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6218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85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5页
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5页
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5页
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5页
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5页
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5页
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5页
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5页
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5页
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5页
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5页
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5页
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5页
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5页
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

《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随机事件的概率.docx

随机事件的概率

概率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约3课时

3.2

古典概型

约2课时

3.3

几何概型

约2课时

本章复习

约1课时

3.1随机事件的概率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

整体设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有些问题是很难给予准确无误的回答的.例如,你明天什么时间起床?

7:

20在某公共汽车站候车的人有多少?

你购买本期福利彩票是否能中奖?

等等.尽管没有确切的答案,但大体上围绕一个数值在变化,这个数值就是概率.教师板书课题:

随机事件的概率.

提出问题

(1)什么是必然事件?

请举例说明.

(2)什么是不可能事件?

请举例说明.

(3)什么是确定事件?

请举例说明.

(4)什么是随机事件?

请举例说明.

(5)什么是事件A的频数与频率?

什么是事件A的概率?

(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

活动:

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考虑问题的思路,结合实际的情形分析研究.

(1)导体通电时,发热;抛一块石头,下落;“如果a>b,那么a-b>0”;这三个事件是一定要发生的.但注意到有一定的条件.

(2)在常温下,焊锡熔化;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冰融化;“没有水,种子能发芽”;这三个事件是一定不发生的.但注意到有一定的条件.

(3)抛一块石头,下落;“如果a>b,那么a-b>0”;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冰融化;“没有水,种子能发芽”;

这四个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是一定要发生的或一定不发生的.是确定的,不是模棱两可的.

(4)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某人射击一次,中靶;从分别标有号数1,2,3,4,5的5张标签中任取一张,得到4号签;“某电话机在1分钟内收到2次呼叫”;

这四个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或者发生或不一定发生的,是模棱两可的.

(5)做抛掷一枚硬币的试验,观察它落地时哪一个面朝上.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试验,突破学生理解的难点:

“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随机性中的规律性”.通过试验,观察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可以发现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然后再给出概率的定义.具体如下:

第一步每个人各取一枚硬币,做10次掷硬币试验,记录正面向上的次数和比例,填在下表中:

姓名

试验次数

正面朝上总次数

正面朝上的比例

思考试验结果与其他同学比较,你的结果和他们一致吗?

为什么?

第二步由组长把本小组同学的试验结果统计一下,填入下表.

 

组次

试验总次数

正面朝上总次数

正面朝上的比例

思考

与其他小组试验结果比较,正面朝上的比例一致吗?

为什么?

通过学生的实验,比较他们实验结果,让他们发现每个人实验的结果、组与组之间实验的结果不完全相同,从而说明实验结果的随机性,但组与组之间的差别会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别小,小组的结果一般会比学生的结果更接近0.5.

第三步用横轴为实验结果,仅取两个值:

1(正面)和0(反面),纵轴为实验结果出现的频率,画出你个人和所在小组的条形图,并进行比较,发现什么?

第四步把全班实验结果收集起来,也用条形图表示.

思考

这个条形图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在每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统计全班的实验结果,一般情况下,班级的结果应比多数小组的结果更接近0.5,从而让学生体会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稳定在0.5附近.并把实验结果用条形图表示,这样既直观易懂,又可以与第二章统计的内容相呼应,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第五步请同学们找出掷硬币时“正面朝上”这个事件发生的规律性.

思考

如果同学们重复一次上面的实验,全班汇总结果与这一次汇总结果一致吗?

为什么?

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正面朝上的频率稳定在0.5附近.由特殊事件转到一般事件,得出下面一般化的结论:

随机事件A在每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不能预知的,但是在大量重复实验后,随着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逐渐稳定在区间[0,1]中的某个常数上.从而得出频率、概率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关系.一般情况下重复一次上面的实验,进一步总结事件的频数与频率,概括出概率的概念.(6)通过(5)的概括和总结写出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

讨论结果:

(1)必然事件:

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certainevent),简称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

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impossibleevent),简称不可能事件.

(3)确定事件:

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事件.

(4)随机事件:

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randomevent),简称随机事件;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用A,B,C,…表示.

