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4991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docx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docx

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

(时间:

150分钟 分数:

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为眼前利益的申遗才应被“拆除”

近日有媒体爆出,埋有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灵骨的西安兴教寺(公众关注的兴教寺塔是“唐僧”师徒三人玄奘、窥基和圆测的三座墓塔)要被拆掉了,一时间引发热议。

对此,西安长安区民族宗教事务局负责人“辟谣”称,为配合丝路申遗,要拆除的是寺庙里私盖的建筑,兴教寺塔非但不会拆除,还会进行修整和保护。

由此看来,兴教寺被拆是一种误读了。

在这种误读背后,恰恰反映了人们对申遗的担忧。

不顾文物价值、只顾眼前利益的申遗,能否对保护文物发挥积极作用?

在文保方面动辄要大拆大建的政府部门,应该先从理念上“拆除”逐利的“申遗”,才有可能做好文物保护。

近年来,不少与文物有关的景点,被地方政府改造成了“提款机”,在申遗的名义下,保护文物成了商机。

此前,安徽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湖北武当山等许多景点,都在升级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大幅提高门票价格,地方财政受益匪浅。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逻辑,景点申遗成功意味着人气的暴涨,也意味着涨价的开始,最终结果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大增。

受到利益的驱动,不少地方对申遗都情有独钟。

更让群众担忧的是,申遗所带来的好处很可能被权力和资本独占,普通民众的利益反而受到损害。

如今,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逐渐提高,愿意看到政府在这方面加大投入,也希望这些祖传的宝贝能够更好地为全民共享。

地方政府如果能够合理利用文物的旅游价值,让当地老百姓分享到旅游经济带来的好处,也是件好事,然而,事实并非尽如所愿,一些贴上了申遗标签的文物,成了地方政府的“摇钱树”。

前不久,就在申遗冲刺的大背景下,凤凰古城结束了免费时代,游客进入古城需要购买148元的门票,而其中四成的收入要收归政府财政。

不少想品味湘西风情的游客,在这道门槛面前望而却步,当地商户利益受损,也纷纷提出抗议。

事实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遗产名录的本意是保护濒危遗产,把申遗凌驾于文物保护之上,显然是本末倒置。

申遗并不是保护文物所必需的,为了申遗大拆大建,不仅浪费社会资源,有时还会对文物造成破坏。

与兴教寺同属丝路申遗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在捆绑申遗过程中投入了120亿元,但却被专家批评为“让这个具有重大考古价值的文化遗址变成了迪斯尼式的游乐园”。

兴教寺在当地不是“死文物”,它是传承文明的载体,延续千年而不绝。

现在为了申遗,就想把那些已经融为一体的附属建筑拆掉,就有可能把兴教寺搞成充满商业味道的“标本”。

面对令人担忧的申遗前景,兴教寺方面已经做出“如果拆迁,就退出申遗”的公开表示,对商业开发式的文保做了拒绝。

对当地政府而言,与其花大力气申遗,不如把财力物力投入到保护文物上,让兴教寺的兴旺给当地老百姓带来福祉。

(节选自《齐鲁晚报》)

1.关于“兴教寺被拆”的表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众关注的兴教寺塔是“唐僧”师徒三人玄奘、窥基和圆测的三座墓塔,近日有媒体爆出,它们都将存在被“拆除”的问题。

B.西安长安区民族宗教事务局负责人强调称,为配合丝路申遗,要拆除的是寺庙里私盖的建筑,兴教寺塔非但不会拆除,还会进行修整和保护。

C.兴教寺被拆其实是公众的一种误读,寺院是依托于塔而兴,拆除的只是一些影响墓塔环境风貌的私盖建筑,根本不存在什么“拆庙”。

D.兴教寺拆除部分影响寺院的生活与宗教活动,影响寺、塔的一体性和传统格局的建筑,从申遗的角度来看,正体现了文物部门加强保护管理和科学维护的宗旨。

解析 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在于反对地方政府以申遗为名受利益驱动大搞拆迁的做法,D项明显不符。

答案 D

2.下列对于“不少地方对申遗都情有独钟”原因的理解,不符合作者意图的一项是(  )

