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4513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docx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docx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

第一章导论

※作业习题

一、填空题:

1、大多数宏观经济学家确信,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至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其他一些因素。

2、经济周期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来衡量。

3、失业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国外一些研究机构估计,失业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就会导致产出_________个百分点。

5、财政政策通过各级政府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对宏观经济的运行施加影响。

6、货币政策主要是指通过中央银行控制_________,进而影响经济运行的情况。

7、宏观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研究三种行为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三个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行为方式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

8、古典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在一个社会中,_______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市场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变化使经济自动地回到由供给决定的自然水平,政府_______必要对经济进行干预。

9、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_______,并认为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着某种缺陷(如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不一定就能创造_______,而_______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决定着国民收入的波动。

凯恩斯理论也奠定了______________的理论基础。

二、选择题:

1、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2、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3、如果2000年底的物价指数是125,2001年底的物价指数是139,那么,2001年通货膨胀率是:

()

A、4、2%B、5、9%C、6、25%D、11、2%

4、假设一国人口为2000万,就业人数为900万,失业人数100万。

这个经济的失业率为:

()

A、11%B、10%C、8%D、5%

5、下列哪一种排列是经济周期阶段的正确顺序:

()

A、扩张—顶点—收缩—谷底

B、扩张—顶点—谷底—收缩

C、扩张—谷底—收缩—顶点

D、扩张—收缩—谷底—顶点

三、判断题:

1、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

2、在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中,只计算有形的物质产品的价值。

()

3、无论是商品数量还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

()

4、平均物价水平向上运动称为通货膨胀,物价水平用物价指数来衡量。

()

5、如果两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同,那么,他们的生活水平也就相同。

()

6、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仍有失业存在。

()

7、充分就业就是所有想要就业的劳动者都就上了业。

()

8、正如储蓄流量等于财富存量的变化量,投资流量等于资本存量的变化量。

()

9、自然失业率不是一个常数,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波动的。

()

四、计算题:

1、已知1992年美国名义GDP为60202亿美元(基期),1993年名义GDP为63433亿美元,通货膨胀率为2、2%,求1993年实际GDP为多少?

2、已知某国1980年价格水平为101、3,名义GDP为6000亿美元,在1980年到2000年期间通货膨胀率为5%,2000年名义GDP为10000亿美元,求该国2000年实际GDP比1980年实际GDP增加了多少?

3、某人于2001年为购买住房向银行申请了10万元为期3年的住房公积金抵押贷款,年息为1、8%,则以后每年要向银行偿付多少钱?

到3年后2004年,此人累计偿付多少?

※讨论题:

你认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思考题:

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第二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

※作业习题

一、填空题:

1、1986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编印了《国民经济帐户体系》,我们通常称为_____________体系。

2、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时,国民收入__________,但__________国民收入的构成,__________投资,__________利率。

3、投资和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是:

随着利率的上升投资需求不断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

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的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3、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4、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

B、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

C、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

D、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

5、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三、判断题:

1、政府的转移支付是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的一部分。

()

2、表明失业率和GDP之间关系的经验规律称为奥肯定理。

()

四、计算题:

1、假设某国某年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见下表)

单位:

10亿美元

资本消耗补偿

356、4

雇员酬金

1866、3

企业支付的利息

264、9

间接税

266、3

个人租金收入

34、1

公司利润

164、8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120、3

红利

66、4

社会保险税

253、0

个人所得税

402、1

消费者支付的利息

64、4

政府支付的利息

105、1

政府转移支付

347、5

个人消费支出

1991、9

请计算:

(1)国民收入;

(2)国内生产净值;

(3)国内生产总值;

(3)个人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

(5)个人储蓄。

2、设一经济社会生产六种产品,它们在1990年和1992年的产量和价格分别如下表:

产品

1990年产量

1990年(美元)

1992年产量

1992年(美元)

A

25

1、50

30

1、60

B

50

7、50

60

8、00

C

40

6、00

50

7、00

D

30

5、00

35

5、50

E

60

2、00

70

2、50

试计算:

(1)1990年和1992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2)如果以1990年作为基年,则1992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

(3)计算1990-199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1992年价格比1990年价格上升了多少?

