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实习讲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0513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测量实习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控制测量实习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控制测量实习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控制测量实习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控制测量实习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控制测量实习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控制测量实习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控制测量实习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控制测量实习讲义.docx

《控制测量实习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测量实习讲义.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控制测量实习讲义.docx

控制测量实习讲义

控制测量实习讲义

《控制测量》实验讲义

实习一 三等精密水准测量

实验序号:

一、实验目的

1.通过一条水准环线的施测,掌握三等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使所学知识得到一次实际的应用。

2.熟悉精密水准测量的作业组织和一般作业规定。

二、实验原理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根据竖立在两点的水准尺上的读数,采用一定的计算方法,测定两点的高差,从而由一点的已知高程,推算另一点的高程。

三、实验仪器

仪器工具:

精密水准仪一套、铟瓦水准尺一对、尺垫一副、测伞一把、扶杆四根,50m皮尺一把、记录板一块、自备铅笔、小刀和记录手薄。

四、实习步骤

1.作业步骤

精密水准观测组由7-8人组成,具体分工是:

观测一人,记录一人,打伞一人,扶尺二人,量距二人。

2.限差及作业规定

 1)视线高度不得低于0.5m,视线长度一般取不大于50m,前后视距差应小于1m。

测段距离累积差小于3m。

 2)一测段的测站数布置成偶数,仪器和前后标尺应尽量在一条直线上。

 3)观测时要注意消除视差,气泡严格居中,各种螺旋均应旋进方向终止。

 4)视距读至1mm,基辅分划读至0.1mm,基辅高差之差≤0.6mm。

 5)上丝与下丝的平均值与中丝基本分划之差,对于0.5cm刻划标尺应≤1.5mm,对于1.0cm刻划标尺应≤3.0mm。

 6)各项记录正确整齐,清晰,严禁涂改。

原始读数的米、分米值有错时,可以整齐地划去,现场更正,但厘米及其以下读数一律不得更改,如有读错记错,必须重测,严禁涂改。

 7)每一站上的记录、计算待检查全部合格后才可迁站。

 8)测完一闭合环计算环线闭合差,其值应小于±4√Lmm,L为环线长度,以公里为单位。

3.观测程序

精密水准测量中采用如下的观测程序:

往测奇数站的观测程序为:

后前前后

往测偶数站的观测程序为:

前后后前

返测奇数站的观测程序为:

前后后前

返测偶数站的观测程序为:

后前前后

在一个测站上的观测步骤(以往测奇数站为例)为:

1)首先将仪器整平。

2)望远镜对准后视水准标尺,转动倾斜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像分离不得大于3mm,用上、下视距丝平分水准标尺的相应基本分划读取视距。

读数时标尺分划的位数和测微器的第一位数共四个数字要连贯出。

3)接着转动倾斜螺旋使气泡影像精密符合,并转动测微螺旋使楔形丝照准基本分划,读分划线三位数和测微器二位数。

4)旋转望远镜照准前视水准尺,使气泡精密居中,用楔形丝照准基本分划并读数,然后按下、上丝视距丝读取视距。

5)用楔形丝对准辅助分划进行读数。

6)再转向后视标尺,转动倾斜螺旋使气泡影像精密符合,进行辅助分划的读数。

  至此一个测站的观测工作结束。

以上为奇数的后-前-前-后观测程序,偶数站的观测程序为前-后-后-前。

4.手薄记录手薄记录计算见下表。

三等精密水准测量

测自      至    年  月  日    温度:

  

云量:

          风向风速:

天气:

          土质:

          太阳:

测站编号

下丝

下丝

标 尺 读 数

基+K

①-②

上丝

上丝

基本分划

辅助分划

后 距

前 距

视距差d

∑d

后-前

h

后-前

h

后-前

h

五、思考题

1.水准测量有哪些限差规定?

如何检核?

2.什么叫做倾斜螺旋标准位置?

为什么在观测之前要先找出标准位置?

它在观测中有何作用?

六、参考书目

岑虹编《控制测量实习指导书》,测绘出版社,1992.

