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 个案追踪攻击性.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5879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 个案追踪攻击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班 个案追踪攻击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班 个案追踪攻击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班 个案追踪攻击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班 个案追踪攻击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大班 个案追踪攻击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大班 个案追踪攻击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大班 个案追踪攻击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大班 个案追踪攻击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大班 个案追踪攻击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大班 个案追踪攻击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大班 个案追踪攻击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 个案追踪攻击性.docx

《大班 个案追踪攻击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 个案追踪攻击性.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 个案追踪攻击性.docx

大班个案追踪攻击性

个案研究计划

幼儿姓名

辉辉

出生年月

2007.6

性别

父亲姓名

冯宝钢

工作单位

自由职业

学历

中专

母亲姓名

施桂芳

工作单位

自由职业

学历

大专

问题行为简述:

辉辉是全园闻名的“新闻人物”,相对于同龄儿童来说他确有不少特别之处,如:

无缘无故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不爱学习,常搞破坏,等等。

爸爸妈妈工作很忙,把他全权交给奶奶抚养。

尽管他奶奶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采取了多种教育手段,但收效甚微。

问题存在原因:

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

他的父亲是自由职业者,有时工作很忙。

妈妈的工作也很忙,经常出差到外地。

孩子基本上由爷爷奶奶抚养,由于爷爷奶奶年老,再加上身体不好,孩子因此就缺少管教,逐渐使他养成了“没有人能管我、惟我独尊”的性格。

目标:

通过创设“小老师”“小帮手”等机会,逐步增强健康的自控能力,培养他的坚持性;在活动中,正确对待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积极发挥他的长处、肯定他的优点,使健康成为小伙伴都喜爱的好朋友、好榜样;通过家长交流、取得家园教育一致,并能理解和支持教师的工作。

措施:

1、通过老师对孩子的观察、正确对待健康的攻击性行为。

2、逐步增强他的自控能力,培养他的坚持性。

 

3、不在同伴面前损害他的自尊心,注意挖掘他的闪光点

4、通过运用各种方法,有意识地树立健康在集体中的威信,让同伴真正亲近他、接纳他。

跟踪期限:

1年

个案研究记录

(1)

日期

12.9

早晨晨间活动,搭积木。

我和孩子们讨论晨间搭积木的规则,辉辉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个最新“积木”。

我刚说“开始”,辉辉撒开腿,朝那盒积木飞蹦过去。

这时离积木柜的最近的波波和辉辉同时拿到了那盒积木两个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争起来。

辉辉大喊:

“是我先拿到的。

”波波说:

“不对,你是跑过来的,是我先拿到的。

”辉辉仍大叫:

“我要玩。

”我轻轻地对他们说:

“你们俩商量一下,想个办法,要不,这样下去谁也玩不起来。

”于是波波用商量的口气对辉辉说:

“我先玩,等会儿交换地时候再给你玩,好吗?

”辉辉松开拿着积木的手,我以为他同意了波波的方法,正想表扬他,没想到他猛地抓起波波的胳膊狠很地咬了一口。

波波痛得立刻松开了手,哭了起来。

辉辉见状立即拿着积木准备玩起来。

攻击有多种表现或种类,著名心理学家张春兴认为,攻击有两种表现方式:

直接攻击和替代性攻击,直接攻击是对欲攻击的对象直接予以侵害。

案例中小柱的表现应属于这类。

儿童的攻击行为有自己年龄阶段的特点,即以工具性攻击占优势。

儿童具有一定认知能力,在一定情境中,能够对各种环境因素,进行评估、判断,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通过攻击手段产生的结果,因此儿童有时会受到外在诱因的驱动(如玩具、同伴中的领导地位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发动攻击。

小柱的攻击性行为其攻击的意图主要不在于伤害他人,而是为了得到“积木”,他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我咬他,我就能得到积木。

”攻击只是他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手段。

1、家园沟通:

积极和家长沟通,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加大家长对老师的信任,配合老师的工作,放弃自己“打的”接送孩子

2、模仿示范: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我上幼儿园的情景游戏;从家里出门——坐校车——来园——向老师问好——作游戏。

3、环境创设:

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刺激,为幼儿提供合理的活动空间,加强对幼儿的看护和语言提示。

4、说教:

和宝宝谈话,适当给他一定的引导和鼓励。

(注:

此表每月一次,按需要复制)

个案研究记录

(2)

日期

12.10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小朋友们有序地排着队,一个跟着一个走,准备去场地上玩游戏。

辉辉站在甜甜的后面挨得很紧。

甜甜转过头对小柱说:

“辉辉,你往后面站一点行吗?

