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液体流动实验二离心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4986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9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一液体流动实验二离心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实验一液体流动实验二离心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实验一液体流动实验二离心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实验一液体流动实验二离心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实验一液体流动实验二离心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实验一液体流动实验二离心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实验一液体流动实验二离心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实验一液体流动实验二离心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实验一液体流动实验二离心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实验一液体流动实验二离心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实验一液体流动实验二离心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实验一液体流动实验二离心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实验一液体流动实验二离心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实验一液体流动实验二离心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实验一液体流动实验二离心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实验一液体流动实验二离心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实验一液体流动实验二离心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实验一液体流动实验二离心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实验一液体流动实验二离心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实验一液体流动实验二离心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一液体流动实验二离心泵.docx

《实验一液体流动实验二离心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一液体流动实验二离心泵.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一液体流动实验二离心泵.docx

实验一液体流动实验二离心泵

实验一流动过程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⒈学习直管摩擦阻力压力降△Pf、直管摩擦系数的测定方法。

⒉掌握直管摩擦系数与雷诺数Re和相对粗糙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

⒊掌握局部阻力的测量方法。

4.掌握流量计的标定方法和流量系数C的确定方法。

5.掌握坐标系的选用方法和对数坐标系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装置

⒈实验装置流程图如图1-2所示。

⒉流量测量:

流体阻力测定实验用图1-2中由转子流量计22、23测量(单位:

L/h),流量计性能测定测定用涡流流量计测量(精度0.5级,单位:

m3/h)

⒊压强降的测量:

用倒U形管压差计(mmH2O)和压差变送器(数字压差计KPa)测取。

图一、流体综合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

1:

水箱:

2:

水泵;3:

入口真空表;4:

出口压力表;5,16:

缓冲罐:

6,14测局部阻力近端阀;7,15:

测局部阻力远端阀;8,17:

粗糙管测压阀;9,21:

光滑管测压阀;10:

局部阻力阀;11:

文丘里流量计;12:

压差变送器;13:

涡流流量计;18:

阀门;19光滑管阀;20:

粗糙管阀;22:

小流量计;23:

大流量计;24阀门25:

水箱放水阀;26:

倒U型管放空阀;27:

倒U型管;28,30:

倒U型管排水阀;29,31:

倒U型管平衡阀;32:

功率表;33:

变频调速器

设备主要参数

设备号

项目

1

2

光滑管直径mm

8.00

8.00

光滑管取压口间距mm

1700.0

1700.0

粗糙管直径mm

10.00

10.00

粗糙管取压口间距mm

1700.0

1700.0

局部阻力球阀内径mm

15.00

15.0

文丘里喉径mm

20.0

20.0

文丘里主管道直径mm

45.00

45.00

三、实验内容

(一)流体阻力测定实验

⒈测定实验管路内流体流动的阻力和直管摩擦系数。

⒉测定实验管路内流体流动的直管摩擦系数与雷诺数Re之间的关系曲线。

⒊在本实验压差测量范围内,测量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

(二)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1.测定节流式流量计(文丘里)的流量标定曲线。

2.测定节流式流量计的雷诺数Re和流量系数C的关系。

四、实验原理

⒈直管摩擦系数与雷诺数Re的测定

hf=

=

(1-1)

λ=

(1-2)

Re=

(1-3)

式中:

管径,m;

直管阻力引起的压强降,Pa;

管长,m;

流速,m/s;

流体的密度,kg/m3;

流体的粘度,Pa·s。

⒉局部阻力系数

的测定

(1-4)

(1-5)

式中:

局部阻力系数,无因次;

局部阻力引起的压强降,Pa;

局部阻力引起的能量损失,J/kg。

图1-1局部阻力测量取压口布置图

局部阻力引起的压强降

可用下面的方法测量:

在一条各处直径相等的直管段上,安装待测局部阻力的阀门,在其上、下游开两对测压口a-a'和b-b',见图1-1,使

ab=bc;a'b'=b'c'

