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劳技上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4872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劳技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年级劳技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年级劳技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年级劳技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年级劳技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四年级劳技上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四年级劳技上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四年级劳技上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四年级劳技上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四年级劳技上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四年级劳技上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四年级劳技上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四年级劳技上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四年级劳技上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四年级劳技上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四年级劳技上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四年级劳技上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四年级劳技上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四年级劳技上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四年级劳技上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劳技上册.docx

《四年级劳技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劳技上册.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劳技上册.docx

四年级劳技上册

 

阳光小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科目:

劳技

 

年级:

四年级

 

教师:

钟蕾

 

 

阳光小学教案

课题

贴画工艺

教学目标

1 .学习蛋壳贴画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2 .在经历蛋壳贴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制作、草图设计、材料的修整粘合的基本方法,体验完成蛋壳贴画的复杂性、严谨性、创造性,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3 .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评价与鉴赏能力。

提高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效率意识、卫生意识、协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蛋壳贴画的基本方法材料的修整与粘合

教学准备

硬纸板、蛋壳、镊子、白乳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作品导入

出示蛋壳画《天鹅》。

欣赏作品,观察,讨论制作这个作品应用哪些材料。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初步获得材料的认识。

二、技术探究

1.课前请学生收集蛋壳贴画的作品。

2.出示蛋壳贴画《叶子》请学生欣赏,并请学生分组探究。

提示要注意安全、并保持好卫生。

3.蛋壳贴画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老师给予演示(利用实物投影仪)

三、动手操作

出示制作方法:

(1)在硬纸板上画出草图。

(2)把胶水(白乳胶)均匀地涂在图案内。

(3)把蛋壳捣碎(蛋壳要提前做好清洗)贴在图案内。

(4)整理、上色、完成。

四、展示评价

展示交流,按以上要求进行自评、互评。

五、内容拓展

合作完成一件蛋壳贴画作品

 

板书设计

工具和材料

硬纸板、蛋壳、镊子、白乳胶

要求

1.画面整洁、美观2.粘合牢固3.注意安全4.保持好卫生5.团结协作6.20分钟内完成。

教学反思

 

 

 

阳光小学教案

课题

废弃材料小制作

教学目标

1、探究学习制作乌蓬船和金鱼的制作方法,能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自行设计、制作简单的工艺品,培养动手能力、设计能力、识图能力。

2、在经历小制作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材、绘图、剪刻、设计的基本方法,体验完成废弃小制作的严谨性、复杂性和创造性,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设计创新能力。

3、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评价与鉴赏能力。

提高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效率意识、卫生意识、协作意识、环保意识。

在手脑并用的实践中开发智力,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

乌蓬船和金鱼的制作方法剪刻整齐

教学准备

塑料饮料瓶、包装纸、彩纸、剪刀、刻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作品导入

出示乌蓬船和小金鱼作品。

欣赏作品,观察作品的材料。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初步认识材料。

二、技术探究

1.出示乌蓬船和小金鱼的制作图纸,请学生观察。

(实物投影仪)

2.讲解:

什么是阴影符号。

3.提示:

要注意安全、保持好卫生。

4.观察:

制作图纸中哪部分应该是挖去的。

5.分成两个小组:

一个组做乌蓬船,一个组做小金鱼。

讨论、研究制作方法。

6.汇报:

组内讨论的结果。

7.总结制作方法。

三、动手操作

出示制作的步骤和方法。

(1)画出纹样,将阴影部分挖去。

(2)将纸样贴在塑料瓶上。

(3)按图样剪下。

(4)整理、装饰。

演示:

剪塑料的方法。

(实物投影仪)

四、展示评价

展示作品,按要求做好自评、互评。

五、内容拓展

1.出示一些其它废弃材料制作的小工艺品图片,请学生欣赏,讨论:

根据原材料的什么特点进行设计。

(实物投影仪)

2.请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利用身边的废弃材料自行设计制作其它的小工艺品。

 