(5)频数与频率:

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na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frequency);称事件A出现的比例fn(A)=

为事件A出现的频率(relativefrequency);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probability).

(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

随机事件的频率,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na与试验总次数n的比值

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我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

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越来越接近概率.在实际问题中,通常事件的概率未知,常用频率作为它的估计值.

频率本身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做同样次数的重复实验得到事件的频率会不同.

概率是一个确定的数,是客观存在的,与每次试验无关.比如,一个硬币是质地均匀的,则掷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就是0.5,与做多少次实验无关.

应用示例

思路1

例1判断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抛一石块,下落”.

(2)“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冰融化”;

(3)“某人射击一次,中靶”;

(4)“如果a>b,那么a-b>0”;

(5)“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

(6)“导体通电后,发热”;

(7)“从分别标有号数1,2,3,4,5的5张标签中任取一张,得到4号签”;

(8)“某电话机在1分钟内收到2次呼叫”;

(9)“没有水分,种子能发芽”;

(10)“在常温下,焊锡熔化”.

答案:

事件

(1)(4)(6)是必然事件;事件

(2)(9)(10)是不可能事件;事件(3)(5)(7)(8)是随机事件.

点评:

紧扣各类事件的定义,结合实际来判断.

例2某射手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射击,结果如下表所示:

射击次数n

10

20

50

100

200

500

击中靶心次数m

8

19

44

92

178

455

击中靶心的频率

(1)填写表中击中靶心的频率;

(2)这个射手射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约是多少?

分析:

学生回顾所学概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指出事件A出现的频数na与试验次数n的比值即为事件A的频率,当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时,这个常数即为事件A的概率.

解:

(1)表中依次填入的数据为:

0.80,0.95,0.88,0.92,0.89,0.91.

(2)由于频率稳定在常数0.89,所以这个射手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约是0.89.

点评:

概率实际上是频率的科学抽象,求某事件的概率可以通过求该事件的频率而得之.

变式训练

一个地区从某年起几年之内的新生儿数及其中男婴数如下:

时间范围

1年内

2年内

3年内

4年内

新生婴儿数

5544

9607

13520

17190

男婴数

2883

4970

6994

8892

男婴出生的频率

(1)填写表中男婴出生的频率(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第3位);

(2)这一地区男婴出生的概率约是多少?

答案:

(1)0.5200.5170.5170.517

(2)由表中的已知数据及公式fn(A)=

即可求出相应的频率,而各个频率均稳定在常数0.518上,所以这一地区男婴出生的概率约是0.518.

思路2

例1做掷一枚骰子的试验,观察试验结果.

(1)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几种?

分别把它们写出;

(2)做60次试验,每种结果出现的频数、频率各是多少?

分析:

学生先思考或讨论,教师提示学生注意结果的可能情况,因为每一枚骰子有六个面,每个面上的点数分别是1,2,3,4,5,6,所以应出现六种结果,试验结果可列表求之.

解:

(1)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六种,分别是出现1点、2点、3点、4点、5点、6点.

(2)根据实验结果列表后求出频数、频率,表略.

例2某人进行打靶练习,共射击10次,其中有2次中10环,有3次中9环,有4次中8环,有1次未中靶,试计算此人中靶的概率,假设此人射击1次,试问中靶的概率约为多大?

中10环的概率约为多大?

分析:

学生先思考或讨论,教师提示学生注意结果的可能情况,中靶的频数为9,试验次数为10,所以中靶的频率为

=0.9,所以中靶的概率约为0.9.

解:

此人中靶的概率约为0.9;此人射击1次,中靶的概率为0.9;中10环的概率约为0.2.

知能训练

1.指出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

(1)某地1月1日刮西北风;

(2)当x是实数时,x2≥0;

(3)手电简的电池没电,灯泡发亮;

(4)一个电影院某天的上座率超过50%.

答案:

(1)随机事件;

(2)必然事件;(3)不可能事件;(4)随机事件.

2.大量重复做掷两枚硬币的实验,汇总实验结果,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解答:

随机事件在每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不能预知的,但是在大量重复实验后,随着次数的增加,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逐渐稳定在区间[0,1]中的某个常数上,从而获取随机事件的概率.