则△Pf,ab=△Pf,bc;△Pf,a'b'=△Pf,b'c'

在a~a'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

Pa-Pa'=2△Pf,ab+2△Pf,a'b'+△P'f

在b~b'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

Pb-Pb'=△Pf,bc+△Pf,b'c'+△P'f=△Pf,ab+△Pf,a'b'+△P'f

联立式(1-6)和(1-7),则:

=2(Pb-Pb')-(Pa-Pa')(1-6)

为了实验方便,称(Pb-Pb')为近点压差,称(Pa-Pa')为远点压差。

用差压传感器来测量。

3.流量计性能测定

(m/s)(1-7)

(1-8)

其中:

 

五、实验方法

按下总电源开关按钮,通电预热数字显示仪表,关闭所有流量调节阀,按一下变频器上的启动按钮RUN,启动离心泵。

1.光滑管阻力测定:

⑴关闭截止阀10、18、20,将闸阀19全开,并旋开光滑管测压阀21、9。

⑵在流量为零条件下,旋开倒置U形管29、31旋钮,检查导压管内是否有气泡存在。

若倒置U形管内液柱高度差不为零,则表明导压管内存在气泡,需要进行赶气泡操作。

⑶赶气泡的方法:

当流量为零时,打开29、31两阀门,然后将流量调至较大,排出导压管内的气泡,直至排净为止;关闭29、31两阀门,慢慢旋开倒置U形管上部的放空阀,慢慢打开28、30两阀门,使液柱降至零点上下时马上关闭,使管内形成气—水柱,然后关闭放空阀,打开29、31两阀门,此时管内液柱高度差应为零,记录数字压差表的初始值,水温。

⑷全开闸阀19,通过阀24调节流量。

根据流量大小选择大、小量程的转子流量计测量。

小流量时用倒置∪形管压差计测量,大流量时用差压数字表测量。

从最小流量测到最大流量,实验应测取15~20组数据。

建议流量读数在100L/h之内,不少于8个点,以便得到滞流状态下的λ—Re关系。

注意:

在能用倒置∪形管测压差时,尽量不用差压数字表测压差。

在倒置∪形管测压差为0时,读取差压数字表初始压差。

从数字显示仪表读取水温。

分别读初始水温t始和终止水温t终,计算时取平均水温t平均。

2.粗糙管阻力测定:

关闭闸阀19、光滑管测压阀21、9,全开截止阀20。

实验方法与光滑管相同。

3.局部阻力测量:

关闭截止阀20,打开闸阀10(半开),在一定流量下,分别测量近点压差和远点压差。

4.流量计性能测定

关闭截止阀24,打开闸阀18,调节文丘里流量计的流量从最大到最小,记录流量与压差,测定10-12组数据

待数据测量完毕,关闭流量调节阀,核实差压数字表初始值及终止水温,继续其它实验或关闭离心泵、切断电源。

六、注意事项

⒈启动离心泵之前,以及从光滑管阻力测量过渡到其它测量之前,都必须检查所有流量调节阀是否关闭。

⒉测数据时则必须关闭其它管路的平衡阀,并且在用压差数字表测量时,必须关闭倒U形管的阀门,防止形成并联管路。

七、数据处理及计算实例

(1)直管液体阻力实验数据处理

表一光滑管液体阻力实验数据表

 

实验装置编号:

1光滑管内径:

8mm光滑管管长:

1.7m

水温℃:

t平均=

 25.35

黏度μ=

88.37

*10-5Pa.s

压差计初始值:

kPa

0.9

 

密度(Kg/m3)ρ=

996.18

序号

Q(L/h)

ΔP

u(m/s)

Re

λ

mmH20

kPa

Pa

1

10

5

 

49.0

0.0553

498.6

0.15144

2

20

8

 

78.4

0.1106

997.2

0.06058

3

30

13

 

127.4

0.1659

1495.9

0.04375

4

40

18

 

176.4

0.2212

1994.5

0.03407

5

50

29

 

284.2

0.2765

2493.1

0.03513

6

60

43

 

