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认识加减法》教学案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3397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10认识加减法》教学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610认识加减法》教学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610认识加减法》教学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610认识加减法》教学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610认识加减法》教学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610认识加减法》教学案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610认识加减法》教学案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610认识加减法》教学案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610认识加减法》教学案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610认识加减法》教学案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610认识加减法》教学案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610认识加减法》教学案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610认识加减法》教学案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610认识加减法》教学案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10认识加减法》教学案例.docx

《《610认识加减法》教学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0认识加减法》教学案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610认识加减法》教学案例.docx

《610认识加减法》教学案例

《6-10认识加减法》教学案例

二道镇中心小学王永江

一.引入

(1)数数和认数6和7。

教科书第42页,与1~5的认识相同,由打扫教室卫生的主题图引入――先用集合圈圈出各种数量的人物(6名学生,7个人,加上老师),让学生数一数――抽象出对应的点子图――再抽象出数6和7,让学生认数6和7,并会读――再让学生认识数所表示的数量的含义,并摆出相同数量的小棒。

(2)数的顺序。

教科书第43页,与1~5的认识相同,借助计数器直观地表明相邻两个数的关系,并首次借助直尺教学数的顺序。

(3)比大小。

借助点子图来比较数的大小,与义务教材不同的是,义务教材中都是呈现相邻两个数进行比较,这里第一次将3个数排在了一起,将新学的数与前面学过的相邻的数联系起来,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相邻3个数之间的联系及它们的大小关系。

5再增加1是6,6再增加1是7;6比5大1,7比6大1。

(4)第几。

与1~5的认识不同的是,第几与几个同时出现,让学生区分第6瓶和6条,第7瓶和7条,表明数既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顺序,将数的基数与序数含义同时进行教学。

(5)写数。

与1~5的认识相同,也是先示范,然后照虚线描数字。

(6)数的组成。

教科书第44页,我们设计了涂圆圈的方式,让学生在涂色的过程中体会6的组成,然后结合直观图让学生完整的填出6的组成。

学生在一张纸上涂完所有6的组成后的图非常形象、直观而且可能很有规律,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6的组成并更好地记忆。

7的组成没有全部给出,通过操作分木块,给出了3组,提出一个问题“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看到1组想到另1组,让学生联想,抛弃形式的东西,领会其相同的本质。

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也为加减法教学做准备。

(与义务教材相比难度降低了,原来在教学5的组成的时候就让学生由4和1组成5、3和2组成5,联想出1和4组成5、2和3组成5。

现在到7的组成时才不出全,才让学生联想。

二.新授

1.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来摆学具,然后看着图写出算式(拿出6个)

谁来说说你们组写出了几个加法算式?

老师这里有7朵小红花,发给同学们,(师板书虚线,虚线表示从中去掉,你能看图写出减法算式吗?

独立写算式,谁来说说你的算式,还有不同的算式吗?

2.分组活动

分组摆学具并写算式

3.课后练习45页看图写出算式

4.师出示图看图想一想,你能怎样列式?

三.练习

1.在田字格里写算式

只写半格注意书写整洁

2.46页做一做,49页5、6、7

四.语言练习

说出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数字?

2013.10.25

 

《比多少》教学反思  

二道镇中心小学王永江

学习比多少,教材分三次活动进行.第一次活动是通过比较小兔和砖引出"同样多"概念.第二次活动是通过小猪和木头引出“多”、“少”的概念。

第三次活动是通过对教材资源的观察,提出“还可以比什么”?

