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讲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58668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讲义.docx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讲义.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讲义.docx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二辨析病句讲义

专题二 辨析病句

考情解读

学案引语

病句题属于每年高考试卷中的必考题。

考查的病句类型主要集中在“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6大类型上。

从病句的考查形式来看,主要是客观题的形式,但在一些省份中也会有主观题的形式。

一般在考查时考查点比较单一,但在有些省份的试卷中也会出现与其他考点综合考查的情况。

如山东卷中,修改语病与语言简明放在一起考查。

未来的考查,客观题的形式仍然会延续;而主观题的形式也可能与其他考点放在一起考查。

所以在复习时,需要除了能辨析语病之外,还要能够针对语病类型进行修改。

对于病句的考查,很多考生在平时复习时就比较头疼,因为一做题就容易“草木皆兵”,感觉哪里都是语病,处处有“雷”,其实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关键就是对语病类型及各类语病的特点掌握不清楚。

实际上,如果想要准确辨识语病,一是对高考的六大类型有清楚的了解,同时对每一类型的各小类也要有清楚的了解;二是对每一类的外在表现能够准确辨识;三是有一定的语法基础,能够对句子进行分析,从而准确判断该句有无语病。

解构真题 引领规范

类型 辨析病句

[2017·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B.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C.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受益。

D.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思路梳理

1.明确考点 辨别要求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2.研读试题 细致分析

A.从句式杂糅的标志来看,“根据……显示”是典型的句式杂糅标志,可以改为“根据……调查”或“……调查显示”;B.语序不当,可以把“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改为“要求每名学生在三个月内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C.根据提取的句子主干可知,该项中“推动……发展和受益”搭配不当,“推动……发展”可以搭配,“推动……受益”搭配不当,可以在“发展和”后加“使”。

3.细致辨别 做出答案

D

 失分剖析

现场答案

失分剖析

答案一:

B

这是一个非常容易误选的答案,稍一读发现不了问题,如果进行逻辑分析的话就容易发现,其实“三个月内”应该是修饰“完成”,这样进行语序调整就可以了。

答案二:

C

此项容易被考生忽略,尤其是忽略“推动”与“受益”的搭配,如果能够识记语病标志,或者是能够提取句子主干的话,就容易辨识了。

 类法总结

设问方式

1.选出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选出下列各项,有语病的一项是(  )

答题思路

1.语感审读

凭借语感对句子是否有语病做出判断。

对于结构比较简单、语病比较明显的句子,这是一条快捷而有意义的方法。

2.主干压缩

相当一部分病句是由主语中心词、谓语中心词、宾语中心词相互搭配不当造成的,这些病句可以用找句子主干的方法来判断。

通过找出主干我们可以查出句子成分是否残缺或赘余,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3.理顺枝叶

如果主干没有问题,便检查句子枝叶成分。

重点检查有没有定语和中心词、状语和中心词、中心词和补语搭配不当的问题,有没有定语、状语等残缺的问题。

4.造句类比

仿照自己拿不准的句子,造出类似的句子,看看能不能成立,以此判定拿不准的句子是不是病句。

对于一些似是而非、正误不易分辨的句子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5.逻辑分析

从语法上不好查找的病句,需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要看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的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

核心要点

六种常见语病简明例解

一、语序不当

1.定语的位置不当

(1)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例:

《国家相册》是通过三维技术把历史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公众面前的一部系列微电影。

(把“一部”移到“是”的后面)

(2)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

例:

数千年的实践法治推动中华民族不断砥砺前行。

(把“实践法治”改为“法治实践”)

2.状语的位置不当

(1)状语误放在定语位置

例:

书中的故事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改为“对我潜移默化地产生了影响”)

(2)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例:

科学家急于对兰花在最有异域色彩的热带物种标本完全消失之前进行研究。

(把“对兰花”调至“进行”前)

3.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例:

不仅任何违规行为要被发现,而且也要被切切实实地进行整改。

(把“不仅”放到“行为”后面)

