小事。

  拓展读另一传说《文成公主进藏》

  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前去长安求婚。

当时前往长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

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

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

  第一个难题是将500匹小马放在中间,500匹母马拴在四周。

让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

其他6位使者无法辨认,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么也不敢近母马的身。

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

饱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

于是5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地解答了这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

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想尽办法都未能穿成。

最后轮到藏王的使者,他的办法倒也简单,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

  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的道理。

那6位使者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么也分不出来。

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

  藏王使者的聪明才智使皇帝很惊讶,也很喜欢他。

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

谁能在300个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公主来?

这7位使者都从未见过公主,要认出来谈何容易!

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认,结果都认错了。

藏王使者从一位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香水,经常引着飞蝶在头上飞。

藏王使者根据老妇这一指点,从3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

  皇帝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

藏王使者见了公主说:

“你去西藏的时候,别的东西都不必带,只要带些五谷种子、锄犁和工匠就行,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西藏种植更多更好的庄稼。

  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子、1000驮锄犁,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了,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

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她一面宝镜时说的话:

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

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不照则已,一看反倒吃了一惊。

原来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亲,而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

她一生气,把宝镜摔在地上。

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称之为日月山。

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

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

有人甚至说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泪哩!

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宁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作业

  1、把《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搜集有关文成公主的其他民间故事和《同步阅读》中的《一幅壮锦》《猎人海利布》等民间故事阅读。

31普罗米修斯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火种、喷射、火焰、驱寒取暖、驱赶、领袖、气急败坏、惩罚、敬佩、造福、违抗、狠心、双膝、啄食、肝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以及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课前准备

   关于普罗米修斯的阅读材料。

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人是女娲抟土造出来的,她用泥捏成人形,给人以生命。

为了人类的幸福,女娲还历尽辛苦,炼石补天。

而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也有一位带给人类幸

福和光明的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板书课题:

普罗米修斯,指导学生读好课题。

  读题目,说说你想了解关于普罗米修斯的哪些事?

  自读自悟,完成一下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生词的音。

  2.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或通过课文了解了什么)

  3.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疑问,准备跟同学交流。

  初步交流

  1.指名分段读课文,相机指导学生读好难读的段落和词语。

如阿波罗、赫拉克勒斯、宙斯、高加索和词语“驱寒取暖、气急败坏、饶恕、双膝”等。

  2.汇报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你还有什么感受?

如果学生说:

“写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拿取火种的事”,可这样引导:

他为什么要取火种?

取火种给普罗米修斯带来了什么?

最后怎么样了?

你能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简要地讲一讲吗?

通过这样的引导,帮助学生把内容讲清楚。

  汇报感受可以自由发言,因为是初读,感受也许是肤浅的,但应给学生交流的机会。

教师也会从学生的感受中找到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或想与人交流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为人类取了一颗火种,为什么宙斯要给普罗米修斯如此严酷的惩罚?

普罗米修斯最让我们佩服的是什么呢?

火神和大力神为什么想帮助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受到那样残酷的折磨,他怎能活下来呢?

  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读以下资料,解决第一个疑问:

  神话中说,最初的人,是和众神在迈孔奈平原上幸福地共同生活的。

一段时间以后,宙斯决定将人和神分开。

他把这任务交给了普罗米修斯,要求他将双方彻底分开。

于是,普罗米修斯在祭祀的时候,将事先涂了厚厚一层白油的骨头献给宙斯,却将较好的部分藏在看上去不太诱人的内脏里给了人类。

宙斯察觉了这一骗局,他报复人类,拿走了他们的火种。

  请学生带着提出的问题再读课文,形成自己的想法,准备跟大家讨论。

    第二课时

  交流讨论感兴趣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讨“普罗米修斯最让我们佩服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普罗米修斯是个英雄?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会普罗米修斯的正义、善良、勇于牺牲、无私无畏:

  1.宙斯是众神之王,阴险狠毒,谁也不敢违抗他的命令(如火神,尽管他同情、佩服普罗米修斯,但他决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可普罗米修斯敢,并且始终不屈服。

  2.尽管受到非人的折磨,永无尽头,却一直不屈服。

  3.火神敬佩他,大力神救了他,可见他的行为是正义的,是值得人们敬佩的。

  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心情:

1、宙斯用这种方式惩罚普罗米修斯,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

2、普罗米修斯受折磨时,你能猜出他内心是怎么想的吗?

3、大力神救普罗米修斯时,心里会怎么想?

你从哪看出来的?

  小结:

通过读书讨论,我相信普罗米修斯一定给每个同学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正义、善良、勇敢、无畏,是真正的英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重点指导以下段落:

四、五自然段,抓住“悄悄、只要、一定”等词,读出火神对普罗米修斯的敬佩和真心想帮他的心情;抓住“摇摇头、坚定、可以、决不会、更不会”读出普罗米修斯的态度之坚定、为人之正直和无所畏惧。

  六、七自然段,抓住“带着铁环、死死地锁、既不能……也不能……日夜遭受、每天、啄食、永远没尽头”等词,读出普罗米修斯所经受的痛苦;抓住“尽管……就是、许多年、一直”等词,读出普罗米修斯的不屈不挠。

  读《资料袋》,鼓励学生拓展阅读

  随文阅读《大力神的故事》。

附故事:

  万神之首宙斯与美丽的神女阿尔克麦涅生有一个儿子,名叫赫拉克勒斯。

它引起了宙斯的另一个妻子──有万神之母之称的赫拉的嫉妒和报复。

  小赫拉克勒斯在赫拉的嫉妒和报复中坚强地长大了,而且长得身材魁伟,仪表堂堂,力大无比,成了远近闻名的英雄,赢得了“大力神”的美称。

但是,仁慈的母亲神女阿尔克麦涅对赫拉还是提心吊胆,惟恐狠心的赫拉再次对她的儿子下毒手。

因为,美丽的神女阿尔克麦涅对赫拉在赫拉克勒斯还是婴儿的时候所施的毒手还心有余悸。

事情是这样的,在赫拉克勒斯出生不久的一天,狠心的赫拉趁无人在旁的时候,将两条毒蛇偷偷地放进了正在摇篮里熟睡的赫拉克勒斯身旁,想神不知鬼不觉地让毒蛇咬死这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儿。

赫拉克勒斯从梦中醒来,看到毒蛇正向他张开利剑似的牙齿,带着毒液的舌头就要伸过来,吓得大哭了起来。

同时,伸出两只小手一下就把毒蛇握在手里。

当父母赶到时,毒蛇已经死了。

  赫拉克勒斯长大成人后,母亲决定让他离开家,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以躲避狠心的赫拉的报复,顺便也让赫拉克勒斯接受各种艰难困苦的磨炼。

临行前,她还要求赫拉克勒斯必须完成12件别人无法做到的大事。

用以锤炼赫拉克勒斯的意志,增长他的见识。

  赫拉克勒斯恋恋不舍地告别了亲人,带着亲人的嘱咐,踏上了艰难的征程。

赫拉克勒斯从小受到母亲的熏陶,心地善良、正直勇敢,而且,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

离家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