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进行比较,可以进行动物之间的比较,也可将桌上的水果与猪和兔比较,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和“少”。

  

“同样多”“多”和“少”,儿童在一般在入学前对它们都有初步的认识,但并不一定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不会用数一数的办法来比较多少,必须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一系列活动感知“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

重点是在指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是新生开学,学生有适应的过程,加之开学初段,各种教具缺乏,在课堂组织,课堂效果上差强人意。

变成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脱离操作和实践体验。

过程中缺少师生互动,口语表达不清或不着边际现象,“同样多”“多”和“少”的关联句有部分学生口语无法叙述。

可见学生在学习这课时没进入的状态。

2013.9.15

 《上下、前后》教学设计

二道镇中心小学王永江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水果图片(梨、萍果、香蕉、草毒、葡萄),楼梯图,交通情景挂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位置

师:

现在交通便捷,非常有序,司机和小朋友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

请看画面。

(1、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2、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二.探究新知

仔细观察,理解位置

1.上、下。

师:

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

(红绿灯。

师:

对,是红绿灯,它的作用可真大。

师: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

(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学生交流。

联系实际提问:

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完整,(板书:

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上、下的位置关系吗?

身体呢?

2.练习

把数学书放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然后把你的双手压在文具盒上面。

说一说,数学书上面是什么;你的双手下面是什么。

3.前、后。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一说它们又是怎么排的呢?

学生交流。

学生交流中出示板书:

"前""后"。

师:

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

联系实际问:

汽车有前、后位置关系,(板书:

前后)

4.练习

出示十二生肖的图,让学生说说谁排在最前面?

谁排在最后面?

谁排在谁的前面?

谁排在谁的后面?

你的座位也有  前、后这样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______,在这个同学的______(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从前往后数,他在第几个,从后往前数呢?

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

三.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1.通过“拍手游戏”巩固“上下、前后”的概念。

2.通过“说反话”深化对“上下、前后”的理解。

3.通过“做一做”体会“上下、前后”的相对性。

四.质疑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师指着板书)上、下、前、后在生活中经常碰到,你能向老师这样举个例子说说吗?

学会了上、下、前、后、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进行应用。

2013.9.12

 

《鞋》教学案例

二道镇中心小学王永江

一.激趣导入、联想揭题

1.谜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老师带来一条谜语请你们猜,比一比谁最聪明好吗?

出示谜语:

小小两只船,没桨又没帆。

白天带它到处走,黑夜停在床跟前。

猜到了吗?

是什么?

(鞋)这节课就来学习一首儿童诗——《鞋》。

(板书带拼音课题)

2.想像揭题。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鞋”,读了课题“鞋”你想到什么呢?

(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但不占用过多时间。

这一设计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联想、想像能力。

同学们由“鞋”想到这么事情,真是爱动脑的孩子。

我们来读《鞋》这首儿童诗,看看作者由鞋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请同学们读给同桌听一听。

老师提出要求:

读的人要读正确、通顺,试着读出感情:

听的人能够至少提出一处优点,同时指出不足之处。

3.根据同桌提出的优点与不足再试着练读一下。

4.指读展示。

谁愿意把自己读得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

指读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读出停顿、重音。

(以这首诗为载体学生初步感受朗读儿童诗的方法。

小黑板出示:

我/回家,把鞋/脱下。

爸爸妈妈/回家,把鞋/脱下。

爷爷奶奶/回家,也都/把鞋/脱下。

大大/小小的/鞋,依偎/在一起,

就像/一家人……

(不必逐句指导停顿,教师小结的时候指出可以根据句意、感情的需要自然停顿,把想要重点强调的地方读成重音。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促使学生多次与生字见面,帮助学生在读中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避免学生会背诵小诗后不再看字,形成机械背诵的状态,不利于识字。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自由汇报)

2.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将理解诗的字面意思、有感情朗读、读中感悟内涵结合起来,并处理以下几个问题。

(1)“大大小小的鞋就像一家人,依偎在一起,亲亲热热地说话。

出示:

拟人化的鞋。

教师提问:

a.为什么把大大小小的鞋说成一家人呢?

此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比喻这一修辞的特征,有相似之处的不同类的事物之间可以进行比喻。

b.“依偎在一起”是什么样子呢?

请同学们做做依偎的动作。

c.看着图片,想像这“一家人”依偎在一起讲什么亲热话呢?