点评:

让学生再一次体会了试验、观察、探究、归纳和总结的思想方法.

拓展提升

1.将一枚硬币向上抛掷10次,其中正面向上恰有5次是()

A.必然事件B.随机事件C.不可能事件D.无法确定

答案:

B

提示:

正面向上恰有5次的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即该事件为随机事件.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一事件的概率总在(0,1)内B.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不一定为0

C.必然事件的概率一定为1D.以上均不对

答案:

C

提示:

任一事件的概率总在[0,1]内,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入新课

体育考试的成绩分为四个等级:

优、良、中、不及格,某班50名学生参加了体育考试,结果如下:

85分及以上

9人

75—84分

15人

60—74分

21人

不及格

60分以下

5人

在同一次考试中,某一位同学能否既得优又得良?

从这个班任意抽取一位同学,那么这位同学的体育成绩为“优良”(优或良)的概率是多少?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学习概率的基本性质,教师板书课题.

提出问题

在掷骰子试验中,可以定义许多事件如:

C1={出现1点},C2={出现2点},C3={出现3点},C4={出现4点},C5={出现5点},C6={出现6点},D1={出现的点数不大于1},D2={出现的点数大于3},D3={出现的点数小于5},E={出现的点数小于7},F={出现的点数大于6},G={出现的点数为偶数},H={出现的点数为奇数},……

类比集合与集合的关系、运算说明这些事件的关系和运算,并定义一些新的事件.

(1)如果事件C1发生,则一定发生的事件有哪些?

反之,成立吗?

(2)如果事件C2发生或C4发生或C6发生,就意味着哪个事件发生?

(3)如果事件D2与事件H同时发生,就意味着哪个事件发生?

(4)事件D3与事件F能同时发生吗?

(5)事件G与事件H能同时发生吗?

它们两个事件有什么关系?

讨论结果:

(1)如果事件C1发生,则一定发生的事件有D1,E,D3,H,反之,如果事件D1,E,D3,H分别成立,能推出事件C1发生的只有D1.

(2)如果事件C2发生或C4发生或C6发生,就意味着事件G发生.

(3)如果事件D2与事件H同时发生,就意味着C5事件发生.

(4)事件D3与事件F不能同时发生.

(5)事件G与事件H不能同时发生,但必有一个发生.

由此我们得到事件A,B的关系和运算如下:

①如果事件A发生,则事件B一定发生,这时我们说事件B包含事件A(或事件A包含于事件B),记为B

A(或A

B),不可能事件记为

任何事件都包含不可能事件.

②如果事件A发生,则事件B一定发生,反之也成立,(若B

A同时A

B),我们说这两个事件相等,即A=B.如C1=D1.

③如果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或事件B发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A与B的并事件(或和事件),记为A∪B或A+B.

④如果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且事件B发生,则称此事件为事件A与B的交事件(或积事件),记为A∩B或AB.

⑤如果A∩B为不可能事件(A∩B=

),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即事件A与事件B在任何一次试验中不会同时发生.

⑥如果A∩B为不可能事件,A∪B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即事件A与事件B在一次试验中有且仅有一个发生.

继续依次提出以下问题:

(1)概率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2)必然事件的概率是多少?

(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多少?

(4)互斥事件的概率应怎样计算?

(5)对立事件的概率应怎样计算?

讨论结果:

(1)概率的取值范围是0—1之间,即0≤P(A)≤1.

(2)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如在掷骰子试验中,E={出现的点数小于7},因此P(E)=1.

(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0,如在掷骰子试验中,F={出现的点数大于6},因此P(F)=0.

(4)当事件A与事件B互斥时,A∪B发生的频数等于事件A发生的频数与事件B发生的频数之和,互斥事件的概率等于互斥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之和,即P(A∪B)=P(A)+P(B),这就是概率的加法公式.也称互斥事件的概率的加法公式.

(5)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A∩B为不可能事件,A∪B为必然事件,P(A∪B)=1.所以1=P(A)+P(B),P(B)=1-P(A),P(A)=1-P(B).如在掷骰子试验中,事件G={出现的点数为偶数}与H={出现的点数为奇数}互为对立事件,因此P(G)=1-P(H).

