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创业史资料_3篇(共13页)88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0586278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的创业史资料_3篇(共13页)88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党的创业史资料_3篇(共13页)88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党的创业史资料_3篇(共13页)88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党的创业史资料_3篇(共13页)88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党的创业史资料_3篇(共13页)88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党的创业史资料_3篇(共13页)88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党的创业史资料_3篇(共13页)88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党的创业史资料_3篇(共13页)88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党的创业史资料_3篇(共13页)88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党的创业史资料_3篇(共13页)88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党的创业史资料_3篇(共13页)8800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党的创业史资料_3篇(共13页)8800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党的创业史资料_3篇(共13页)8800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党的创业史资料_3篇(共13页)8800字.docx

《党的创业史资料_3篇(共13页)88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的创业史资料_3篇(共13页)8800字.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党的创业史资料_3篇(共13页)8800字.docx

党的创业史资料

  党的创业史资料范文一

  一、建党纪念日的由来

  XXXX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遍到我国,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人,相继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列主义,从事工人运动。

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积极帮助下,XXXX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后因被帝国主义密探发觉,会议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继续进行。

参加会议的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包惠僧,周佛海,共十三人,代表全国各界五十七名党员出席了会议。

参加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柯尔斯基。

大会通过了党的章程,选举陈独秀为,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环境困难,不能查记&;一大&;召开的准确日期(后经过考证,得出&;一大&;召开的时间为XXXX年7月23日),因此XXXX年党中央决定召开&;一大&;确定XXXX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为党的生日和纪念日。

  二、党建三个历史阶段的成就

  &;第一个成就,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鸦片战争的爆发打断了大清帝国独自发展的道路,古老的中华民族经受了世界其他民族从而有过的磨难和痛苦。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中国的有识之士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

然而,由于帝国主义、官僚买办和封建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广大中国人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中国人民的一次次抗争都最终都归于失败,未能从根本上改革中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总结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深刻地指出,&;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

&;从而明确地指出,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正是人民和历史选择的结果。

  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经过28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彻底摆脱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胜利。

相比中国共产党诞生前80年的曲折探索,中国共产党在短暂的28年,就实现了三个彻底的改变,&;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胡锦涛关于&;三个彻底&;的论断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所取得的彪炳史册的伟业。

  &;第二个成就,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探索,虽然经历了很多曲折和磨难,但如所说,变革是&;最广泛最深刻的&;,而且成就是主要的、巨大的。

广大人民翻身成了国家的主人,我们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在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在基本没有外来援助的情况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在航空航天等事关国防安全的科学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极大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是中国人民挺直了腰杆。

从XXXX年&;XXXX年,工业产量以每年平均13.5%的速度增长,从一个基本的农业国转变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国。

  在社会建设上,虽然面临着经济的巨大困难,我们也高度重视教育、卫生、医疗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低水平的、基本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中国的预期寿命从35岁大幅度提高到68岁。

在对外政治上,我们首先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打破了美国以及后来苏联的霸权主义,维护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也是我们在80年代以来的改革中能够避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那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经受住严峻的风险考验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所有这些成就,是在没有掠夺、没有殖民战争,在保证广大人民平等的基础上取得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而所有这些成就也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制度基础和物质前提。

  &;第三个成就,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在清醒判断国情和时代主题的基础上,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策,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抉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一跃成为全球经济第二大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社会建设全面展开。

  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面对新世纪的新挑战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既超越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又超越了发展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而正是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中国迅速走出了XXXX年以来金融危机的阴影,并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

无疑,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中国再次创造了一个奇迹。

  纵观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

在短短的90年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但打破了一个旧制度,而且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制度;不但经受住了各种风险的严峻考验,而且开拓了社会主义的新局面,长期执政60多年;不但改变了中华民族被奴役的地位,而且走上了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可以说,90年来,中国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所以,胡锦涛在讲话中自豪地指出,&;9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革,中国人民命运发生的变化,其广度和深度,其政治影响和社会意义,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所取得的成就是无与伦比的,是&;惊天地、泣鬼神&;的。

这些成就充分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能建设和发展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90年所完成的三个成就,分别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三个历史阶段的成就,体现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的三个重要里程碑,反映了90年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所以,胡锦涛强调,&;90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人民一道顽强拼搏、接续奋斗的结果。