”辉辉没理他,仍然贴在甜甜身上。

甜甜上完厕所拎裤子的时候,胳膊肘不小心碰到了挨着他的辉辉,辉辉不由分说从背后紧紧勒住甜甜的脖子,甜甜大喊:

“放开我,你干吗?

”我立刻走上前,一边叫小柱松开手,一边观察着甜甜的脖子。

幸好及时,要不准得出事。

我问辉辉:

“你为什么要勒甜甜的脖子?

”辉辉理直气壮地说:

“他先打我,我再打他,我又没有错。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主要依赖于具体情境和儿童的认知因素。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某些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可能缺乏社会信息的处理能力,或者是对社会信息的解释出现了偏差。

具体来说,他在下列五个步骤的社会信息处理模式中容易发生错误或偏差:

对环境中社会交往线索的译码;做出相应的解释和归因;搜寻可能的行为反应;决定一种可能的反应;执行这种反应。

如果儿童在以上任何一个步骤上出现偏差或有缺陷,都可能导致攻击行为反应。

此案例中辉辉的行为可以用这种理论来解释,他将他人一个无意的动作看成是对自己的“威胁”,错误的判断使他做出了错误的攻击反应。

树立榜样,经常提醒辉辉。

与家长联系,经常和幼儿进行交流。

(注:

此表每月一次,按需要复制)

个案研究记录(3)

日期

12.11

玩玩具的时间又到了(大班幼儿每周有一天玩具分享的日子),孩子们从自己家里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与大家一起分享,由于是新鲜的玩具,大家都玩的很开心。

辉辉带了赛车,很好玩,可是是自己的玩具,没玩多久就不新鲜了,他看上了悦悦的一个玩具蛋糕,他提出要玩悦悦的玩具,悦悦是个小女孩,对赛车不感兴趣,拒绝了,X就围着玩具蛋糕不停打转,不时伸手摸一下,碰一下,悦悦请他走开,他就一下子把玩具蛋糕拿在手上,又飞快的扔出去了。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性行为,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侵害他人身体或用言语攻击侮辱他人的表现。

《纲要》指出,要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积极的态度、广泛的兴趣、积极开发儿童的脑功能,发现和发展儿童的潜能,为人的一生的充分发展奠定基础。

而从小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如果不及时进行预防与矫治,严重的会发展成人格障碍,不仅影响其自身的生活发展,甚至会对社会也形成侵害。

随着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环境的相对复杂化,一些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也呈现上升的趋势。

辉辉是我们班中不太遵守常规的幼儿之一,比较我行我素,也是我班具有攻击性行为比较典型的一个幼儿。

父母和教师的教养态度直接关系着幼儿的行为习惯,所以我们成人要以身作则。

教师和父母要耐心帮助幼儿分析原因,教会幼儿与人友好相处。

(注:

此表每月一次,按需要复制)

个案研究记录(4)

日期

12.12

饭后看书。

幼儿主动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区域进行活动。

今天琪琪带来了新图书,正当他看得开心时,辉辉走过去抢琪琪的图书.因琪琪抓住图书不放,辉辉就在琪琪的脸上咬了一口,他最终抢到了图书。

辉辉生性活泼好动,独立性强,善于发现观察事物,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辉辉父母工作忙,从小由外公外婆带大。

习惯指挥他人,脾气暴躁,比较任性。

每次人园时还要闹情绪,说出各种不上幼儿园的理由,但家长一旦离开后就能很快融人集体生活中。

1.疏导多余的精力。

多给辉辉提供活动的机会,让他有事可做,使他多余的精力有“用武之地”。

2.加强注意力的训练。

把辉辉安排在老师容易顾及到的地方,在各项活动中注意培养他的注意力并多表扬肯定。

由于他接受能力较强.在学习活动内容上可适当增加难度,延长活动时间,逐步培养其耐心、专注的习惯。

(注:

此表每月一次,按需要复制)

个案研究记录(5)