板书设计

工具和材料

塑料饮料瓶、包装纸、彩纸、剪刀、刻刀

要求

1.边缘裁剪整齐、美观。

2.设计新颖3.使用工具注意安全4.保持好卫生

5.团结协作6.20分钟内完成作品

教学反思

 

 

阳光小学教案

课题

木制玩具

教学目标

1、探究学习木料的基本内容:

锯割和连接。

初步掌握木工的基础技能。

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2、在经历体验木工制作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锯割、连接、粘合的基本方法,体验木工技能的严谨性和复杂性,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

3、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评价与鉴赏能力。

提高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效率意识、卫生意识、协作意识、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锯割和连接的方法锯割整齐、连接牢固

教学准备

零碎木料、乳胶、榔头、钉子、钢丝锯、砂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作品导入

出示图片,一些由木材的边角余料制成的小玩具,请学生欣赏。

(实物投影仪)

欣赏作品,观察作品的材料。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初步认识材料

二、技术探究

1.介绍:

制作木工的小工艺品,首先要学习木工制作的基本内容:

锯割和连接。

2.演示:

钢丝锯的使用方法。

3.请学生观察锯割后的木料锯割面的情况。

(有毛刺)

4.演示砂纸的使用方法。

5.出示连接方法的图片。

(实物投影仪)

三、动手操作

6.讲解:

这四种连接方法的名称---榫接、粘接、

金属件连接、插接。

7.演示:

榔头的使用方法。

提出要求:

1.锯割整齐、打磨平滑、接口连接严密。

2.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保持好卫生

4.团结协作

5.20分钟内完成

6.节约木料

四、展示评价

展示组内成果,按要求做好自评和互评。

五、内容拓展

小组合作进行锯割、连接的练习。

 

板书设计

工具和材料

零碎木料、乳胶、榔头、钉子、钢丝锯、砂纸

要求

1.锯割整齐、打磨平滑、接口连接严密。

2.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保持好卫生

4.团结协作

5.20分钟内完成

6.节约木料

教学反思

 

 

阳光小学教案

课题

橡筋赛车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橡筋赛车”的简单工作原理,懂得橡筋、螺旋桨等零部件在小车行进中所起的作用。

能组装一只橡筋动力小赛车,合作完成实验。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能力。

2、在经历橡筋动力小赛车制作以及实验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材、安装、实验的基本方法,体验橡筋动力小赛车实验的复杂性和趣味性,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实验能力。

3、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评价与鉴赏能力。

提高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效率意识、卫生意识、协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橡筋动力小赛车的组装方法“橡筋赛车”的简单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

汽车玩具零部件、橡筋、塑料小螺旋桨、竹棍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作品导入

出示一只橡筋动力小赛车,演示操作方法。

欣赏作品,观察作品中用了哪些材料。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初步认识材料。

二、技术探究

1.提出几个思考题:

(1)这辆模型赛车为什么能行驶?

(2)它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

(3)它是怎样飞跑起来的?

2.课前请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组织学生交流。

三、动手操作

1.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小组合作组装好一只橡筋动力小赛车。

3.提出要求:

(1)运行成功、连接牢固。

(2)使用工具注意安全(3)保持好环境卫生

(4)团结协作(5)20分钟内完成

四、展示评价

展示各组的作品,按要求做好自评、互评。

五、内容拓展

组织学生搞一个橡筋动力车比赛。

分组进行比赛,填写好实验数据表。

 

板书设计

工具和材料

汽车玩具零部件、橡筋、塑料小螺旋桨、竹棍儿

要求

(1)运行成功、连接牢固。

(2)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保持好环境卫生

(4)团结协作

(5)20分钟内完成

教学反思

 

 

阳光小学教案

课题

实用绳结

教学目标

1、规范几种结绳的方法,学习几种绳结的基本技术,掌握和提高生活技能,培养技术意识,提高动手能力、识图操作能力。

2、在经历绳结练习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识图、编结、整理的基本方法,体验绳结编制的复杂性、趣味性和创造性,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识图操作能力。

