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参考范文_5篇(共9页)59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072966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参考范文_5篇(共9页)59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参考范文_5篇(共9页)59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参考范文_5篇(共9页)59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参考范文_5篇(共9页)59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参考范文_5篇(共9页)59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参考范文_5篇(共9页)59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参考范文_5篇(共9页)59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参考范文_5篇(共9页)59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参考范文_5篇(共9页)59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参考范文_5篇(共9页)5900字.docx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参考范文_5篇(共9页)59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参考范文_5篇(共9页)5900字.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参考范文_5篇(共9页)5900字.docx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参考范文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参考范文篇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每当这首《临江仙》出现在我的视野里,耳畔就仿佛响起古典剧《三国演义》中杨洪基那深沉而雄浑的音调,令人神往,令人神思。

心底平静的湖面也泛起美妙的涟漪,思想也像插上了翅膀一样随着歌声穿越千年时光,去追溯令人向往的历史&;&;而这,都缘自《三国演义》&;&;心中永远的经典。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一部详尽而宏大的历史。

它记载了从东汉末年黄巾之乱到公元280年约110多年的历史。

它以陈寿着《三国志》为模板,经过作者罗贯中大胆的艺术创作而完成的,使高深难懂的正史以一种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在广大群众面前,并为人民所喜爱、传颂。

《三国演义》又是一部小说,一部内容丰富蕴涵深刻的小说,作者匠心独运,以生花妙笔勾勒出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火烧赤壁,借东风,长板桥等一系列生动的故事,为妇孺皆知。

它妙趣横生的文字,以及驰骋于神出鬼没境界的畅快深深地打动了我,而它也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经典。

  《三国演义》被学者们列为&;四大名着&;之一,而它也确实无愧于这一美誉。

翻开它,就犹如展开了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

作者并不华丽却十分准确的文字就像点点笔墨给这幅画卷描绘出朵朵奇葩,使每一位读者都深深陶醉于其中。

这里既有鼓角铮鸣,硝烟弥漫的战场,也有文臣武将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纷争,也不乏风花雪月、情意深长的爱情。

引人入胜的情节让人忘却了这是在述说历史,而分明是在娓娓地讲述一个个美丽而动听的故事,我想这大概就是经典之作与众不同之处吧。

  然而使《三国演义》更让人觉经典绝妙是在于它的战争前后经过的细致描写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独树一帜,这恐怕是包括《史记》在内的其它史书望尘莫及的,譬如赤壁之战,战争的起因是刘备兵败,曹操妄图吞并吴,诸葛孔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抗曹是事情的经过,而后孙曹对峙,巧施连环计,火烧战船这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情书掀起了故事的高潮,最后又以曹操兵败,关云长义释华容道这原本出乎人意料却又让人欣然接受的结果圆满地叙述完了这宏大的战争。

而在人物塑造方面,更可以看出《三国演义的独到之处,刘备的仁德,张飞、赵云、许诸、典韦的勇猛,鲁肃的憨傻都被描写得淋漓尽致,而&;宁可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曹操的阻险毒辣,&;安居平五路&;运筹帷幄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还有&;降汉不降曹&;&;义拔云天&;关公的忠义凛然更是被刻画地入木三分,读完《三国演义》,掩卷沉思,满脑是那杀声阵阵的战场,个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不禁佩服作者自然流畅的文笔和巧妙的构思。

那种宏大而一气呵成的气势,使人读完有种无可名状的快感,深深地感受到经典之作无法抗拒的魅力。

  寇第斯曾说:

&;书籍乃世人累积智慧之不灭明灯,&;读三国,就时刻能感受到它的光辉带来的温暖,它字里行间蕴含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

读三国,让人深刻体会到它透露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匡扶社稷,兼济天下&;的思想。

这种思想与我内心深埋的理想交织、碰撞,产生共鸣,激荡出串串亮丽的火花,鼓励我为实现生命的价值而拼搏、前进&;&;

  《三国演义》,一部丰富而深刻的巨作,仅凭我的三言两语又怎能细说?