A.景点申遗成功意味着人气的暴涨,同时也意味着涨价的开始,最终结果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大增。

B.事实上,申遗所带来的好处很可能被权力和资本独占,普通民众的利益反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C.不少与文物有关的景点,被地方政府改造成了“提款机”,在申遗的名义下,保护文物成了商机。

D.一些文物单位都在升级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大幅提高门票价格,地方财政受益匪浅;被贴上申遗标签的文物,也成了地方政府的“摇钱树”。

解析 题干要求找出“不少地方对申遗都情有独钟”的原因,而B项是申遗成功的结果,因此,不符合作者的意图。

答案 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关兴教寺被拆一事,要想不被公众误读,在文保方面动辄就要大拆大建的政府部门,必须先从理念上“拆除”逐利的“申遗”。

B.凤凰古城结束了免费时代,地方政府充分合理地利用文物的旅游价值,让当地老百姓分享到了旅游经济带来的好处。

C.专家批评同属丝路申遗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变成了“迪斯尼式的游乐园”,就是因为它在捆绑申遗过程中投入了120亿元,搞大拆大建,浪费社会资源,还对文物造成了破坏。

D.为了申遗成功,想把那些已经与兴教寺融为一体的附属建筑拆掉,就必然把兴教寺搞成充满商业味道的“标本”。

解析 B项,作者举凤凰古城的例子旨在说明“一些贴上了申遗标签的文物,成了地方政府的‘摇钱树’”,“充分合理”、“分享到……好处”二处表述均与文意相违背。

C项,“浪费社会资源,还对文物造成了破坏”不是变成“游乐园”的原因,不能接在前面内容后,这与作者文中的表述不符,属于强加因果。

D项,“就必然”与原文中的“可能”相违背。

变或然为必然,错。

答案 A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段会宗字子松,天水上邽人也。

竟宁中,以杜陵令五府举为西域都护、骑都尉、光禄大夫,西域敬其威信。

三岁,更尽还,拜为沛郡太守。

以单于当朝,徙为雁门太守。

数年,坐法免。

西域诸国上书愿得会宗,阳朔中复为都护。

会宗为人好大节,矜功名,与谷永相友善。

谷永闵其老复远出,予书戒曰:

“方今汉德隆盛,远人宾服,傅、郑、甘、陈之功没齿不可复见,愿吾子因循旧贯,毋求奇功,终更亟还,亦足以复雁门之踦,万里之外以身为本。

愿详思愚言。

会宗既出,诸国遣子弟郊迎。

小昆弥安日前为会宗所立,德之,欲往谒,诸翕侯止不听,遂至龟兹谒。

城郭甚亲附。

康居太子保苏匿率众万余人欲降,会宗奏状,汉遣卫司马逢迎,会宗发戊己校尉兵随司马受降。

司马畏其众,欲令降者皆自缚,保苏匿怨望,举众亡去。

会宗更尽还,以擅发戊己校尉之兵乏兴,有诏赎论。

拜为金城太守,以病免。

明年,末振将杀大昆弥,会病死,汉恨诛不加。

元延中,复遣会宗发戊己校尉诸国兵,即诛末振将太子番丘。

会宗恐大兵入乌孙,惊番丘,亡逃不可得,即留所发兵垫娄地,选精兵三十弩,径至昆弥所在,召番丘,责以“末振将骨肉相杀,杀汉公主子孙,未伏诛而死,使者受诏诛番丘”,即手剑击杀番丘。

官属以下惊恐,驰归。

小昆弥乌犁靡者,末振将兄子也,勒兵数千骑围会宗,会宗为言来诛之意:

“今围守杀我,如取汉牛一毛耳。

宛王、郅支头县槁街,乌孙所知也。

”昆弥以下服,曰:

“末振将负汉,诛其子可也,独不可告我,令饮食之邪?