3、了解平凡的劳动中也有发明创造。

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评价与鉴赏能力。

提高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效率意识、协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几种绳结的基本技术路径正确,松紧适当

教学准备

绳、小木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作品导入

出示几张图片(实物投影仪)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用线绳打结的问题。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技术探究

1.简单介绍,实用绳结,早在几千年前就随着人类的生产、劳动,不断地发明创造出来了。

2.出示几种绳结的图片(实物投影仪),进行讲解。

普通结:

平结、抽结、蝴蝶结、平头结

特种结:

接头结、抽股结、双环结

3.每个小组发这些绳结的编制步骤图,请学生研究编制方法。

三、动手操作

1.组内按图讨论研究两种绳结的编制方法。

2.展示成果,演示、讲解编制方法(实物投影仪)

3.说说在编制的过程中出现的困难。

四、展示评价

展示作品,按要求做好自评、互评。

五、内容拓展

合作完成几种绳结的编制方法。

 

板书设计

工具和材料

绳、小木棒

要求

1.路径正确,松紧适当,整形规范。

2.注意安全

3.团结协作

4.20分钟内完成

教学反思

 

 

阳光小学教案

课题

艺术绳结

教学目标

1、培养线绳编织技巧,掌握压、穿、回、挑等基本编结方法,掌握编结的基本步骤,能编制一个吉祥结。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识图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2、在经历编结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识图、编结、整形的基本方法,体验编结的严谨性、复杂性和创造性,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识图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3、了解、认识中国结,感受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深厚文化内涵。

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评价与鉴赏能力。

提高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效率意识、卫生意识、协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基本编结方法和编结的基本步骤。

“宽松编织”、“均匀抽紧”、“合理整形”。

教学准备

丝绳、大头针、剪刀、泡沫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作品导入

课前在教室中挂上中国结做装饰。

请学生欣赏,谈谈今天走入教室有什么感受?

请同学们欣赏中国结作品的图片(课件)。

二、技术探究

1.课前请学生收集中国结的资料。

2.出示吉祥结,向同学们简单介绍吉祥结,在结饰品中加入吉祥结代表着吉祥如意、吉祥康泰、吉祥平安。

(板书课题---编制吉祥结)

3.出示:

吉祥结图片(课件)

4.讲解:

吉祥结有三个大耳翼,四个小耳翼,因此又叫七圈结。

5.出示:

吉祥结的编制步骤图。

三、动手操作

6.(利用实物投影仪)针对学生出现的困难,带领学生识图,并演示关键步骤,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7.讲解:

基本编结方法:

压、穿、回、挑;

动作要领:

宽松编织、均匀抽紧、合理整形。

四、展示评价

展示作品,按要求做好自评、互评。

五、内容拓展

每人编制一个吉祥结。

 

板书设计

工具和材料

丝绳、大头针、剪刀、泡沫板

工具和材料

丝绳、大头针、剪刀、泡沫板

教学反思

 

 

阳光小学教案

课题

雕刻练习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感知雕刻技术,探究学习雕刻的基本方法,学习刻刀的基本使用方法,能独立完成一件雕刻作品。

2、在经历雕刻练习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料、描图、雕刻、拓印的基本方法。

3、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评价与鉴赏能力。

提高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效率意识、卫生意识、协作意识。

热爱中国传统民间工艺。

教学重难点

雕刻的基本方法刻刀的基本使用方法、区分阴刻和阳刻

教学准备

刻刀的基本使用方法、区分阴刻和阳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作品导入

(实物投影仪)展示作品。

观察这些雕刻作品用的是什么材料?

(马铃薯)

展示资料,了解刻印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技艺,很值得继承和学习。

二、技术探究

1.(播放课件)请学生欣赏一些刻印作品的图片。

2.课前请学生收集有关我国刻印方面的资料。

3.请学生分组讨论、研究:

怎样利用所带的材料和工具做刻印?

