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614.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7658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6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6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61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61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61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61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61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61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61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61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61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61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61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61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61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61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61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61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61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614.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614.docx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6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614.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614.docx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614

一、单选题

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C)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B)

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

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D)A荣格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A荣格 B谢尔顿 C威特金 D霍兰德

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B)A艾森克 B卡特尔 C哈撒韦 D霍兰德

6、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B)

A艾森克人格问卷 BY-G人格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

7、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D)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8、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C)

A不可遏制型 B活泼型 C安静型 D抑郁型

9、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C)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

10、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

(B)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二、多选题

1、以下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的是(ACE)A需要 B气质 C动机  D能力  E兴趣

2、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的是(BCD)A需要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E兴趣

3、信念是

A被意识到的个性倾向性  B洞察事物的出发点

C判断事物是非曲直的准则  D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  E由认识情感意志构成的融合体

4、一般能力是指(ABCDE)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E注意力

5、气质类型包括(ABCD)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E神经质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ABCDE)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7、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BCD)

A荣格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E埃理克森

8、以下可以称为特质的是(ABCDE)

A个人的外部行为特征 B内在的人格倾向 C身体和生理特征D人格结构的单位 E个体持久的特征

9、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BCE)

A爱森克人格问卷 B罗夏墨迹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D16人格因素问卷 E儿童统觉测验

10、信度包括(ABC)

A再测信度 B等值信度 C分半信度 D内容信度  E效标关联信度

11、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活泼型的特点是(ACE)

A强  B弱  C平衡  D不平衡  E灵活

12、以下关于能力的描述是正确的是(ACE)

A属于个性心理特征  B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C比知识发展要慢得多  

D随年龄增长不断积累E随年龄增长是一个发展停滞和衰退的过程

一、单选题

1、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又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

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2、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B)

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3、将隶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儿童的一种或多种行为和能力模式加以比较,这种研究方法是

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4、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C)

A.华生  B.加德纳  C.皮亚杰  D.斯腾伯格

5、根据皮亚杰理论符号功能的大发展发生在(B)被皮亚杰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发生在(A)个体的思维从动作向运算的转变发生在(C)个体的思维已经采用命题形式发生在(D)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6、()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C)

A.同化  B.顺化  C.平衡化  D.自动化

7、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C)A.皮亚杰  B.加德纳  C.斯腾伯格  D.戴斯

8、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B)

A.强化学说  B.先天决定论  C.相互作用论  D.循序渐进论

9、一旦抚育者离开,儿童就会表现出类似哭闹行为,称为(D)

A.“同步性交往(儿童与抚育者之间交互发生影响的?

行为)

B.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抚养者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C.陌生人焦虑(遇见陌生人,婴儿就会哭闹或者畏缩于母亲身上的现象)D.分离焦虑

10、根据性别、年龄、技能、拥有物、居住地以及朋友对自己进行相应的分类,称为(C)

A.自我评价 B.自我概念(将自我作为客体进行观察,形成一系列关于自己特质与特征的认识)

C.自我定义。

D.自我同一性(个体对“我”是谁,是干什么的,“我”的期望、信仰和价值观是什么的一致和内化的认识)

二、多项选择题

1、发展的主要内涵是(A,B,C,D)

A.发展是有顺序的、不可逆的  B.能够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变化 E.是无规律的变化

C.使个体产生更有适应性、更高效的行为  D.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是(A,B,C,D)

A.连续性与阶段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E.波动性

3、心理发展的研究主题主要有那些方面(A,B,C,D,E)

A.认知  B.语言  C.情绪  D.社会性  E.个性

4、横向比较研究的缺点是(C,D)

A.经济节省 B.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分别取样比较 C.一致性效应  D.很难控制影响发展的因素

5、纵向跟踪研究的缺点是(A,C,D)

A.投入较大  B.揭示心理发展稳定性  C.会有被试流失  D.时代变迁效应

6、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是(A,B,C)

A.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B.认知结构的构建和再构建是认知发展的本质所在

C.儿童认知发展取决于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  D.存在着相互独立的七种智力

7、根据皮亚杰的理论,人的动作包括(A,B)A.个别动作  B.动作系统 C.系列动作D.动作行为

8、格式具有以下特点(A,B,C)A.概括性  B.稳定性  C.重复性  D.系统性

9、认知结构的发展包括()两个作用过程(A,B)A.同化作用B.顺化作用 C.异化作用 D.逆化作用

10、传统的观点认为,儿童的智慧发展受到以下哪些因素影响(A,B,C)

A.成熟  B.经验  C.社会环境  D.自然环境

11、儿童发展出的记忆策略有(A,B,C,D)A.复述 B.组织 C.精细化 D,提取线索

12、语言的构成包括三个成分(A,B,D)A.语音  B.语法  C.语句  D.语义  E.字形

13、语言的发展包括以下阶段(A,B,C,D)