如今,硝烟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付尘灰,只剩那&;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古鼓角铮鸣&;的淡淡哀伤。

但心中永远的经典&;&;《三国演义》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

有人说:

&;每一本书,都象一盏奇特的灯,不过它照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灵。

&;而《三国演义》更是一盏灯,一盏明亮而永不熄灭的灯,它不仅照亮了我的心灵,更照亮了我的人生。

  《三国演义》&;&;心中永远的经典。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参考范文篇二

  杨慎词云:

滚滚长江东流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一首用血肉之躯、灵魂之石谱写的历史悲曲。

在刀光剑影、断壁残墙、千军万马之下,那种忠信仁义、生死不渝的英雄气概,又岂是卿卿我我、纸醉金迷所能比拟的?

从古到今,又有多少英雄豪杰在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风云乱世中逐鹿群雄,东征西讨,最终却被历史所淘汰?

  但,在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谁?

才是真正的英雄?

  曹操?

在少年便被评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的曹操,对人才求贤若渴,而许攸就是一个实例。

当初,袁绍骄傲自大,不采纳许攸意见并羞辱他。

后来,许攸投奔曹操。

没想到曹操竟连鞋也顾不得穿,光着脚就跑出去迎接,见到许攸倒头便拜。

作为一位高高在上的领导级人物,面对贤才,能屈能伸,不耻下跪,这是一种何等难能可贵的高尚情操啊!

真不愧为&;大丈夫&;!

他,拥有远见卓识,凭借天子这个有利筹码,&;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兵荒马乱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官渡之战中,凭借他的文韬武略,以少胜多,一统北方!

但却又因他的多疑、刚愎自用,而令多数的战争以败局收场,令他的有才之士负屈含冤。

神医华佗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里曹操因疑虑华佗借治病之名杀害他,却使一代神医华佗冤死狱中。

难道,这就是英雄的所作所为吗?

  那么,刘备是英雄吗?

也许有人会举手投足地赞成。

或许也是,刘备着以仁义当先,以仁政治国,三顾茅庐邀诸葛,真可谓集德仁义于一身的圣主。

在青梅煮酒论英雄中,曹操的谈吐看似随意而闲适,却处处咄咄逼人、暗藏杀机。

刘备心知自己羽翼未丰,仍需借助他人一臂之力,因而在谈吐中不断后退,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巧渡难关。

但他鲜为人知的一面又有多少人质疑过?

我认为,在某些时候,刘备毕竟也是&;官&;场之人,心思紧密。

但他的用人之心,竟比墨还黑呀!

其黑在利用人近乎残忍卑鄙。

白帝城托孤时他对孔明说:

&;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其不才,君请自取。

&;这一招可真歹毒。

一招欲擒故纵,便让一个抵三个臭皮匠的孔明死心塌地服从,抽泣着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想必善用心计的刘备一定是贻笑九泉了吧!

若这不算,那么吕布之死又怎么解释呢?

作为历史上礼贤下士的楷模,做出如此作为又何以成英雄呢?

  那袁绍呢?

我认为他色厉胆薄。

爱才却不懂得敬才惜才,好谋划却无决断,贪生怕死,目光短浅,看见蝇头小利就拼命追逐,也不算英雄!

  那关羽又何妨?

他作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义的化身,一次战败被曹操所俘,为了兄弟情,他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又回到了刘备的身边。

他,忠于信,忠于义,真可谓是&;玉可碎不可损其白,足可破不可毁其节&;!

做人就得像这样,说到做到。

因为只有有信用的人才值得人敬重。

信用是评价一个人关键的所在。

要是没有了信用,那么人生也就没有了意义&;&;言归正传,说实话,关羽也并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英雄。

最终他的逝世,也是因为骄傲轻敌,刚愎自用而败走麦城,被孙权所杀!

  那么,谁,才是英雄呢?

诸葛亮?

张飞?

孙权?