日期

13.1

集体活动。

幼儿自由坐在地上.辉辉坐在最后一排。

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后.让幼儿自由讨论。

辉辉一会儿拉拉前面小朋友的头发,一会儿抓旁边小朋友的衣领,还故意把别的小朋友绊倒。

老师发现后,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回答正确。

自我控制能力差。

辉辉从小受外公外婆溺爱,养成不分场合、时问和对象,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丝毫不顾及他人的习惯。

再加上幼儿的认知水平低,考虑问题往往以自我为巾心,并没有真正理解大人所说的“打人不对的道理”。

在游戏中培养自制力。

辉辉喜欢游戏,每次游戏他都非常兴奋,但他常常伴有破坏性、攻击性行为。

有意让他在游戏中担当“重任”如让他当组长、裁判或老师、警察的角色,从而逐渐让他学会约束自己,习得内隐的游戏规则。

(注:

此表每月一次,按需要复制)

个案研究记录(6)

日期

13.2、3

表演游戏。

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和材料。

辉辉在第l小组,他拿着一个小熊的头饰跑到第一组:

“你们看,我今天要当小熊。

”这时,辉辉发现黄黄和春明为了争小熊角.色互不相让,于是他说:

“你们用剪刀石头布,{谁赢谁就当小熊}。

”黄黄输了,但他不认输,要再剪一次。

辉辉一步上前去抢黄黄手巾的头饰,黄黄不给他.他就用力一推,将黄黄推倒在地,并把头饰给了春明.

家长工作较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玩:

辉辉说自己一个人很无聊,对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自己做,但没有耐心。

辉辉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但很爱发脾气,比较急躁。

1.创设适宜环境进行疏导。

如在家里设置一个“美劳角”,提供彩笔、剪刀、颜料及各种结构拼插玩具,这既能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又能转移幼儿的注意力。

2.以榜样示范,指导幼儿正确行为。

家长在孩子犯错时要事先了解原因,不要用“打”来解决问题,家长自身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显现出攻击行为。

家长要教会孩子正确解决冲突的办法和技巧,引导孩子与他人相处时要和气、有礼貌等。

(注:

此表每月一次,按需要复制)

个案研究记录(7)

日期

13.4

午睡起床的音乐从耳边传来,这一熟悉的音乐提醒着孩子们可以起床了。

大家起身穿裤又叠被的,可是瑶瑶还在熟睡中。

不一会儿,午睡室中传来阵阵的哭声:

“瑶瑶,你怎么了?

做噩梦了吗?

”老师问。

几个孩子说是辉辉打了瑶瑶的头,想叫她起床了。

在安慰了瑶瑶以后,我告诉辉辉以后不能用这种方式来叫醒朋友,对这种行为进行了引导,同时对他的心意进行了表扬。

当孩子们吃完点心进行盥洗的时候,周子俊跑来对我说:

“老师,辉辉他要打我屁股的。

”刚等周子俊走开,亮亮过来也说:

“老师,辉辉他要打我屁股,而且要用手拧我的屁股。

”这时我走近辉辉的身边,问:

“辉辉,你这样的做法对吗?

为什么总打别人?

”他说:

“我妈妈在家也经常这样打我的呀!

”他的话令我们大吃一惊。

随即我对这个孩子进行了个别教育。

辉辉喜欢用“打“的行为来表达和解决问题,他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正确的认识,以为自己的行为是对朋友友善的表现。

其实孩子的这种行为已经表现为攻击性行为。

那么对于在家挨打的他,应该做些什么呢?

第一要做的就是有正确立即的反应,比如说:

“你不可以打我!

”“我不喜欢你打我!

”通过这些行动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感受,也让挨打的自己学习自我表达,自我保护。

然后想想自己的行为是对还是错,错又错在哪儿?

同时对自己的行为要进行改正。

淡化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

幼儿辨别能力差,模仿能力强,社会中的各种暴力行为、攻击性行为等不良行为都会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

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较为宽松、温馨的生活环境,尽量避免给孩子提供刀、枪等含有攻击因素的玩具;应避免让孩子看含有暴力行为、攻击性行为等不良行为的影视和图书;当孩子有这些不良行为应马上制止,孩子有悔过之意时应给予表扬。

(注:

此表每月一次,按需要复制)

个案研究记录(8)

日期

13.5

一次在活动后,小朋友放板凳准备上床入睡,文文故意从辉辉那儿走,想和他玩,走路有意地撞了他一下,辉辉很生气立刻用手打过去。

事后,问原因,辉辉说,是他先撞我的,我才打他的。

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不论别人有意或无意碰到,辉辉都会归为恶意,进行反击,而没有去问去了解别人真正的想法。

我们可以看到文文想和辉辉玩却不知道用什么方式,他觉得撞别人一下没什么,辉辉把文文的行为理解成恶意撞他,所以要报复他。

今后如遇到类似的事情怎么办?

