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9390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5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x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x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学习目标

教材分析

1.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

5以内各数的认识、5以内各数大小的比较、5以内各数的分解和组合、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0的认识和加减法。

2.本单元的内容是数的概念中的基础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为此,初步让学生通过数数的过程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让学生知道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利用已经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能熟练地掌握1~5各数的含义、读写、数的顺序、比大小;第几(序数含义)以及数的分解,初步建立数感。

2.正确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3.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比较熟练的计算5以内加、减法。

4.在数数、认数、算数中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时分配

(1)1~5的认识……………………………………………………………………1课时

(2)比大小…………………………………………………………………………1课时

(3)练习课…………………………………………………………………………1课时

(4)第几……………………………………………………………………………1课时

(5)分和合…………………………………………………………………………1课时

(6)练习课…………………………………………………………………………1课时

(7)加法……………………………………………………………………………1课时

(8)减法……………………………………………………………………………1课时

(9)练习课…………………………………………………………………………1课时

(10)0………………………………………………………………………………1课时

(11)练习课………………………………………………………………………1课时

(12)整理和复习………………………………………………………………………1课时

教法和学法

通过情境演示和启发式教学结合、组织起来教学,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参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第1课时1~5的认识

课题

1~5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学情分析

1~5的认识是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点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解决问题和丰富的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让学生感受到数和生活的联系。

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1.注意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新课时我用提问“王奶奶可勤快了,想去王奶奶家看看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实践和合作交流。

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摆一摆、写一写”等活动,使学生把物体的个数和认数联系起来,初步建立数感,更进一步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目标

能熟练地掌握1~5各数表示的意义、认读写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感。

学习重点

1~5各数的意义和写法。

预习指导

学生观察主题图,数一数每种小动物各有几只。

教法和学法

通过情境演示和启发式教学结合、组织起来教学,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参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

PPT课件、1~5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

1~5数字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1.老师:

小朋友们,王奶奶可勤快了,今天我们一起去王奶奶家看看吧。

你们想知道王奶奶家有些什么吗?

快来数一数吧,并用相同数量的圆片表示出来。

(课件展示教材第14~15页的主题图)

同组交流汇报。

老师:

谁愿意说说你看到的数量是多少?

2.揭示课题。

老师:

同学们数出的数量都在1~5之间,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课“1~5的认识”。

(板书课题)

1.学生观察图画,数一数,说一说。

2.学生边说数量边摆相同数量的圆片。

1.谁能从1数到5?

试着数一数。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一)初步感知1~5各数。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数一数每种小动物各有几只。

2.引导学生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贴图片和相对应的数字卡片。

小结:

生活中许多物体的个数都可以用数来表示,比如1支铅笔,可以用数字1表示,2只小兔可以用数字2表示,你会像老师这样说吗?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1~5说一句话。

如:

我有2只眼睛,一只手有5个手指头。

(二)学习数序。

1.感知1~5各数的顺序。

教师示范:

先摆1个圆片,用数字几表示?

再接着摆1个、摆2个用数字几表示?

引导学生感知3、4、5的来源。

2.整体感知。

(1)出示点子图,请你给它排排队。

请两名学生上讲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摆。

摆好后,提问:

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

3的前面一个数是几?

后面一个数是几?

然后同桌相互问答。

(2)从1数到5,再从5倒数到1。

借助点子图使学生能够整体感知数和数之间的横向关系。

3.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事物可用1~5表示?

四人一组讨论说说。

(2)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数量可以用1、2、3、4、5来表示。

(3)游戏:

①这个数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

还可能是几?

②这个数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几?

(三)认一认,写一写。

1.师生共同概括出1~5的形状特征,指导学生练习书写。

2.教师示范写这五个字,边写边说要领。

比一比谁写得漂亮。

(一)1.小组内交流。

数数画面上的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数,如从左向右,先数少的,再数多的……

2.生1:

图中有1只小狗。

生2:

图中有2只鹅……

3.同桌互相说说生活中的数。

预设:

我有1块橡皮,我有2只铅笔。

(二)1.和老师一起摆,边摆边感受2、3、4、5的来源,同桌互相说一说。

2.