A.牙牙语阶段  B.单词句阶段  C.双词或三词组合阶段  D.完整句阶段

14、语言能够影响人的()A.人际交往  B.认知 C.自我行为调节  D,社会化

15、自我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C,D)

A,自我认识  B.自我评价  C.自我监督 D.自我控制

16.性别角色的发展在以下哪些方面产生差异(A,B,C,D,E)

A.交注  B.言语技能  C.社会认知  D,问题解决策略  E.关注的生活重点

一、单选题:

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D)

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认知学习理论是谁提出的(B)A.布卢姆、  B.加涅、  C.澳苏贝尔  D.奥斯本

3、奥斯本提出了(D)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D.头脑风暴法

4、加涅的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

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 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5、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B)

A.言语信息  B.智力技能  C.动作技能  D.认知策略

6、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B)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7、教师在教学过程,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D)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8、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D)

A.第一年  B.第2-3年  C.第3-4年  D.第五年以后

9、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B)

A.自我中心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公正阶段

10、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

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  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二、多选题

  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对象  D.教学媒体

  2、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D) A.目标  B.策略  C.计划  D.评价

  3、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包括(A,B,D)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动作技能

  4、教学媒体包括(A,B,C,D,E)  A.投影  B.录像  C.计算机  D.黑板  E.图片

  5、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要考虑以下因素(A,B,C,D)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的特点  C.教师的个性与特长  D.学生年龄特征

  6、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步骤包括(A,B,C,D,E)

  A.选择材料 B.设想学习过程 C.呈现预备性材料或新材料 D.抽象出新信息  E.运用活动强化

  7、发现教学法的优势有(A,B,C,D)

A.有利于激发智慧潜能 B.有利于培养内部动机C.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能  D.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8、行为主义教育观把学习看成(A,B,C,D)

  A.经验的联结或操作的变化  B.通过练习和刺激反应式的强化来实现的

  C.学习效果表现为外部行为的变化 D.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技能体系

  9、认知教学观认为(A,B,C,D)

  A.学习是知识的自我建构和理解过程  B.学习依赖于学生自主的信息加工系统

  C.教学导致认知结构的变化  D.教学的目的是建构知识或得深层次意义理解

  10、华莱士将问题解决描述为哪四个步骤(B,C,D,E)

  A.产生  B.准备  C.孕育  D.明朗  E.验证

  11、专家具有哪些特征(A,B,C,D,E)

  A.专家比新手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  B.专家记忆容量较大,因而提取信息的速度更快

  C.专家善于应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E.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

  D.专家化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问题的表征,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

  12、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A,B,C,D)  A.独创性  B.发散性  C.灵活性  D.突发性

13、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表现为(A,B,C,D)

A.热爱学生  B.善于启发  C.勤学敬业  D.以身作则

  14、优秀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表现为(A,B,C,D)

A.个人成就感 B.认为从事的教学活动很有价值C.对学生有正向的期望 D.对学生的学习负有责任

  一、单选题:

  1、人工智能是属于(D)

  A.人和动物的学习  B.人类的学习  C.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D.机器学习

  2、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C)

  A.人和动物的学习  B.人类的学习  C.学生的学习  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3、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B)

  A.桑代克  B.斯金钠  C.加涅  D.金布尔

  4、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C)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奥苏贝尔  D.金布尔

  5、根据学习材料的性质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把学习分成(C)

  A.言语信息学习、智力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  B.接受性学习、发现式学习

  C.意义性学习、机械性学习  D.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心智学习、习惯学习

  6、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D) A.奥苏贝尔  B.加涅  C.布鲁纳  D.塞伦

  7、提出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D)  A.桑代克  B.苛勒  C.布鲁纳  D.托尔曼

8、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B)

A.效果律  B.应用律  C.失用律  D.准备律

  9、根据强化物本身的性质可以分为(A)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10、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C)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11、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A)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12、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  A.注意力  B.动机  C.情感  D.意志

  13、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C)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意志力  D.思维力

  14、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C)

  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  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

  C.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

  15、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D)

  A.直接兴趣  B.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广阔兴趣

  二、多选题

  1、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B,C,D)

  A.桑代克  B.华生  C.巴甫洛夫  D.斯金钠  E.加涅

  2、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B,C)

  A.华生  B.加涅  C.奥苏贝尔  D.斯金钠  E.金布尔

  3、金布尔关于学习的定义是(A,B,C,D,E)

  A.学习的结果是学习的主体要发生持久的改变 B.学习是发生在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的变化

  C.学习是一种活动过程 D.学习需要练习  E.学习要受到强化

  4、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中根据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A,B,C,D)

A.知识的学习  B.技能与熟练的学习

C.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  D.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学习

  5、加涅根据学习成果把学习分成(A,B,C)

  A.言语信息学习  B.智力技能学习  C.认知策略学习  D.接受性学习  E.发现式学习

  6、“学习风格”具有如下特点(B,C)

  A.灵活性  B.稳定性  C.独特性  D.概括性  E.指导性

  7、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有(A,B,C,D,E)

  A.生理性要素  B.认知要素  C.情感要素  D.意志要素  E.社会性要素

  8、学习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A,B,C,D)

  A.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或技能  B.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

  C.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  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控制的统一体

  E.学习策略是元认知

  9、以下属于认知派的心理学家是(B,C,D,E)

  A.桑代克  B.苛勒  C.托尔曼  D.布鲁纳  E奥苏贝尔.