针对辉辉的情况,先帮助他建立正确的处理问题方式方法:

一是纠正想法。

二是建立想法。

先要分清楚,恶意还是非恶意。

如果别人碰到你了,不是故意的,我们作为大班的大哥哥可以不要放在心上,如果是故意碰我,故意来打我,我可以直接问他为什么,批评他,表明自己的态度,不喜欢这样,警告他或者寻求成人,伙伴的帮助。

(注:

此表每月一次,按需要复制)

个案研究记录(9)

日期

13.6

今天的数学课上,孩子们都坐在自己座位上认真的听讲,辉辉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自己不时的在座位上玩着。

以前的课堂上,他总是喜欢与旁边的孩子聊聊天、玩一玩小动作,今天看到他安静的坐着,我也没有对他提出更多的要求。

有时候上课提醒他实在不听话,我也只有让他坐到旁边的座位上听课,在旁边坐着他也安静不下来,也是一样的玩着,而且还趴在地上,见到老师生气,批评他时,孩子又说:

“老师,下次不敢了,你再给我一次机会。

”只是他累教不改,有时候面对他的不听话也很头疼。

看到他没有影响他们,我正考虑怎样让他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再对于他没有影响他人上课的现象进行正强化……我转过身在摆放黑板上的教具,一转身,正听见“啪”的一声,看见宇诚打了旁边孩子的脸,我走过去问清怎么回事,原来是旁边的孩子不跟他玩……为了不影响教学,课后我找宇诚进行谈话,跟他讲道理,期待他的改正。

辉辉的自控能力较差,常出现以躯体性攻击的行为,这种行为属于攻击性行为,在儿童时期,通常是一种冲动行为,易惹是生非、戏弄他人。

对于这种孩子:

首先,对孩子进行正强化。

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表现出一些比较友善的行为或攻击性行为次数有所减少的时候,适当地给予一些表扬,这种表扬可以使一颗糖果,也可以是精神鼓励;其次,消退法和惩罚法,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老师与家长不给予任何形式的强化和关注,攻击性行为会慢慢消退,或者当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给予一定的惩罚,攻击性行为会减少;最后,创造非攻击性的环境,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家园共育,父母做好表率,禁止孩子接触不良的传播媒介,让孩子远离暴力。

1)培养他的责任意识,经常给他任务,如做值日生,帮助老师做事情,为小朋友发东西等。

和同班老师共同多肯定他,增强自信,让他感受到老师的爱,以积极正面的心态处理和同伴的矛盾,表扬鼓励他改变自己的进步,逐渐形成正确的评价自己的能力。

2)知道遵守规定,不冲动,培养良好的自控能力。

在平时生活中培养他的忍耐力,如:

在他面前放一个最喜欢的玩具,如果坚持十分钟不去摸,则可以奖励玩,如果遵守了班级的规定则可以满足他的一个愿望等方式来训练。

遇到事情,先冷静,以平和的心态去解决问题。

(注:

此表每月一次,按需要复制)

个案小结

经过为期一年的教育、矫正,辉辉的攻击性行为有了较好的改正,他消除了无故打人、骂人、破坏他人物品的不良行为习惯。

 针对辉辉的情况,我采用间歇强化法中的不相容行为区别强化法来矫正其问题行为。

不相容行为区别强化法是间歇强化法中的一种类型,含义是:

如果我们选择的一对不相容行为,一个是要减少的不良行为,另一个是要增加的良好行为,那么在减少一个不良行为的同时,必然增加另一个积极行为;或者在增强一积极行为的同时,必然使一个不良行为减少,这种强化方法即为不相容行为的区别强化法。

在和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时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小朋友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愿意倾听其他小朋友的建议。

在他自己无法与小朋友解决问题的时候他能够做到主动向老师请求帮助,而不会像以前的拳打脚踢。

从自我认识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意识到自己的以前的行为是不对的,在遇到问题时会用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

家长反映,他在家里也比较懂事,不再打爷爷奶奶了。

不高兴的时候,他会大叫几声,以此发泄,再也没有发生动手打人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