(1)同桌互相说一说1~5各数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

(2)学生主动上台演示,正着数,倒着数。

(三)1.观察1~5这五个数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及书写顺序。

1~5都是占田字格的左半格。

2.跟随老师一起书写,并从中掌握书写要领。

2.出示1~5的数字卡片同桌互相认一认。

提示:

指导学生轮流操作。

3.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事物可以用数字3、4、5表示。

提示:

如:

我有3支彩笔,4个语文作业本,5个数学练习本。

4.写一写1~5这几个数。

提示:

指导学生书写要规范。

三、巩固练习。

1.游戏:

“你说我做”。

同桌之间一个说数,一个摆图片,轮流交替操作。

2.完成教材16页第2题。

1.同桌间合作完成。

2.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

1~5的认识

六、教学反思

第2课时比大小

课题

比大小

课型

新授课

学情分析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在前面学过的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学生通过摆图形的实践活动,用符号(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1.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整节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学会有序地比较两种事物大小的方法,并会用这一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其他问题。

2.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分析“谁和谁比?

几大于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感受到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专注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习目标

通过让学生整理水果学具图案来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使学生知道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

学习重点

理解“>”“<”“=”的含义。

预习指导

图中有哪些水果?

分别是什么?

他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

教法和学法

通过情境演示和启发式教学结合、组织起来教学,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参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

PPT课件、小猴、梨、香蕉、桃等卡片、1~5的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

小猴、梨、香蕉、桃等图片、1~5的数字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1.认读1~5各数。

2.排序。

老师报数,学生出示数字卡片:

2、4、5、3、1。

3.谁会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导入新课———比大小。

1.回忆1~5各数的认读

2.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出示卡片。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图中有哪些水果?

分别是什么?

他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

引导学生思考:

图中有几只猴子?

若每只猴子吃1个梨子、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

2.引导学生操作学具,摆出小猴和各种水果,学习“<”“>”和“=”。

(1)教学“=”:

用一一对应的摆法,哪些水果和小猴的数量一样多?

3只小猴和3个桃子的数量相等,用

“=”表示。

(2)比一比、读一读。

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说“同样多”。

(如:

2=2……)

(3)教学“>”和“<”。

①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小猴比香蕉多,用“>”连接,板书3>2读作“3大于2”。

②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小猴比梨子少,用“<”连接,板书3<4读作“3小于4”。

(4)教师编顺口溜“开口大,朝大数;尖头小,对小数。

”帮助学生记忆。

3.发散思维。

看看图中还有什么和什么可以比?

几大于几?

几小于几?

1.看图知道有3只猴子,3个桃,4个梨,2根香蕉。

2.

(1)同桌之间讨论,想出小猴和3种水果的不同摆法。

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摆一摆。

展示一一对应的摆法。

(2)看图比一比、说一说。

小猴和桃子的数量一样多时就用等于号连接,如“3=3”举出生活实例。

(3)学生仔细观察认识“>”“<”并用学具摆一摆。

(4)速记老师编的顺口溜。

3.仔细观察找出图中可以比的事物。

如:

桃子比香蕉多,即3>2。

2.填一填,比一比。

答案:

4=4

3.填一填,比一比。

(1)

(2)

(3)

答案:

(1)2>1

(2)4>3

(3)3<5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7页“做一做”。

2.找一找。

(同桌游戏)在教室里找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的数量是可以比的,谁和谁比,几大于几?

1.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

2.同桌间合作完成。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第3课时第几

课题

第几

课型

新授课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对“第几”和“几个”这些概念很模糊,这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所以,本节课的设计重在指导学生区分“几个”和“第几”。

1.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本课设计围绕“排队”“摆一摆”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基数“几个”和序数“第几个”的区别,从而达到学习效果。

2.重视小组动手操作、合作意识的培养。

学生在操作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能够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

学习目标

1.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

2.知道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数量的多少。

3.感知和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使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

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

预习指导

把学具摆一排,圆片摆在第3的位置有哪些摆法?

教法和学法

通过情境演示和启发式教学结合、组织起来教学,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参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

PPT课件、动物卡片

学具准备:

动物卡片、全家福照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1.玩游戏:

注意听口令,看看谁的反应最快!

如:

第一排的小朋友站起来!

第三排的小朋友摸摸你们的鼻子(可多玩几次)。

初步让学生体会序数的含义。

2.引入新课——第几。

1.从游戏中发现问题,初步感知“几个”和“第几”的不同。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做游戏:

我说你做。

(1)伸出左手,拍左腿2下。

(2)伸出右脚,跺3下。

提示:

注意左、右的顺序。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初步感知序数的含义。

(1)找5个学生上来排成一列,假设他们来老师这里领作业本,下面同学说说有几个人,他们分别排第几?

