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_3篇(共5页)32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064340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_3篇(共5页)32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_3篇(共5页)32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_3篇(共5页)32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_3篇(共5页)32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_3篇(共5页)32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_3篇(共5页)32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_3篇(共5页)3200字.docx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_3篇(共5页)32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_3篇(共5页)3200字.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_3篇(共5页)3200字.docx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篇1

  上周五的时候,同事说,下周有我来代表语文组来汇报学习心得。

没怎么想,就答应了。

可是没想到答应好答应,真地做起来还真不好弄。

  我的想法是把自己当年划的句子整理出来。

可是整理一会儿就不行了。

当时划了八百条,那整理起来不就麻烦大了。

而时间又极其有限。

决定整理到第六章。

结果真的整理到第六章,已经是周二了。

湛老师说,周四必须东西要出来。

因为周日出去的缘故,周二上了六节课。

所以回到家,整理了四十几条就睡了。

周四要去听课,也就是青浦讲座,所以周四的课掉到了周三,又是六节课。

但是资料还是没出来,可是自己身体吃不消,于是从十一点左右开始睡,睡到十二点,起床,工作到四点。

把摘录做完了。

其间老婆打电话来,对私自买躺椅表示了愤怒。

  周四上午两节课。

第三节上完之后,扒了几口菜,就和同事们往人民广场赶,可是还是迟到了十分钟。

回到上海五点半,回到家将近七点。

放松了一会儿,决定先睡觉。

写完随笔,睡到一点,然后起来写发言稿。

一直写到六点。

赶到学校给孩子们放三国,自己接着写。

第一节课没有写,没电脑。

下面三节课就好多了。

到中午吃饭的时候,终于稿子写好。

说是三四五三章,可是自己发现第五章是整理不出来了。

吃完午饭,抓紧搞,结果搞到第一节结束才勉强赶出来。

人已经疲惫不堪,自己稿子上写得什么东西也不知道了。

又抓紧再看两遍。

两点三刻下去,结果教室里一片狼藉。

管理人员不知道在哪里。

  我讲了半个小时不到一点。

只讲了预设的一半左右。

只讲了一个词,学习。

实话实说,下面听懂的绝对不超过五个人,其中还包括华师大的俩个专家。

同志们没有兴趣,我说的又是一大堆术语。

同志们给面子,不出声。

可是我实在是看不到互动的感觉。

后来教授又作了一个简单的点评。

  自己感觉还可以吧,至少自己又相当于复习了一遍。

其他人不作评论,根本就没听,也没兴趣评。

就当自己痛快嘴吧。

  讲完了,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顿时轻松了很多。

今天晚上看电视,看小说,睡觉。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篇2

  很认真的把绍瑞珍老师的《教育心理学》读了一遍,感觉是如沐春风,豁然开朗。

通过读书,使得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找到了理论依据;澄清了一些错误的、想当然的想法;更是学到了有效教学、学习和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结合自己的阅读,谈谈体会。

  一、教育心理学已经不再仅是纯粹的理论研究,实际应用越来越多

  以前,见到过几本教育心理学的教科书,总的感觉是理论叙述比较多,尽管内容很好,但和实践总有段距离,况且由于自己对理论的认识比较肤浅,导致有些内容无法有效实践,得不到期待的效果。

但在本书中,作者以现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背景,系统阐述了教学、学习等诸方面的内容,且和实际情况联系密切,比如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从知识的表征到获得的过程,以及如何有效保持等各个方面深入浅出的做个介绍,并且因为内容结构组织的好,读起来也不费劲,确实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二、教育心理学应该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修课

  作为一线教师,很多时候其实就是在根据经验教学,但仅凭经验必然导致教师教育教学的专业化水平偏低,而错误的经验给学生带来的后果更是无法弥补,所以,强调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越来越重要的事情。

  在陈琦和刘儒德主编的《当代教育心理学》中,提到这样一个问题:

当学生反复擅自离开座位时,教师应该怎么办?

按照一般的经验,教师要提醒学生留在自己的座位上,并且这样做也能帮助学生记住这条上课的纪律。

但研究发现,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离开座位的想法会越来越强烈,因为学生是在通过这一行为引起老师的注意,所以,当老师置这些学生于不顾,转而表扬那些不动的学生,离座率就降低了。

由此可见,教育工作不能再仅凭经验。

  对于如何教学,如何有效教学,如何促使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并长期保存,如何促进能力的提高等等问题,现代教育心理学已经作出了比较有效的研究和解释,只有遵循科学理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高效进行。

作为教师,如果不能掌握这些理论,不能有意识的应用,至多算是一个教员,一个低水平的教员。

  三、只有掌握教育心理学理论,才能科学、有效的教学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澄清了错误观念,坚定了用科学指导实践的信心。

  比如书中在谈到了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在有效学习中的作用,并提到了古训:

&;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

&;而在自己的教学中,对这条的理解并不深刻,有时根本不去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观念,不管学生的情况直接就讲。

顶多在教学中,考虑学生学过什么东西,并假定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教学,关注点是学生以其原有知识是否能理解新的知识,但原有知识是否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如何建构,这个考虑的就少了。

  书中详细讲述了知识学习与保持的策略,自己在教学中,对这些策略的关注度太低,有时只追求自己内容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训练。

现在看来,这只能是给学生带来知识,而不能利用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也就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践行理论知识,做教育实践者。

  我们一直在倡导做科研型教师。

一线教师如何做科研?

研究什么东西?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联系起来。

不需要做高深的理论研究,也不能是简单的教学经验的总结,而应是联系实践,解决问题,上升到理论。

比如,书中谈到了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我们就可以据此设计德育目标和过程,在班级管理或者教学中研究如何形成学生的品德,研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并进一步总结出德育的方式和策略,由此,研究成果也会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所以,如果坚定了用理论指导实践的信心,也就为自己的科研找到了最好的突破口。

  五、提升专业水平,为教育教学把脉开方。

  教育教学需要心理学的信息和服务,心理学也必须为教育教学服务才能有广泛发展的前景。

而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为师生提供心理学服务应是其工作的应有内涵,而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将成为心理老师这项工作的坚实后盾。

比如,关于专家和新手解决问题的差异研究为教师培训和年青教师成长提供了理论基础,心理老师可以据此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富有成效的指导方案。

而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最有效的诊断和辅导。

为教育教学把脉开方,和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结合起来,心理老师也就能稳固自己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篇3

  在师大学习教育心理学,收获很多,学习到了许多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对自己曾经的教学工作行为进行了一定的反思。

通过学习,能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行为,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热爱学习,懂得学习,并且能够成为自己的未来的设计师。

  在学习中,我发现学习动机理论的应用,对职业中学的学生尤为重要。

职业中学的学生大多是学习上的失败者,他们很少有学习的成功,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机和热情。

运用学习动机理论,适当地采取一些策略,能够更好地让我们的学生关注学习,关注发展,关注自我突破。

  通过杨帆老师的讲解和教材的解读,我懂得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

  认知好奇心是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核心,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

&;情境&;不仅指实际生活情境,还包括模拟交际情景、表演情景、直观教具情景、想象情景等。

情境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最有效手段,还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积极参与的好方法。

  2、运用强化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为学生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

  B、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C、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

  3、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A教师要教育学生认识竞争的利弊,教给学生公平竞争的方法或手段,教会学生学会竞争。

  B按学生的能力等级进行竞争,让每个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

  C进行多指标竞

  D提倡团体竞争。

  E鼓励个人的自我竞争和团体的自我竞争。

  懂得这些理论之后,我们就需要把它转化为具体的实施行为,设计不同的主题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获得更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甚至是教育教学的灵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