司马懿&;&;

  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他心目中的英雄。

他们为了信义,为了远大的理想而英勇奋斗。

无论是卑微的小人物,还是惊天动地的大人物,他们都是自己的英雄、自己的楷模。

因为他们都为这个世界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而,正是在阅读《三国演义》后,我从中汲取了许多为人处事之道。

我才发现,《三国演义》被评为中国四大名着之一,还真是名不虚传呐!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参考范文篇三

  翻开历史的长卷,多少英雄人物为我震撼,多少历史事件使我诧异。

  有人说,一本书是一片叶,一叶知秋;有人说,一本书是一场戏,一戏人生;有人说,一本书是一杯水,一杯沧海。

就像《三国演义》一样,它作为一本书,可知三国时期的战乱纷争,也像是在演义一场戏,让人着迷。

  站在历史的海岸上看着那一道道历史沟渠:

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着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也要仰天长笑,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如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在读完《三国演义》之后,总的说来应该是开卷有益吧!

我读到了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友谊董卓祸国殃民的奸毒;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智慧;曹操赋诗的奸诈,但又有雄才大略的心怀。

我还读了草船借箭,蒋干中计,曹操赋诗,借东风,七擒孟获等精彩的历史事件。

  在《三国演义》所有的人物和事件中,我最喜欢诸葛亮和草船借箭。

  诸葛亮草船借箭,不战而胜,为什么诸葛亮不费力地轻而易举得到十万只箭呢?

我想,罗贯中把诸葛亮塑造成一个有智慧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他向周瑜保证三天之内必定&;造&;出十万只箭,这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只是周瑜想故意找诸葛亮的茬。

但是,诸葛亮却能运用三天中雾最大的一天来借箭。

是敌人万万没有想到,让曹操以失败而告终。

在当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且有计谋与智慧的人可以说几乎没有,而诸葛亮作为这一种人物形象让人回味无穷。

  大家都知道在三国纷争的背景下,刘备代表了蜀国,曹操代表了魏国以及孙权代表了吴国,他们展开了三国鼎立,三方角逐的场面。

在历史上,人们都有&;拥刘反曹&;的倾向,这一倾向导致了后来刘备胜利为王的结果,我在想,为什么人们要&;拥刘反曹&;呢?

在我看来三方争霸,各自都有优劣,都应该有公平的机会去争霸,应该体现当今的奥运精神:

公平、公正、公开。

可是人们却单一的&;拥刘反曹&;。

我认为曹操和刘备他们各自有各自的优点,对于评价任何一个人,即使是他们天差地别,也应从好与环,优缺点去考虑。

正如曹操亲帅大军征战,为争取民心,下令军队沿途不得践踏百姓的庄稼,违者格杀勿论。

可偏偏就是曹操自己的坐骑受惊吓后进了老百姓的田地,他虽经众将苦劝没有取下自己头,但也割下了自己的头发以示惩罚,中国古代,视发如首,把头发割掉,在当时已算是一种不轻的刑罚,曹操能割发,以示自刑,体现出他纪律严明和体裇百姓所以说人是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的。

所以说人们都是有自己的优点,评价一个人应全面评价。

  诸葛亮是在&;三国&;中的一个亮点人物,三国时期,诸葛亮领兵评定了南方部落(云南一带的少数民族)的叛乱后,想要任命当地的土人担任官吏来管理。

有人进言反对诸葛亮说:

如果留下外地人在这里当官就要留军队,留下了军队,军粮无法解决,这就是一难我们刚刚打败夷人他们有的父兄死在战场,留下外地人而没有军队保护,必然会有仇杀之恨之类的祸患发生,这是二难。

以前夷人常有废除或杀害朝廷官员的事,他们自己感到罪孽深重,他们留下外地官员,也是始终不会得到他们拥戴的,这是三难。

现在,我打算不留官员,不留军队,不远送粮食,是考虑到各种典章制定已基本制定社会次序已得到初步整顿,夷汉王间大致可以相安无丰了。

  总之,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有多少英雄人物,各有各的特色,我从书中学到了诸葛亮的智慧&;智绝&;。

关羽的&;义绝&;。

曹操的雄才大略,豪放。

  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世最重要的&;&;义气,百万史书,我选择了经典的一本&;&;《三国演义》。

  若人生是一片土地,那么读书便是耕耘,想收获生活的人,要学会读书;若人生是一个海洋,那么读书便是舟楫,想到达生活彼岸的人,要学会读书。

因为一本书,是一种人生。

人生即沧海。

  书是精神的食粮我想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妇孺皆知,但若要领悟其中的真谛,唯有到书中去领悟,亦要坚持读书&;&;

  让我们一起坚持读书,让书融入我们的机体吧!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参考范文篇四

  《三国演义》是一本好书,为什么呢?