4.分句的顺序不当

例:

他不但在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口语比以前好了。

(分句递进顺序应该调换)

5.词语的顺序不当

例:

从试航、改装到正式入列,“辽宁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改为“从改装、试航到正式入列”)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

携带这种基因变异类型的人进入老年后出现痴呆症状的风险大大减少。

(把“减少”改为“降低”)

2.动宾搭配不当

例:

一首《难离故土》表达了南阳人为南水北调无私奉献、背井离乡的壮举。

(把“表达”改为“歌颂”)

3.主宾搭配不当

例:

深圳民营医院有70家之多,已成为国内民营医疗服务份额最大的城市。

(在“已成为”前加“深圳”)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

“人肉搜索”已经给某些当事人带来了物质和精神的损伤。

(在“物质”后加“的损失”)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

领导班子是否廉明,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删去“是否”)

6.关联词搭配不当

例:

一场球的输赢,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面子,而是关系到祖国的荣誉。

(把“而是”改为“而且”)

7.并列短语做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例:

我省科协走协商、协调、协作之路,团结、动员、发挥科技工作者的独特作用。

(“团结、动员”与“独特作用”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

由于受疾病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一些濒危物种正面临威胁。

(删去“使”)

(2)缺谓语

例:

多家商场被曝光缺斤短两、鱼目混珠、借机涨价等不法行为。

(在“被曝光”后加“有”)

(3)缺宾语

例:

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养成了边吃饭边用手机上网。

(在“上网”后加“的习惯”)

(4)缺少必要修饰成分

例:

在这次全校的乒乓球单打比赛中,张小强和李小萌夺得了男女冠军。

(在“夺得”前加“分别”)

(5)缺介词

例:

梁稳根家族406.80亿元身家首次蝉联中国首富。

(在“梁稳根家族”后加“以”)

2.成分赘余

(1)主语赘余

例:

老舍的写作风格和人民同甘共苦,风雨同舟。

(删去“风格”)

(2)谓语赘余

例:

荞麦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删去“发作”)

(3)宾语赘余

例:

工段长俞康华奋不顾身,用身体掩护工友的安全。

(删去“的安全”)

(4)语意重复

例:

文艺对民俗的传承也愈加显得更加重要。

(删去“更加”)

四、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例:

清华大学试图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之道。

(改为“寻找解决……的办法”或“寻找……的破解之道”)

2.藕断丝连

例:

我国居民普遍希望能够享受更长时间的退休时光是大家普遍的愿望。

(删去“是大家普遍的愿望”)

3.中途易辙

例:

全体参战人员经过日夜奋战,偃洛快速通道油面铺筑施工顺利完成。

(把“经过”调至“全体参战人员”前)

五、表意不明

1.词义不明

例:

上海医科大学涌现出一批年轻学科带头人。

(“年轻学科带头人”具有多义性,是带头人年轻,还是学科年轻?

2.词性不明

例:

英国一位生物学家和一位复合材料专家领导的科研小组正在从事这项研究。

(“和”连接的对象产生歧义)

3.修饰不明

例:

专家评委对部分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选手赞不绝口。

(“部分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可以理解成“部分美声唱法与所有的通俗唱法”或“两种唱法的部分选手”)

4.指代不明

例:

不要再滥用繁体字,这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的学习增加困难。

(把“这”改为“否则”)

5.结构不明

例:

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有歧义。

停顿在“明令”后,意为不取缔;停顿在“禁止”后,意为取缔)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

短短4天时间就有近200多名新成员加入。

(“近200多名”语意矛盾)

2.并列不当

例:

他却决定将这份奖金分发给大约10000名接待人员、生产线工人、助手及员工。

(把“及”改成“等”)

3.强加因果

例:

由于今天是公园游园活动的最后一天,因此游人寥寥无几。

(前后不存在因果关系)

4.主客倒置

例:

这所滨海的大学一直对孩子们充满了神秘感。

(改为“孩子们对这所滨海的大学充满了神秘感”)

5.不合事理

例:

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看见”“幽香”不符常理)

6.否定不当

例:

一定要采取措施,防止以后不再发生这种严重事故。

(删去“不”)

强化训练 提能增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旅游转型升级,国人出游已经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观光游向以文化主题为导向的文化深度游转变,并呈现出个性化特点。

B.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独立发射并研制的首颗新技术试验卫星“天鲲一号”,用于遥感技术、通信技术和小卫星平台技术的验证试验。

C.今年是第22个世界读书日,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学校开展了“走进经典,师生共读”的读书活动。

D.发展新能源产业既是对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也是治理环境和保护生态的重要举措,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答案 A

解析 B.语序不当,应为“研制并发射”。

C.搭配不当,“今年”和“读书日”不搭配。

D.句式杂糅,“目的是……”和“为了……”留其一即可。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VR体验收费较高,据调查数据显示,38%的消费者能接受的VR体验价格在30元以内,仅有14%的消费者即使人均100元也愿意体验。

B.春节期间,打车需求量增加,正是网约车大显身手的时候,可是频频出现的打车难、打车软件乱加价,让人心堵,也凸显了供需矛盾。

C.环保和气象部门将协商出台一个更完善的机制,把重污染的预警、发布做得更完善、更有效,让公众和地方政府能更好应对。

D.截至10月底,成都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为市民和城乡受援人群提供法律援助45913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922件,超额完成任务。

答案 C

解析 A.句式杂糅,应为“据调查数据”或“调查数据显示”。

B.成分残缺,“加价”后应加上“等现象”。

D.并列不当,“市民”和“城乡受援人群”有包含关系。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校110周年校庆时,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B.新华社区居委会在展示的普法板报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了生动典型的案例现实,让读者在阅读中轻松地领略到法律精神的独特魅力。

C.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做好考核教师的教学成绩,对于贡献突出和甘于奉献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D.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答案 D

解析 A.结构混乱,可改为“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宾至如归的感觉”或者“让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B.搭配不当或语序不当,“剖析”与“现实”动宾搭配不当,可将“案例”和“现实”互换位置。

C.成分残缺,应在“教学成绩”后面加上“的工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志,是防止冲破道德底线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需要。

B.公众对信息公开有巨大需求,政府制定的政策必须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开,否则,才不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C.人们只在乎“女排精神”,甚至开始下一届东京奥运会的卫冕,只有郎平清楚,中国女排面临着巨大的问题。

D.周有光一生历经四个时代,有人将他看作百年中国的一个缩影,更有人戏称他是“四朝元老”。

答案 A

解析 B.“否则”与“不会”双重否定失当,可把“才不会”改为“就会”。

C.成分残缺,可在“开始”后面加上“憧憬”。

D.语序不当,“将他看作百年中国的一个缩影”与“戏称他是‘四朝元老’”应对调位置。

适考素能特训

 时间:

40分钟 

 分值:

49分

一、语言运用题组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食品调查结果显示,许多速食面含有食用色素、防腐剂等物质对人具有导致消化不良、智力发育迟缓的危害。

B.“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以诗词为主题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其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富有新意,力求打造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

C.在能源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如何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成为能源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D.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该信用社大力支持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重点向特色化、优质化、技术化农户优先发放贷款。

答案 C

解析 A.句式杂糅,可改为“许多速食面含有食用色素、防腐剂等物质,这些物质对人具有导致消化不良、智力发育有迟缓的危害”。

B.中途易辙,“力求”的主语应为“央视”。

D.“重点”和“优先”语意重复;“优质化”与“农户”搭配不当。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近期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建议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分两步走,为大家勾勒了延迟退休制度的轮廓。

B.针对个别国家对中国发表的不当言论,新闻发言人指出,中国不做违反国际法的事情,同时坚决依法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

