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案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9926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褒禅山记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游褒禅山记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游褒禅山记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游褒禅山记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游褒禅山记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游褒禅山记教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游褒禅山记教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游褒禅山记教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游褒禅山记教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游褒禅山记教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游褒禅山记教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游褒禅山记教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游褒禅山记教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游褒禅山记教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游褒禅山记教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游褒禅山记教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游褒禅山记教案1.docx

《游褒禅山记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褒禅山记教案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游褒禅山记教案1.docx

游褒禅山记教案1

《游褒禅山记》教案1

一、导语:

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答:

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

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

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然后通读全文)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

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

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褒禅山的?

好,我们先看第一段。

三、研读第一、二段

(一)

1、指名朗读、口译。

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

①死。

“卒葬之”。

②终于。

“卒相与欢”。

(《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

“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

①碑文,整篇文章。

“其文漫灭。

”②文字。

“独其为文”。

、③华美、有彩饰。

“舍其文轩”。

(《公输》)

C.“道”:

①道路。

“有碑仆道”。

②说、讲。

“何可胜道也哉”。

③道理。

“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D.“极”:

①尽,-尽情享受。

“极夫游之乐”。

②至多,最多。

“亦极七八万耳”。

(《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

筑舍定居。

名词活用为动词。

“始舍于其址”。

B.“名”:

①命名,称呼。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之曰褒禅”。

②说清楚,说明白。

名词活用为动词。

“而莫能名者”。

C.“穷”:

穷尽,走到头。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

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

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

(讨论)

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二)研读第二段

1、二段略写什么?

详写什么?

运用了哪些对比?

有哪些作用?

提示:

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

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

“后悔”为什么后悔?

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三)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四、研读第三四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

“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

“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

“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

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

1、“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进一步具体阐述作者后悔心情背后的思索。

2、作者先说古人“古人之于……而无不在也”作者为什么先说古之人?

答曰:

以古人为标准,另外可以使作者的立论更有说服力

3、然后作者写一般人惧险远“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所以他们就不能见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让我想到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从文中“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就为"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做了注脚。

4、欲得非常之观,就必须有志(而世之……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5、然后说到有志无力(有志者…亦不能至也);有志有力,还要有外物(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

6、最后两个分句再次说明只要有志,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

(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总结: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

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

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二)研读第四节这一段有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相应。

(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治学必须“深思慎取”)

思路: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五、讲析第五段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

思考:

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

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六、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

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

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悔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

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

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

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游褒禅山记2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全文;

   2.、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之\以的用法。

教学方法:

 精读课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

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明确:

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

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

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借助游褒禅山,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

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

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

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

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褒禅山的?

好,我们先看第一段。

  王安石:

(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

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

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

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

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

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放录音朗读课文。

 2、学生齐读全文。

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3、教师指出:

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

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

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

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问: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

(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

“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5、“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

(至洞之深处。

)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

)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

(“无限风光在险峰”。

)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随之”。

小结:

“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

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

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

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

问:

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

到什么地方结束?

(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

)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

作者发了哪些议论?

(“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

(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

)后一点呢?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指名朗读、口译。

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

①死。

“卒葬之”。

②终于。

“卒相与欢”。

(《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

“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

①碑文,整篇文章。

“其文漫灭。

”②文字。

“独其为文”。

、③华美、有彩饰。

“舍其文轩”。

(《公输》)

C.“道”:

①道路。

“有碑仆道”。

②说、讲。

“何可胜道也哉”。

③道理。

“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D.“极”:

①尽,-尽情享受。

“极夫游之乐”。

②至多,最多。

“亦极七八万耳”。

(《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

筑舍定居。

名词活用为动词。

“始舍于其址”。

B.“名”:

①命名,称呼。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之曰褒禅”。

②说清楚,说明白。

名词活用为动词。

“而莫能名者”。

C.“穷”:

穷尽,走到头。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

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

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

(讨论)

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4、指点与答疑。

①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

(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②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

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

“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七、布置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先全班学生齐背,然后抽查个别学生1—3名,从中发现问题要做具体指导。

  2、“其”的用法。

   先检查练习的第二题的完成情况。

(1)代词。

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代词。

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

   (3)代词。

它(代仆碑)。

   (4)前“其”:

代词。

它(代“穴”)。

后“其”:

代词。

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5)前“其”:

代词。

它(代后洞)。

后“其”:

代词。

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6)代词。

自己(代作者本人)。

    (7)代词。

他们(代“古人”)。

    (8)语气助词。

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补充:

(1)既其出——助词,无义。

 

(2)视其左右——代词,自己(代作者)。

(3)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4)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整理:

教师可事先在黑板上画好图表,然后一边检查,一边将题号列入空白栏内。

 

二、诵读第2段。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第二段略写什么?

详写什么?

运用了哪些对比?

有哪些作用?

提示:

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

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

“后悔”为什么后悔?

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3、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6、指点与答疑。

   ①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②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

“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三、诵读第3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

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

“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

“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

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

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

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

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

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

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

(1)全班学生齐背;

(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

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

“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

“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

“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

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6、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

(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总结: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

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

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四、布置作业。

   1、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

(据第一、二段绘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作者游踪示意图

   小结:

写游记须有明确的方位感。

   2、连贯背诵前三段。

教师先作示范背诵(速度稍慢,便于学生默诵),请三位同学依次背诵1、2、3段,最后全班同学齐背这三段。

   3、整理“之”“以”的用法。

表一 “之”的用法

 

注:

加★号的是学习重点(下同)

表二 “以”的用法

 

二、诵读第4段。

  1、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

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

(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

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

(“何可胜道也哉”。

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

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2、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

‘晋师三豕涉河。

’子夏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