引导学生发现:

观察的方向不同,顺序也发生了改变。

(2)师:

XX同学排第3,这里的第3指的是几个人?

前3个人是谁?

设疑:

都是3,为什么表示的意思不一样呢?

小结:

“几个”表示事物数量的多少,“第几”表示这些数量中其中的一个。

2.进一步理解序数的含义。

(1)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动物卡片,说一说。

小组四人合作,一人摆学具,并向大家提问,其他人回答。

然后轮换,由另外一个人摆,并提问,其他人回答。

要求每人摆一次。

(2)设疑:

从前往后数和从后往前数结果一样吗?

(3)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几个”和“第几”的区别。

3.深化感知。

拿出一个圆片学具和4个三角形学具,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看看圆片学具可以放到哪些位置?

师:

把学具摆一排,圆片摆在第3的位置有哪些摆法?

1.

(1)这5个同学分别介绍自己排在本排的第几个。

明确:

所数的方向不同,顺序也不同。

(2)从教师的小结中感知序数的含义。

2.

(1)小组内动手操作。

(2)向同学说自己摆小动物的位置。

(3)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如在课桌上放4本书,从左往右数,第4本书是语文书。

3.按照要求摆一摆。

圆片可以分别摆在第1位,第2位,第3位,第4位,第5位。

通过独立思考和同桌交流,进一步感受到“第几”的相对性,即数的方向不同,位置也发生了变化。

2.你在学校服务窗口充饭卡经常见到哪些情境?

谁先买到票?

为什么?

提示:

引导学生从第几和几个两种角度回答。

3.数一数,圈一圈,填一填。

(1)上面一共有()种水果。

(2)把从左边数的3种水果圈起来。

(3)把从左边数第3种水果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4)从右边数第二种水果是()。

答案:

(1)5

(2)

(3)

(4)西瓜

三、巩固练习。

1.拿出自己带来的全家福照片,小组里小朋友互相介绍一下你的家人及站的位置。

(教师可以先让一个同学向全班介绍自己的家人)

2.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

1.学生自己看照片说说自己一家人各站第几个?

同学纠正。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同学们站成一队,从左数,小红排第3,从右数,小红排第2,这一队一共有()个同学。

答案:

4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第4课时分和合

课题

分和合

课型

新授课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中已经接触到了5以内数的组成,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1.注重实际操作,实现自主发现。

本节课选取了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素材,让数的组成和图形进行联系。

学生在分一分的活动中亲身经历数的分和合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2.加强使用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习题设计巩固了学生对5以内数的组成的掌握,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使用,感受数学的魅力和乐趣。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初步的自学能力。

2.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和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学习重点

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预习指导

想一想,要把这4个圆片分成两堆,应该怎样分?

教法和学法

通过情境演示和启发式教学结合、组织起来教学,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参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

PPT课件、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小棒若干、圆片若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想要把4朵向日葵放在两个筐里,应该怎样放,你会放吗?

2.导入新课——分和合。

1.学生专心听讲,仔细思考。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从1数到5,从5数到1。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一)教学4的组成。

1.引导学生用4个圆片代替4朵向日葵,想一想,要把这4个圆片分成两堆,应该怎样分?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3.现在请小朋友摆一摆。

你能把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

请你试一试。

4.小结: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自己学会了4的几种不同分法。

这回老师可高兴了,我想请小朋友们再回答一个问题。

请小朋友反过来想一想,几和几可以合成4呢?

或者说几和几可以组成4?

(1和3可以合成4,2和2可以合成4,3和1可以合成4)

(二)5的组成。

(学生自学)

1.黄瓜先生看到你们这么聪明,一会儿就将4的分和合学会了。

高兴极了,每人奖励了5颗星星,请你们把5颗星星分成两堆,自己学习5的分和合。

2.请大家拿出老师发的星星卡片在小组内分一分,看看5可以分成几和几?

几和几可以合成5?

再把书上

第22页的方格填写好,听清了吗?

开始!

3.学生反馈,老师出示相关课件内容:

(一)1.学生拿出圆片动手分一分。

2.说一说分的结果。

预设:

4个圆片分成3和1、分成2和2、分成1和3。

学生看板演读分成。

3.拿出小棒动手操作。

4.指名学生说一说,4的几种不同分法。

那么4的合成你会说吗?