C.在病毒感染事件发生后,国家卫计委要求事故医院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高度重视事件处置工作,尽最大努力减少伤害。

D.“金鸡报春”“繁花似锦”等独具特色的灯组将聊城水上古城装扮得格外喜庆靓丽,元宵节当晚的赏灯人数超过10万多人。

答案 A

解析 B.搭配不当,“维护”和“发展”不搭配。

C.成分残缺,“本着……”缺少宾语中心语。

D.语意重复,“超过”和“多”重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在立法上强调加重刑法,并不必然提升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威慑效果,在特定条件下甚至还起着相反的作用。

B.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是否能自觉维护公共道德,遵守文明规范,是社会维持长治久安和谐发展的内在保障。

C.动物园的选址和建设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国家相关法规出发,既要有利于动物生存,也要保证游客安全。

D.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既能吸引海归人才回国创业,又能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还能支持本土人才勇攀高峰。

答案 A

解析 B.两面对一面,“是否能”谈到的是正反两面的情况,“是……的保障”讲的是正面的情况,显然搭配不当。

C.句式杂糅,“根据……出发”应当改为“根据……”或“从……出发”。

D.语序不当,根据逻辑关系应该由部分到整体,由内到外,应调整为“既能支持本土人才勇攀高峰,又能吸引海归人才回国创业,还能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文运同国运相牵,广大文艺工作者表示,要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作更多振奋人心的作品。

B.3日,中美友谊文化图片展在美国休斯顿的孔子文化中心拉开帷幕,这是深化中美友谊的一大举措。

稳定、健康的中美关系不仅会惠及整个世界,也将使双方受益。

C.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使物流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物流人才存在结构性短缺,相关技能型人才远远不够,具有物流专业教育背景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D.交通拥堵已成为我市发展的一大障碍,为此,市政府科学调配资金,加大了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解放路立交桥的建成将大大减轻东西方向的堵车问题。

答案 A

解析 B.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仅会使双方受益,也将惠及整个世界”。

C.成分残缺,应去掉“随着”或“使”,明确主语;“存在结构性短缺”后加“问题”。

D.搭配不当,“减轻”和“问题”不搭配,应为“减轻……压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巴黎协定》生效,使得国际上又有了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解决了《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一直存在的空白。

B.目前,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加快组建,将对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为标志的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技术进行前瞻性研究。

C.几年来,中国文联以学术建设为依托,学术评论的当下性、针对性进一步增强,学术评论的社会影响力、传播力进一步提高。

D.民族地区文化扶贫,既要敢于作为,又要顺势而为,善于用“巧”的办法,做“柔”的文章,达到“和”的成效。

答案 D

解析 A.搭配不当,“解决……空白”搭配不当,可以改为“填补……空白”。

B.成分残缺,在“组建”后加“的步伐”;在“对”后加“以”。

C.中途易辙,以“中国文联”为主语的句子表意还未完整,就转写“学术评论”。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传统年俗日渐式微,作坊式经营难敌规模化发展,灯笼生意一年不如一年,买灯笼的人少了许多,也让扎灯笼的老李这个年过得意兴阑珊。

②最近,湖南张家界大峡谷高空玻璃成功合龙,但很多专家认为其危险性近似与虎谋皮,不值得其他旅游景点效仿。

③在年底的这次政治局会议上,总书记立下惩治腐败的“誓言”。

刮骨疗毒的决心让那些心存侥幸的腐败分子坐立不安。

④古代学者皓首穷年研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吐珠玑,咀嚼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都受用不尽。

⑤春分之后,开始昼长夜短。

北方地区迎来了近几年的好天气,五风十雨,农作物尽情地生长。

⑥实施“精准扶贫”,就是要创新扶贫机制,瞄准扶贫对象,找到真正适合的措施,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百姓箪食瓢饮的生活状况。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⑥D.④⑤⑥

答案 C

解析 ①日渐式微:

指事物逐渐地由兴盛而衰落。

使用正确。

②与虎谋皮:

同老虎商量要取下它的皮。

比喻所商量的事,与对方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不可能办成。

望文生义。

③刮骨疗毒:

将深入骨头的毒液用刀刮除,达到治疗的目的。

使用正确。

④口吐珠玑:

形容说话有文采。

不合语境。

可改用“口诵心惟”。

⑤五风十雨: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

使用正确。

⑥箪食瓢饮:

一箪食物,一瓢饮水。

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用错对象。

7.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本人昨天在学生阅览室遗失牛津字典一本,务请拾获者从速归还。

B.你推荐的德顺楼饭庄菜品新颖,价格公道,下次我们一定还会惠顾的。

C.王辰和我一样也是种田郎,他和夫人一家五口,住在琅琊区的一个村子里。

D.府上乔迁之喜,理当拜贺,只因琐事缠身,无法赏光,祈请海涵。

答案 C

解析 A.“务请”“从速”表达生硬。

B.“惠顾”用于商家对顾客,表示光临照顾。

D.“赏光”用于请对方光临。

8.仿照画线部分,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句子,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6分)

风是人间使者。

风有激越,有怀柔;既嫉恶如仇,又满怀爱心。

有时暴性陡起,肆虐山河;________,________。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雅士把酒临风,抒发豪情。

刘邦雄踞天下,重返故里,唱响“大风起兮云飞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时温柔体贴 轻抚大地(3分) 李白满怀豪情 遇挫弥坚 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3分)(或苏轼潇洒超脱 月下徘徊 高歌“我欲乘风归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仿句的能力。

根据前面“风有激越,有怀柔”及“有时暴性陡起,肆虐山河”可以推知第一处两空从内容上写风的温柔,而形式仿照“有时……,……”。

第二处可以仿“刘邦雄踞天下,重返故里,唱响‘大风起兮云飞扬’”,可以选择一个雅士,然后还要选择能够体现这个雅士的特征的诗句。

9.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媒介”这个词司空见惯,却没有人能够把握,因为它是一种“诱因”,是最难以实体化的功能。

有了媒介,原本无关的人或事乃至思想,必然发生关联。

发生关联之后,相关的人、事和思想,虽并不会马上统合为一个均质单一体,但差异将不复存在。

①媒介并非没有人能够把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②有了媒介,原本无关的人或事乃至思想并不一定发生关联 ③发生关联之后,相关的人、事和思想的差异依然存在(一处3分,两处5分)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在把握大意的基础上仔细揣摩语句间的关系。

“媒介”是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但它并不必然使其发生关系。

发生关联之后,相关的人、事和思想并不会马上统合为一个均质单一体,这意味着他们之间依然有差异,“差异将不复存在”的推断不科学。

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__①__。

譬如,出现雾时空气潮湿,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

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碳、碳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组成,__②__,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污染的罪魁祸首。

雾和霾天气使空气质量明显下降,__③__。

首先,雾霾中的PM2.5威胁新生儿健康;其次,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

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其实雾与霾有很大区别 ②前两者危害不大 ③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每句2分,共6分)

解析 根据其后所举例子“譬如,出现雾时……,出现霾时……”可推断,主要讲“雾”与“霾”的区别,所以第①空可填“其实雾与霾有很大区别”。

根据“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碳、碳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组成”及“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污染的罪魁祸首”可以推知,第②空可填“前两者危害不大”。

再根据“首先……”和“其次……”可以推知,第③空可填“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诗歌鉴赏题

1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问题。

(11分)

虞美人

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①

[宋]叶梦得

落花已作风前舞。

又送黄昏雨。

晓来庭院半残红。

惟有游丝千丈罥②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

更尽杯中酒。

美人③不用敛蛾眉。

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注] ①干誉、才卿,叶梦得友人。

来禽:

林檎别名,南方称花红,北方称沙果。

②罥(juàn):

缠绕。

③美人:

此指陪酒的侍女或歌妓。

(1)下列对本词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上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