 

实习二四等精密导线测量

实验序号: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习,使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加强学生对精密导线测量的理解和认识。

2、熟悉四等精密导线导线测量的作业组织、数据处理和一般作业规定。

二、实验原理

 在地面上选定一系列点连成折线,在点上设置测站,然后采用测边、测角方式来测定这些点的水平位置的方法。

导线测量是建立国家大地控制网的一种方法,也是工程测量中建立控制点的常用方法。

三、实验仪器

仪器工具:

一套J2经纬仪、一块记录板、铅笔和记录表格;精密水准仪一套、铟瓦水准尺一对、尺垫一副、测伞一把、扶杆四根,50m皮尺一把。

四、实习步骤

控制测量内业计算

导线点坐标计算表

 

改正值

水平角观测值

º′″

改正后角值

º′″

º′

m

增量△X

增量△Y

纵坐标

X

m

横坐标

Y

m

改正值计算值

º′″

改正后值

º′″

改正值计算值

º′″

改正后值

º′″

按下式计算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β=∑D=

fβ=

五、思考题

1.进行控制测量的目的是什么?

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各有哪几种形式?

2.导线的布设形式有几种,其各有什么特点?

六、参考书目

岑虹编《控制测量实习指导书》,测绘出版社,1992.

 

实习三方向观测法和测站平差

实验序号:

11020201022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J2经纬仪按方向法进行观测,并掌握此法的操作程序和计算方法;

2.掌握方向观测法测站平差及各项限差要求。

二、实验原理

将一测站上待测方向的全部或部分作为一组,从选择的起始方向(零方向)开始,依次对各方向进行观测,以获取各方向相对零方向的水平方向值(归零方向值)。

当从零方向开始依次观测各方向至最后方向时,再继续对零方向进行的重复观测称归零观测。

根据一测站上待测方向的多寡,可选择使用:

简单方向观测法,不进行归零观测。

当一测站的待测方向数不超过3个时可用此法,在观测结束后对各组的方向值进行平差处理,以便获得全站统一的归零方向值。

三、实验仪器

仪器工具:

一套J2经纬仪、一块记录板、铅笔和记录表格。

四、实习步骤

1.首先预习好方向观测法的观测程序,弄清方向观测法记录表格的记录方法。

限差要求:

Ø两次重合读数之差3″

Ø半测回归零差8″

Ø一测回内2c互差13″

Ø化归同一零方向后,同一方向值测回较差9″

对不合格(不符合限差)的成果返工重测。

2.一测回的操作程序:

(1).在测站上,选定远处的四个方向为观测目标,并确定距离适中,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的某一方向作为零方向。

(2).安置仪器后,将仪器照准零方向目标,按观测度盘表配置好度盘和测微器。

表1:

观测度盘表

测回数

度盘位置

000

3010

6021

9032

12043

15054

测微器位置

00

50

40

30

20

10

表2水平角观测记录手簿

第测回仪器NO.点名日期月日

天气:

观测者:

觇标类型:

开始:

时分

成像:

记簿者:

结束:

时分

方向

目标

读数

左-右

2C

左+右

方向值

备注

盘左

盘右

°′″

°′″″

′″

°′″

归零差△左=△右=

(3).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1—2周后,精确照准零方向,进行水平度盘和测微器读数(转动测微轮,使对径分划线重合二次,并读二次数)。

(4).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精确照准2方向目标,按(3)款方法进行读数:

继续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依次进行3、4方向的观测,最后闭合至零方向,再观测零方向(当观测方向数≤3时,可不必归零方向)。

(5).纵转望远镜,逆时针方向旋转1—2周,精确照准零方向,按(3)款方法进行读数。

(6).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按上半测回观测的相反次序4、3、2直至零方向,以上观测程序称为一个测回。

(7).最后对观测数据进行测站平差。

五、思考题

1.视差是如何产生的?

视差对水平角观测的精度有何影响?

如何发现视差?

怎样消除它?

2.如何选择好零方向?

选择好零方向对观测有什么好处?

六、参考书目

岑虹编《控制测量实习指导书》,测绘出版社,19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