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关于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9530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曲靖市关于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曲靖市关于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曲靖市关于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曲靖市关于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曲靖市关于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曲靖市关于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曲靖市关于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曲靖市关于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docx

《曲靖市关于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靖市关于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曲靖市关于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docx

曲靖市关于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

曲靖市关于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各项具体实施方案的通知》([2006]55号)精神,扎实推进我市“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进程,进一步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切实履行好农业部门的职责,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认真贯彻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紧紧围绕全市“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行之有效的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免除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除烟叶外),实施种粮补贴、良种补贴、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及新增化肥储备利息补贴政策,适应农业生产和市场变化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对种粮农民的支持保护制度,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搞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二、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扶持农业产业化是国家支持“三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项扶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和强化各项扶持政策和措施,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增加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

各级财政要逐步增加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的投入,重点扶持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产业(科技)示范项目和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

二是积极整合支农资金扶持农业产业化。

各级各部门安排的政策性扶持建设项目,与市政府每年确定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有机结合,集中财力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大项目。

三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金融部门对龙头企业积极给予贷款支持,各级融资担保机构积极开展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担保业务。

(二)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

认真落实各种优惠政策,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着力点和重点放在培植和引进龙头企业上,在资金扶持、土地税收、金融支持、重点龙头企业保护、搞好服务等方面,加大培育、引进、提升、扶持力度。

建立表彰奖励制度,对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加工、营销龙头企业给予一次性以奖代补,对种养和流通业中上一定规模的大户给予一次性奖励,实施品牌战略,对经国家、省级认定的知名品牌,视年产值大小给予一次性奖励;对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企业给予奖励。

(三)抓好“双六”工程,加快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推进“双六”工程和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解决好基地建设与龙头企业加工能力不适应的矛盾,龙头企业投资建设的原料基地项目给予大力扶持,农民按合同经营,努力实现双赢。

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科推广部门、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等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加农产品基地建设,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建设原料基地。

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在基地建设中为农户服务的功能,促进农户与龙头企业有效对接,积极探索和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使家庭承包经营优越性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推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战略,加快建设优势产业带和优势农产品基地。

各地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地域优势和传统优势,突出特色,推动“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向“多乡一业、多村一品”转变。

(四)坚持技术创新,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支持龙头企业加快技术开发和创新,改进加工工艺,推进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扩大精深加工产品的生产,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把产业化扶持资金投入的重点转移到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的引进和研发上。

对销售收入超过3000万元以上的市级以上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市级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在基地建设、加工技术的研发和引进、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加大投入。

重点培植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有市场竞争力的大中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把我市建成珠江流域的绿色食品加工基地。

每年每个县(市)区新培育1至2个销售收入2000万元、全市培育1至2个销售收入达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五)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为产业化发展提供发展动力

围绕主导产业,加大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及马铃薯、杂交玉米科技研发中心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逐步建立生姜、油菜、茧丝绸、魔芋、万寿菊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科技研发机构。

做大做强宣威、会泽马铃薯科技研发中心、魔芋研发中心和市、县种子公司。

对获得国家认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机构”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支持企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专利的农产品。

各级涉农部门加大优势农产品连片种植、规模化养殖原料基地建设的科技措施推广力度。

加快农科体制改革步伐,通过农科体制与机制创新、农科手段创新,最大限度地调动农科人员服务“三农”的积极性。

(六)发展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引导农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兴办专业合作组织,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办民管民受益。

鼓励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跨县(市)区经营,壮大自身实力,增强服务功能。

加快农科体制改革步伐,引导鼓励科技人员投入第一线创业,参与科技项目承包,允许5年内带薪领办创办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和龙头企业,包村、包乡发展产业化。

不断总结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和“农产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验。

在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发展。

三、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农产品质量全过程监管,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积极争取各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通过立项支持我市农业标准化生产,并结合已批准建设的七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制定和发布主要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培训,使农业按标准要求规范组织进行农产品生产,对生产的农产品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生产技术、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品牌销售,推进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

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力度,通过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实现农产品产量提高10—15%,优质率达到90%以上,农业生产效率提高20—30%。

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对获得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单位(企业)分别给予2万元、5万元和10万元的奖励,用于认证补助。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产品安全标识制度,改善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安全检测手段,突出抓好对农药、兽药、渔药残留和饲料的安全监测,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自2005年中央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以来,我市已享受中央政策补贴190.6万元,购置大中型农机79台套,缓解我市大中型农机不足的状况,使我市农机装备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今年我市已向省厅申请中央购机补贴230万元,在5个县实施。

