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0234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

《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

五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单元 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

3.1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扦插、压条等方法繁殖植物;

●学会用地下茎、根、茎繁殖植物;

●能够利用营养繁殖的方法种活一株植物。

知识与技能

●认识一些可以利用营养繁殖的方式延续后代的植物;

●知道几种营养繁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植物繁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能够坚持栽培好一株植物;

●体验到创造生命的乐趣。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提问揭示课题:

我们都知道把种子撒到地里可以长出新的植物,可是不用种子可以繁殖吗?

(板书课题)

二、认识植物的营养繁殖。

1、讲述:

实际上有很多的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繁殖。

你见过这样的植物吗?

2、学生分组讨论,把结果记录在活动记录上。

3、小组汇报。

4、教师整理,在黑板上记录。

5、引导学生归纳、认识植物营养繁殖的方式:

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它的繁殖器官。

可是像我们刚才讨论的这些植物都可以利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我们把这种现象叫营养繁殖。

(板书:

根繁殖、茎繁殖、叶繁殖)

6、提问: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可以利用根、茎、叶来繁殖?

7、师生共同探讨。

三、认识人工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扦插、压条、用地下茎繁殖。

1、谈话:

既然很多的植物都可以利用营养繁殖的方式来繁殖,你有信心利用这样的方法来培育一株植物吗?

2、讨论:

你打算选择培育什么植物?

它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繁殖?

3、汇报。

4、谈话:

刚才大家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又适合用营养繁殖的方法来培育的植物,也谈了谈具体打算怎么做的设想,可是大家的想法是不是对呢?

老师课前查了一些资料,做了一个课件,我们一起来看看。

5、播放电脑课件。

四、指导学生用营养繁殖的方式栽培植物。

1、谈话:

现在我们都已经掌握了用营养繁殖的方式来培育一株植物的方法。

下面我们就可以真正来试验一下了。

2、学生栽种植物,教师巡视,适当指导。

3、小组相互评价栽种情况。

4、教师小结。

五、总结全课并布置作业。

3.2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积极参与讨论交流;

●学会从书刊杂志或网络等途径查阅资料;

●会整理筛选有用的资料。

知识与技能

●知道常见的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

●了解动物繁殖方面的一些区别,如后代的数量等;

●认识到动物的繁殖方式和它们自身的特点是紧密相关的;

●掌握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动物的繁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开门见山,直接揭题。

1、谈话:

同学们,我们知道植物不但可以用种子繁殖,有的还可以用营养繁殖的方式繁殖后代,动物也有很多繁殖后代的方法,你知道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吗?

2、学生回答。

3、讲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板书课题)

二、讨论动物的繁殖方式。

1、学生讨论。

2、谈话:

刚才,大家谈到了很多关于动物繁殖的情况,下面我们再一起来了解更多的动物繁殖的知识。

3、播放多媒体资料。

4、谈话:

动物繁殖确实也是不同的,它们在繁殖方式上有哪些不同?

5、学生思考、汇报。

6、教师择要板书。

7、小结动物繁殖方式及其区别。

(告诉学生卵生、胎生的概念)

三、讨论鲫鱼和猫狗羊后代数量的区别对各自延续后代的意义。

1、谈话:

鲫鱼是怎样生小鱼的?

你见过猫、狗或羊生孩子吗?

2、提问:

为什么鲫鱼一次要产大量的鱼卵,而猫狗羊生的孩子就没有那么多?

3、学生讨论、汇报(注意引导学生思考)

4、教师小结。

四、科学交流会。

1、谈话:

动物繁殖是相当有趣的自然现象,你可能也知道一些,谁愿意来说说?

2、学生回答。

3、谈话;今天我们这里有很多的关于动物的科普书,也有这么多电脑,里面老师列出了一些比较好的网站的链接,下面我们分组去查阅一些关于动物繁殖方面的信息,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一下,看哪些小组找到的资料最有趣。

4、科学交流会:

有趣的动物繁殖

五、总结,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查找有关资料。

 

3.3我是怎样出生的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会收集对自己研究的问题有用的材料;

●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自己调查的结果。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出生前后的一般情况;

●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护,懂得应该孝敬父母;

●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远离一切伤害生命的行为。

教学准备:

教师要事先拟一份告家长书,告知我们的教学意图,以便家长能有的放矢地配合我们的教学,提高调查的效益(家长书可以和调查记录表印在一起);还可准备一份人的胎儿生长音像资料和一份宣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一类内容的音像资料(或制作一套电脑幻灯片),让学生准备好向妈妈调查自己小时候的事情,要求先考虑好想问的问题再进行调查。

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虽然有四个部分组成,但是调查活动是需要课前进行的,因此课直接从第二部分交流调查情况开始。

一、交流调查的情况。

1、谈话:

同学们,你回家后向你的家人了解过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吗?