&;使用&;接续奋斗&;这个词,生动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事业是一个需要不断接力的伟大工程,告诫全党全国人民要从历史的连续性来看党的成就,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不要把各个阶段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否则,就会导致历史虚无主义。

只有坚持历史的连续性,才能对我们当前所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更高的历史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就,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满怀信心地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党的创业史资料范文二

  《创业史》这部巨著蕴藏着作者14年农村生活的丰厚积累,表现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

小说通过我国西北地区一个小村落的生活演变,概括了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的社会矛盾冲突,着重表现了在这场变私有制为公有制的革命中,社会的、思想的和心理的变化过程。

小说叙述了梁家老汉一家三代创家立业的悲惨历史,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走的历史道路的典型概括。

其意在表明,在私有制的基础上,农民要真正致富,即使拼上毕生精力也是难以实现的,只有走党指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民才会有自己的光明前途。

  这本书对我们农业发展以及社会发展起到极大的警醒作用,给予我们许多启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农业合作化运动。

农业合作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

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

而之所以当时的中国选择农业合作化,&;根本的问题在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社会主义人人平等,不能共同富裕,那就只能选择共同贫困。

防止农村贫富差距拉大,两极分化,这是建立互助组到高级社的生产关系基础。

&;其中的深意有毛泽东以及中国革命思想所包孕的&;大同&;理想、农民革命的平均主义思想以及俄国民粹主义混杂而成的&;乌托邦&;冲动,亦有从农业中汲取剪刀差完成国家工业化的现实推动,而这显然不是出于农村新的阶级分化的简单考虑。

然而,最终结果是好的,也可以说是极大的胜利。

借此,我国的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不仅引起乡村土地关系发生改变,而且对中国共产党在整个乡村社会建立新的行政关系和统治权威,以及使新中国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变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此外,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也有不小的启示。

一个人,例如《创业史》中的梁生宝,他个人可能在各方面还不很成熟,甚至很幼雅,但因为他在听党的话、做党的忠诚儿子这一点上是自觉的,那么他的行动客观上就成了无产阶级改造世界、改造社会这一自觉的成熟的总体行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了。

而他个人也会在这个总体行动中使自己在各方面尽快地少走弯路而成熟起来。

而有些背离党的正确路线的人把听党的话变成听他们个人的话,似乎他们自己就是党的化身,反对他们就是反对党,《创业史》中的郭振山就是如此。

这和我们所说的党的领导毫无共同之处。

我们所说的党的领导,是指党的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领导,听党的话就是不打折扣地按党的正确路线和政策办事。

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是客观规律的科学反映。

自觉地把自己的言行纳入党的正确路线的轨道,是人类从必然向自由飞跃的标志,也是人类在改造世界改造社会中趋于成熟的标志。

  我相信,无论什么时候,当人们想要剖析中国农民,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时都会需要借助《创业史》来再现当时中国农村发展的全过程,也会因此更了解党的正确领导的伟大作用。

  党的创业史资料范文三

  从XXXX年至今,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有90周年了,在这90年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华民族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

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在深刻了解中华民族的奋斗史。

  90年前,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同帝国主义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由此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也从这时起,中华大地变得满目疮痍,血迹斑斑。

随着帝国主义的肆意掠夺,中国这个国家变的积贫积弱,人民也饱受欺凌,可以说,90年前的中国人民,是生活在了水深火热之中。

  但也在XXXX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时刻,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即将向着共产主义方向发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而新中国的成立也标志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阶段性任务。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XXXX年,至今已走过90年的历程。

在这90年中,从XXXX年五四运动到XXXX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党史上被称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这一时期又分以下几个阶段。

  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XXXX年9月-XXXX年5月)。

大革命时期(XXXX年6月-XXXX年7月)。

土地革命时期(XXXX年8月-XXXX年7月)。

抗日战争时期(XXXX年7月-XXXX年8月)。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XXXX年8月-XXXX年10月)

  中共共产党成立。

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下,XXXX年7月23日至31日,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受全国五十多名党员的重托,在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党的一大的贡献: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

&;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

&;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联合第三国际。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国共联合。

为什么要联合国民党?