应用示例

例1一个射手进行一次射击,试判断下列事件哪些是互斥事件?

哪些是对立事件?

事件A:

命中环数大于7环;事件B:

命中环数为10环;

事件C:

命中环数小于6环;事件D:

命中环数为6、7、8、9、10环.

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要判断所给事件是对立还是互斥,首先将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弄清楚,互斥事件是指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事件,而对立事件是建立在互斥事件的基础上,两个事件中一个不发生,另一个必发生.

解:

A与C互斥(不可能同时发生),B与C互斥,C与D互斥,C与D是对立事件(至少一个发生).

点评:

判断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要紧扣定义,搞清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关系,互斥事件是对立事件的前提.

变式训练

从一堆产品(其中正品与次品都多于2件)中任取2件,观察正品件数与次品件数,判断下列每件事件是不是互斥事件,如果是,再判断它们是不是对立事件.

(1)恰好有1件次品恰好有2件次品;

(2)至少有1件次品和全是次品;

(3)至少有1件正品和至少有1件次品;

(4)至少有1件次品和全是正品.

解:

依据互斥事件的定义,即事件A与事件B在一定试验中不会同时发生知:

(1)恰好有1件次品和恰好有2件次品不可能同时发生,因此它们是互斥事件,又因为它们并不是必然事件,所以它们不是对立事件.同理可以判断:

(2)中的2个事件不是互斥事件,也不是对立事件.(3)中的2个事件既不是互斥事件也不是对立事件.(4)中的2个事件既互斥又对立.

例2如果从不包括大小王的52张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那么取到红心(事件A)的概率是

取到方块(事件B)的概率是

问:

(1)取到红色牌(事件C)的概率是多少?

(2)取到黑色牌(事件D)的概率是多少?

活动:

学生先思考或交流,教师及时指导提示,事件C是事件A与事件B的并,且A与B互斥,因此可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和公式求解,事件C与事件D是对立事件,因此P(D)=1-P(C).

解:

(1)因为C=A∪B,且A与B不会同时发生,所以事件A与事件B互斥,根据概率的加法公式得P(C)=P(A)+P(B)=

.

(2)事件C与事件D互斥,且C∪D为必然事件,因此事件C与事件D是对立事件,P(D)=1-P(C)=

.

点评:

利用概率的加法公式,一定要注意使用条件,千万不可大意.

变式训练

某射手在一次射击训练中,射中10环、9环、8环、7环的概率分别为0.21、0.23、0.25、0.28,计算该射手在一次射击中:

(1)射中10环或9环的概率;

(2)少于7环的概率.

解:

(1)该射手射中10环与射中9环的概率是射中10环的概率与射中9环的概率的和,即为0.21+0.23=0.44.

(2)射中不少于7环的概率恰为射中10环、9环、8环、7环的概率的和,即为0.21+0.23+0.25+0.28=0.97,而射中少于7环的事件与射中不少于7环的事件为对立事件,所以射中少于7环的概率为1-0.97=0.03.

例1抛掷一骰子,观察掷出的点数,设事件A为“出现奇数点”,B为“出现偶数点”,已知P(A)=

P(B)=

求出“出现奇数点或偶数点”的概率?

活动:

学生思考或讨论,教师引导,抛掷骰子,事件“出现奇数点”和“出现偶数点”是彼此互斥的,并且是相互独立事件,可以运用概率的加法公式求解.

解:

记“出现奇数点或偶数点”为事件C,则C=A∪B,因为A、B是互斥事件,所以P(C)=P(A)+P(B)=

+

=1.

出现奇数点或偶数点的概率为1.

变式训练

抛掷一粒骰子,观察掷出的点数,设事件A为出现奇数,事件B为出现2点,已知P(A)=

P(B)=

求出现奇数点或2点的概率之和.

解:

“出现奇数点”的概率是事件A,“出现2点”的概率是事件B,“出现奇数点或2点”的概率之和为P(C)=P(A)+P(B)=

+

=

.

例2袋中有12个小球,分别为红球、黑球、黄球、绿球,从中任取一球,得到红球的概率为

得到黑球或黄球的概率是

得到黄球或绿球的概率也是

试求得到黑球、得到黄球、得到绿球的概率各是多少?