我想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也非常想告诉大家你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对吗?

下面,我们就分组交流一下,请你告诉同组的同学,你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以及你出生时的一些情况?

2、学生分组交流。

【注意】分组交流的时间不要太仓促,应该让学生尽情地说一说,让每个人都说一说。

此外,教师要巡视,适时地融入一些小组参与讨论,引导他们比较一下,大家小时候成长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谈话:

刚才,大家都已经在小组里向别人介绍了从前的你,你们有没有发现大家的成长过程有一些共同的地方?

4、讨论交流。

5、小结:

是的,我们大家出生前都需要在妈妈的肚子里生长大约10个月,通过这10个月的成长,我们在出生时就长成了人的样子了。

出生以后我们主要吃妈妈的奶汁长大,几个月后我们就开始会吃东西了,慢慢学会了走路、说话……

6、谈话:

在前面的几节课中,我们知道动物植物都要繁殖后代,延续生命。

人类同样如此,可见,繁殖后代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二、了解胎儿在妈妈肚子中的生长过程。

1、谈话:

大家小时候的情况我们已经有所了解了,但是你们知道你在妈妈肚子中是怎样慢慢长大的吗?

2、观看电脑课件:

胎儿的成长。

三、讨论应该怎样珍爱生命,孝敬父母。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在课前的调查中还了解了妈妈怀孕时的情况,知道妈妈为了生你,吃了不少的苦,你出生以后,家里的人为了你的健康成长都付出了很多的代价,你能跟大家介绍一两件让你特别感动的事情吗?

2、学生介绍。

3、谈话:

在每一个人的出生和成长过程中,都蕴涵了他的亲人对他无私的关怀和爱护,就像我们种一盆花,没有我们给它浇水、施肥,它绝不可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一样,离开了家人的关爱,也绝没有我们的健康成长,养一株花都很辛苦,养一个人更难!

对吗?

你应该怎样珍惜自己的生命呢?

4、学生讨论。

5、谈话: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为我们做了很多,平时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

特别是有一天,他们老了,你会怎样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呢?

6、学生发言。

四、举办展览会,总结全课。

这里主要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向大家展示一下记录自己成长过程的物品,和他人分享一下自己的快乐和骄傲。

 

第四单元 岩石与矿物

4.1认识常见岩石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基本特征。

2、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等)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实验等探索性活动。

科学知识:

1、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

2、知道岩石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合作探究,认真细致观察的科学习惯;

2、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喜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实验用的岩石标号标本。

、放大镜、小刀、烧杯、滴管、稀盐酸、录像或课件、盘子,学生准备:

自己采集的各种岩石标本,查阅的有关岩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出岩石

1、(出示一块岩石)问:

这是什么?

岩石

2、哪些地方有岩石呢?

请同学们看一段岩石的资料,播放录像。

3、指名讲、补充小结:

岩石在山上,在水中┈┈知道今天研究什么了吗?

板书:

岩石

二、研究岩石的特征

1、今天研究的岩石被老师和别的东西放在一起了,你能找出来吗?

(盘子里有五块常见岩石、砖、煤、玻璃、水泥块)若找错了则追问:

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

2、你对这些岩石了解多少呢?

3、它们的颜色怎么样?

交流、补充。

过渡:

它们的颜色不一样,看来对于岩石的学问还真不少,还想研究岩石的其他问题吗?

4、小组讨论研究岩石的其他问题,边商量边把你们小组研究的方法填写在“我们的记录”这张纸上,桌上提供的材料可以用。

5、交流学法:

想研究岩石的什么问题呢?

用什么方法研究?

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教师相机提出各种方法的注意点,如用锤子应到地面上轻轻敲击岩石,头部稍偏一点;用稀盐酸做实验时应注意安全不要滴在皮肤和衣服上,每块岩石滴一小滴,手碰到盐酸后不要揉眼睛,立即去清洗。

6、学生开始研究岩石,教师亲身介入研究活动。

提醒填写研究记录表。

7、研讨交流:

(1)你研究岩石的什么问题?