各级要借助中央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农民自筹的办法,农机主管部门要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引导农民自愿购买农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致富途径。

针对目前成品油价格不断上涨,农机作业成本上升,农民负担过重,严重制约着农机的推广应用,解决农用油补贴显得极其重要,各级农机部门要切实抓好农用油的管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农业用油补贴的具体实施办法,报市委、市政府研究解决,减轻农机手和农民的负担。

五、加大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延伸产业链,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围绕省、市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重点抓好以宣威科工贸一体化、麒麟高新技术和陆良精细农业示范园区为核心的3万亩曲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形成具有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农产品精深加工、优质农产品交易、农业科普教育与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延伸农业产业链,引进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使农民从精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中直接受益,推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六、推进农村体制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

全面推进“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实现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和纠正乱用耕地的现象,坚决守住基本农田这条“红线”。

国家依法征占用土地,要及时足额兑付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平均收益的15%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采取建农民新村、综合市场、预留15%安置用地、发展二三产业、开展劳务输出等有效措施和途径,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困难。

完善对农村困难群体的救助体系,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对散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实行社会救济,完善农村“五保户”和重病重残人群的供养、救助制度、逐步提高供养救助标准,健全救助方式。

具备条件的地方,应尽快建立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与城市相衔接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大病救助制度,加大农村互助医疗的推广力度。

在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重点是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乡镇职能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政府投入机制、增强县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财政实力。

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切实推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农民负担监督卡、涉农收费价格公示、农村义务教育一费制、报刊订阅限额制、筹资投劳“一事一议”、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等七项制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民建房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农村中小学收费、报刊订阅摊派超额的问题进行经常性的专项治理和执法检查,确保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不反弹。

适应现阶段农村形势的变化,坚持政策扶持、项目支持、开发优势资源、盘活资产,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统一服务功能。

在巩固现有111个村级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行政村的基础上,每年市级投入400万元,扶持40个村,每个县投资100万元,扶持10个村,争取用8—10年的时间,实现所有行政村年均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有效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创评活动,每年市级投入100万元,扶持20个专业经济组织示范项目,通过典型引路,尽快组建一批有规模、上档次、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能力强的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架起市场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强化农业专业生产能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同时,按照“摸清底数,控制新债,因地制宜、分类化解”的原则,开展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试点,逐步减轻乡村债务,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七、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强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

要让广大农民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完整的财产权利和平等的致富机会,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

积极创造条件,全面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为农村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针对性和适用性,为社会提供大量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坚持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紧紧围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动员和利用各种科技教育资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以绿色证书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业远程培训工程、农民适用技术培训工程等为载体,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要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必须统筹城乡,妥善处理城乡关系,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

要对现行的一些政策制度进行清理,消除农民进城的种种障碍,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

逐步废除不合时宜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行以居住合法、固定职业为户口准入条件,把外来人口对住房、上学、医疗等设施的需求纳入城市规划,在子女上学、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履行相应的义务,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和城市对农村的真正带动。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走向富裕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围绕珠江源大城市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定地从事第三产业。

围绕工业基地、乡镇企业的建设,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

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强农业内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

围绕农民工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加大农民工培训和对外劳务输出的力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有组织地、大批量地向经济发达地方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

另外,还要发挥在外务工者接触面广、信息量大等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并引导外出务工有资本、有技术和有管理经验的人员返乡创业,充分发挥工业和城市的带动作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农村建设步伐。

八、大力研发和推广农业适用新技术,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和带动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按照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重点,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核心,搭建布局合理、效能统一、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民培训教育新的平台,全面提升农业科技的基础实力、创新能力和转化效力,逐步建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结构优化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为“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动力源泉。

一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以曲靖农校、应用技术学校、市农科所、市农机推广站和麒麟、陆良、宣威3个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园区为依托,建立曲靖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重点解决制约我市农业发展的关键难题;二是实施良种创新工程。

不断引进和选育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加大试验、示范、推广的力度,力争每3-5年实现农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一次;三是稳定和强化农业(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高科技人员的素质;四是加快农业实用技术和新技术推广步伐。

扎实推进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步伐,切实推动“科技带动、行政推动、示范牵动、农民互动”的成果转化方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撑力,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