3、根据下列统计资料(见下表)

单位:

亿美元

净投资

125

净出口

15

储蓄

25

资本折旧

50

政府转移支付

120

企业间接税

75

政府购买

200

社会保险金

130

个人消费支出

500

公司未分配利润

100

公司所得税

50

个人所得税

80

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及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4、如果失业率下降3个百分点,实际GDP提高多少?

增长速度是多少?

5、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1400+0、8(Y-T),税收T=0、25Y,

投资函数为I=200-50r,政府购买G=200,潜在国民收入为3750,求产品市场的均衡利率是多少?

6、如果政府增加一百万的政府购买,会对公共储蓄、私人储蓄、国民储蓄和投资产生什么影响?

如果政府增加一百万的税收,又会对上述变量产生什么影响?

(假定MPC=0、7)

※讨论题:

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区别,为什么估计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时通常使用实际GDP?

※思考题:

1、试述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之间的关系。

2、一个经济的产出水平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3、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完全竞争企业是怎样来决定它对生产要素的要求?

4、当规模报酬不变时,国民收入的分配有什么特征?

5、宏观经济中的产品和服务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如何实现均衡的?

6、政府如果增加税收,会对消费、投资和利率产生什么影响?

第三章经济增长

※作业习题

一、填空题:

1、我们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更确切地说,用_______________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的情况。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一种情况不是人均生产函数的特征。

()

A、随着人均资本存量增加,人均产量也增加;

B、对于每一个既定的人均生产函数来说,技术状态是不变的;

C、随着资本存量增加,人均生产函数向上移动;

D、收益递减规律适用于人均生产函数。

2、稻田条件是()

A、当资本趋向于零时,资本的边际产出趋向于无穷大;

B、当劳动趋向于无穷大时,劳动的边际产出趋向于零;

C、当资本(劳动)趋向于无穷大时,资本(劳动)的边际产出趋向于无穷大;

D、A和B两项。

3、存在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条件下,资本稳态的条件()。

A、sf(k)=δk

B、δf(k)=sk

C、sf(k)=(δ+n)k

D、sf(k)=(δ+n+g)k

4、在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不变条件下实现黄金律水平的条件()。

A、MPK=δ;

B、MPK=δ+n;

C、MPK=δ+n+g;

D、MPK=δ+g/n。

5、资本稳态取决于()

A、储蓄率;

B、折旧率;

C、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增长率;

D、以上各项。

三、判断题:

1、人均生产函数说明了人均产量与人均劳动投入量之间的关系()

2、如果一国增加人均资本量,它就可以沿着人均生产函数提高自己的人均产量。

()

3、当一国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时,它的人均生产函数就会向上移动。

()

4、当资本存量的稳定状态使长期总消费水平达到最高时,这时的稳定状态为黄金律水平。

()

5、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认为,从长期看,由于市场的作用,经济总会趋向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

()

6、索洛模型认为技术不变时,提高储蓄率可以实现长期持续的高增长率。

()

7、索洛模型认为只有技术进步是一个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增长的源泉,能够推动产生和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

()

四、计算题:

1、设一个国家的总量生产函数是:

y=(k)1/2

其中y和k分别指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

(1)如果储蓄率为28%,人口增长率为1%,技术进步速率2%,折旧率为4%,该稳定状态的产出是多少?

(2)如果储蓄率下降到10%,而人口增长率上升到4%,其他不变,那么该国新的稳定状态产出是多少?

(3)在条件

(1)的情况下,确定黄金律稳态时的储蓄率是多少?

2、在索洛模型中,设生产函数为y=f(k)=2k-0、5k2,人均储蓄率为0、3,平均折旧率为1%,人口增长率为2%,求:

(1)使经济均衡增长(稳态)时的k值;

(2)黄金律状态下所要求的人均资本量。

※讨论题:

经济增长的源泉及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

※思考题:

1、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目标是最大化长期消费水平,那么该国政策如何根据实现黄金律稳定状态的标准来判断储蓄的高低?

2、评价一个国家通过经济政策影响国民储蓄率的两个主要途径的政策选择。

3、在现实中为什么国家的经济政策并不一定采取实现黄金律稳定状态为目标,而是采取“短视”经济政策?

4、什么是资本积累的黄金律?

长期消费总水平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

5、在索洛模型中,储蓄率是如何影响稳定状态收入水平,以及稳定状态增长率的?