”会宗曰:

“豫告昆弥,逃匿之,为大罪。

即饮食以付我,伤骨肉恩,故不先告。

”昆弥以下号泣罢去。

会宗还奏事,公卿议会宗权得便宜,以轻兵深入乌孙,即诛番丘,宣明国威,宜加重赏。

天子赐会宗爵关内侯,黄金百斤。

(节选自《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愿吾子因循旧贯,毋求奇功     因循:

按照

B.以单于当朝,徙为雁门太守徙:

迁徙

C.小昆弥安日前为会宗所立,德之,欲往谒德:

感激,感恩

D.会宗还奏事,公卿议会宗权得便宜便宜:

见机行事

解析 徙:

调任。

答案 B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段会宗有威信的一组是(3分)(  )

①西域诸国上书愿得会宗,阳朔中复为都护 ②会宗既出,诸国遣子弟郊迎 ③官属以下惊恐,驰归 ④小昆弥安日前为会宗所立,德之,欲往谒 ⑤昆弥以下号泣罢去

⑥今围守杀我,如取汉牛一毛耳。

宛王、郅支头县槁街,乌孙所知也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③⑤D.②④⑥

解析 ③是说段会宗杀了番丘后,其部下四散而逃;⑤是说小昆弥被段会宗说服后无奈离去;⑥是段会宗警告小昆弥的话。

答案 A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段会宗由沛郡太守一职调任雁门太守,是因为单于应当来朝见。

几年后,因触犯法律被免,后来西域各国上书表示希望派任段会宗,阳朔年中才又任命为都护。

B.谷永劝诫喜好功名的段会宗,希望他不要追求奇功,任职期满立即回来,在万里之外更应该以身体为重。

C.末振将杀害了汉朝友好的大乌孙王,汉朝极为恼恨,于是派遣段会宗调拨戊己校尉和各国的军队去诛杀他的太子番丘。

D.段会宗利用智谋,权衡利弊,用小股部队深入乌孙国,诛杀番丘,彰显了国威,回国后得以褒奖,被赐爵关内侯,黄金一百斤。

解析 “汉朝极为恼恨”有误,汉朝派段会宗去诛杀其太子,主要是因为汉朝遗憾末振将已死,不能亲自诛杀他。

答案 C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康居太子保苏匿率众万余人欲降,会宗奏状,汉遣卫司马逢迎,会宗发戊己校尉兵随司马受降。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召番丘,责以“末振将骨肉相杀,杀汉公主子孙,未伏诛而死,使者受诏诛番丘”,即手剑击杀番丘。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句中关键词语有“奏状”“发”,“逢迎”为古今异义词;

(2)句关键词语有“相”“即”,“手”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 

(1)康居太子保苏匿率领一万多人想投降,段会宗就把情况上奏,汉朝派遣卫司马去迎接,段会宗调派戊己校尉的军队随同司马接受投降的人。

(2)(段会宗)把番丘召来,责备他“末振将杀害骨肉至亲,杀了汉朝公主的子孙,没有来得及诛杀他就死了,使者奉皇帝命令来诛杀番丘”,就用手拿着剑杀死了番丘。

参考译文

段会宗字子松,是天水上邽人。

竟宁年中,以杜陵令被五府举荐为西域都护、骑都尉、光禄大夫,西域人敬重他的威望和信用。

三年后,任期满返回京城,授官为沛郡太守。

因为单于应当来朝见,就调任他为雁门太守。

过了几年,段会宗因犯法被免官。

西域各国上书表示希望派任段会宗,阳朔年中又被任命为都护。

段会宗为人喜好大节,注重功名,同谷永交情不错。

谷永怜惜段会宗年老又到远方去任官,就去信劝诫他说道:

“现在汉朝恩德正盛大,边远地区的人们都来臣服,傅、郑、甘、陈的功绩终身不可能再次出现,希望我的朋友您要按照旧有的惯例,不要追求奇特的功绩,任职期满就回来,也足以抵销雁门的不幸。