发现了什么?

指名上台交流。

(2)你是怎么知道的?

其他同学进行补充交流。

动态生成的细化问题可能有:

A汇报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颗粒组成时,哪几块是颗粒组成的?

其他组发现了吗?

其他几块岩石是否也是颗粒组成的?

B研究岩石的软硬时,怎么发现它是较硬或较软的?

给岩石软硬排排队;C用稀盐酸做实验时,哪两种会冒泡?

其他组发现了吗?

设计疑问:

为什么其他岩石不会冒泡?

(问题尽量启发学生提出)

(3)小结:

还有别的发现吗?

现在你对岩石了解多少呢?

我们来开展一个抢答比赛,比比谁的反应快!

三、抢答比赛识别常见的岩石

1、抢答比赛规则:

老师说一个关于岩石的问题,同学们根据自己研究的发现抢答问题,谁抢答成功就可以奖到一本科学小书。

问题如下:

A哪一块岩石看起来是花白的!

B哪一块岩石看起来是白色的!

C哪一块岩石比较起来是最软的!

D哪一块岩石是白色且遇盐酸会冒泡的!

E哪一块岩石是青黑色遇盐酸也会剧烈冒泡!

2、相机总结出每块岩石的名称并小结:

这些岩石就是我们研究认识的常见岩石(板书:

认识常见)。

四、机动:

找一找生活中用到岩石的地方?

说说用这些岩石的道理,能不能用今天研究的方法来把结果告诉我们。

附观察研究岩石的科学报告

我们的记录

第组2004年3月

我们可以这样研究:

用来研究岩石的发现:

1号2号3号

4号5号

用来研究岩石的发现:

1号2号3号

4号5号

用来研究岩石的发现:

1号2号3号

4号5号

用来研究岩石的发现:

1号2号3号

4号5号

 

4.2认识矿物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1、识与技能:

  

(1)知道矿物在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形状方面的特征。

  

(2)认识几种常见的矿物,知道这些矿物的用途。

  (3)初步会用简单的方法和工具认识常见的矿物。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4)能够按一定的分类标准给矿物分类。

  (5)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矿物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分析综合法、讨论法、比较法

  3、感情态度和价值观

  

(1)、欣赏自然界各种矿物。

  

(2)、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好处。

  二、教学准备

  矿物标本、白色瓷板、各种宝石图片或课件、小刀、铜钥匙、玻璃、有关矿物资料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 认识常见的矿物1、柳州举办过两届奇石节,你们有没有参观过奇石呀?

今天我们一起到奇石馆去看看吧。

(多媒体出示有关奇石的报道和图片。

)2、提问:

你认识这些石头吗?

这些石头中有哪些是矿物?

3、除了以上的矿物,你还知道哪些矿物?

4、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美丽的矿物标本,认识一下它们都叫什么,有什么特点。

活动二 认识常见矿物的性质1、你们看了这些美丽的矿物,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小组讨论:

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3、选择你们喜欢的问题,订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进行实验。

(要求:

在实验过程中完成矿物性质记录表。

)4、汇报实验情况,并展示矿物性质记录表。

提问:

你们用什么方法研究矿物的?

知道了它们的哪些性质?

5、引导学生总结:

矿物都有哪些性质?

  观看。

  小组讨论,说一说石头名。

认一认有哪些矿物。

回答。

分小组观察岩石标本。

简单说一说矿物名称和性质。

  学生提问。

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组讨论,订出方案。

选取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做实验,完成记录表。

 汇报,展示。

小组代表回答。

 总结。

联系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常识,易于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让学生欣赏自然界的矿物,培养美感。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矿物。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认识更多的矿物。

初步认识常见矿物的名称和性质。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自学能力,学会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记录能力。

了解学生对矿物性质的掌握情况。

 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使学生会以一定的标准给矿物分类,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矿物的性质。

  活动三 认识矿物的用途1、老师现在有个问题想问,我们研究了这么多矿物的性质,有什么用呀?