6、一个政策制定者调控经济,实现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政策制定者一般都希望实现黄金律稳态吗?

为什么?

7、在索洛模型中,人口增长率对一个经济稳定状态的收入水平,以及一个经济的增长率有什么影响?

8、在索洛模型中,技术进步是如何影响资本积累的稳定状态的?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何?

9、为什么说技术进步是长期中人均产出持续增长的唯一源泉?

10、为什么说索洛模型在解释复杂的现实经济增长问题时有很大的局限性?

11、应用索洛模型分析储蓄率变动对经济增长有什么影响?

12、应用索洛模型分析,人口增长对人均收入有何影响?

第四章失业

※作业习题

一、填空题:

1、自然失业率是在一个给定的一般均衡的经济结构中,不断重复出现的具有收敛点的失业率,其存在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与___________________本身无关。

2、产生摩擦性失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性失业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

3、贝弗里奇曲线,表达了在一个给定的劳动力市场结构中岗位空缺率与失业率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

劳动市场的均衡应始终处于贝弗里奇曲线与___________的交点。

4、产生实际工资刚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实际失业率很高的情况下,既存的失业本身可能会使自然失业率上升,这就是失业的________________理论。

二、选择题:

1、当经济中只存在()时,该经济被认为实现了充分就业。

A、摩擦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

D、需求不足型失业。

2、自然失业率()。

A、恒为零;

B、依赖于价格水平;

C、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

D、是没有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

三、计算题

1、假定某国某时期有1、9亿工作年龄的人口,其中有1、2亿人有工作,1千万人在寻找工作,1千5百万人放弃寻求工作,4千5百万人不要工作,试求:

(1)劳动力数。

(2)劳动力参与率。

(3)官方统计的失业率。

(4)如果所有泄气的人也看作失业者时的失业率。

※讨论题:

效率工资理论的在现实中是否有效?

※思考题:

为什么说高水平的失业救济金和保险金,会增加摩擦性失业?

第五章通货膨胀

※作业习题

一、判断题:

1、古典两分法认为,价格水平的变化能够造成更多的失业量。

()

2、古典两分法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会改变厂商和家庭的决策。

()

3、政府通过大量发行货币以提高政府收入,导致物价水平上升,就如同向广大的货币持有者征收了一笔通货膨胀税。

()

4、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就是名义利率。

()

5、古典主义认为实际经济和货币经济是两分的,实际经济决定就业、产出和投资等实际变量,货币经济则决定一般价格水平。

()

6、将货币数量论和费雪方程相结合,可以发现名义利率与货币供给是同方向变动的。

()

7、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和名义利率成反比,当实际产出水平和货币供给量给定时,名义利率越高,价格水平就越高。

()

二、计算题:

1、设某国在2000年12月物价指数为103,在2001年中货币数量变化率为6%,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为12%,GDP增长率为8%,试计算:

(1)该国2001年12月物价指数是多少?

(2)如果该国在2001年中央银行采取增加货币供给的政策,货币数量变化率上升2个百分点,则到2001年12月物价指数又是多少?

2、若价格水平1950年为54,1960年为69,1970年为92,1980年为178,试问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各是多少?

3、若价格水平在1984年为107、9,1985年为111、5,1986年为114、5。

试问1985年和1986年通货膨胀率各是多少?

如果人们以前两年通货膨胀率的平均值作为第三年通货膨胀率的预期值,计算1987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如果1987年的利率为6%,计算该年的实际利率。

4、在一个经济中,货币流通速度是常数,实际GDP的年增长率为5%,货币存量每年增长14%,名义利率是11%,则实际利率为多少?

※讨论题

我国现阶段是处于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

※思考题:

1、按照古典两分法的观点,下列变量中,哪些变量的变化不会影响其他变量的变化?

相对比价、总产出、价格水平、实际利率、就业量、名义利率、失业量。

2、货币有哪些基本职能?

通常有哪些指标可以用来测算货币数量?

3、什么是古典两分法?

4、货币数量论、费雪方程是如何将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和名义利率联系起来的?