因为它里面人物众多,故事泛多,场景也很多,还有许多我说也说不出的意思。

  先讲人物众多吧!

有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

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诸葛亮、有文物双全的常山赵子龙、有王平、马良典韦、孙权、孙策等等英雄豪杰。

  再来说说故事泛多吧!

有桃园三结义、火烧赤壁、西征东吴、七擒孟获、水淹下邳、马良归降、街亭失守等等。

  我喜欢这本书中重情重义的刘备,只要有一技之长,刘备都对他们委以重任。

还记得三顾茅庐吗?

去请诸葛亮时,诸葛亮两次都不在家,可第三次去的时候诸葛亮却在午睡,刘备却并无愤怒,静静在门口等候,还劝关羽和张飞别大哄大叫,免得惊醒诸葛亮,打扰别人午睡,诸葛亮起来后,听书童告诉诸葛亮这几个人在门口等候了几个时辰,而且前几天也来过两次,并说是要请诸葛亮出山跟他们一起打天下,诸葛亮听后顿时被打动了,于是答应跟随刘备去闯天下。

  在这本书里面,诸葛亮是最令我敬佩的,虽说他没关羽之猛,赵云之勇,刘备之仁,可他的足智多谋就可以号令天下,我还记得诸葛亮智退司马懿,诸葛亮在城楼上上演的一番空城计,真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这里不但体现了诸葛孔明的智慧,更让人知道&;卧龙&;不是浪得虚名的。

  书中的周瑜虽然和诸葛亮一样聪明过人,足智多谋,但是我并不喜欢他,因为他心胸狭窄,处处为难诸葛亮,想尽办法加害于他。

竟然让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枝箭,还要他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就按军法处置。

而诸葛亮却以国家大事为重,顾全大局,巧用天时&;&;借东风,在三天内完成了这项任务,使周瑜始料不及。

《三国演义》这本书刻画人物各个富有特色,具有鲜明的人物个性,如果你也想了解其中的奥妙,就请你赶快拿起这本书好好地读读看吧!

我相信肯定会让你手不释卷的!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体会参考范文篇五

  在历史长河中,唯独三国时是三个国家同时出现的,它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读起了《三国演义》这本书,这本书述说了那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

  三国演义是明朝罗贯中着作,讲述的是蜀(汉)、魏、吴三国的形成及因争夺权力、土地而互相争斗,最后三国归晋,天下统一精彩的历史故事,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关羽,关羽字云长,他忠心耿耿,义薄云天,尽管曹操用尽方法讨好他,希望关羽能投靠他,帮助其完成霸业,可关羽置之不理,誓死跟从刘备,为他效力。

有一次他的臂膀受伤了,毒已经渗入骨头,必须要把肉切开刮去骨头上的毒液才能完成治好,那时没有医学专用药,必须要忍受非常巨大的疼痛。

手术开始了,可是关羽不仅没有露出痛苦的表情,还和马良谈笑风生,被后人传为美谈。

关羽的这种坚韧的精神谁见了不钦佩呢?

  最让我惊讶的是赤壁之战,这是历史上非常着名的以上胜多的战役,曹操有80万大军,而孙刘联盟只不过十几万而已,双方实力差距如此之大,怎么可能战胜曹操,但是经过庞统献连环计,诸葛亮草船借箭,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计谋,最后连老天都帮助了他们,原本刮西风的天气突然转变为东风,使得诸葛亮和周瑜火攻的计谋成功,曹操80万大军伤的伤,亡的亡,最后曹操仓皇败走华容道,元气大伤。

从此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国演义》我看完了,那段历史在我脑海中不断重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