万里之外应以身体为本,希望您仔细考虑我的话。

段会宗已经出了边境,各国派子弟到城郊去迎接他。

小乌孙王安以前是段会宗立他为王的,心中感激他的恩德,打算去拜访,各位翕侯阻止他前去,他不听,于是到了龟兹去拜会。

那儿的各国都对他很亲近顺从。

康居太子保苏匿率领一万多人想投降,段会宗就把情况上奏,汉朝派遣卫司马去迎接,段会宗调派戊己校尉的军队随同司马接受投降的人。

司马畏惧投降的人多,打算叫投降的人都自己捆绑上,保苏匿于是产生了怨恨心理,就率领众人逃走。

会宗任期满后回来,因为擅自派遣戊己校尉的军队,耽误了军事行动,皇上下诏将功抵罪。

授官为金城太守,因为生病被免官。

第二年,末振将杀害了大乌孙王,赶上他又病死了,汉朝遗憾不能亲自杀了他。

元延年中,又派遣段会宗发动戊己校尉和各国的军队,去诛杀末振将的太子番丘。

段会宗恐怕大部队进入乌孙国后,惊动了番丘,让他逃走后不能再捉到,就把他所派遣的军队留在垫娄,挑选精干的持弩士兵三十人,从小道到达了乌孙王所在的地方,把番丘召来,责备他“末振将杀害骨肉至亲,杀了汉朝公主的子孙,没有来得及诛杀他就死了,使者奉皇帝命令来诛杀番丘”,就用手拿着剑杀死了番丘。

番丘的官员和部下惊慌害怕,骑着马逃跑回去。

小乌孙王乌犁靡是末振将哥哥的儿子,带领几千名骑兵包围了段会宗,段会宗就对他们说了来杀番丘的意思:

“现在你们包围并杀我,如同取汉牛之一毛。

宛王、郅支的头悬挂在槁街,你们乌孙是知道的。

”乌孙王以下的人都畏服了,说:

“末振将背弃汉朝,杀了他的儿子是可以的,难道就不能先告诉我们,让我们供给他最后一顿饮食吗?

”段会宗说道:

“事先告诉了乌孙王,让番丘逃走躲藏起来,就要犯下大罪。

如果供给他饮食后再交给我,那就伤害了骨肉的恩情,所以没有事先告知。

”乌孙王和部下哭泣着撤兵而去。

段会宗回去把情况上奏,公卿议论认为段会宗权衡时宜得以见机行事,用小部队深入到乌孙国,诛杀番丘,宣扬彰明了国威,应加以重赏。

天子就赐段会宗爵位为关内侯,黄金一百斤。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戊辰即事①

[宋]刘克庄

诗人安得有青衫,今岁和戎百万缣。

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

注 ①戊辰:

公元1208年(宋嘉定元年),时宰相韩侂胄当政,为了“立盖世功名以自固”,让自己千古留名,草草出兵北伐,结果招致大败。

战后和约,以南宋每年向金人交纳大量钱财为代价。

8.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其作用是什么?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情感的把握和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

作者从青衫这类具体的事物着笔,却与“和戎”这件大事相联,表达的主题当然也是非常深刻的,这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既委婉又具有讽刺意味。

答案 以小见大的手法。

(2分)以诗人的身份,尚无青衫可穿,普通人民的生活更是可想而知。

诗人以无青衫这一件小事情,反映出战争、战败给人民带来苦难这一大课题,讽刺了统治者无能、腐朽,只会剥夺、欺压人民。

以此二句反映战败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十分恰切。

(3分)

9.“西湖插柳”改为“栽桑树养吴蚕”,你认为这符合情理吗?

请说说理由。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主题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

作者在行文中把看似不合情理的事情入诗,却极具合理的成分,这当然来源于作者的表达意图——讽刺。

答题时,要注意深入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 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把西湖著名景点上的柳树都砍光拔尽,种上桑树以养蚕,自然荒唐至极,但是,这种作法却有合理性,总得让人有衣穿,不养蚕怎么能行。

“衣”与“食”事关国计民生,西湖没有柳可以,人民没吃没穿可不行。

(3分)这两句诗意在讽刺,其特点是运用对比,前句写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后句写老百姓的穷愁苦难。

(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答案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3)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阿宠的春天

陈力娇

阿宠出生不到半年,就被送到煤井下,从此过上了暗淡无光的日子。

阿别很心疼阿宠,每天喂它草料时,都忘不了给它多兑些苞谷。

阿别说,阿宠呀,虽说你叫阿宠,可是没人真正宠你呀,你知道你到井下意味着啥吗?