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作业习题

一、填空题:

1、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因素。

2、政府采取扩张性的政策,会导致总需求曲线向__________移动,汇率上升会导致总需求曲线向___________移动。

预期通货膨胀上升,会导致总需求曲线向___________移动。

3、假定工会的成立增强了工人集体谈判的能力,使工人的工资水平增加,在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短期总供给曲线向___________移动。

4、从长期均衡的角度出发,宏观经济的短期均衡会出现三种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从长期来看,假定政府采取增加货币供给量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只是抬高了价格水平等名义变量,实际经济变量总产出将仍然保持不变。

()

2、正向的总需求冲击在长期内并不能改变社会的潜在产出,而只会提高价格水平,带来通货膨胀。

()

三、计算题:

假设某经济的总需求函数AD:

Y=3000+750/P;总供给函数AS:

Y=3350+400P;充分就业的收入为3850,试问:

(1)该经济属于短期均衡中的哪一类均衡情况?

(2)如果政府采取积极的经济政策,该经济将处于经济周期的哪一个阶段?

(3)为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水平,总需求曲线应向哪个方向移动?

移动多少?

※讨论题:

1、宏观经济中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是什么意义?

在什么情况下两者达到一致,在什么情况下两者又会偏离?

2、假定中央银行A和中央银行B有不同的目标偏好。

中央银行A关注价格水平的稳定,而中央银行B则关注如何使产出和就业水平保持在自然率的水平上。

现假定经济面临不同的外生冲击因素:

(1)外国收入减少;

(2)石油价格上升;

请讨论中央银行A和中央银行B在不同的目标偏好下会有如何不同的政策选择。

※思考题:

1、解释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原因。

2、为什么说超充分就业均衡对宏观经济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3、政策制定者在面临由于总供给波动而引起的滞胀后,为了使经济回到长期均衡,通常有两种选择,试问有哪两种选择,以及这两种选择的利与弊。

4、试解释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

5、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应量在短期和长期内分别会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第七章总需求理论

※作业习题

一、填空题:

1、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_______________移动,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_______________移动。

2、如果政府购买一次性减少200万元,边际支出倾向e=0、5,则总收入将减少______________万元。

3、根据凯恩斯学派货币理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将导致_______________的下降,从而刺激_______________的增加。

4、IS曲线右上方的点,储蓄_______________投资,当税收增加10亿元时,IS曲线移动量为_______________。

5、如果政府决定增加它对物品与劳务的支出,那么,总需求曲线就向_______________移动。

二、判断题:

1、投资和政府购买属于自生支出。

()

2、政府购买增加对于国民收入的放大效应称之为“乘数效应”。

()

3、乘数效应与边际支出倾向密切相关,边际支出倾向越大,乘数也就越大,两者正相关。

()

4、乘数效应表明,在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只需启动微小的政策变量,就可以对总需求的扩张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政府应大力提倡乘数效应。

()

5、边际支出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方向变化而与税率成反方向变化。

()

6、在自生支出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税率会导致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

()

7、当LM曲线为一条水平线时,扩张性财政政策没有挤出效应,财政政策对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最大。

()

8、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将使实际货币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

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程度越大,货币供给增加对总支出的影响也越大。

()

10、在IS曲线上只有一个点的利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结合实现了产品市场的均衡。

()

三、选择题:

1、IS曲线为Y=500-2000r,下列哪一个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组合不在IS曲线上?

()

A、r=0、02,Y=450;B、r=0、05,Y=400;

C、r=0、07,Y=360;D、r=0、10,Y=300。

2、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A、一个;B、无数个;

C、一个或无数个;D、一个或无数个都不可能。

四、计算题:

1、假定经济是由四部门构成,且Y=C+I+G+NX,消费函数为C=300+0、8Yd,投资函数为I=200-1500r,净出口函数为NX=100+0、04Y-500r,货币需求为L=0、5Y-2000r,其政府支出为G=200,税率t=0、2,名义货币供给为M=550,价格水平为P=1,试求:

(1)IS曲线;

(2)LM曲线;

(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2、假定某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0、8(1-t)Y,税率t=0、25,投资函数为I=900-50r,政府购买G=800,货币需求为L=0、25Y-62、5r,实际货币供给为M/P=500,试求:

(1)IS曲线。

(2)LM曲线。

(3)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3、假设货币需要L=0、2Y-10r,货币供给MS=200,消费C=60+0、8Yd,税收T=100,投资I=150,政府支出G=100。

求:

(1)IS和LM方程、收入、利率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