一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创立了中华民国,所以孙中山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民族民主革命的象征。

他所领导的国民党在社会上是有威信的。

二是这个党已经在中国南方建立了一块容许各种革命力量进行活动的根据地,并且拥有一支数万人的军队。

三是孙中山在几经挫折后,深感革命必须改弦易辙。

他真诚地欢迎共产党员同他合作,欢迎苏联援助中国国民革命。

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准备建立统一战线时,首先同国民党合作是经过认真考虑和选择的。

  XXXX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同时坚持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XXXX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在广州举行。

大会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这次合作实现后,以广州为中心,汇集全国的革命力量,很快开创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新局面。

  工农运动的高涨。

XXXX年7月,在广州沙面租界,数千名中国工人举行政治大罢工,反对英、法帝国主义限制中国人自由出入沙面租界的&;新警律&;,斗争持续一个多月,取得了胜利。

  邓中夏、向警予领导的上海南洋烟厂XXXX年多工人罢工,中共领导下的湘潭锰矿工人和九江码头工人罢工,汉口XXXX年多人参加的人力车夫罢工,苏州XXXX年0余人参加的机器工人罢工,浙江余姚XXXX年0多人参加的盐民罢工等。

  在共产党人建议下,国民党一大决定创办一所陆军军官学校。

XXXX年5月,黄埔军校开学,孙中山亲自兼任,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

11月,旅法归来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的周恩来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

中国共产党还从各地选派大批党、团员和革命青年到黄埔军校学习,在第一期学生中,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有56人,占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

  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是在国共合作条件下进行的一场革命战争,它的直接打击目标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主要有占据湖南、湖北、河南三省和直隶保定一带的吴佩孚,占据北方的张作霖和盘踞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5省的孙传芳。

北伐军在出师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消灭了数倍于己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部队,收复了湘、鄂、赣、闽、浙、皖、苏等省和豫省一部,把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推进到了长江流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北伐战争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结出的硕果。

  大革命失败。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客观上,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暂时比革命阵营的力量强大得多,并且有更多的政治经验。

国民党背信弃义地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群众发动突然袭击。

主观上,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在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文的错误。

大革命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

党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迅速扩大。

党的组织得到很大发展。

党还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

党经受了深刻的锻炼和严峻的考验。

  五次反围剿。

第一次反围剿:

XXXX年11月至XXXX年1月。

共歼国民党军1个师部和3个多旅约1.2万人,缴获各种武器1.1万余件。

第二次反围剿:

XXXX年2月-5月。

歼敌三万余人,缴枪二万余支。

第三次反围剿:

XXXX年7月-9月。

歼敌7个师,17个团,缴枪二万余支。

第四次反围剿:

XXXX年12月-XXXX年3月。

歼敌2个师的大部。

俘获敌军XXXX年余人。

第五次反围剿:

XXXX年9月-XXXX年10月。

  遵义会议。

XXXX年1月15日至17日,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圹大会议。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注意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注意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

它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

是汇总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XXXX年10月&;XXXX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由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会合后组成)、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

  XXXX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长征结束。

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张学良和杨虎城于XXXX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XXXX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9月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辖三个师:

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第一二○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

全军共4.5万多人。

接着,在南方八省边界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下辖四个支队,全军共1.03万人。

红军改编后迅速开赴抗日前线。

国共两党军事上的合作,推动了全国抗战和国共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XXXX年9月,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改称陕甘宁边区,辖23个县,人口约150万,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延安整风运动。

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的整顿党的作风,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的运动,从XXXX年2月开始至XXXX年春季结束,共计3年多时间。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运动的宗旨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通过整风运动,提高了党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抗日战争胜利。

抗日战争,是指从XXXX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由日本帝国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两国军队鏖战八年,至XXXX年9月2日,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中国伤亡XXXX年万人,日军阵亡70万。

避免了国家民族的灾难。

  重庆谈判。

XXXX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囯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

整个事件过程从XXXX年8月29日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由于蒋介石要打内战的方针早已确定,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不久便撕毁了《双十协定》,于XXXX年6月向中原解放区大举进犯,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革命内战。

  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是指XXXX年9月至XXXX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

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

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七届二中全会。

XXXX年3月5~13日在中国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行,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委员34人,中央候补委员19人。

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

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阐明在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必须警惕骄傲自满情绪,必须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

全党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全会批准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

七届二中全会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

这次会议为迅速取得民主革命在全国的彻底胜利,以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充分的准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XXXX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成立。

参加会议的有46个单位的代表共662人。

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展示了新中国的宏伟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临时宪法作用,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遵守的大宪章。

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国旗、国歌、国都、纪年等项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XXXX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