这些矿物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

2、刚才大家说了这么多,现在我们来看看矿物小精灵是怎么介绍的(出示课件——矿物自述)。

3、引导学生小结。

口头完成填空题。

我的名字叫金刚石,是最坚硬的矿物,可以制成坚硬的钻头。

(可变换横线上的内容)活动四 巩固练习1、找朋友(出示各种矿物的名称、性质和用途,让学生将其进行连线。

)2、以《矿物城漫游》为题写一篇文章或画幅漫画。

 小组讨论。

回答。

 看,听。

 小结。

填空。

    做连线题。

 引导学生学习矿物的用途。

了解矿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通过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吸收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了解矿物的用途。

通过填空,归纳矿物的用途,让学生意识到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巩固所学知识。

将学习廷伸,鼓励学生学科学、用科学。

  1、连线题

  石英         棕红色          做爽身粉

  金刚石        呈六角形、透明      做铅笔的主要原料

  石膏         最柔软          制造玻璃的重要原料

  赤铁矿        最坚硬          做钻头

  石墨         白色、光泽很暗淡     做颜料

  滑石         容易被擦干净       做石膏像

  4、以《矿物城漫游》为题写一篇文章或画幅漫画。

 

4.3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调查和了解岩石和矿物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能够查阅新型能源的有关资料。

 科学知识:

 ●知道人类的开采活动给资源和自然景观带来的正反面影响;

 ●理解保护岩石和矿物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人类在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环境,消耗了资源,我们应该保护好陆地物质,开发新能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岩石、矿物的开采图片或录像或课件、部分资源枯竭时间表、风能、生物能、潮汐发电、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的图片或课件。

   学生准备:

有关岩石、矿·物和人类关系的图片,新型能源的有关图片。

 教学过程

   1.由复习岩石、矿物的性质,联想它们的用途。

   

(1)教师谈话: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岩石的特征,还学习了矿物的性质,你们能否依据它们的特征或性质,推想它们的用途呢?

   

(2)学生畅谈想法。

由于本节课的内容不多,教师可让学生多想想、多说说,借此复习本单元的有关知识。

   (3)教师小结:

既然岩石和矿物用途这么大,说明岩石和矿物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那么,你们知道岩石和矿物是怎么开采的吗?

   2.教师介绍岩石、矿物的开采,引导学生发现有些矿物资源枯竭。

   

(1)教师用挂图或课件展示煤的开采,也可补充石油的开采。

   

(2)教师用挂图或课件说明人们是如何淘金的,也可补充怎样开采金属矿藏的。

这部分内容老师作简单介绍,学生了解了就可以了。

   (3)教师出示开采后的废墟图片或课件,问学生:

人类的开采活动一直进行着,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可能会谈到破坏环境问题,教师应该给予肯定。

   (4)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0页“部分矿物资源枯竭时间表”,思考:

不停地开采岩石和矿物,对我们的生活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5)教师小结: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目前还离不开能源矿产和金属矿藏,它们在地壳中的含量是有限的,它们都要经过若干世纪的蓄积而成,不可能在几代人的生活期间补充起来。

如果今天我们浪费或不合理地使用这些宝贵的矿藏,那么我们就是在吃子孙的饭,堵塞后代的发展之路。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人类保护岩石和矿物资源所作的努力。

   

(1)教师提问:

有什么办法,来弥补矿物资源的不足呢?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3)教师出示利用风能、太阳能做资源的图片或课件,向学生介绍这些新能源的好处,还可以补充生物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好处,扩展学生对新能源的了解。

   4.布置作业:

①想一想,我们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些什么?

②办一张岩石与矿物的手抄报。

 

第五单元 人体的“司令部”

5.1大脑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敲手的系列活动作出解释,并最终得出结论;

●能按要求测试自己的记忆力;

●在阅读资料和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对人体出现的一些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知识与技能

●知道大脑是人体最有趣、最重要的器官,它指挥了人的所有活动;

●了解大脑皮层有六个功能区及其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沉着、勇敢地应对各种、实验;

●体验大脑对人体活动的神奇指挥作用,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教学过程设计

一、活动导入。

1、谈话:

啊!

同学们坐的真好,以至于老师连好多同学的手都看不到了!

我们每个人一起把双手平放在桌上好吗?

2、教师行间巡视,然后猛地用书敲一个同学的手。

(学生大叫)

3、指名说刚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再重点解释那个同学大叫的原因。

4、小结板书课题。

二、继续探究。

1、要求学生继续放好双手,教师手举书本作随时敲击状。

2、教师的手突然落在一位同学的桌上,但并未像刚才那样敲他的手。

(学生本能地把收缩回去并且仍大叫)

3、刚才那个学生对老师和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其他人补充说明。

4、教师小结后选出一位不怕疼的“勇士”,在学生有准备的情况下完成第三次敲击。

5、讨论:

这位“勇士”的大脑是如何指挥他的行为的?