  10、以下属于联结派的心理学家是(A,C,D,E)

  A.桑代克  B.苛勒  C.巴甫洛夫  D.斯金钠  E.斯彭斯

  11、联结论的主要特征是(A,B,C)

  A.学习的实质在于现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或行为改变的过程

  B.联结是直接的、无中介的、是靠尝试错误而建立的

  C.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客观研究  D.学习主要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12、桑代克总结的主要学习规律是(A,B,C)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联结律

  13、斯金钠总结出的规律包括(A,B,C,D)

  A.习得反应  B.条件强化  C.泛化作用  D.消退作用

  14、正强化的方法包括(A,B,C,D,E)

  A.奖学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表扬  D.改善学习  E.给于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15、托尔曼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A,B,C,D)

  A.符号学习理论  B.认知地图  C.中介变量  D.潜伏学习

  16、学习活动中良好的性格特征表现为(A,B,C,D)

  A.努力奋斗  B.实事求是  C.独立意识  D.创造精神

一、单选题

  1、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所要求的政治信仰、态度和行为的过程,称为(A)

  A政治社会化

  B.民族社会化(个体形成本民族大多数人所共同具有的社会特性)

  C.法律社会化(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D.道德社会化(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和与之相符合的行为的过程)

E.性别角色社会化(个体根据社会对男女基于不同性别所产生的不同角色要求和期望而形成的相适应的行为过程)

  2、学校教育入职培训属于(B)

  A.早期社会化(儿童掌握语言)  B.预期社会化(学校教育、入职培训)

  C.发展社会化(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D.反向社会化(青年人较老年人电脑、开车)

  E.再社会化(罪犯改造、精神病人入院治疗)

  3、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A)

  A.归因

  B.印象(认知者以自己过去经验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理解)

  C.自我认知(主我读客我的认知与评价)

  D.态度(个体对人、对事、对周围世界的一种具有持久性与一致性的反映倾向)

  4、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

  5、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

A.能力  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 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6、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属于以下那种因素的作用(A)

  A.熟悉性临近性  B.形似性与互补性  C.外貌  D.对等性或互惠性

  7、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B)

  A.互不相识、双方的表面接触、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B.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C.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D.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双方建立友谊

  8、浪漫的爱的组成是(A)

A.亲近和激情  B.亲近和承诺(友情的爱)  C.激情和承诺  D.亲近、激情和承诺(圆满的爱)

  9、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C)

  A.从众(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群体规范与群体目标的影响下,向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B.服从(在外界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 C.暗示

D.模仿(在无外在控制条件下,个体由于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相同的行为方式)

  10、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C)

  A.服从  B.从众  C.模仿  D.暗示

  11、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B)  A.社会促进  B.社会抑制  C.社会进步  D.社会退步

  二、多项选择题

  1、个体具有社会化的可能性主要是因为(A,B,C,D)

  A.有生物遗传因素的基础  B.与超越本能的学习能力

  C.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D.有掌握语言的潜在能力

  2、民族社会包括(A,B,C,D)

  A.掌握本民族的文化 B.掌握本民族的生活习惯 C形成共同的民族心理特征D.具有民族自豪和归属感

  3、早期社会化的内容包括(A,B,C,D)

  A.儿童掌握语言 B.学习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C.学习社会规范并将社会价值内化 D.与人沟通并建立感情

  4、大众传媒有(A,B,C,D) A.报纸  B.电视  C.广播  D.互联网

  5、印象具有以下特点(B,C,D)  A.直接性  B.间接性  C.稳固性  D.综合性

  6、态度改变的方法有(A,B,C,D)

  A.劝导宣传法  B.群体影响法  C.活动参与法  D.角色扮演法

  7、以下属于高层次的社会关系有(A,B)

  A.阶级关系  B.政治关系  C.朋友关系  D.夫妻关系  E.同事关系  F.主雇关系

  8、利他行为具有以下特征(A,B,C,D)

  A.以利他为目的  B.自愿的  C.不期望报答  D.会有一定的付出或损失

  9、以下属于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是(A,B)

  A.给老人家让座  B.帮助同学补习功课  C.抢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