学生汇报。

这一设计旨在借助对“鞋”拟人化的描述唤起学生对自己家人在一起亲亲热热说话的样子及内容的回忆,进而体味一家人在一起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的情感。

针对学生的想像,教师要及时评价,为指导朗读作铺垫。

d.怎样读出相互关心、彼此温暖的感情呢?

指读后教师相机指导:

依偎——读得轻一些,语音稍长些,表现很亲近,依偎在一起舍不得分开。

大大小小、亲亲热热——在读叠音词的两部分时,要注意语调、声音上的变化,如“亲亲”读得高一些,“热热”读得低一些,或作想反处理。

学生练读,指读,教师示范读。

e.教师小结:

经过一天的工作,每个人回家中享受新情的温暖,享受家庭的温馨,多么幸福啊!

(2)“大大小小的鞋,就像大大小小的船,回到安静的港湾,享受家的温暖。

教师提问:

同学们知道“港湾”指的是什么地方吗?

(生自由说师总结)

教师提问:

课文中的“回到安静的港湾”,“港湾”指的是轮船休息的地方吗?

这一问题的设计在于帮助学生发现“港湾”与“家”的关系,发现这是一种比喻:

把家比喻成港湾。

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像这一艘艘的船,工作、学习一天后要回到家里,与家人共进晚餐,高高兴兴地聊天,享受家庭生活的平静与温馨。

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和家人吗?

请你读这首诗,表现出家的温暖,及你对家的热爱。

学生朗读、指导朗读。

四、引导背诵

小黑板出示:

回家,把鞋脱下。

鞋像,。

鞋像,。

五.趣味识字

1.集中识字,检查识字情况。

同学们在朗读过程中一定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请你们同他们打招呼吧。

词卡出示字词:

(皮鞋脱下在一起亲热温暖把)

2.交流识字方法,重点识字。

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把最好的方法跟同桌说一说。

这一设计的目的旨在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帮助学生巩固识字。

3.趣味游戏,巩固识字。

我来说你来找你说这样好不好

老师说生字,学生找字卡的形式巩固识字。

六.总结

 

2013.11.13

 

《鞋》教学反思

二道镇中心小学王永江

我授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五课《鞋》,这是一篇文字优美而又富有童趣的小文章。

作者从一家人穿的鞋子的角度,巧妙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美满、幸福、忙碌的家庭。

表现了作者对美好家庭的赞美。

全文共有三句话。

第一句话把人们穿的鞋子比喻成一只只大船和小船,这个比喻既形象又生动。

第二句话介绍了爸爸、妈妈和我的鞋子的样子——像大轮船、小轮船、小帆船。

通过形象而贴切的比喻写出了鞋子的大小、样子和颜色。

第三句话写了每天早晨船儿出航,离开了温馨的港湾——家,爸爸、妈妈去工作,我去上学。

晚上,大船和小船又回到了宁静的港湾——家。

家,让一家三口紧紧联系在一起。

针对这篇小课文的特点,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针对儿童的特点,上课伊始,我以猜谜语的形式揭示了课题,接着用多媒体展示了各种各样的鞋子,把学生带入了鞋的世界中,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以读文本,品味感悟。

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

语文版新教材给孩子们阅读的情感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园地。

在内容的选择上,多是韵文,读起来琅琅上口,图文并茂,吸引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为此,我在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这一有效途径为孩子们的情感发展创设情景,尊重并鼓励他们独特的阅读感受,引导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在让学生借助以前认字的基础试读课文、教师绘声绘色地范读、教师领读、学生自读、互读、指名读的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过程中,通过看图,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初步感受汉字的魅力。

在识字教学中,我出示了本课需认读的12个字,我随即提问学生:

这些字哪些是你以前就认识的,其实,殊不知,这是一件十分有趣的活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各种食品袋、饮料包装、家用电器的广告、还有各种报纸杂志的刊头等等,孩子们还会经常跟随家长出入各种公共场所。

这些都是儿童识字的最好资源。

学生们踊跃发言,一个学生这样说:

“我和爸爸妈妈去超市,看到过安全出口,我就认识了这个出字”……多好的回答呀!

