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8199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8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冬天的济南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B.史铁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

C.读了《秋天的怀念》,我们无不被无私与伟大的母爱所感动。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老师转身面向大家,他决定这一课,     ,     ,     ,     。

①他们才能理解并接纳这份爱,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也才能写出诚挚感人的作文

②不是具体地教孩子们怎样去写作文,也不是单纯地教他们怎样写自己的母亲

③他觉得唯有让孩子们理解了父母无私的付出

④而是启发孩子们,体会到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那背后的良苦用心和炽热的爱

A.②④③①

B.③②①④

C.③④①②

D.②④①③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除夕之夜,腾空而起的礼花和不绝于耳的爆响声交相辉映。

B.关于他的故事太多太多,罄竹难书。

C.课间十分钟,班上的“开心果”张晓松使尽浑身解数,搞怪逗乐,整个教室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D.漫步曲水亭街,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二、字词书写

4.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她的老师在她生日当天送给她一本画帖(__________)。

(2)他信心十足地驾车通过空旷的草地,一次也没有陷进泥沼(__________)。

(3)富有中国文化(nèi hán)______________的节目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4)我们只有开阔视野,多听取他人意见,才能不被(méng bì)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小题

紫藤萝瀑布

宗璞

(1)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2)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bèng)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3)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4)“我在开花!

”它们在笑。

(5)“我在开花!

”它们嚷嚷。

(6)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

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qióng)浆?

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7)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zhù)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8)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líng)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

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9)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qiú)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10)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种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11)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5.“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全文以此开篇,有什么作用?

6.作者写盛开的藤萝时,从视觉的角度,由______及______,由面到点,写出了花的“盛”。

7.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分析下列语句的表达作用。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修辞的角度)

(2)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理解加点词语含义的角度)

8.作者由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了什么?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王进是个好男儿

①王进在《水浒传》第二回中出现,以后再没影踪。

他如一道耀眼的闪电,照亮了大宋灰暗的山河,让人看到了一个真正男子汉的英姿,也让梁山的好汉们,顿时失去了颜色。

②同林冲一样,王进也是大宋的八十万禁军教头。

他的父亲都军教头王升,当年曾将还是街头混混的高俅“一棒打翻,三四个月将息不起,有此之仇”。

现今,足球明星高俅当了大宋国防部长之后,就伺机要报当年的一棒之仇。

王进知道这厮肯定不会放过自己,就在高部长上任的第二天,不等上司动手,自己主动辞掉大宋的金饭碗,设计摆脱了两个前来监视的牌军,同家中老母一起,向西北,奔赴抗金的前线去了。

③王进对大宋社会看得极为透彻。

他不想再同高俅之辈论理,因为无理可论。

林冲比王进天真,他认为大宋还能论理,结果,将自己论进了沧州劳改的草料场。

④大宋没有给王进提供正义和公平,但王进并没有像宋江一样,认为自己是“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而是想到,自己一身武艺,当为国家出力。

西北战事正紧,那里正是自己的用武之地。

于是,王进一路西行,向抗金前线延安府进发。

他心里清楚,不管他建立多少功业,只要高部长在任,他都不可能有奖金、有官位,但他依然去了。

⑤宋江等辈,一身武艺,树起“替天行道”大旗,自称“忠义”,真实的目的,是为了招安后封妻荫子,多的是对同胞的残杀。

同王进相比,宋江私放晁盖是对皇帝不忠,攻击方腊是对朋友不义,又何曾行过天道?

⑥王进不会上梁山。

他比林冲更明白,梁山并不是人生的惟一选择,那不过是山寨版的大宋!

他们不可能“替天行道”,只能是“替天行盗”!

如果王进处在林冲的位置上,当高俅被俘上山后,他肯定一刀砍了他,不会像林冲,在宋江的高压下,忍气吞声敢怒而不敢言。

善良是美好的品德,但仅仅只有善良,则又易为奴隶。

⑦王进不仅有智慧,讲原则,还忠义两全。

⑧因为老母生病,不得已在史家庄住了多时。

为报答史太公的热情招待,他花半年时间,尽心点拨史进,让他成为全国一流的武术师。

以史进一家对他的感情,他完全可以在史家庄度过一生,但他考虑到自己被高俅通缉,怕连累于人——桃源虽好,不是久留之处。

这是对朋友的义。

⑨王进是真正视名利如烟云的人,是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

作者将他置于正面人物的第一个,当有深意焉。

⑩后人为什么喜欢陶渊明?