421.4

0.3317

2991.7

0.03618

7

70

64

 

627.2

0.3870

3490.3

0.03956

8

80

80

 

784.0

0.4423

3989.0

0.03786

9

90

101

 

989.8

0.4976

4487.6

0.03777

10

100

123

 

1205.4

0.5529

4986.2

0.03725

11

200

 

4.4

3500

1.1058

9972.4

0.02704

12

300

 

8.1

7200

1.6587

14958.6

0.02472

13

400

 

13.2

12300

2.2116

19944.9

0.02376

14

500

 

18.7

17800

2.7645

24931.1

0.02200

15

600

 

25.8

24900

3.3174

29917.3

0.02138

16

700

 

33.5

32600

3.8703

34903.5

0.02056

17

800

 

42.8

41900

4.4232

39889.7

0.02023

其中:

压差单位转换:

1mmH20=9.8Pa,数字压差计读数减去初始值后*1000转换为Pa。

水的黏度、密度由教材(上)P331表中查出,

水温取平均值

℃。

从20-30℃区间按内插法求得μ,ρ。

流速

(m/s)。

Re、λ按下列公式计算:

λ=

Re=

计算实例:

以第一组数据处理为例:

ΔP=5*9.8=49.0Pa。

(m/s)。

表二粗糙管液体阻力实验数据表

 

实验装置编号:

1粗糙管内径:

10mm粗糙管管长:

1.7m

水温℃:

t平均==27.4黏度μ=85.2*10-5Pa.s密度ρ=996.4Kg/m3

压差计初始值:

1.0kPa

序号

Q(L/h)

ΔP

u(m/s)

Re

λ

mmH20

kPa

Pa

1

10

8

 

78.4

0.035

414

0.73928

2

20

30

 

294

0.071

828

0.69307

3

30

60

 

588

0.106

1241

0.61606

4

40

100

 

980

0.142

1655

0.57756

5

50

141

 

1381.8

0.177

2069

0.52119

6

60

193

 

1891.4

0.212

2483

0.49542

7

70

246

 

2410.8

0.248

2897

0.46393

8

80

285

 

2793

0.283

3311

0.41151

9

90

344

 

3371.2

0.318

3724

0.39246

10

100

 

4.7

3700

0.354

4138

0.34889

11

200

 

14.7

13700

0.708

8277

0.32296

12

300

 

28.3

27300

1.062

12415

0.28603

13

400

 

47.9

46900

1.415

16553

0.27640

14

500

 

68.2

67200

1.769

20691

0.25347

15

600

 

96.8

95800

2.123

24830

0.25093

16

700

 

126.4

125400

2.477

28968

0.24132

17

800

 

160.5

159500

2.831

33106

0.23500

计算实例:

以第10组数据为例

ΔP=(4.7-1.0)*1000=3700Pa。

(m/s)。

绘制Re-λ关系曲线(通过Excel绘制)见附图一。

(2)局部阻力实验数据处理

表三局部阻力实验数据表

局部阻力球阀内径15mm

 压差表初始:

kPa

1

水温:

 27.5℃ 

 密度(Kg/m3)ρ= 

996.81

序号

流量Q

近点压差

远点压差

流速u

局部阻力压差

阻力系数

 

(l/h)

(kPa)

(kPa)

(m/s)

(Pa)

ζ

1

400

6.7

6.9

0.629

5500

27.88

2

600

13.9

14.5

0.944

12300

27.72

3

800

24

25.3

1.258

21700

27.50

计算实例:

以第1组数据为例

=2(Pb-Pb')-(Pa-Pa')=(2(6.7-1.0)-(6.9-1.0))*1000=5500Pa

 

(3)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数据处理

表四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数据记录

文丘里流量计压差读数初始值0.9kPa主管道直径:

45mm文丘里喉径:

20mm水温:

28.2℃ρ水=996.15Kg/m3μ水=83.75*10-5Pa.sA0=0.000314

序号

涡轮流量计(m3/h)