就是你到死都得呆在这八百米深处呀。

阿宠像能听懂阿别的话,它抬头看了看阿别,不吃了,把头别到了食槽的这一方,眼里含着泪。

那根拴在它脖颈的绳子,被它拉得直直的,像个棍儿,支在它和食槽之间,再也弹不回来了。

阿别就明白,阿宠是上火了。

上火的阿宠,任阿别再喂它什么都不会去吃了。

阿别知道了阿宠的脾气,从此不和阿宠说这样败兴的话了,他换了一种语气,像哄孩子一样对阿宠说,阿宠呀,你多幸福呀,有我陪着你,哪里找这样的好事呀,我要能再活十年,到时我们一起走呵,走呵,就不再回来了。

阿宠听了这话,果真不再耍脾气了,把它毛茸茸的头贴在阿别怀里,不住地拱动,还伸出舌头,去舔阿别苍老的胸脯。

阿宠是一匹雪青马,白色重,青色少,像柔软的青白绸缎,均匀地披在它的身上。

由于这一身好辨认的皮毛,它的命运注定在井下一生劳作。

但是,阿宠却瞎了。

终日不见阳光,阿宠的眼睛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阿别劝阿宠道,你别当回事呵,有眼没眼对你一样,你只负责拉车,我为你看路,我不会把你往坏道上领呀。

阿宠唯有这一次没听阿别的,它躁动起来,嘶鸣起来。

阿别的话音刚落,阿宠一个跳跃挣脱了缰绳,沿着它熟悉的巷道,一路狂奔。

阿宠毛了!

阿宠不听话了!

阿宠为自己的眼瞎痛苦了!

矿工们放下手里的活儿,嘻嘻哈哈去追,他们追了一个巷道又一个巷道,阿宠却仿佛和他们赛跑一样,在晕黄的灯光下灵便地时隐时现。

其实阿宠的眼睛早在两个月前就模模糊糊了。

后面的人继续追着,呼啦啦几十号矿工,都是身强体壮,有井下工作经验的,可是任谁也追不上阿宠,到底是五分钟后,阿宠自己停了下来。

阿宠刚停下,矿工们就傻了眼了,在他们刚才干活儿的地方,传来轰隆一声闷响,像海浪拍打礁石,直滚到他们脚下。

塌方了!

矿工们怔住了,愣愣地盯着战栗不已的阿宠,心哆嗦了。

忽然有人大喊,阿宠呀,你如亲爹娘呵,家里还有老小呢,不然这会儿我们就成煤下鬼了!

这话是阿别喊出的,阿别老泪纵横,他的话,让巷道里顿时叹息四起。

连阿宠在内,五十条生命保住了;但是连阿宠在内,五十条生命也濒临死亡。

没有粮食了,没有水了,阿宠也没草料了,更没有苞谷了。

可是细心的阿别发现,巷道里有空气,因为他们并没感到窒息,却不知风从哪里来。

阿别吩咐矿工们找风源,有了风源就可能找到出口。

五个人开始行动了,阿别没让所有人一起行动,他想让大家保存体力,他们在井下还不知要呆多少天呢。

有人往外打手机,但是信号不好。

阿别就让所有人都把手机关了,节省电源,只留一部精良的随时与外面联络。

子夜十分,一个叫阿炯的矿工终于和救援队伍联系上了。

外面说,他们正在积极想办法,确定方位,让他们坚持住。

这话就是说,活命还很渺茫。

大家在巷道里坐了下来,阿宠也趴下了,阿别像守护神一样守护着它。

大家心里七上八下。

找风源的人一出去就迷路了,到了晚上才摸回来。

他们告诉阿别,这是一个老巷道,一时摸不清它通向哪里,如果当时阿宠把他们引向别处,一定会比这好找到出口。

阿别一听不高兴了,把头扭过去,不理说话的人,却把阿宠搂得更紧了。

夜晚来临,人们相继睡去,可是睡下不久,就都激灵醒来,醒来就再也睡不着了。

一晃,两天过去,救援没有进展,希望像撕破的纸屑,一点点飘落。

许多人饿晕了,支撑不住了,已经有人把目光一次次集聚在阿宠身上。

阿别明白大家怎样想的,但是那是他拼老命也不会让他们做的。

人们理解阿别的心思,没人率先行动,这让阿别很是慰藉。

可是到了第五天,人们实在熬不下去了,眼冒金花,奄奄一息。

阿别与阿宠商量,他说,阿宠呀,眼睁睁看着这么多人死去吗?