4.提示要注意安全

5.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师生共同找出解决办法。

三、动手操作

6.(实物投影仪)演示使用刻刀的方法。

7.师生共同总结步骤和方法:

(1)选材

(2)描图(3)印文(4)雕刻(5)拓印

8.(出示图片)阴刻和阳刻两件作品实物及拓印出的效果。

9.讲解:

什么是阴刻、阳刻。

提出要求:

1.图案线条完整、清楚、整洁2.设计新颖3.使用工具注意安全4.保持好环境卫生5.团结协作6.20分钟内完成

四、展示评价

将拓印出的图案展示,按要求做好自评、互评。

五、内容拓展

观察两件作品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工具和材料

马铃薯、刻刀、图画纸、颜料或印泥、水彩笔

要求

1.图案线条完整、清楚、整洁2.设计新颖3.使用工具注意安全4.保持好环境卫生5.团结协作6.20分钟内完成

教学反思

 

 

阳光小学教案

课题

缝制小围裙

教学目标

1、学习平针针法,能运用平针针法进行缲边。

培养观察、探究、动手操作的能力。

2、在经历平针针法练习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缝制的基本方法,体验缝纫的严谨性,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

3、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评价与鉴赏能力。

提高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效率意识、卫生意识、协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平针针法针脚均匀、松紧适度

教学准备

布料、针、线、剪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作品导入

出示老师缝制的小围裙作品,请学生欣赏。

欣赏作品,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技术探究

1.(实物投影仪)请学生观察小围裙作品的裙边是如何缝制的。

2.讲解:

这种缝制方法叫做平针法。

3.带领学生复习缝纫的三种基本技法:

穿线、打针结、打止针结。

4.演示:

平针针法的操作方法。

(实物投影仪)

5.请学生组内研究,试做。

提示注意安全、团结协作。

三、动手操作

6.针对学生出现的困难给予讲解、演示和指导。

7.总结平针针法的步骤和方法:

从布料背面穿针,拔出针后,再从布料正面穿针,针距0.4—0.6厘米。

每人动手试做,有困难组内互相交流、研究解决方法。

四、展示评价

选择好的成果向全班展示(实物投影仪),按要求做好自评、互评。

五、内容拓展

练习使用平针针法进行缲边

 

板书设计

工具和材料

布料、针、线、剪刀

要求

1.针脚均匀,松紧适度,缲边整齐。

2.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团结协作

4.20分钟内完成布料的缲边

教学反思

 

 

阳光小学教案

课题

设计制作小挂饰

教学目标

1、通过一个小挂饰的设计与制作,了解缝制作品的一般步骤和相应的方法。

初步掌握锁边针法,初步掌握设计图样,制作纸样板的方法。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设计创新能力。

2、在经历设计制作小挂饰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设计图样、划线、下料的基本方法,体验制作手工缝纫作品的严谨性和创造性,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3、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评价与鉴赏能力。

提高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效率意识、卫生意识、协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缝制作品的一般步骤锁边针法

教学准备

针、线、剪刀、卡纸、绒布、纽扣、棉花、丝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作品导入

出示图片(一些布艺小挂饰的作品)(利用实物投影仪),请学生欣赏。

出示老师制作的小挂饰。

(小兔子)

二、技术探究

1.(利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小兔子挂饰,请学生观察挂饰的边缘。

讲解:

这种针法叫做锁边针法。

2.出示锁边针法的图示(利用实物投影仪),请学生实践、研究。

提示学生要注意安全。

3.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再给予演示指导(利用实物投影仪)。

4.请学生讨论怎样利用今天所带的材料和工具制作一只小兔子挂饰。

三、动手操作

5.师生共同总结:

(1)在卡纸上设计并勾画出一只小兔子,作为样板。

(2)按样板将图案画在绒布上,画两只,一正一反。

剪下。

(3)把两块布样重叠,用平针缝合,留一小口。

(4)把布外翻,塞入少量棉花(5)锁边(6)定纽扣做眼睛,缝上丝带做装饰。

四、展示评价

组织学生按要求做好自评和互评。

挂在各组的

展牌上,展示作品。

五、内容拓展

小组合作设计完成一件作品。

 