文丘里流量计(kPa)

文丘里流量计

(Pa)

文丘里准流量Vs

(m3/h)

流速u

(m/s)

Re

C

1

0.8

1.3

400

0.8

0.1397

7479

0.7999

2

1.6

2.3

1400

1.6

0.2794

14957

0.8551

3

2.4

3.6

2700

2.4

0.4192

22436

0.9237

4

3.2

5.5

4600

3.2

0.5589

29915

0.9435

5

4.0

8.0

7100

4.0

0.6986

37393

0.9493

6

4.8

11.3

10400

4.8

0.8383

44872

0.9413

7

5.6

15.4

14500

5.6

0.9781

52351

0.9300

8

6.4

19.2

18300

6.4

1.1178

59829

0.9461

9

7.2

24.5

23600

7.2

1.2575

67308

0.9373

10

8.0

29.6

28700

8.0

1.3972

74787

0.9443

11

8.8

34.7

33800

8.8

1.5370

82266

0.9572

12

9.6

41.4

40500

9.6

1.6767

89744

0.9540

13

10.3

47.0

46100

10.3

1.7990

96288

0.9593

以第一组数据为例:

(m/s)。

其中:

 

绘制曲线见下图

附:

表一光滑管液体阻力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

实验装置编号:

1#光滑管内径:

8mm

光滑管管长:

1700mm

水温℃:

t初始=25.0t终止=25.7 

数字压差计初始值:

0.9kPa 

序号

Q(L/h)

ΔP

mmH20

kPa

1

10

11.0

16.0

2

20

10.5

18.5

3

30

8.0

21.0

4

40

5.5

23.5

5

50

1.0

30.0

6

60

-7.0

36.0

7

70

-17.0

47.0

8

80

-25.5

54.5

9

90

-35.0

66.0

10

100

-45.5

77.5

11

200

 

4.4

12

300

 

8.1

13

400

 

13.2

14

500

 

18.7

15

600

 

25.8

16

700

 

33.5

17

800

 

42.8

 

实验二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

一、实验装置

该实验与流体阻力测定、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共用图1-2所示的实验装置流程图。

⒈流量测量:

标准涡轮流量计测量。

⒉泵的入口真空度和出口压强:

用真空表和压强表来测量。

⒊电动机输入功率:

用功率表来测量。

设备主要参数

设备号

项目

1

2

两取压口垂直高度差mm

355

355

离心泵入口管径mm

25.00

25.00

离心泵出口管径mm

45.0

45.0

离心泵型号

WB70/055

电机效率

60%

READ

ENTER

变频调速器:

RUN——运行/停止,<——定位、△——增大、▽——减小、

——确定。

二、实验内容

1.熟悉离心泵的结构与操作。

2.测定某型号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H(扬程)、N(轴功率)、(效率)与Q(流量)之间的特性曲线。

3.测定流量调节阀某一开度下管路特性曲线。

三、实验原理

(一)离心泵特性曲线

⒈扬程H的测定:

在泵的吸入口和压出口之间列柏努利方程

(2—1)

上式中

是泵的吸入口和压出口之间管路内的流体流动阻力(不包括泵体内部的流动阻力所引起的压头损失),当所选的两截面很接近泵体时,与柏努利方程中其它项比较,

值很小,故可忽略。

于是上式变为:

(2—2)

将测得的

的值以及计算所得的u入,u出代入上式即可求得H的值。

⒉轴功率N的测定:

功率表测得的功率为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由于泵由电动机直接带动,传动效率可视为1.0,所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等于泵的轴功率。

即:

泵的轴功率N=电动机的输出功率,kW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电动机的输入功率×电动机的效率。

泵的轴功率=功率表的读数×电动机效率,kw。

⒊效率η的测定

(2—3)

(2—4)

式中:

η—泵的效率;

