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步亦趋的意思.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80338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亦步亦趋的意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亦步亦趋的意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亦步亦趋的意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亦步亦趋的意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亦步亦趋的意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亦步亦趋的意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亦步亦趋的意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亦步亦趋的意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亦步亦趋的意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亦步亦趋的意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亦步亦趋的意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亦步亦趋的意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亦步亦趋的意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亦步亦趋的意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亦步亦趋的意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亦步亦趋的意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亦步亦趋的意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亦步亦趋的意思.docx

《亦步亦趋的意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亦步亦趋的意思.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亦步亦趋的意思.docx

亦步亦趋的意思

三一文库(XX)

〔亦步亦趋的意思〕

  *篇一:

成语意思

  成语意思

  1.鼎足而立:

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众多的山峰,高峰俊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2.一劳永逸:

劳苦一次就可以永远安逸。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誉之为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3.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和遭遇灾难。

——第二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五。

----------如果把我们班的男生一字排开,那他便首当其冲地映入你的眼帘。

  4.巧夺天工: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精妙。

大多指工艺美术、园林等。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5.颐指气使:

说话只用面部表情来示意。

形容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态。

——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认真仔细地进行讲解,而且还颐指气使,示意大家积极发言。

  6.炙手可热:

意思是刚一挨近就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接近。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近几年,"知

  识经济"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7.倾巢而出:

全体出动。

多用于贬义。

——在澳门回归祖国的日子里,许多单位的干部都倾巢而出,参加清洁马路的活动。

  8.登堂入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

也续写作升堂入室。

——当这名小偷登堂入室,准备再次盗窃王云家的财物时,被刑警当场逮个正着。

  9.万人空巷:

家家户户的人都走出了巷子和胡同。

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轰动一时的情景。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10..耳熟能详:

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说出来。

——好的文章只要读得多了便耳熟能详。

  11.万马齐喑:

比喻死气沉沉,令人窒息的沉闷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不少单位引进了竞争机制,使很多人才脱颖而出,万马齐喑,可喜可贺。

  12.莘莘学子:

莘莘,众多。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13.深孚众望:

很使人信服。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进来的所作所为深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14.梁上君子:

躲在屋梁上的先生。

窃贼的代称。

——李登辉妄言台湾与大陆是"国与国"关系,并说这是代表"民意",企图将自己装扮成梁上君子,真是无耻到极点。

  15.休戚相关:

休,喜悦。

戚,忧愁。

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我们

  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

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休戚相关,紧密相联的。

——在茫茫沙漠中,缺粮少水,我们大家只有休戚与共才能共渡难关。

  16.美轮美奂:

形容华丽的房屋高大而众多。

——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17.始作俑者:

第一个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

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开创者。

——谭嗣同愿作为变法牺牲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有为梁启超二人确乎少些刚烈。

——他为邀请外国俱乐部队来访的始作俑者,该公司担心客队不能尽遣主力上阵。

18讳莫如深:

隐瞒得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美国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

  19.文不加点:

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他写稿子常常是文不加点,笔走龙蛇,简直使人无法卒读。

  20.不刊之论:

形容不能改动和不可磨灭的言论。

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

  21.弹冠相庆:

弹去帽子上的灰尘,表示庆贺。

形容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

也指坏人准备上台。

——斯韦思林杯终于回到了我们的怀抱。

当普天弹冠相庆里,人们不由得不佩服蔡振华在用人上的眼光和胆量。

——今年学校又新建住房4栋,"五一"前后又有一百二十六名青年教师将乔迁新居,个个都弹冠相庆。

  22.涣然冰释:

涣然,消散的样子。

冰释,像冰一样消融。

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诚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烦恼只需哈哈一笑便能涣然冰释,笑只不过是改变情绪的一种方法。

  23.大方之家:

原指深于道术的人。

后来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

  24.不耻下问:

是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辱。

——他是个计算机专家,又会两种外国语,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

——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耻下问,认真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把工作做得更好。

  25.趋之若鹜:

像鸭子一样成群的跑过去。

比喻很多人争着去。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

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正道沧桑》演出后,一时间观众趋之若鹜,报刊好评如潮。

  26.苦心孤诣:

苦心是指费尽心思。

孤诣指独到之处,别人所达不到的境地。

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费尽心思,刻苦钻研,在学问技艺等方面达到别人所不及的境地。

——《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之作,作者真可谓苦心孤诣,呕心沥血。

  27.明日黄花:

过了重阳节的菊花。

意思是即将枯萎,没有什么可赏玩了。

比喻过时的事物。

——李大伯拍着孩子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

"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读书啊。

"

  28.琳琅满目:

满眼都是美玉。

比喻精美的物品,美好的文章或有用

  的人才很多。

  29.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项,脖子。

背,脊背。

一般用于否定形式。

  30.比翼双飞:

特指夫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比翼双飞两状元——记我市理科最高分获得者吕静姝、王晓波

  31.耳提面命:

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凑近他的耳朵他讲。

形容严厉而又恳切地教导。

——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能够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

——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官僚作风。

  32.不易之论:

不可更改的言论、说法。

形容言论、意见非常正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的确是不易之论。

  33.豆蔻年华:

专指代女子十三十四岁。

——这位老人唯一的儿子正值豆蔻年华,却因盗窃和打架斗殴而被判刑4年。

  34.青梅竹马:

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一起游戏。

  35.自食其果:

自己吃下自己种出来的果子。

比喻自作自受。

——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臵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36.毫发不爽:

一点也不差。

毫发,毫毛和头发,形容极其细微。

——小王今天淋了雨,周身湿透,毫发不爽,应赶快吃点防感冒的药。

  38.首鼠两端:

形容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首鼠:

犹豫,进退两难。

——1999年产值要超历史,创税也要超历史,长江机床厂确立的这个目标,真可谓是首鼠两端,不同凡响。

  *篇二:

成语

  这里是常见的,请参考:

易错成语

  1.鼎足而立:

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众多的山峰,高峰俊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2.一劳永逸:

劳苦一次就可以永远安逸。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誉之为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3.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和遭遇灾难。

——第二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百分之四十五。

16.如果把我们班的男生一字排开,那他便首当其冲地映入你的眼帘。

  4.巧夺天工: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精妙。

大多指工艺美术、园林等。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5.空穴来风:

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乘隙而入,常指某种消息和谣言的传布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从近一时期的情况分析,我们企业的机构改革要有大举措的传说,决不是空穴来风。

  6.炙手可热:

意思是刚一挨近就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接近。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近几年,"知识经济"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

  7.任重道远:

担子很重,路途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而且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西部的发展,将为中国其他地区提供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商机。

但是,这项事业任重道远。

  8.灯红酒绿:

形容五光十色的繁花景像或极其奢侈的生活。

——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9.万人空巷:

家家户户的人都走出了巷子和胡同。

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轰动一时的情景。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10.想入非非:

指想进入一般识力所达不到的境界。

后来借指脱离实际,幻想不可能实现的事。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11.万马齐喑:

比喻死气沉沉,令人窒息的沉闷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不少单位引进了竞争机制,使很多人才脱颖而出,万马齐喑,可喜可贺。

  12.半斤八两:

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12.莘莘学子:

莘莘,众多。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13.深孚众望:

很使人信服。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进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14.不负众望:

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

  15.休戚相关:

休,喜悦。

戚,忧愁。

形容关系紧密与利害相关。

——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

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休戚相关,紧密相联的。

——在茫茫沙漠中,缺粮少水,我们大家只有休戚与共才能共渡难关。

  16.美轮美奂:

形容华丽的房屋高大而众多。

——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17.始作俑者:

第一个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

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开创者。

——谭嗣同愿作为变法牺牲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有为梁启超二人确乎少些刚烈。

——他为邀请外国俱乐部队来访的始作俑者,该公司担心客队不能尽遣主力上阵。

  18.以儆效尤:

以处理一个案例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儆,警戒,告诫。

尤,过错。

  19.文不加点:

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他写稿子常常是文不加点,笔走龙蛇,简直使人无法卒读。

  20.不刊之论:

形容不能改动和不可磨灭的言论。

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

  21.弹冠相庆:

弹去帽子上的灰尘,表示庆贺。

形容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

也指坏人准备上台。

——斯韦思林杯终于回到了我们的怀抱。

当普天弹冠相庆里,人们不由得不佩服蔡振华在用人上的眼光和胆量。

——今年学校又新建住房4栋,"五一"前后又有一百二十六名青年教师将乔迁新居,个个都弹冠相庆。

  22.涣然冰释:

涣然,消散的样子。

冰释,像冰一样消融。

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诚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烦恼只需哈哈一笑便能涣然冰释,笑只不过是改变情绪的一种方法。

  23.大方之家:

原指深于道术的人。

后来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

  24.不耻下问:

是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辱。

——他是个计算机专家,又会两种外国语,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

——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耻下问,认真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把工作做得更好。

  25.趋之若鹜:

像鸭子一样成群的跑过去。

比喻很多人争着去。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

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正道沧桑》演出后,一时间观众趋之若鹜,报刊好评如潮。

  26.苦心孤诣:

苦心是指费尽心思。

孤诣指独到之处,别人所达不到的境地。

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费尽心思,刻苦钻研,在学问技艺等方面达到别人所不及的境地。

——《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之作,作者真可谓苦心孤诣,呕心沥血。

  27.明日黄花:

过了重阳节的菊花。

意思是即将枯萎,没有什么可赏玩了。

比喻过时的事物。

——买几束鲜花和寄贺卡、书信给亲朋好友,表达节日的问候和祝福,在上网过年的今天都似乎成了昨日黄花。

——李大伯拍着孩子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

"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读书啊。

"14.这则消息早已是明日黄花,但她还以为是新闻呢。

  28.琳琅满目:

满眼都是美玉。

比喻精美的物品,没好的文章或有用的人才很多。

  29.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项,脖子。

背,脊背。

一般用于否定形式。

  30.比翼双飞:

特指夫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比翼双飞两状元——记我市理科最高分获得者吕静姝、王晓波

  31.耳提面命:

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凑近他的耳朵他讲。

形容严厉而又恳切地教导。

——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能够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

——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官僚作风。

  32.不易之论:

不可更改的言论、说法。

形容言论、意见非常正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的确是不易之论。

  33.豆蔻年华:

专指代女子十三十四岁。

——这位老人唯一的儿子正值豆蔻年华,却因盗窃和打架斗殴而被判刑4年。

  34.青梅竹马:

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一起游戏。

  35.自食其果:

自己吃下自己种出来的果子。

比喻自作自受。

——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36.毫发不爽:

一点也不差。

毫发,毫毛和头发,形容极其细微。

——小王今天淋了雨,周身湿透,毫发不爽,应赶快吃点防感冒的药。

  38.首鼠两端:

形容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首鼠:

犹豫,进退两难。

——1999年产值要超历史,创税也要超历史,长江机床厂确立的这个目标,真可谓是首鼠两端,不同凡响。

  39.如蚁附膻:

就像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

比喻臭味相投的人追逐某种丑恶、污秽的事物。

也用来指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卑劣行径。

——一曲曲古老的音乐带着古文明的气息在大厅里回旋,满座的听众如醉如痴,如蚁附膻。

  40.气冲斗牛:

形容精神旺盛,意气高昂,或非常生气,愤慨之极。

——西湖胜景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气冲斗牛的,是白堤和苏堤。

  41.如坐春风:

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真是如坐春风。

  42.不以为然:

是含有认为不是、不对的否定的意思。

——某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朝汽车撞,总会没事的。

  43.鼎力相助:

敬辞,大力帮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44.醍醐灌顶:

纯酥油浇到头上。

佛教比喻以智慧灌输于人,使人彻底醒悟。

——一番耐心的开导如醍醐灌顶,许队长心头的种种疑虑全都消释了。

  45.不足为训:

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

——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8.19"大火。

——这点小错误还算不上什么,不足为训,您不要老记在心上,畏首畏尾是干不好工作的。

  46.暴虎冯河:

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打仗需要有勇有谋,切不可暴虎冯河。

  47.付之梨枣:

指刻板刊印书籍。

——别人投我以木瓜,我们也要付之梨枣。

  48.大杖则走:

父亲拿着棍棒狠打,儿子就逃跑。

因为要是被打死,就会使父亲陷于不义。

  49.宵衣旰食:

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

形容勤于政务。

——我们中学生要宵衣旰食,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将来为祖国建设作出贡献。

——专家们特别指出,推广普通话是我们目前当务之急的大事。

  50.当务之急:

当前急需办的事。

  51.抵掌而谈:

形容高谈阔论,话极投机。

抵掌:

击掌,鼓掌。

  52.官样文章:

指有固定套式的例行公文。

引申为没有实际意义的虚文滥调。

——应用文,比如"合同""调查报告""总结"等官样文章,一般不使用文学语言。

  53.丁公凿井:

春秋时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凿了一口井,可以省出一个劳力,就对人说:

吾穿井得一人。

话传来传去就变成了凿井时在井里得到一个人。

  54.过犹不及:

事情做得过头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对的。

  55.汗牛充栋:

形容藏书很多。

——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汗牛充栋,比比皆是,根本算不得什么。

  56.对床夜雨:

风雨之夜,两人对床共语。

形容亲友或兄弟久别相聚,倾心交谈。

  57.去天尺五:

比喻离宫廷极近。

天,指宫廷。

  58.二三其德:

形容没有一定的主张,三心二意。

  59.方外之士:

超然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

也指僧人、道人。

方外:

世外。

  60.非池中物:

不是久居池水中的东西。

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61.不名一钱:

一个钱也没有。

形容极其贫穷。

名:

占有。

  62.美女簪花:

形容书法的隽秀多姿,如同美女戴花。

  63.千载一时:

一千年才有这样一次时机。

形容很难遇到的机会。

  64.破镜重圆:

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异后重又团聚。

  65.牝鸡司晨:

母鸡报晓。

旧时比喻妇女掌权当政。

  66.藕断丝连:

莲藕已经折断,丝还连着。

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

多指男女之间情意未断。

  67.绿衣使者:

指鹦鹉。

后用来指邮递员。

  68.囊中盛锥:

口袋里藏锥子,藏不住。

比喻硬出头,管闲事。

  69.合浦珠还:

比喻人去而复回或东西失而复得。

  70.差强人意:

差,稍微,比较的。

强,振奋。

原来指能振奋人的意思。

现在形容某人某事大体能使人满意。

——刚才放的那几首歌都不大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

——四川队蓝剑男子篮球队在外援杰胜的率领下,险胜广东宏远队,表现还算差强人意。

  71.络绎不绝:

形容行人、车马来往不绝,连续不断。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救灾物资络绎不绝地到达灾区,灾民们终于有了欢声和笑语。

  72.评头品足:

原来指无聊的人评论妇女的容貌。

现在泛指对人对事说长道短,挑剔毛病。

——文艺晚会结束后,评委们经过一番评头品足,反复比较,终于确定了获奖名单。

  73.半青半黄:

是指庄稼半熟半不熟,也可以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

——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74.良莠不齐:

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我们对入校新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结果是成绩悬殊,良莠不齐。

  75.祸起萧墙:

祸乱从内部发生。

——没想到,由于楼房的工程质量不过关,结果造成严重事故,真是祸起萧墙。

——某些人以"祸起萧墙"来解释巴尔干地区战争危机的本源,显然是不公允的。

  76.见异思迁:

形容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也指不安心工作,见到别的工作就想改行。

——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又想报北京大学,又想报南京理工学院,真是见异思迁。

  77.亦步亦趋:

意思是老师走学生也走,老师跑学生也跑。

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

——正视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亦步亦趋,博采众长,为的是发展自己。

  78.指手画脚:

原来指一边说话,一边做各种动作。

现在多指不负责任地乱加指点、批评,或任意发号施令。

——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

  79.付之一笑:

用一笑来对待它。

形容不屑于理会。

——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80.一蹴而就:

一抬脚就成功。

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吴教授真不愧为丹青妙手,在他的笔下,一幅画三下两下便一蹴而就了。

  81.屡试不爽:

多次试验都不错。

爽:

差错。

——在最近十多年里,各种语文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的却屡试不爽,效果不尽如人意。

  82.借箸代筹:

原意是借你面前的筷子来指画当前的形势。

后来表示代人策划。

——没有资金,没有原料,我们只有借箸代筹,渡过难关。

  83.脍炙人口:

原来比喻美味人人爱吃,后来比喻美好的诗文人人称赞传颂。

——反对腐败的口号一经提出,就产生了脍炙人口的影响。

  84.萍水相逢:

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例句所谈的是久别重逢,并不是彼此素不相识,不应当使用萍

  水相逢来形容,可以改为不期而遇。

——我们俩分别将近十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85.正襟危坐:

的确是形容恭敬严肃的样子。

但由于它的字面意思是正正衣襟,端正地坐着,因而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坐着的人,不能形容人的站相或者走相。

——铃声一响,欧阳教授便正襟危坐地走上讲台。

  86.励精图治:

形容振奋精神,力求把国家和地方治理好。

主要指精心治理国家,适用对象极为有限。

——我国历史学家励精图治,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历史著作。

  87.生吞活剥:

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帮助别人,要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不能暴风骤雨般生吞活剥地去解决问题。

  88.倾巢而出:

全体出动。

多用于贬义。

——在澳门回归祖国的日子里,许多单位的干部都倾巢而出,参加清洁马路的活动。

  89.梁上君子:

躲在屋梁上的先生。

窃贼的代称。

——李登辉妄言台湾与大陆是"国与国"关系,并说这是代表"民意",企图将自己装扮成梁上君子,真是无耻到极点。

  90.登堂入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

也续写作升堂入室。

——当这名小偷登堂入室,准备再次盗窃王云家的财物时,被刑警当场逮个正着。

  91.相濡以沫:

比喻人在困境之中以微薄的力量竭力相互救助。

——他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欢他们,一家三口人相濡以沫,美满幸福。

  92.讳莫如深:

隐瞒得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美国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

  93.饮鸩止渴:

鸩,一种毒鸟。

喝毒酒解渴。

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来解决眼前困难,不顾后果。

——一味陶醉在成功的幻想之中,不肯制定切实的措施,这无以于饮鸩止渴。

  94.期期艾艾:

形容口吃。

  ——如今,他的脸上早已没有了刚下岗时期期艾艾的神情,浑身上下都透着成功者的自信。

  95.耳熟能详:

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说出来。

——好的文章只要读得多了便耳熟能详。

  96.颐指气使:

说话只用面部表情来示意。

形容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态。

——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认真仔细地进行讲解,而且还颐指气使,示意大家积极发言。

  97.耳濡目染:

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

形容听得多了,看得多了,长期浸润其中,无形中受到影响。

——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98.暴殄天物:

泛指鸟兽草木等自然界的生物。

意思是任意残害虐杀各种生物,后来也指不知爱惜物品,任意糟蹋浪费。

  99.间不容发:

距离很近,中间不能放进一个头发。

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100.不一而足:

原来指不是一件事就可以满足,后来指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不止一件事或不止出现一次。

  101.罄竹难书:

磬,尽。

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罪行多,写不完。

——他自从去年到任以来,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好事,其政绩可谓罄竹难书。

  102.怙恶不悛:

怙,依靠;悛,悔改。

坚持做恶不肯悔改。

  103.以邻为壑:

拿邻国当作排泄洪水的沟壑。

比喻把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