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课程》网考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4009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18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教育课程》网考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教师教育课程》网考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教师教育课程》网考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教师教育课程》网考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教师教育课程》网考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教师教育课程》网考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教师教育课程》网考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教师教育课程》网考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教师教育课程》网考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教师教育课程》网考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教师教育课程》网考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教师教育课程》网考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教师教育课程》网考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教师教育课程》网考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教师教育课程》网考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教师教育课程》网考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教师教育课程》网考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教师教育课程》网考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教师教育课程》网考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教师教育课程》网考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教育课程》网考复习资料.docx

《《教师教育课程》网考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教育课程》网考复习资料.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教育课程》网考复习资料.docx

《教师教育课程》网考复习资料

第一模块:

儿童发展

狭义的心理发展

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整个一生的心理变化。

教育心理学所关注的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

心理发展

个体心理发展,即个体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或从简单低级水平向复杂高级水平的变化过程)。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

2、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

3、心理上逐渐做好了进入成熟而稳定的成人阶段的各方面准备。

解释(帮助理解):

1.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

身体外形的变化产生成人感;

生理上的成熟使青少年在心理上产生了成人感;

性成熟带来需要压抑的性渴望而产生冲击;

性成熟和社会规范使青少年在心理上产生了又渴望又压抑的情绪体验。

2、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

半成熟、半幼稚,矛盾状态,不平衡

成熟性:

主要表现在青少年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这来自于身体的快速发育和性的成熟;

幼稚性:

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思想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的欠缺和不足上。

(1)反抗性与依赖性

(2)闭锁性与开放性

(3)勇敢与怯懦

(4)高傲与自卑

(5)否定童年和眷恋童年

3、心理上逐渐做好了进入成熟而稳定的成人阶段的各方面准备

进入青年初期,生理发展趋于平缓,心理发展逐渐成熟,虽然还具有一定的动荡性和矛盾性,但不再显著,逐渐做好了进入成人阶段的各方面准备。

独立性逐渐增强,获得了成人感;

个性逐渐定型;

思维、社会性逐渐发展并成熟,形成了良好的自我意识、社会适应能力,价值观、道德观变得成熟。

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2)发展的方向性与顺序性;

(4)发展的不平衡;

(3)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儿童发展心理学、关键期

发展心理学:

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全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心理发展具有关键期,比如狼孩的故事

以下帮助理解:

关键期是一个时期。

在此期问,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所以,我们应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儿童心理发展的分期

1、第一次生长高峰是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即在婴儿期

婴儿期(0~3岁)

2、幼儿期(3~6、7岁)

3、童年期(6、7~11、12岁)

4、中学阶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也称青少年期,11、12岁~17、18岁结束,6年左右。

初中阶段,又称学龄中期、青春期、少年期,11、12~14、15岁。

高中阶段,又称学龄晚期、青年初期(或青年早期),14、15~17、18岁。

情感、情绪的区别与联系

(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1、在起源上,情绪是与生俱来的,不学就会,而且人与动物皆有;情感则是人类所独有的高级心理过程。

2、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不但具有情境性,而且具有深刻性、稳定性和持久性。

3、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显得比较内隐

(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能通过情绪表现出来;

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到已形成的情感的影响。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

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质内容。

人类基本情绪、情绪状态

人类基本情绪:

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四种)

情绪状态的分类,情绪按照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应激(人逢喜事精神爽、闷闷不乐,属于“心境”;刘翔夺得世界冠军激动状态属于情绪的“激情”;突然灾难比如地震使人处于“应激”)

情绪与情感的功能(4个,选择题)

适应功能

信号功能

动力功能

组织功能

以下内容无需记忆,帮助理解上述功能:

适应功能:

引起生理反应,适应环境要求;表现情绪,得到援助

动机功能:

驱动有机体从事活动,提高活动效率,对内驱力提供信号放大和增强作用

组织功能: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作用,情绪和情感对记忆、行为有影响

信号功能,表情传递信息

情感的分类: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

(一)情绪的两极性

1、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2、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

3、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

(二)心境的变化

1、烦恼突然增多

(1)不知道以何种形象出现于公众面前。

(2)与父母的关系出现裂痕。

(3)不知道如何保持或确立自己在同伴之中应有的地位。

2.孤独

3.压抑

中学生情绪的两极性表现、特点

1、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2、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

3、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

以下内容帮助理解,无需记忆:

(一)情绪的两极性

1、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少年的情绪表现有时是强烈而狂暴的,暴风雨式的。

但有时,他们又表现出温和、细腻的特点。

所谓温和性,是指人们的某些情绪在文饰之后,以一种较为缓和的形式表现出来。

所谓细腻性,主要是指情绪体验上的细腻和精确的特点。

2、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

情绪的可变性,是指情绪体验不够稳定,常从一种情绪转为另一种情绪的特点。

这种情况常出现在情绪体验不够深刻的情况下。

对青少年来说,一种情绪较容易被另一种情绪所代替,而且常常以一种积极的情绪取代另一种消极情绪。

情绪的固执性,是指情绪体验上的一种顽固性。

青少年由于思维灵活性尚未成熟,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偏执性的特点,且给情绪上带来固执性。