在小组内说一说。

(二)1.动手操作5的分和合。

2.学生活动,提出问题:

5可以分成几和几?

几和几可以合成5?

3.全班交流。

5可以分成4和1,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

2.有3根小棒,把它们分成两堆,可以怎么分?

答案:

有2种分法。

第一种可以分成1和2;第二种可以分成2和1。

3.看图,填一填。

(1)

(2)

(3)

(4)

(5)

答案:

(1)5

(2)5

(3)1(4)2(5)3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1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2页的“做一做”。

3.游戏:

出手指游戏。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我出一次,小朋友们出一次,然后再说出两次合起来是几?

如:

师:

我出1,生:

我出2,2和1可以合成3。

1.学生自己填写,教师巡视。

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2.小组派代表汇报填写情况。

说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能不能找到规律。

3.和老师一起玩游戏。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第5课时加法

课题

加法

课型

新授课

学情分析

本节课借助情境图,通过动手操作,动态演示“合并”的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

情境图中小丑合气球的情境是小丑把3个气球和1个气球合在一起,合并的过程非常突出,且增加了动态演示和操作,体现合并这一过程,能更好地体现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突出了重点。

通过实践操作、演示,使学生进一步知道加法的含义,并能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学习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实践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学习重点

知道加法的含义。

预习指导

小丑拿气球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

教法和学法

通过情境演示和启发式教学结合、组织起来教学,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参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

PPT课件、小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倒数到1。

2.抢答:

看卡片说数,复习数的组成。

引入课题——加法。

1.正确数数。

2.学生快速回答问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写一写。

1和3组成(),

2和1组成(),

4和1组成()。

答案:

435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直观演示,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1)出示小丑拿气球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

(2)老师手拿气球演示一遍,并做两手合并的动作?

谁能完整说说意思?

师:

四个气球是由几部分合起来的?

(3)小结:

4个气球是由3个红气球和1个绿气球合起来的。

2.动手摆一摆。

(1)引导学生用小圆片代替气球摆一摆。

(2)教师在黑板上先贴3张圆纸片,然后再贴1张圆纸片,指名上来在图下写数字,合起来是几?

(3)从图象抽象出数字,把3和1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表述,用加法计算。

(板书课题:

加法)

3.出示加法算式。

(1)引导学生:

气球有多少个?

怎么列算式?

红气球有几个,用数字“几”表示?

绿气球有几个,用数字“几”表示?

合起来是几个?

算式是多少?

边说边写。

(板书3+1=4)

(2)读一读加法算式。

(可边读边做合起来手势)

(3)教师引导学生,这幅图还可以怎么列式?

让学生看图说一句话,并列式。

4.扩展练习。

(1)小组内学习,动手摆一摆,边说边做手势,全组一起说等于几,并把式子写下来

(要求每人都摆一次:

1+2,2+1,1+3,3+1)

(2)明确算法,树上有3只松鼠,又来了2只,一共有几只?

(课件展示)

(3)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3+2=?

1.仔细观察演示并回答问题。

(1)红气球有3个,用数字“3”表示,绿气球有1个,用数字“1”表示,合起来是4个。

(2)练习读一读,3+1=4读作:

3加1等于4。

(3)1个绿色的气球和3个红色的气球合起来是4个,算式1+3=4。

2.

(1)先摆3个小圆片,用数字“3”表示,再加一个小圆片,用数字“1”表示,合起来是4个小圆片。

(2)观察老师演示内容,积极回答问题,配合老师。

(3)巩固练习算式3+1=4,要求会熟读。

3.看图,讨论算法。

(1)数数法、接着数、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2)对比得出组成算法又对又快。

(3)细心体会这三种算法。

会根据老师要求迅速摆好。

2.看算式,先画△,再写出得数。

1+2=()

2+1=()

3+1=()

答案:

3△△△

3△△△

4△△△△

3.数一数,填一填。

(1)

()+()=()

(2)

()+()=()

答案:

(1)3+1=4

(2)2+1=3

4.自己写出5以内数的两道加法算式。

答案:

1+4=5

2+3=5

(答案不唯一)

三、巩固练习。

1.口答。

1+2=2+1=3+2=2+3=

1+4=4+1=1+3=3+1=

2.完成教材第24、25页“做一做”。

1.口答发现: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