N—泵的轴功率,kw

Ne—泵的有效功率,kw

H—泵的压头,m

Q—泵的流量,m3/s

ρ—水的密度,kg/m3

(二)管路特性曲线

通过改变泵转速(通过调节电机的频率)来改变泵的特性曲线,从而得出管路特性曲线。

泵的压头H计算同上。

若将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绘在同一坐标图上,两曲线交点即为泵在该管路的工作点。

五、实验方法

⒈按下电源的绿色按钮,通电预热数字显示仪表;关闭所有流量调节阀。

⒉按下调频器的启动按钮,启动离心泵。

用阀18调节流量,从流量为零至最大或流量从最大到零,测取10~12组数据(同时测量泵入口真空度、泵出口压强、流量计读数、功率表读数),并记录水温。

⒊测量管路特性曲线测定时,先置流量调节阀18为某一状态(使系统流量为某一固定值)。

4.调节离心泵电机频率,使管路特性改变,调节范围(50—20Hz),测取10~12组数据(同时测量泵入口压力、泵出口压力、流量计读数),并记录水温。

5.实验结束后,关闭流量调节阀,继续其它实验或停泵,切断电源。

六、注意事项

⒈启动离心泵之前,必须检查所有流量调节阀是否关闭。

⒉正确使用变频调速器。

 

七、数据整理表及计算实例

表1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数据

装置编号:

1*离心泵型号:

WB70/055电机效率:

60%两取压口之间垂直距离:

355mm

入/出口管径:

25/45mm水温:

T平均=28.8℃水密度ρ=996Kg/m3

序号

涡轮流量计(m3/h)

入口真空表读数(MPa)

出口压强表读数(Mpa)

功率表读数(kw)

流量Q(m3/h)

入口流速u1(m/s)

出口流速u2(m/s)

压头H(m)

泵轴功率N(w)

有效功率Ne(w)

η(%)

1

10.30

-0.034

0.040

0.75

10.30

5.83

1.80

6.36

450

178

39.5

2

9.60

-0.028

0.065

0.77

9.60

5.44

1.68

8.51

462

222

48.0

3

8.80

-0.024

0.085

0.76

8.80

4.98

1.54

10.37

456

248

54.3

4

7.90

-0.018

0.100

0.75

7.90

4.47

1.38

11.51

450

247

54.8

5

7.00

-0.014

0.120

0.74

7.00

3.96

1.22

13.35

444

254

57.1

6

6.20

-0.010

0.135

0.70

6.20

3.51

1.08

14.63

420

246

58.6

7

5.40

-0.006

0.150

0.67

5.40

3.06

0.94

15.89

402

233

57.9

8

4.60

-0.004

0.165

0.64

4.60

2.60

0.80

17.34

384

216

56.4

9

3.70

0.000

0.175

0.60

3.70

2.09

0.65

18.06

360

181

50.4

10

2.90

0.000

0.185

0.54

2.90

1.64

0.51

19.16

324

151

46.6

11

2.00

0.000

0.195

0.50

2.00

1.13

0.35

20.25

300

110

36.6

12

1.20

0.000

0.202

0.45

1.20

0.68

0.21

21.01

270

68

25.3

计算实例:

以第一组数据为例

入口流速

(m/s),出口流速

(m/s)

压头

(m)其中Z出-Z入=355mm(两取压口之间垂直距离)

泵轴功率N=0.75*1000*0.6=450(w)有效功率

(w)

离心泵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见下图

表2离心泵管路特性曲线

装置编号:

1*两取压口之间垂直距离:

355mm入/出口管径:

25/45mm

水温:

T平均=29.5℃水密度ρ=995.8Kg/m3

序号

电机频率Hz

涡轮流量计读数(m3/h)

入口真空表读数(MPa)

出口压强表读数(MPa)

流量Q(m3/h)

入口流速u1(m/s)

出口流速u2(m/s)

压头H(m)

1

50

10.2

-0.032

0.045

10.2

5.77

1.78

6.70

2

48

9.9

-0.031

0.04

9.9

5.61

1.73

6.17

3

46

9.6

-0.028

0.04

9.6

5.44

1.68

5.95

4

44

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