3、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

内向性是指情绪表现形式上的一种隐蔽性。

从童年期转入青春期,青少年逐渐失去了单纯和率直,在情绪表露上出现了隐蔽性,将喜怒哀乐各种情绪都尽可能地隐藏于心中,尤其对于一些消极性情绪,隐藏得更是严密。

但青少年有时为了从众或其他一些想法,常将某种原本的情绪加上一种表演的色彩,或夸大某种情绪,或削弱某种情绪。

这种情绪表露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带上了表演的痕迹,这就是情绪的表现性。

青少年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并存的心理矛盾表现

半成熟、半幼稚,矛盾状态,不平衡

成熟性:

主要表现在青少年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这来自于身体的快速发育和性的成熟;

幼稚性:

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思想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的欠缺和不足上。

以下帮助理解:

青春期的孩子在心理上表现出“成人感”,就是认为自长大成人了,已经成熟了。

因此,在一些行为活动上表现出成人的样子。

内心也希望别人把他们看作大人,尊重他们,理解他们。

但由于社会经验缺乏,生活经验不足,知识的局限性,思想和行为往往盲目性较大,思想和行为都带有孩子气,比较幼稚,容易做傻事。

中学生情绪教育主要内容

情绪教育就是指培养个人体验他人情绪、控制和表达自身情绪的能力,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自己。

第一、体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第二、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

第三、以合宜的方式纾解情绪。

考试焦虑、自卑

中学生常见不良情绪的类型:

抑郁、焦虑、自卑

中学生三大青春期烦恼

伴随着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也给中学生带来了青春期烦恼。

经调查,发现目前中学生有三大青春期烦恼。

1.白日梦。

2.体相烦恼。

3.性心理问题。

儿童的早熟与晚熟

早熟与晚熟的影响

由于青少年所处环境、教育与文化的不同,其生理发育成熟的“步伐”迈得也不均匀,即存在着早熟与晚熟的现象。

(一)早熟的男孩

早熟的男孩有两个主要特点:

一是他们的心理体验比同龄的男孩要丰富,与正常成熟的同龄女生更接近。

二是由于他们身体上成熟,体魄健壮,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色,很容易得到同伴的敬佩、羡慕、尊重;也容易得到家长、老师的青睐,成为受欢迎的人物或当上班级干部。

这两个特点,对他们有积极作用,一方面是有利于形成更为积极的社会态度;另一方面,有利于自信心的发展。

(二)早熟的女孩

与早熟男孩相比,早熟女孩体会到了更多的麻烦、苦恼。

会品尝到周围同伴都未曾有过的体验、感受与变化,会产生与同龄人“不同步”的感觉,因而易使她们心理焦虑、紧张与负担过重,造成自信心方面的障碍,形成不良的自我概念。

(三)晚熟的男孩

晚熟的男孩有很强的自卑感。

在与同伴交往中往往处于劣势,居于被动和次要地位。

此外,由于他们常常被人忽视,但内心又极力寻求他人的注意、重视与信任。

正因为如此,时常引起他们紧张、焦虑的情绪出现。

(四)晚熟的女孩

晚熟的女孩比较幸运。

由于她们的青春发育期迟到了1-2年,正好与同龄正常发育的男孩一同进入青春期。

这样,她们较多的机会与她们同龄的男孩子,就使得她们拥有了共同的认识方式、交往内容及情感体验,发展了较为良好的情绪情感及人际关系。

如何指导学生把握异性间的交往/中学生异性交往的指导原则

中学生异性交往的指导

首先,鼓励异性进行交往

其次,指导学生掌握异性交往分寸,把握异性交往的原则

再次,创造机会,满足交往需要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三个方面

一、生物因素

二、社会因素

三、心理因素

具体来说,三个方面指的是:

一、生物因素

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

(一)遗传

物质前提,奠定了心理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

主要包括:

基因、遗传疾病、气质;

(二)生理成熟

制约作用;

主要包括:

成熟速率(早熟和晚熟)、体貌和体格、健康状况和疾病。

二、社会因素

环境和教育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并决定着心理发展方向和内容

(一)家庭环境

(二)学校教育

(三)同伴

(四)社会文化因素

(一)家庭环境

家庭结构:

单亲家庭和核心

家庭规模:

大家庭和小家庭

家庭物质环境或经济状况

家庭心理氛围:

文化氛围、情绪氛围、关系与角色

父母教养方式:

权威或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

其他因素:

性别、出生次序、意外事件等

(二)学校教育

学校的管理风格

校风和班风

教师因素:

教师人格、教师管理方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

同学因素:

同学人格、同学关系

学习活动:

学习内容、学习压力、考试压力

其他学校活动

(三)同伴

同伴人格

同伴关系

同伴群体性质

(四)社会文化因素

大众传媒:

网络、电视、电影、书籍、杂志、报纸等

社会风气

历史文化背景

三、心理因素

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地决定心理的发展,而是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来起作用的

所谓内部矛盾,是主体在实践中,通过主客体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新需要和原有水平的矛盾。

内部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

父母教养模式的类型

父母教养方式:

权威或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

我国青少年的性意识表现

根据我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的性意识表现与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盲目无知阶段

2.异性疏远阶段

3.异性吸引阶段

4.恋爱阶段

中学生性心理发展的具体表现

1.产生性兴趣

2.出现性冲动

3.出现性幻想和性梦

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和学习而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及自我认知。

性别角色教育,是指不同性别的人应该与社会关于性别的“原型要求”相适应。

中学生异性交往的效应

1、异性交往的积极效应

(1)异性交往有利于智力上的取长补短和情感的相互交流

(2)异性交往有利于个性的互相丰富,增进心理健康

(3)异性交往具有激励作用

(4)异性交往具有抑制和改变不良行为的作用

2、异性交往的困扰

中学生性心理的特点

1.性心理的朦胧感和神秘感

2.性意识的强烈性和表现上的文饰性

3.性心理的动荡性和压抑性

4.性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青春期孩子早恋的特点

第一,纯真性

第二,盲目性

第三,隐蔽性

第四,兴奋性和冲动性

第五,不稳定性

心理断乳期

心理断乳期是指青春期到青年初期这一年龄阶段,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

从总体上讲,"心理断乳"期的各种心理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进步。

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这是重大的变化。

当父母的要珍视子女的这一时期,正确看待这一时期,采取欢迎的态度。

青春期、第二反抗期

青少年性意识发展的阶段

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把性意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性的反感期

第二阶段向往年长者的时期,也称“牛犊恋”期

第三阶段接近异性的狂热期

第四阶段浪漫的恋爱期

按照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

(1)口腔期(theoralstage,0~1岁)

(2)肛门期(theanalstage,1~3岁)

(3)性器期(thephallicstage,3~6岁)

(4)潜伏期(thelatencystage,6~11岁)

(5)生殖期(thegenitalstage,也称青春期)

中学生性道德心理教育的内容

性道德心理教育涉及以下几方面:

1.提高性道德的认识水平

2.培养学生健康的性道德情感

3.培养良好的性道德行为习惯

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个性倾向性的构成

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是(性格)。

A.需要B.性格C.气质D.能力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倾向性:

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

个性形成的标志、社会化

自我意识和社会化标志着个性的形成。

(1)自我意识的确立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

自我意识的确立有一个发展过程,是在与自然和社会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

自我常常借助于他人的眼睛为“镜子”,以别人的评价作为间接依据来形成对自己的认识。

(2)社会化

社会化指个体的观念及行为被纳入到社会规范的过程。

也就是使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个体成为社会中的一个成员,按照社会的要求确定自己的角色行为的过程。

没有社会化这个阶段,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个性心理。

气质的概念、气质类型及其表现

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在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

气质类型:

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气质类型

特点

表现

胆汁质

兴奋而热烈

很外向,情绪兴奋性高,易兴奋,情绪有时激烈,冲动,反应迅速;直爽热情,精力旺盛,情绪体验强烈而持久,但看问题线条较粗,自制力较差,不易约束,神经过程不够平衡,事情开始时投入热情较高,一旦失败易转为极度沮丧

多血质

敏捷而活跃

外向,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善于交际,外部表现明显,容易外露;神经过程平衡且灵活性强,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兴趣广泛,但注意力不够集中,情绪易浮躁;情绪情感容易产生也容易变化和消失,体验不深刻

粘液质

安静而沉稳

情绪兴奋性较低,安静,外部表现少,自制力强,有节制,坚定,注意力集中,稳定性强,情绪稳定,有耐心;但应变能力差,迟缓,有墨守成规倾向,不好交往

抑郁质

呆板而羞涩

具有高度的情绪易感性,情绪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对情感的体验深刻、有力、持久,反应速度慢,内倾明显,容易相处,工作认真,有自卑、优柔寡断倾向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巴甫洛夫提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具有三种基本特性:

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第一种类型是强而平衡又兼灵活型,也称“活泼型”。

第二种类型是强而不平衡型,也称“不可遏制型”。

第三种类型为强而不平衡又兼不灵活性,也称“安静型”。

第四种类型为弱型,又称“抑制型”。

性格、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等四个基本特征。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1、婴儿期(0~1.5岁):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2、儿童期(1.5~3岁):