阿宠没有回答,它也饿得虚脱了几次,没有力气回应主人的话了。

翌日清晨,饥饿如恶魔又一次降临。

矿工们只剩下活命的欲望了。

有一个人忍无可忍,手握尖刀爬到阿宠身旁,他面目狰狞,满眼贪光,可是他很快发现,不用他再费劲了,阿宠已为他准备好了丰盛的早餐。

在一个煤坑边,阿宠的一条腿搭在坑沿上,嘴巴上有粘粘的未干的血痕,显然是阿宠自己咬断了大动脉,血像个小喷泉,汩汩地流淌,热气正温温地袅袅地向上盘旋。

那边,阿别的泪,把耳朵都灌满了。

(选自《天池》)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在阿宠看不见以后,阿别安慰它说要为它看路,而阿宠依然躁动和嘶鸣,说明阿宠已深深陷入失明的恐惧里,不能自拔。

B.阿别告诉阿宠说它到死都要生活在这暗无天日的井下,阿宠就不吃食了,看得出来它是一匹有灵性的马,对未来很失望,希望尽早结束自己的生命。

C.阿宠对巷道非常熟悉,当它挣脱了缰绳奔跑的时候,几十个身强体壮、经验丰富的矿工也抓不住它。

D.“连阿宠在内,五十条生命保住了;但是连阿宠在内,五十条生命也濒临死亡”,既是对此前事件结果的交代,又为后面情节作了铺垫。

E.作者用口语化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匹雪青马的悲惨遭遇,真实地表现了动物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所处的弱势地位,批判了人类践踏生命的行为。

(2)小说中的阿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手法?

各有什么作用?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小说中的阿宠有春天吗?

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

(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A项,阿宠的躁动和嘶鸣不是因为失明的恐惧,而是预感到了塌方的危险。

B项,说一匹马对未来很失望,希望尽早结束自己的生命,言过其实。

E项,“表现动物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所处的弱势地位,批判了人类践踏生命的行为”表述不准确,主要是批判人性的自私和冷酷,故给1分。

答案 

(1)D(3分),C(2分),E(1分)。

(2)①善良有爱心。

悉心喂养阿宠;像哄孩子一样安慰阿宠;誓死守护阿宠的生命。

②敏感细心。

观察阿宠的表情和动作就知道它上火了;最先明白是阿宠把大家救出困境;被困之后,又是第一个发现巷道里有空气;③沉着冷静、临危不乱。

被困后没有惊慌,吩咐矿工们找风源,存体力,关手机。

(每点2分,概括和分析各1分,可任举一例分析)

(3)①动作、神态描写。

“手握尖刀”“面目狰狞,满眼贪光”表现了那个人的凶残和贪婪。

②对比、衬托。

那个人和阿宠形成对比,凸显了阿宠的善良和无私。

③细节描写(或比喻)。

“血像个小喷泉,汩汩地流淌,热气正温温地袅袅地向上盘旋。

”借对血液流淌的细节描写,突出阿宠的善良无私,加强了对读者的视觉冲击,给读者留下了更加鲜明的印象。

(每点2分)

(4)答案一:

阿宠有春天。

(1分)

①阿别给了它春天般的关爱:

阿别心疼它;喂草料时给它多兑苞谷;像哄孩子一样地跟它说话;在别人饥饿想要杀掉它时,决定拼死保护它。

(2分)

②阿宠也把春天般的温暖带给别人:

它虽然命运悲惨,却任劳任怨地在井下拉车,并在危难时救人性命,最后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挽救饥饿垂死的人们。

(2分)

③阿宠不仅得到了爱,也为别人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爱,生活中的我们享受别人关爱的同时,也要关爱别人,给别人带来温暖和帮助。

(3分)

答案二:

阿宠没有春天。

(1分)

①它命运悲惨:

出生不久就到井下工作,工作环境差,导致眼瞎。

(2分)

②不被珍惜关爱:

它救了大家,大家反而抱怨它带错路;危险发生后,人们要杀它以保命。

(2分)

③它的生命中没有多少温暖和希望,所以它没有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