板书设计

工具和材料

针、线、剪刀、卡纸、绒布、纽扣、棉花、丝带

要求

1.针法均匀、造型美观。

2.设计新颖3.使用工具注意安全4.保持好环境卫生

5.团结协作6.20分钟内完成

教学反思

阳光小学教案

课题

研究手电筒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手电筒的拆卸、组装等“研究”过程,初步建立电子元器件符号和电路图的基本概念,了解电路构成的四个要素。

2、在经历研究手电筒的实验过程中,初步学会通过拆卸研究内部结构、识图、绘图、基本电路连接的基本方法。

3、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能把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向理性的方向推进一步。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电子元器件符号和电路图的基本概念,了解电路构成的四个要素。

教学准备

手电筒、电池、导线,螺丝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作品导入

出示手电筒

提出问题:

为什么按动开关手电筒会亮?

了解它的内部结构吗?

演示它的使用方法

二、技术探究

1.课前请学生自带手电筒,并收集各种样式的手电筒。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将手电筒拆开,研究它的内部组成。

3.总结:

无论哪种手电筒都是由电池、开关、小灯泡和导线组成的,这是电路构成的四个基本要素。

三、动手操作

4.出示图示(利用实物投影仪)学习电路四个基本要素电子元器件的符号图。

5.请学生完成以下几个动手实践题:

(1)拆卸手电筒,把电池取出,小灯泡卸下来。

(2)用导线把电池和小灯泡连接起来,使小灯泡发光。

(3)用符号代替实物,把刚才灯泡发光的“电路”画出来。

6.出示手电筒的电路连接演示板,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演示电路怎样连接,请学生再观察、思考、总结。

四、展示评价

组织学生对各小组今天的学习情况给予简单评价。

五、内容拓展

请学生课后研究《科技制作》配套材料中双控灯的基本电路连接。

 

板书设计

工具和材料

手电筒、电池、导线,螺丝刀

要求

手电筒的电路图

(图)

教学反思

 

 

阳光小学教案

课题

制作闪光灯塔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探究学习了解“频闪开关”的工作原理,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

2、在经历研究闪光灯塔的实验过程中,初步学会收集和交流信息的基本方法,体验研究闪光灯塔的创造性和趣味性,发展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和收集交流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频闪开关”的工作原理收集丰富的信息

教学准备

小灯泡及其灯座、电池(5号两节)及电池盒、导线、灯塔模型组件、纸板、铝箔、胶带纸、剪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一、作品导入

1.日常生活中,给轮船指引航向的灯塔,城市高楼大厦上的灯塔,救灾、消防、公安车辆上的报警灯,都是一闪一闪的。

播放课件:

一些有频闪开关设施的图片。

出示闪光灯塔纸工作品,并演示。

二、技术探究

1.课前请学生收集有关频闪开关的资料。

2.每组发一个闪光灯塔纸工作品。

3.小组内将作品拆开研究里面的内部结构。

4.各组汇报研究的结果。

并说说组内讨论的结

果:

闪光灯塔为什么能一闪一闪的?

5.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

三、动手操作

3.播放课件,闪光灯塔的工作原理。

4.学生总结,师给予指导。

闪光开关是自制的。

连接时,把导线末端往上折起,用胶带纸把它们固定到盒子上,以便使导线的金属裸露部分可以接触到滚筒。

转动轴杆,灯会一闪一闪的亮。

这是因为当导线碰到铝箔时,电路接通,灯就亮了;当导线碰到滚筒上的空隙部分时,电路电流中断,灯就灭了。

四、展示评价

比一比,哪个小组学习的主动、认真。

五、内容拓展

展示闪光灯塔,看看哪一组的作品闪烁效果明显、稳定,外观干净、整洁。

 

板书设计

工具和材料

小灯泡及其灯座、电池(5号两节)及电池盒、导线、灯塔模型组件、纸板、铝箔、胶带纸、剪刀

要求

(1)作品闪烁效果明显、稳定

(2)外观干净、整洁(3)保持好环境卫生(4)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5)团结协作(6)20分钟内完成作品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