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

3、学龄初期(3~5岁):

主动性对内疚

4、学龄期(6~12岁):

勤奋对自卑

5、青春期(12~18岁):

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

6、成年早期(18~25岁):

亲密对孤独

7、成年期(25~65岁):

繁衍对停滞

8、成熟期(65岁以上):

自我整合对失望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及其活动原则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模型

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活动原则:

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自私的部分,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是人格的理智部分,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是人格的生物面,自私的部分,遵循快乐原则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中小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2、充分发挥教学的作用

3、注意教师自身言传身教的作用

4、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5、利用集体的力量进行感染和熏陶

6、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7、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发展的三个时期:

1、自我中心期

2、客观化时期

3、主观化时期

自我中心期

8个月开始至3岁左右:

生理自我

新生儿不具有自我意识

1岁左右,儿童开始把自己的动作同动作对象区分开来。

2岁以后,儿童逐渐学会使用代词“我”。

自我意识及其结构

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是主体觉知到自身存在的心理历程,是人对自身状态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

1、从内容上看

生理自我

社会自我

心理自我

道德自我

2、从形式上看

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自我调控

自我调控系统的结构

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所构成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特点

成人感和独立意向显著

自我开始分化(主我和客我;现实我和理想我)

自尊心高度发展

自我评价趋于成熟

自我意识产生的年龄、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

自我意识产生的年龄:

v8个月开始至3岁左右:

生理自我

v新生儿不具有自我意识

v1岁左右,儿童开始把自己的动作同动作对象区分开来。

2岁以后,儿童逐渐学会使用代词“我”

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

v1、自我中心期

v2、客观化时期

v3、主观化时期

中学生自我评价发展的表现

中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

(1)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强。

(2)自我评价逐渐从片面性向全面性发展。

(3)自我评价已从表面特点向内心品质方面的评价转化。

如何进行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引导与培养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二)让学生学会接受自我、悦纳自我,培养自尊、自信心理

(三)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成功和失败

(四)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

(五)通过角色互换训练增强学生社会认知能力

(六)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性格

中小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2、充分发挥教学的作用

3、注意教师自身言传身教的作用

4、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5、利用集体的力量进行感染和熏陶

6、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7、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如何根据气质类型对中学生进行教育

1、正确认识学生的气质特征

2、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3、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和调控自己的气质

第二模块:

认知与学习

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冯特

认知过程包含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把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主要特点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岁):

主要特征是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儿童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这个阶段儿童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是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务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最大特点是儿童思维已经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形式和内容区分开来,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这一阶段的儿童能够运用假设一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

同化、顺应、图式、平衡

儿童接受新的信息时,就将它纳入这个已有的系统进行加工,同时也适当改变已有的系统以适应新情境,儿童的认知结构就在这两个方面矛盾统一的运动变化中不断发展。

皮亚杰借用生物学的概念把前一方称为同化(纳入这个已有的系统进行加工),把后一方称为顺应(改变已有的系统以适应新情境)。

皮亚杰认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认知发展涉及到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方面。

其中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它们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会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

所谓同化,就是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所谓顺应,就是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个体就是不断地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方式,来达到自身与客观环境的平衡的。

图式最初来自先天的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变化、丰富和发展,形成了本质不同的认知图式(或结构)。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反比例)

A.正比例

B.反比例

C.倒U型曲线

D.对数级数

感觉阈限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也可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又叫绝对阈限。

绝对阈限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

能察觉出来的刺激强度越小,表示感受性越高;否则便是感受性低。

感觉阈限是一个范围,能够感觉到的最小刺激强度叫下限,能够忍受的刺激的最大强度叫上限。

下限和上限之间的刺激都是可以引起感觉的范围。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叫差别阈限。

差别阈限表示的是差别感受性,一个人能够察觉到的差别越小,说明他的差别感受性越强。

感觉、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适应、幻觉

感觉:

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包括视觉、听觉、味觉、皮肤温度觉等等)

感觉的相互作用:

比如听到刺耳的声音觉得冷(听觉与温度觉相互作用了),看到红色觉得温暖(视觉与温度觉相互作用了)不同感觉之间相互作用

感觉适应: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刚走进花园,你会闻到一股花香味,但过了几分钟,就闻不到了。

这种现象就是感觉适应。

观察力、知觉及其分类、知觉的特性

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它是指有目的地、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全面正确地发现事物的各种典型特征的知觉能力。

知觉的种类

1.空间知觉

2.时间知觉

3.运动知觉

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整体性

2.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学习》章

学生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学校教育情境中进行的。

学生学习的特点

相对于一般的人类学习,学生的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间接经验。

•第二,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的。

•第三,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应用各种方法不断地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