我不禁这样感叹。

这样一来,既锻炼了语言又是他们明白了生活中处处都是学习的好场所,只要留心观察,善于积累,就能认识许多汉字。

4.在激励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花大力气用在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上。

我想在一年级初始阶段,引导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

在无时无刻中,在细节中,把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落到实处。

如在学生举手发言时,我引导学生注意:

“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之一。

“话音未落,只见孩子们各个都聚精会神地聆听别人的发言;在比如:

让学生齐读课文的时候,我提示学生应有一个正确的读书姿势,“眼离书一尺,胸离桌一拳”一个个朝气蓬勃的小学生立即展示在我的眼前。

在书写时同样引导学生一个正确的写字姿势,“眼离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

当然,在这节课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比如在指导学生写字时,电化教学手段有些取代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引导学生书写本课需会写的生字之一“回”字时,我只是注重了“回”字的笔顺规则,而忽略了汉字的书写要领,学生的书写大都欠缺美观,其实教师的范写一定会比课件的演示更为实用。

 

2013.11.14

 

《轻轻地走路》教学设计

二道镇中心小学王永江

教材简析:

这首儿歌写了妈妈让我要轻轻的走路,在奶奶睡觉的时候,在爷爷看书的时候,进进出出时,脚步要轻要柔,表现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

“我”学小猫咪,脚步“轻又柔”,写小学生接受了教育,懂得了关爱别人,并付诸行动。

设计理念:

本节课从出示课件“欢迎小朋友到我家做客”入手,引导学生走进快乐读书屋中去读书,学生对本课产生浓厚兴趣,产生好奇心理,之后让学生联系实际回答“在你家里父母、爷爷等对你的干扰是怎么做的”。

在新课中让学生多种方式读儿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会了读书之后,引导学生设计几个问题1.龙龙这么做好么?

2.你在家怎么做?

3.延伸题:

除儿歌中所说的以外,什么时候该轻轻地走路?

小组讨论回答。

学会了自学方法,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识字中随文识字,学生轻松学会了生字,最后出示课件:

龙龙送给小朋友的礼物--请小朋友们到自读课本找更好的文章。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本课教师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体会祖国语言文字之美,体现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既关注学生个别差异,又关注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精神。

充分体现了语文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的新理念。

师:

快乐读书屋管理员龙龙知道同学们学习很努力,会读很多儿歌,今天,龙龙让同学们去他家做客,你们愿意去吗?

生:

愿意。

师出示课件:

(龙龙图片)

师:

这就是龙龙。

龙龙:

欢迎同学们来我家做客。

师:

龙龙是个懂事的孩子,那你们想知道在爷爷、看书时候,当奶奶睡觉的时候,龙龙在家是怎么做的呢?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快乐读书屋二《轻轻地走路》,一起到龙龙的家里看一看。

(生把书翻到快乐读书屋二、《轻轻地走路》。

师:

下面同学们看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

(生看拼音读课文。

师:

同学们看拼音和汉字对照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

(生拼音和汉字对照读课文,用笔圈画生字。

师:

同学们再看汉字读课文,把不通、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看一看,文章一共有几句话?

(生看汉字读课文。

师:

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这首儿歌写了什么?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师:

同学们读的真好!

那么谁能说一说你在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

你是怎样解决的?

生1:

我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解决的。

生2:

课文读的不通顺的地方我多读几遍。

生3:

我读的不通顺的地方同桌之间交流解决的。

师:

同学们可真有办法!

谁能给同学们读一读?

(三名学生读课文)

师:

读的真好。

通过读课文你们一定知道这首儿歌一共有几句话?

生(齐):

三句话。

师:

还记得老师提出的问题吗?

谁能说一说龙龙在家是怎么做的?

