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复习》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08152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与复习》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整理与复习》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整理与复习》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整理与复习》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整理与复习》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与复习》教学计划.docx

《《整理与复习》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与复习》教学计划.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与复习》教学计划.docx

《整理与复习》教学计划

  【项目简介】本精品课程继续由开发区一小的高年级精品课程团队承接,由在

  教坛上摸爬滚打多年、教学经验丰富、创意多、有独到见解的胡冬梅副校长主持,研发内容五年级的整理与复习课。

自2018年12月精品课程研究以来,我们学校便确立复习课这一主题去研发,如今已走过了五个学期,分别对苏教版六年级上下册的整理和复习进行了系统的开发,经历了摸索—研“模”--制“模”阶段,这学期我们把眼光投向五年级,力求把前四个学期研究的成果进行推广,进入“入模”阶段,重理巧练,理在得法,练有张度,教会学生“理”知识、“用”知识,主要体现如下特点:

1.利用“知识图”,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之“纵成线”

  “横成片”

  “纵横交错连成网”,达到复习知识点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即梳理。

  2.利用“知识图”,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力求使复习课变得有趣有味。

这次的精品课程,我们力求在前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下几方面找到突破口:

  一、旧课想新招,整理知识有提高我们在复习课上一路走来,一直在如何让复习课更加有味有趣的层面进行努力。

但仍有一些地方一直觉得没有很好地得到落实和解决,比如板书,如何在学生整理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的板书能做到不重复,源于却又高于学生知识图,使一节课的知识点脉络分明;又比如,我们在练习环节,如何让学生平时的错题资源更好地利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等等,这两个问题都是我想在此节课力求解决得比往的课都要好的方面。

几节课过后,通过录相慢慢地回顾,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在这两方面进行的大胆尝试,虽然还不成熟,但解决了一直困扰我们的板书问题,练习的设计也得到大家的首肯。

原市教研室吴国辉在听过我们的精品课后是这样点评的:

  “这节复习课最具亮点的是引导学生对旧知的整理,利用知识图,一日了然,非常有创意。

  吴老师的一席话,一语中地,囊括了自已要说的许多话,确实,我在这节课的心思重点是花在这两方面,课伊始,我像以往一样叫小组交流自已所得,不一样的是,在学生上台展示自已的知识前,我先在黑板上出示本节复习的各知识点:

分数的性质、分数的意义、通分、约分、比较分数的大小等,且故意把这些知识杂乱无章地摆放,让学生根据自已的整理经验把它们进行有序的归类,并说说理由。

当学生上台说明之后,再让他们说说自已的整理图,这样,双管齐下,不但让全体共同参与疏理了知识,也让板书自然地生成了,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二、练习设计有趣有味吴老师还对本节课的练习作了评价,他说:

  “除了整理,练习的设计也具针对性、目的性、多样性、层次性,在数轴上表示数,为降低难度,不是简单的把原题呈现,而是把原题进行分解,从—0---1,体现一一对应关系的同时,巧妙地从中理解分数单位和有关概念。

此外,还充分利用学生的错题资源,变式成为填空、判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有效资源为练习服务,练习设计收到很好的效果。

  确实,我们在练习设计上是花了一番功夫,在复习阶段,如何让旧知焕发出与新知同样的光芒,如何让练习不是机械重复,如何让每一个练习题都得到它价值的体现?

我们可谓煞费苦心。

  【教材分析】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有五个章节,即

  1.简单的统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约数和倍数,

  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5.分数加减法。

这册教材内容基本概念多,教学内容的面比较广,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

学生牢固掌握本册教材的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这部分教材一共分四安排,第一段是“数的世界”。

主要引导学生整理和复习方程、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公倍数和公因数等概念,练习解方程、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以及分数的加减法。

第二段是“图形王国”。

主要引导学生整理和复习用数对确定位置和圆的相关知识。

第三段是“图形王国”。

主要引导学生整理和复习复式折线统计图。

第四段是“应用广角”,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调查、测量和简单的实验,收集信息、交流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我校五年级共有7个班,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学生年龄偏小,是第一届六周岁入学的孩子,从思维方面来看显得稚嫩些,从学习生活的自理能力来看,也显得弱些,但他们都伴随着教改的脚步长大,在教师较新理念教育下,已具备了一定的学数学能力,特别是对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受益匪浅,新型的学习方式已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数学学习习惯已有一定的定势,此外,多媒体的介入,使数学教学更生动活泼、生机盎然,然而随着教改的深入,也出现了一些“过”的现象,比如老师太过注重电教动画代替实际操作,小组合作太过流于形式,探究学习太过讲求表面,老师讲解仍占时太过。

如此等等的问题出现,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惰性思维”,尤其在复习教学中,学生们习惯了适应“复习课就是做试卷”的模式,感觉复习课无新意,虽是高年级的学生,但这种被动适应的状况仍普遍存在。

  【复习要点】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x+a=

  b、ax=b和x÷a=b的简单方程,能正确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含义,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100以内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用合理的方法计算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式题;能应用上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能根据给出的数对找到相应的点。

  5.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会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并能解决一些与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6.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7.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8.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学习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1.疏理所学知识点并对其条理化;

  2.体会公式推导过程中的基本数学方法;

  3.会灵活地解答各种容多种知识点的综合题;

  【教学策略】学数学复习课可不是重复学习。

它是以整理所学知识、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

其基本含义有两点:

一是整理,是指把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对比梳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容易模糊的知识清晰化,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各部分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揭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是复习,是指深入学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对原先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行深层次上的再学习,它更多的是一个加深数学知识理解,理清数学知识间联系,进一步提高数学知识掌握水平,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过程。

  所以复习时,我们采用“以线串珠”,“以点带面”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以往过度依赖教师代为整理知识,重练不重理,把复习课上成练习课的现象。

通过把知识概括成表格式、纲要式、图示式、口诀式,便于巩固和理解,尤其是我们注重知识脉络的梳理,把各相关知识通过课前布置让学生明白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发展,利用知识间内在联系来促进本单元或本册教材乃至整个小学阶段知识的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