活动:

学生阅读题目,交流讨论,教师点拨,利用方程的思想及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求解.

解:

从袋中任取一球,记事件“摸到红球”“摸到黑球”“摸到黄球”“摸到绿球”为A、B、C、D,则有P(B∪C)=P(B)+P(C)=

;P(C∪D)=P(C)+P(D)=

;P(B∪C∪D)=1-P(A)=1

=

解得P(B)=

P(C)=

P(D)=

.

即得到黑球、得到黄球、得到绿球的概率分别是

.

变式训练

已知盒子中有散落的棋子15粒,其中6粒是黑子,9粒是白子,已知从中取出2粒都是黑子的概率是

从中取出2粒都是白子的概率是

现从中任意取出2粒恰好是同一色的概率是多少?

解:

从盒子中任意取出2粒恰好是同一色的概率恰为取2粒白子的概率与2粒黑子的概率的和,即为

+

.

知能训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事件A、B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一定比A、B中恰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大

B.事件A、B同时发生的概率一定比事件A、B恰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小

C.互斥事件一定是对立事件,对立事件不一定是互斥事件

D.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答案:

D

2.课本练习1—5.

拓展提升

1.从男女学生共有36名的班级中,任意选出2名委员,任何人都有同样的当选机会.如果选得同性委员的概率等于

求男女生相差几名?

解:

设男生有x名,则女生有36-x名.选得2名委员都是男性的概率为

.

选得2名委员都是女性的概率为

.

以上两种选法是互斥的,又选得同性委员的概率等于

+

=

.解得x=15或x=21.

即男生有15名,女生有36-15=21名,或男生有21名,女生有36-21=15名.

总之,男女生相差6名.

课堂小结

1.概率的基本性质是学习概率的基础.不可能事件一定不出现,因此其概率为0,必然事件一定发生,因此其概率为1.当事件A与事件B互斥时,A∪B发生的概率等于A发生的概率与B发生的概率的和,从而有公式P(A∪B)=P(A)+P(B);对立事件是指事件A与事件B有且仅有一个发生.

2.在利用概率的性质时,一定要注意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互斥事件是指事件A与事件B在一次试验中不会同时发生,其具体包括三种不同的情形:

(1)事件A发生且事件B不发生;

(2)事件A不发生且事件B发生;(3)事件A与事件B同时不发生,而对立事件是指事件A与事件B有且仅有一个发生,其包括两种情形:

①事件A发生B不发生;②事件B发生事件A不发生,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形.

作业

习题3.1A组5,B组1、2.

3.2古典概型

3.2.1古典概型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入新课

思路1

(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结果只有2个,即“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它们都是随机事件.

(2)一个盒子中有10个完全相同的球,分别标以号码1,2,3,…,10,从中任取一球,只有10种不同的结果,即标号为1,2,3,…,10.

思考讨论根据上述情况,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为此我们学习古典概型,教师板书课题.

提出问题

试验一:

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分别记录“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要求每个数学小组至少完成20次(最好是整十数),最后由学科代表汇总;

试验二:

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分别记录“1点”“2点”“3点”“4点”“5点”和“6点”的次数,要求每个数学小组至少完成60次(最好是整十数),最后由学科代表汇总.

(1)用模拟试验的方法来求某一随机事件的概率好不好?

为什么?

(2)根据以前的学习,上述两个模拟试验的每个结果之间都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基本事件?

基本事件具有什么特点?

(4)什么是古典概型?

它具有什么特点?

(5)对于古典概型,应怎样计算事件的概率?

讨论结果:

(1)用模拟试验的方法来求某一随机事件的概率不好,因为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同时我们只是把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近似地认为随机事件的概率,存在一定的误差.

(2)上述试验一的两个结果是“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它们都是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是相等的,都是0.5.上述试验二的6个结果是“1点”“2点”“3点”“4点”“5点”和“6点”,它们也都是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是相等的,都是

.

(3)根据以前的学习,上述试验一的两个结果“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它们都是随机事件;上述试验二的6个结果“1点”“2点”“3点”“4点”“5点”和“6点”,它们都是随机事件,像这类随机事件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