生1:

龙龙在奶奶睡觉的时候,应该轻点儿走路。

生2:

龙龙在爷爷看书的时候,进进出出该轻点儿走。

生3:

妈妈让我轻轻地走路。

师: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

龙龙在家里,当爷爷看书时、奶奶睡觉时,走路轻轻的。

龙龙这样做好吗?

为什么?

生1:

龙龙这么做很好,怕打扰爷爷看书、奶奶睡觉。

生2:

龙龙做的好,龙龙知道关爱爷爷、奶奶。

生3:

龙龙做的对,龙龙不仅知道关爱爷爷、奶奶,也一定知道关爱爸爸、妈妈以及其它人。

师:

你们说的真是太好了!

老师知道你们都是懂事的好孩子,你在家里是怎么做的?

什么时候该轻轻的走路呢?

同学们小组讨论后回答。

(生小组讨论)

生1:

我也要学习龙龙,在爷爷看书时、奶奶睡觉时,轻轻地走路。

生2:

在妈妈细心织毛衣的时候,轻轻的走路。

生3:

在学校老师备课的时候,轻轻的走路。

生4:

自习课上,同学们认真做作业的时候,应走路轻轻。

生5:

当别人怕干扰时,我们都应该轻轻地走路。

师:

你们说的棒极了!

我们不仅应该在家庭中学会关爱家里人,生活、学习中也要学会主动关爱它人。

那么,你喜欢这首儿歌中的那句话,可以读给同学们听吗?

生1:

当奶奶睡觉的时候,当爷爷看书的时候,进进出出,就该轻点儿走路。

生2:

我学小猫咪,脚步轻又柔。

师:

你们不仅读的好,而且还从中挑出了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同学听,你们真是聪明的好孩子。

通过学习这首儿歌我们学会了读书的方法:

那就是在读课文时,先看拼音读课文,在拼音和汉字对照读课文,最后看汉字读课文,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课文时养成习惯,学会自己学习,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读的最好的。

现在让我们把这首儿歌美美地读一读吧。

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自己大声读,可以和同桌合作读,还可以和老师一起读。

(生按老师的指导、要求读课文。

师:

谁来给同学们读一读?

生:

轻轻地走路

妈妈让我,

轻轻地走路。

当奶奶睡觉的时候,

当爷爷看书的时候,

进进出出,

就该请点儿走。

我学小猫咪,

脚步轻又柔。

师:

真了不起!

在这首儿歌中,谁能把文中圈画的生字找出来,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生互相找生字)

师:

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

生1:

我是对照拼音来认识这四个字。

生2:

我是通过自制卡片来学习这四个字。

生3:

我是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学习的。

生4:

我是通过读课文来识字的。

师:

同学们的办法真多!

会用这么多的方法识字。

以后我们在学习中,还要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多认识字。

在这节课中,你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字,又掌握了那么多的读书方法,老师真佩服你们。

这首儿歌写的这么美,现在我们也试着做个小诗人来做诗吧!

儿歌中“我学小猫咪,走路轻又柔”这句话中,龙龙学小猫咪走路的样子十分可爱,现在就请你们也用上这句话或类似的话,告诉大家,你今后在别人怕干扰时,该怎样做?

出示课件,学生填空:

()时,走路()。

生1:

(哥哥学习)时,走路(轻轻)。

生2:

(妈妈休息)时,走路(轻轻)。

生3:

(老师备课)时,走路(轻轻)。

生4:

(奶奶有病)时,走路(轻轻)。

生5:

(别人怕干扰)时,走路(轻轻)。

师: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非常出色,不仅学会了读课文的方法,还认识了文中的生字。

龙龙今天也特别高兴,在离开他家的时候,龙龙有几句话要送给大家。

(出示课件图片)

龙龙:

嗨!

小朋友们,你们表现的太好了,我真为你们高兴,希望你们常来我家做客,我会为你们准备更多更好的文章。

请小朋友们到自读课本里去找一找,看一看。

2013.11.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