因为这位田园诗人认为,当这个社会不能给自己尊严、平等、正义的时候,抗争本身已没有了意义,最好的选择是摒弃这个社会,没有必要再同他们论辩姜是不是生在树上。

老子不想折腰了,那五斗米也不要了。

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看见太阳!

当王进身处逆境,尊严被践踏、权利被褫夺,他无处可诉说——抑或他根本就不屑于诉说——他只是默默忍受,毅然担当。

(11)在中国,最能检验人格力量的天平砝码,就是权力。

绝大多数男人,一遇到权力的砝码,就会毫无悬念地倾斜,但王进的天平没有倾斜!

(12)当一个人能置大宋的价值观不顾而坚持自己选择的时候,当世人皆醉他独醒的时候,底气是何等的深厚,内心是多么的强大!

(13)对这个行将溃败的社会,王进已经心无所求。

他知道名与利的代价是什么,他知道放弃的代价又是什么。

所以,他依照自己的标准做人、做事了。

9.对第③段“王进对大宋社会看得极为透彻”,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进知道高俅一定会在自己身上报当年的一棍之仇,同他无理可讲。

B.王进奔赴西北前线,是因为他觉得虽会遭报复,但还有报国的机会。

C.王进明白在当时的环境下,大宋不可能给自己提供尊严、公平以及正义。

D.王进清楚梁山是大宋的翻版,宋江等人的真实目的与大宋的价值观一致。

10.第⑨段说王进“是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进明知朝廷黑暗,依然以国家为重,奔赴西北前线。

B.王进明知不会得到名利官位,依然遵从自己的内心行事。

C.王进像陶渊明一样,在得不到公正时,默默忍受、毅然担当。

D.王进经受住了权利的考验,人生的天平没有在权利面前倾斜。

11.作者为什么说“王进是个好男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进既照亮了大宋昏暗的山河,又让梁山好汉黯然失色。

B.王进在得不到公平对待的时候,选择主动摒弃这个社会。

C.王进不仅有智慧,讲原则,还不计名利,忠义全都兼顾。

D.王进是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依照自己的标准做人做事。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

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

子贡自井望见之,不说,以为窃食也。

入问孔子曰:

“仁人廉士穷改节乎?

”孔子曰:

“改节即何取于仁廉哉?

”子贡曰:

“若回也,其不改节乎?

”子曰:

“然。

”子贡以所见告孔子,子曰:

“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女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

女止,吾将问之。

”召颜回曰:

“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

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

”对曰:

“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

不可祭也。

”孔子曰:

“然乎,吾亦食之。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

“吾之信回,非待今日也!

”二三子由此口服之。

子路问于孔子曰:

“君子亦有忧乎?

”子曰:

“无也。

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也,则乐其意;既得之,又乐其治。

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

小人则不然,其未得也,患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

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

(选自《孔子家语》)

(注)①蔡:

“蔡”以及后文中的“吴”“陈”“楚”都娃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②城父:

地名。

③徒役:

服劳役的人。

④II兕II虎,率彼旷野:

不始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在空旷的野外疲于奔命#⑤由:

人名,即子路。

⑥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皆为古之爷贤,他们“奔义”“让国”,不慕荣华,视商贵如尘土,且能够在首阳山做流民,敢宵死阻止文王讨伐商纣王,叩马而谏,宁可饿死,不食周栗。

⑦王子比干:

比干是历史上第一个以死谏君的忠臣,被称为“亘古忠臣”。

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又是他的丞相,比干对纣王倒行逆施的婪政不满,多次向他谏阻,纣王不听,比干圾后只好以死相谏。

12.对下列加点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于城父            军:

驻扎

B.所刺皆中诸侯之疾    刺:

桁责

C.君穷固穷          固:

本来

D.孔子知弟子有愠心愠:

恼怒

13.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夫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当权大夫危矣

A.夫楚大闲/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当权/大夫危矣

B.夫楚/人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当/权大夫危矣

C.夫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当权人夫危矣

D.夫楚大困也/来脾孔子/孔子川于楚/则陈蔡当权/大夫危矣

14.下列对文木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国、蔡国的大夫嫉贤妒能,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怕孔子入楚对白己不利,就共同围堵孔子。

B.露宿野外.粮食断绝,走投无路的时候,孔子却能够临危不乱.处变不惊,表现出“贫残不能移”的君子本色。

C.孔子问子路:

“我们的学说难道是错误的吗?