三、巩固发展。

1、教师提问:

关于大脑,你还知道些什么?

对哪些现象最感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书面列出有关大脑的知识和感兴趣的问题。

3、全班交流。

主要知识点有:

大脑分为左右两半(看大脑纵剖图);大脑皮层分为六个功能区(看大脑功能区图解);大脑有记忆功能(可让学生看书中的奥运五环图完成书后活动记录)。

此外可以重点结合《还珠格格》中紫薇双眼失明的问题展开讨论,了解大脑对人体各个部位活动的影响之大及相互间的微妙关系。

四、课后延伸。

在家长或小伙伴的合作下,继续探究有关大脑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5.2神经

过程与方法

●能够按要求完成神经敏感度的实验,了解人体较敏感的部位;

●相互完成大脑反应速度的测试,并做出相应解释。

知识与技能

●知道神经参与了大脑的指挥工作;

●知道神经分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知道神经遍布全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做事细心,善于动脑的好习惯;

●愿意开启智慧之门,活学活用。

●安全意识教育。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故事导入。

1、观看一个精神失常的老人横穿马路,不幸受伤的录像片断。

2、组织讨论:

老人为什么会受伤?

3、教师小结并揭题。

二、指导认识“神经”。

1、提问:

关于神经你知道些什么?

2、学生回答。

3、教师讲述:

神经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神经分布于全身各处,有的部位多,有的部位少些。

【说明】小学生年龄虽小,但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却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教育创新的因子。

应该说,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加上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学生对神经的认识可能是丰富多彩的,也有可能良莠不齐。

因而通过这一环节,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研究兴趣,也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当然这一切都具有不可预知性,需要教师能灵活运用。

此外,在交流的同时,可充分利用53、54页的插图,并可以讨论神经像不像一棵倒着的树等问题。

三、测试神经的敏感性。

1、对照图画讲解实验步骤。

2、出示表格,进一步明确注意事项。

(先预测手指、手背、肘部、膝盖、舌头等部位的不同敏感性,分别写上1或2;再和同学共同依次完成实验,并做好记录。

也可以测一测其它部位。

手背

手指

肘部

膝盖

舌头

我的

假设

实验

结果

3、学生分组实验。

4、对照假设,各组汇报结果。

5、小结过渡。

四、测试大脑的反应速度。

1、看图,让学生讲解实验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结果,统计人数。

4、引导解释上述实验现象。

五、巩固运用。

1、谈话:

同学们想知道奥运冠军刘翔的夺冠秘诀吗?

2、讨论:

运动员们在参加百米赛跑时,神经系统是怎样指挥和协调身体各部分的?

3、举例说明完成其它一些事情时,神经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六、课堂小结。

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对大脑和神经的兴趣,在下一节课前能有更多的发现。

 

5.3感觉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从尝醋的实验中区分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能够做一些有关人的非条件反射的实验;

●能够提出一些动物与人的条件反射的例子。

知识与技能

●知道巴甫洛夫做的有关狗的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著名的实验;

●知道动物的刺激有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

●知道条件反射是与后天的学习、经历所分不开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主动实验去探究未知世界;

●读生理学家的故事学学习探究的精神。

教学准备:

一小瓶白醋,一小瓶冷的白开水,一盒棉签。

教学过程设计

一、学生尝醋的活动。

1、谈话:

下面老师和大家做一个小活动,想请几个同学帮忙。

2、活动方法:

请三四位同学到教师前面,让他们闭上眼,张开嘴巴,伸出舌头。

教师在每位学生的舌头上用棉签点一些白醋。

3、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这几个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感到酸,并且嘴里的唾液增多了)

4、谈话:

你们能想办法控制不流唾液吗?

5、教师再点一次,让学生说说感受。

6、谈话:

能不能控制得住呢?

其实唾液是控制不住的,这是人的非条件反射,不受意志的控制。

二、认识动物和人的非条件反射。

1、讲述:

我们尝到酸的东西流口水是不受大脑控制的,科学家把这种与生俱来不受意志控制的自动反应称为条件反射,动物和人都有这样的本领。

2、认识动物的非条件反射。

⑴教师讲述:

如母鸡孵蛋,这个并不要学,她生来就会;小牛刚生下来就会吃奶,这些都是非条件反射。

⑵谈话:

你还能举出一些动物的非条件反射的例子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