我们为什么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呢?

”其实,孔子缝无疑而问。

D.孔子很欣赏子路的观点,仁者终有一天会被信任,智者的学说也终有一天会被施行,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5.请把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意者吾未仁邪?

故人之不我信也.

五、句子默写

16.课内外阅读积累 

1._____        _____,儿女共沾巾。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 _ ____,欲上青天览明月。

4.好朋友分别,彼此依依不舍,你可引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名句“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慰他。

5.                ,客舍青青柳色新。

                     ,西出阳关无故人。

6.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                 。

7.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

“             ,              ”。

8.“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

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

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他确乎有点象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所选语段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语段中的“他”指的是             。

请赏析选段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简要概述“他”后来的命运。

六、诗歌鉴赏

阅读《竹里馆》,完成下列题目。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7.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8.“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说说“独”字好在哪里?

七、语言表达

19.口语交际。

根据下面的材料,完成转述,要求转述准确、完整。

张明有了一辆新自行车,刘宇特别想骑一次,但是又不好意思直接跟张明说,所以请李晨帮忙转述自己的想法。

听了李晨的话,张明欣然同意,请刘宇第二天上午九点到自己家所在的小区来骑车,并请李晨转述自己的邀请。

李晨对张明说:

李晨对刘宇说:

八、名著阅读

20.文学常识填空。

《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_________,著名的桥梁学家、教育家。

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属于___________说明文。

九、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能力考查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汉字,传承传统文化,某中学将开展以“掌握汉字,你我共同的责任”为主题的学习活动。

请你也来参与!

21.【魅力汉字】真草隶篆行,异彩纷呈,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

请根据谜面写出谜底。

a.一月七日。

 打一字:

_____。

b.一字十三点,难在如何点。

 打一字:

__

C.七十二小时。

打一字:

__

22.【倡议写字】在“写好汉字”的活动中,为营造氛围,教室里需要张贴几条标语,请你协助拟一条标语。

23.【规范用字】学校食堂菜品公示栏有如下内容:

今日菜品

素菜2元:

炒白菜、炖罗卜……

晕菜2元:

青椒肉丝、木耳肉片……

就上面的错别字,你准备给食堂师傅提出来,请他们改正。

你将怎么说?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爨是东汉末年到唐朝中叶云南东北部少数民族的统称。

爨体字,中国古代稀有字体,代表云南特色,爨体字在中国缤纷多彩的书法字体中,有特殊的地位,是中国汉字隶书到楷书的过渡学体,堪称中国文字演变的“活化石”,曲靖市留存的碑刻《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是研究爨文化的主要凭证。

为了让大家知晓身边的文化遗产,了解曲靖历史文化,响应国务院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每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六)的号召,江源学校将举办“走近爨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认识“爨”字

“爨”,读音“cuàn”,云南文化史上有句名谣:

“興(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用火烧”说的是“爨”学的现代写法。

“爨”的意是是:

烧火做饭;灶:

姓氏。

请你将爨字规范写入“田”字格中,并数一数其笔画数。

(2)走近“爨”学

珠江源学校权邀请当地爨文化博物馆王馆长,于6月30日到学校礼堂,为全体师生作“爨文化知识”的专题讲座,现请你以学校名义,写一份邀请函。

(3)传播文化

为了将曲靖的文化遗产推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更多人了解爨文化,请你拟写一则含有“爨”字的广告词。

图一                              图二

(4)图一的故事情节名称:

     图二出自课文:

《   》

(5)看图一图二,按照例句各仿写一个句子。

例句:

我想跟随施耐庵去游览山清水秀的梁山泊。

十、作文

25.请以“遇见你,我很幸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⑴文体是记叙文。

⑵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人名。

⑶书写工整规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二、字词书写

1、

三、现代文阅读

1、

2、

四、文言文阅读

1、

五、句子默写

1、

六、诗歌鉴赏

1、

七、语言表达

1、

八、名著阅读

1、

九、综合性学习

1、

2、

十、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